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不少好事的官员立刻跟了进去,想看看小阁老给李太宰掰手,是个什么光景。严世蕃果然没让他们失望,大咧咧的行了礼,交了礼盒之后,又朝李默拱手道:“恭喜啊,李大人。 ”
李默冷着脸道:“何喜之有?”
“过生日可是大喜事。”严世蕃煞有介事道:“这意味您又平平安安过了一年,难道不可喜可贺吗?”
“你什么意思?”李默的脸更冷了,他自然听出这话中的挑衅。
“我的意思是。”严世蕃阴笑着,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道:“也不知你有没有机会,庆祝明年的诞辰!”
此言一出,举众哗然,只有严党众人若无其事,大摇大摆的走出院子去。
“严世蕃,你敢口出狂言,诅咒朝廷命官!”不待李默发飙,李党的门人便蹦出来大叫道:“你等着,明日一早我就上本参你!”
“对,参他!参他!”立刻引起一片附和声。
严世蕃突然一回头,凶狠的扫视着众人,冷笑道:“这是你们说的,若明天早晨谁不上本,就给老子光着腚,绕着北京城跑三圈!!”
有道是“瘦死骆驼比马大”,面对着无恶不作的严世蕃,还真没几个敢硬气的,随着他目光扫过,一个个都缩起了脖子。
“一群怂包!”严世蕃骂一声,竟带着众人转身进来,将已经坐下的宾客撵出去一些,占据了里面的一桌。
李默本要动怒,却转念一想,心说:“这家伙就是想来搅黄了我的宴会,我要是发作的话,岂不正中了他的下怀?”宽容向来只属于胜利者,所以他咽下了这口气,对左右道:“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咱们就欣赏一下这些个跳梁小丑的表演吧。”
待午时宾客到齐,李默便挤出满面春风,挨桌敬酒,也听着众官员的阿谀奉承,看起来好不得意。
~~~~~~~~~~~~~~~~~~
这厢间在大开宴席,宴请百官;西苑圣寿宫中,却是另一番肃杀景象。
嘉靖帝酷爱菊花,其中尤爱黄菊。每当此节令,便命人将寝宫之中,摆的金黄一片,今年也不例外。
但此时此刻皇帝的脸上,却殊无半分欣赏,而是满脸寒霜的盯着面前的几份奏章。
“沈默说过什么来着?”大殿肃杀良久,皇帝终于才问出一句没头没脑,让在边上伺候的陈洪不知该如何作答。
好在嘉靖帝打算让人回答只听他自言自语道:“长江水清些,也会泛滥成灾;黄河水浊些,也能灌溉数省,一浊一清,看上去差别很大,其实都是一样的。”
陈洪这下听明白了,原来皇帝是严嵩和李默啊……那几份奏章就是他送来的,自然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他设想过皇帝很多种反应,想不到却冒出这么一句。陈公公依然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好继续保持沉默。
“今天怎么没见徐渭?”面对着笨蛋陈洪,嘉靖帝更想念聪明绝顶的徐渭,那家伙肯定知道自己说什么。
陈洪赶紧回禀道:“今儿是李太宰的六十寿诞,徐庶常去道贺了。”
“人家吏部尚书摆酒席,”嘉靖随口问道:“他一个小舍人去干什么?”
考验人品的时候到了,如果李默平时对太监们好一点,注意打点一下,陈洪可能会说:“李尚书不是还兼着翰林掌院吗?徐渭这个翰林院的庶吉士,怎么敢不去?”也许李默就能风光过完这个生日了。
可李默平时极为瞧不起宦官,背地里常以“阉竖”相称,更是不可能打点他们。偏偏陈洪又是极小心眼的,便叹口气道:“徐庶常也是身不由己的。”
“怎么身不由己了?”嘉靖帝皱眉问道。
“奴婢听说。李部堂这回过生日,可是风光大办。光寿诞的请帖,就发出去一千多张。凡是在京官员,无论职务大小,全请了!堂堂太宰下请帖,谁敢不来啊?至少徐庶常是不敢的。”陈洪不紧不慢阴测测道。
“李部堂的这碗寿面不能白吃吧?”嘉靖面色阴沉道。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陈洪轻声道:“可是奴婢知道,琉璃厂字画古玩的价格,这几日猛窜了几番,不知道跟这事儿有没有关系。”这就是告刁状的艺术,你要是把事儿说太细太明白,反而会让人觉着是有预谋的,使告状的效果大打折扣,反不如这种朦朦胧胧,留下想象的空间更要命!
