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稣依钅榉车摹!?br />
见严嵩微微点头,严世蕃继续道:“可是结果呢?李默愈发肆无忌惮,大有斩尽杀绝之势……如果明年的京察再由他主持,爹爹劳功高自然无事,可儿子们就得发配的发配,充军的充军了,到时候谁来侍奉您和我娘呢?”
他那些“干兄弟儿”们纷纷附和,还有那泪腺发达的,几下两滴动情的眼泪,达到了声泪俱下的效果。
严嵩却连眼都没睁开,只苍声道:“不让你们动弹,是保护你们,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
“爹还是怕了李默……”严世蕃小声嘟啮道。
“我怕他?”严嵩嘴角浮起一丝冷笑道:“他比夏言如何?”
“那您为什么要做……”严世蕃咽口吐沫道:“要孩儿们做缩头乌龟?”
“因为我确实怕了……”严嵩缓缓睁开双眼,望向富丽堂皇的天花板道:“但怕得不是李默,而是……皇上。”说着悠悠道:“现在的大明朝,除了皇上,谁还能置我于死地?没有。”
“皇帝?”严世蕃不解道:“您说是陛下故意放任李默整我们的?”
“不错,”严嵩终于点头道:“这一切,都是陛下希望看到的。”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严世蕃气得腮帮子直哆嗦,对大明至尊出言不逊:“我们父子十几年来,为他遮风挡雨寻欢乐,当牛做马背黑锅!他躲在宫里仙丹修道,大明朝这一摊子,可全在我们父子肩上担着呢!这是要卸磨杀驴吗!!”说到最后,简直是要跳脚骂了。
但屋里人显然对他的暴跳如雷司空见惯了,没有任何异样的表情。
等他发作完了,严嵩也怒了,却不是对嘉靖,而对严世蕃,怒气冲冲道:“以后这样的话,不准再说!给我记住,是陛下给我们一切,没有陛下,你爹我保准在南京翰林院坐吃等死到八年前,然后你就乖乖的跟我回分宜老家种地去!哪有现在这般钟鸣鼎食,骄奢淫逸?”
“这功名是您挣来的,是儿子这些年辛辛苦苦应得的。”严世蕃委屈道:“从二十年前,陛下就甩手不管国政,全国两京一十三省,兆亿子民的民生,都得爹来主持,都得儿子来操持。”从几年前开始,老迈的严嵩精力不济了,已经无法应付繁重的政务,便让严世蕃以侍奉老父的名义,跟他一起到内阁当值,带他处理大事小情,所以严世蕃才会有此一说。
“你觉着委屈了?”严嵩又好一声长叹:“严世蕃觉得委屈,你们也觉屈。就只有那么多不断买房子置地养人,不觉得委屈?文华你在浙江到底干了什么?刮地三尺不说,二百万两军费,你能贪污一半!这还不是最愚蠢的!”
严嵩怒瞪着赵文华,吓得玉带缠身的赵部堂双膝跪地,听干爹厉声道:“蠢不可及的是,你竟然把那些东西装了二百大车,大摇大摆的运进北京城来,这是给我送礼吗?你这是在给我们严家挖坟,你知道吗!”气得老头子咳嗽连连,脸都涨的灰白灰白。
严世蕃赶紧又是抚背又是喂水,还安慰道:“文华也是一片孝心,再说我都责备过他了,咱就别拿这个说事儿了。”
严嵩气涌上头,一把推开严世蕃递到嘴边的玉碗。“当啷”一声,在地上摔了个粉碎,气喘吁吁的骂道:“你也不要装人,若不是你贪得无厌,索贿紧迫,文华也不用刮得那么急!!”
严世蕃讨了好大个没趣,讪讪道:“您瞧,咱们说李默呢,咱们成了没事找骂了呢?”
~~~~~~~~~~~~~~~~~~~~~~~~~~~
“前日之因,得今日之果。”严嵩靠在椅背上,重重喘着气道:“当初李默发难,我使劲浑身解数,虽然勉强保住了文华,可陛下洞烛高照,什么都知道……东南是陛下的心腹大患,你们弄得那么不像话,陛下怎么可能不生气?怎么肯能不厌烦我?”说着一脸后怕道:“若不是胡宗宪他们争气,没有让倭寇再酿大祸,我们就完了,你知道么,严世蕃?”
严世蕃聪明绝顶,只不过被“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自大蒙了心窍,现在老爹一说,登时幡然醒悟道:“您是说,陛下恨我们闹不像话,所以才借李默的手,整治我们呢?”
“算你没有不可救药。”严嵩的气息渐渐调匀,声也缓和下来道:“大明朝是皇上的,他一言可定任何人的生死,包括你爹我。被皇帝恨上了该怎么办?继续闹腾么?”
“不行,”严世蕃这下没脾气了,掩口吐沫道:“那样会死得很惨……今年的两次考察,我们都不在范围之内,让李默眼看着抓不着,如果我们还冒冒失失的出头,他一定不介意顺手把我们收拾掉……不,是一定会咬住我们不放的。”
“那该怎么办?”严嵩微微扬头问道。
“装孙子……”严世蕃嘴角挤出三个字,小声道:“得装可怜,扮无辜,逆来顺受,让陛下起怜悯之心。”
“示弱还不够,还得示孤。”严嵩摇头道:“陛下最忌讳臣子拉帮结派,结党谋私。他李默不是说我严嵩有党么?他攻了我这么长时间,可见有人替我说过一句话?见我还击过,与他对着干吗?”说着冷笑一声道:“严党之说,便不攻自破!只要陛下觉着我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自然不会再忌惮我。”
严世蕃一下子也思路清晰起来,双拳一对道:“然后我们再想法让皇帝忌惮李默,双方的形势立马就颠倒过来了。”
“不错。”严嵩点点头,不无嘲讽的看儿子们一眼道:“现在还怪我么?”
“不敢不敢,再也不敢了。”儿子们纷纷摇尾乞怜,假意扇自己耳光道:“我们都不懂事儿,老爹您千万别生气。”
~~~~~~~~~~~~~~~~~~~~~~~~~
“好啦,别装了。”严嵩微微抬手,他们不要再表演下去,对严世蕃:“你有一句话,说的没错。”
“哪句?”严世蕃问道。
“如果明年的京察,依旧由李默主持,我们就彻底完蛋了。”严嵩浑浊的双目中突然迸发出冷光道:“所以,不能让他活过今年!”
“爹的意思了?”严世蕃一下激动的腮帮子哆嗦道:“现在轮到咱们使撒手锏了?”
“还不到时候。”严嵩微微摇头道:“得先酝酿一下。”
“您放心吧。”严世蕃拍胸脯保证道,说着问一边的兵部右侍郎魏谦吉:“那几个李默的门生,控制住了么?”
“早把他们的家人攥在手心里了。”魏侍郎是严党中专门负责威逼利诱的,呲着森白的牙齿道:“干爹放心,且那几个家伙都抄了那份大逆不道的文章,还签了名,除了乖乖就范,没有别的路可走。”
“老魏做事还是很老道的。”严世蕃赞一句道。
边上的鄢懋卿这时候兴奋道:“干爹,咱们是不是这就让那几个小子上疏,弹劾李默?学生骂老师,可是千古奇闻啊,陛下一定会重视的。”
“蠢物!”严世蕃冷笑一声道:“皇帝可比聪明多了,你都知道是千古奇闻,皇帝能不知道么?”说着拍拍他的脑袋道:“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除了你这个猪头谁信?拜托下回出个格调高点的主意。”
鄢懋卿嘴角一哆嗦,讪讪道:“哦,全当放屁就是……”
严嵩瞥一眼严世蕃:“那你说怎么办?”
“要孩儿说。”严世蕃压低声道:“要他们上疏是一定的,不能弹劾李默。”
“那弹劾谁?”严嵩轻声问道。
“弹劾您老。”严世蕃此言一出,屋里立刻炸了锅,把兄弟们纷纷埋怨小严,怎能让人攻击老严呢?
“让他把话说完。”还是严嵩打断了众人的话头,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虽然缺点不少,但是从来不出馊主意。
“李默的门生弹劾您老,这笔账就一定算在李默头上。”严世蕃道:“他是百口莫辩。”
“这又怎样?弹劾我的奏章多了。”严嵩不以然道:“陛下不会因此怪罪他的。”
“关键是弹劾的内容。”严世蕃阴阴一笑道:“如果他们用张经的事情发难呢?”
严嵩沉思良久,面色数变,伸出大拇指在儿子面前晃一晃,意思是,高在是高!