因为人类从来不缺乏想象力,尤其是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自己大臣的嘉靖帝,脑海中立马浮现出李默收了金山银山,在金光闪闪中狂笑的场景。
皇帝重重啐一声道:“果然是一丘之貉!”怒道:“难道所有人都巴结他了么?”
“也不是所有吧。”陈洪小心翼翼道:“奴婢至少知道,严阁老还在值房里。”严嵩几十年如一日,放下身段,与太监们称兄道弟,不计成本,大方使钱,终于在此刻结出了果实。
“哎,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啊。”嘉靖帝又是一番联想,他觉着官员们都去巴结新权贵了,把自己的老首辅完全孤立了。
严嵩陪伴皇帝这么多年,兢兢业业,不辞劳苦,还最能让皇帝开心,两人之间的感情,早已经超越君臣,甚至像朋友更多一些。所以嘉靖一作这种想象,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吩咐陈洪道:“把老首辅请来,李默请客,朕也要请!”
~~~~~~~~~~~~~~~~~~~~
不一会儿,陈洪扶着颤巍巍的严阁老进得殿门,又被引去偏殿,便见餐桌上摆满了御膳,皇上端坐在上首,正在朝他微笑。
严嵩一边谦卑恭敬的向皇上问安,一边偷偷的察颜观色,见皇上虽然面上带着微笑,但浓眉在微微跳动,预示着对某些人产生不满。
当然不是自己了,要不也不会在饭厅见他,严嵩心中暗喜,看来那几封意在沛公的奏章和陈洪不着痕迹的挑唆起作用了。
嘉靖让严嵩紧挨着自己坐下,温和问道:“惟中,好些日子不和你聊聊了,最近身子可好?食可香梦可甜否?”
听到皇上在关心自己的身体而嘘寒问暖,严嵩一阵感动,眼圈登时通红道:“老臣……身子还好。”这不只是演戏,正如嘉靖对严嵩的感情很复杂,严嵩对嘉靖亦是如此。
“只是一想到把陛下的大好江山治理的不尽人意,老臣这个大管家就食不甘味、夜难成寐啊……”严嵩挤出两滴眼泪,这次纯属是装得。
嘉靖笑着安慰他道:“不要急要急,现在是朕登基以来,国家最困难的一段,朕很难,你这个首辅也很难,大家就勉为其难吧。”
“老臣披肝沥胆……”严嵩赶紧表决心。
“呵呵……”嘉靖笑道:“不说了,菜都要凉了,惟中陪朕一起用吧。”
“老臣谢恩……”严嵩激涕零道。
君臣食量都不大用了些便饱了,便回到正殿吃茶赏菊。
正所谓上欲所好,嘉靖喜欢菊花,严阁老自然要用心钻研此道,每一盆珍奇异种都能讲得头头是道,让皇帝十分高兴。到了兴头上,嘉靖突然笑道:“元稹有一首咏菊诗,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可是那首《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严嵩学识渊博,可称大家,自然难不倒他。
“不错,”嘉靖似笑非笑的着自己的老首辅道:“这首诗送给你。”
严嵩一听,竟然双膝跪下,伏在地上呜呜哭道:“老臣何德何能?当得起陛下如此高看?惭愧啊,惭愧……”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其实是嘉靖帝无奈心情的真实写照,但严嵩非要将其无耻的理解为“首辅非他莫属”,嘉靖也只能一笑了之。
~~~~~~~~~~~~~~~~~~~
君臣坐一会儿,嘉靖终于聊到正题道:“张治病休半年了,内阁里一直是你们三个顶着,能撑得住吗?”
严嵩提起十二分的注意,他知道嘉靖说话云里雾里,却每一句都别有深意,哪敢掉以轻心?遂小意回禀道:“谢陛下关心,确实比原先忙了些,不过我们三个加把劲儿,也能应付过去。”
“你们都是国家的宰辅啊,累坏了可不好。”嘉靖帝淡淡笑道:“你看再加个阁员如何?”
“敢问陛下,是哪一位?”严嵩也不动声色道。
“李默。”说出这个名字,嘉靖便死死盯着严嵩,想要从他表情,看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出乎意料的是,严嵩在短暂的错愕之后,竟然是赞不绝口,反复夸奖李默道:“李时言才六十岁,比老臣年轻不少,又比徐阶成熟不少,这个人做事雷厉风行,有魄力,有能力,敢想敢干,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嘉靖看看外面的太阳,没从西边出来啊?怎么这老小子转了性,开始学宰相肚里能撑船了?索性不再嘀咕,逼问道:“那你就是同意他入阁了?”
“要说资格么……他是翰林修撰出身,又已经官居一品,自然是足够的。”严嵩叹息一声,说出了最为关键的一句:“只是要入阁辅政的话,不能只看资历,更重要的是德行,德行好的,资历浅点也无所谓;德行有亏的,资历再厚也不合适。”一切都在夸奖中完成,这正是贬低人的最高境界。
嘉靖皱眉道:“你的意思是……他德行有亏?”
“请陛下恕罪。”老头又跪下了。
“何罪之有?”嘉靖问道。
“有件事,老臣替李尚书暂时隐瞒了。”严嵩叩首道。
“你敢欺君?”嘉靖面色一冷道。
“臣从来不敢欺君,臣一直将奏章随身带着,”严嵩一脸害怕道:“李尚书前一阵子阵子主持外察,这是朝廷的千秋大计,老臣得让他弄完了,再向陛下禀报,以免耽误了正事。”
“正事完了,禀报吧。”嘉靖冷道。
“请陛下先息怒。”严嵩却固执道。
“我不生气。”嘉靖笑道,只是这笑容里,没有半分欢愉的成分,倒是有秋风扫落叶般的冷冽。
“陛下请看,这是翰林院的唐汝楫,弹劾李默的文书。”说着双手呈上。
嘉靖接过来,打开一看,再看看附在上面的另一张纸片。面色很快由黄转白,由白转青,由青转黑,怒发冲冠道:“陈洪,带着你的人,把李默给朕抓起来!!抓起来!”
陈洪立刻点齐属下……身为首席秉笔太监,按例提督东厂……带着一大群番子出发了。
第五卷 京华烟云雪满天 第三六三章 强大的坏人是强大的,软弱的强人是软弱的
李府的寿宴,从中午一直到申时,客人们都已带了几分酒意,可是还没尽兴。拳行令的,吆五喝六的,捏耳灌酒的,赖着不吃的,喧哗无比,简直闹翻了天。
沈默几个不吃酒,早就想要回去了,却被徐渭拉住,小声道:“你们说严世蕃来这儿干啥?”
“恶心李默呗。”孙铤撇撇嘴道。
“那怎么还不走?”诸大绶笑道。
“恶心到底呗。”说孙铤自己都嘿嘿笑了。
“我看这里面有蹊跷啊。”徐渭捏着稀疏的胡子道:“咱们不急着走,说不定待会能看到一场好戏。”
“这是你说的。”孙铤立刻来兴趣了,威胁徐渭道:“如果没有怎么办?”
“没有就没有呗。”徐渭不负责任的笑道:“你可以多吃点菜,这样晚饭就省了。”
“我有那么场茁穑俊彼镱虐籽鄣馈?br />
~~~~~~~~~~~~~~~~~~~
几人正在说,胡同口突然起了一阵骚动,鼎沸的人声,旋即变得一片静悄悄。
只见一群戴尖帽,着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绦,手持铁链铁钩的军士,簇拥着一个身着蟒衣的公公,从外面走进了胡同。
“东缉事厂?”沈默一声低呼徐渭一眼,只见他眼中也充满了庆幸……
如果说大明朝什么人比锦衣卫的名声更臭,那就只有这些东厂番子了,虽然本朝陛下讨厌太监干政,陆炳的锦衣卫又特别强势,以至于东厂被压制的死死的,就连厂公陈洪,见了陆炳都要磕头叫“祖宗”。
以至于这个曾经在正德朝凶名赫赫的组织,都被人逐渐遗忘了。现在光天化日之下,见他们仿佛幽灵般从地下钻出来,肯定是要开斋拿人了!
“可是为什么不是锦衣卫拿人呢?难道陆炳不合适拿这个人?那就只有……”想到这,众人的酒醒了大半,都直直望向端着酒杯立在门口的李尚书。
在众官员一片鸦雀无声中,严世蕃那一桌却旁若无人的大嚼大吃,吆五喝六,严世蕃一手扯着根鸡腿,一手端着个酒盅,朝陈洪呲牙笑道:“老陈,你可来晚了,咱们李大人都等急了。”“应该罚酒三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