不得不承认,严世蕃是个坏蛋天才,张经是皇帝亲自定的案,谁拿此事说事儿,就是找皇帝的不痛快。但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张经与李默是相交莫逆的同乡好友!这就更坐实了李默借机报复的罪名,虽然不至于要了他的命,也够他喝一壶的。
“这半年来,咱们刻意忍让,虽然事出无奈,却也助长了李默的气焰。”严世蕃冷笑连连道:“飞扬跋扈,颐指气使,有时候连皇帝都敢顶,现在再加上这档子事,陛下肯定会厌烦于他,转而想起老爹的好。”说着一拍桌面道:“到时候老爹再将要命的东西伺机拿出来,把他彻底打入十八层地狱!”
严嵩微微点头,闭上了眼睛。
第五卷 京华烟云雪满天 第三六二章 寿宴与菊花
农历九月初一,是休沐的日子,也是李默的六十大寿。
六十岁对一般老百姓来说,已经到了含饴弄孙,享享清福的年纪了,可对朝廷大员来说,却是漫长仕途中最光辉灿烂的一段。对于目下圣眷正浓的李太宰,更是如此。
京里的官员们眼皮子最尖。谁还看不出,这李太宰之于严阁老,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架势?那趋炎附势可就多了去了,都围在他身边,嚷嚷着要给他的热闹大办一场。
原本李默不打算大肆庆祝,就想请几个好友小聚一下拉倒,可这时一件大喜事发生了,嘉靖皇帝亲笔挥毫泼墨,写一个御笔匾额给他庆贺,这下是想不办也不行了。
更何况,经过大半年的艰苦奋战,李默也觉着胜券在握,应该好好奖励一下自己,让手下跟着热闹热闹了,便点头同意下面人操办起来。
李太宰要庆生消息不胫而走,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传遍了北京城。所有人不管官大官小,都寻思备一份厚礼,到时候送给李大人。
倒不是李默有多德高望,而是俗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虽然今岁的外察风暴,并没有波及到京里的大人们,但没有任何人敢掉以轻心,因为明年就是丁巳京察之年,看这架势,仍然是李太宰主持,到时候要想临时抱佛脚,就晚了!
而且李大人官清廉,向来不吃拿卡要,若不趁着这个机会,送个没法推脱的生日礼,以后想送都没门。所以不管是谁只要想安安稳稳的当官,都提前备好了礼物,只等初八这天,便从东西南北,浩浩荡荡的开到西郊民巷条仅比西长安街短一点的大胡同而去。
好家伙呀,凡是在京官员,无论职大小,一千多号全来了!谁敢来白吃寿面啊?乖乖呦,送礼的都得排队喽!礼品一直摆到了厅廊下,说“堆积如山”一点都不夸张。
府里地方小,摆了三十桌便排不开,剩下的三分之二宾客怎么办?只好将西郊民巷封了,在大街上摆了七十桌宴席。这么大的规模,可不是李家能办得到的,而是由吏部操办,还有翰林院的官员一齐来协办的。就这,忙得帮忙的官员们脚打后脑勺,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
来的客人们,都得先进宅子,向皇上赐给李大人的字行礼。只见四个遒劲的瘦金体大字“股胘辅弼”,高悬在厅堂正中,下面还有御笔印玺,大字墨光闪闪,印玺红得发亮,令人羡慕不已。
徐默徐渭诸大绶七个也来了,向那条幅行礼后又给李太宰行礼道贺。一见是沈默几个,李默原本笑容可掬的面孔,一下子拉得比驴脸还长,不阴不阳的从鼻孔哼一声,便算是还礼了。
这可是大庭广众之下的羞辱啊,徐渭当时就怒了,若不是沈默扯他一下,非得给李默的不自在不可。
好容易将他扯到外面去,孙铤和陶大临道:“要不咱不吃他这顿破饭了吧。”
徐渭却一挑眉毛道:“吃,为什么不吃?老子送了礼,难道光吃一肚子气吗?”
沈默呵呵笑着拍拍他的背,与六人寻一处胡同里最角落的座席坐下,冷眼旁观这趋炎附势的一幕。
徐渭本来气呼呼的,过了好一会儿突然乐了,指着府门口,嘿嘿笑道:“更不受欢迎的来了。”
循着他所指,沈默看到原来是严世蕃、赵文华一干严党分子,浩浩荡荡的进了府中。
不少好事的官员立刻跟了进去,想看看小阁老给李太宰掰手,是个什么光景。严世蕃果然没让他们失望,大咧咧的行了礼,交了礼盒之后,又朝李默拱手道:“恭喜啊,李大人。 ”
李默冷着脸道:“何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