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历史小说] 官居一品 作者:三戒大师 (起点vip2012-6-30完结)
摹<又韧贫髂顺⒅驳洹毕旅娉诵鹗龉ㄒ欢瓮狻4笾掠敫蚰叵嗤V钡阶詈蟮胤馍汀D耸谴退跻挛腊倩巍!疤ば摹必摇?br />
锦衣卫百户衔与锦衣卫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种武职待遇。就算长子什么都不干。这辈子也衣食无忧了。登时引来一片羡慕地吸气声。
然后他爹娘上前接受封赏。姚老爹被赐为卫所百户衔。待遇自然要比锦衣卫百户差一些。姚大婶被封为七品孺人。
老两口到现在还如坠梦里。怎么也无法想象。自己竟然成了官身。这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他俩一时无法接受。还是长子过来。将爹娘搀开。好让下一位接受封赏。
接下来的是会稽巡检吴成器,他从九品巡检,被擢升为正七品的杭州推官,一下子不知跨越了多少级。一时竟兴奋地举止失措,接过圣旨后连道都不会走了。
下一个受赏的俞大猷则沉稳如山,面上古井不波,与前面一众没出息的,形成鲜明对比……当然大家也没有可比性。
他的封赏是晋升一级,成为苏松副总兵,也很值得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将拥有直属部下,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临打仗才见到自己要率领的兵。
最后是李知县,他因为慧眼识珠,奖挹有功,再加上已经考满,被晋升为正六品户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年内新官到任后上任。户部是管钱粮地方,十三清吏司的主事关小权大,乃是一等一的肥差。
李县令本来是准备退休的人了,突然得到这么个美差,心里自然早已喜不自胜,只不过面上还能忍住罢了。
~~~~~~~~~~~~~~~~~~~~~~~~~~~~~
一通传旨之后,赵侍郎只觉着口干舌燥,嗓子冒烟,指指兵士托着的一盘盘绫罗绸缎,玉器古玩道:“另外还有些御赐之物,每人两盘,各自令下去吧。”又对那沈默笑道:“巡察使大人请更衣吧,穿上官服后本官还另有密旨传达。”
沈默赶紧应下,亲手接过盛官服的托盘,双手托着往后院着衣去了。
进到内室之中,自有沈府派来的几个奴仆帮他更衣,先除下身上的秀才行头,穿上白纱中单以及白纱罗袜,然后再穿上玉色深衣,系素带,着青、绿绦结的素履。
接下来才在玉色深衣外,罩上深青色的御赐忠静服,沈默摸一摸料子,乃是用丝纱罗为之,边缘是蓝青色,面料上还有淡青色地云纹。胸前背后竟然也有一块补子,补得不是代表品级的飞禽,而是代表风宪官的獬。
待将全身官服穿完,沈默最后在镜前亲自戴上了忠静冠……这种官帽与乌纱帽同材质。但两翅是竖在脑后的……类似于皇帝所戴的翼善冠,但冠顶是方的,中微起三梁,边以浅色丝线缘之。
最后将腰带玉佩挂好,钦命浙江巡察使便全副装备起来了。
沈安举着铜镜在他面前,激动万分道:“公子爷,原来你最适合穿官服啊!”
沈默定睛一看,果然一身威严官服,压下了他身上稍显柔弱的书生气,让他显得更加成熟稳重,更加令人信赖。
他微微一笑道:“官服的做工远比普通衣裳精细复杂,谁穿上去都会显得很精神。”说着拍拍沈安的肩膀道:“早晚有一天,你也能穿上官服显摆显摆。”
沈安惊奇道:“我能吗?公子?”
“没有什么不可能。”沈默呵呵一笑道:“当然前提是你得听话。”说完轻轻推开房门,便见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都在齐刷刷的望着他。
沈默被看得心里直发毛,有些手足无措地瞅瞅身上,觉着没什么不对劲,只好挠头笑道:“我说各位,你们到底看什么呢?”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一起朝他施礼道:“恭喜沈大人,贺喜沈大人。”
沈默有些发窘的侧开身子道:“不要开玩笑,我还没有领敕封文书,算不得官的。”
众人浑不在意道:“待会就有了,现在提前叫着也无妨。”便七嘴八舌的问道:“沈大人,这个浙江巡察是几品官啊?”
沈默心里这个汗啊,苦笑道:“其实我也不知道,待会去钦差大人那问问再告诉你们。”便朝众人拱拱手道:“诸位先请前院就坐,我去请钦差大人入席。”
众人连忙还礼道:“大人请便。”便分开左右,让出一条去路,供沈大人通过。
沈默虽然前辈子当过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可像现在这种风光滋味,却是从来没有尝过地。在众目睽睽之下,身上穿着里外三新的官服,脚上踏着粉底黑纱地厚底官靴,一时间他感觉自己都不知该迈那条腿好了。
~~~~~~~~~~~~~~~~~~~~~~~~~~~~
稀里糊涂的到了钦差门外,通禀之后又迷迷糊糊地进去,知道看见唐师叔促狭的目光,沈默地脑子才恢复清明,朝着正在喝茶的两位大人躬身施礼道:“学生沈默见过二位大人。”
赵文华打量他片刻,这才微笑一声道:“你应该自称下官了。”说着从桌上拿起一份卷面角轴的敕书,递给沈默道:“这是你的敕书。”又拿出一方裹在红绸中的印信道:“这是你的大印。”再拿出一枚鸡血石的玉印道:“这是你的官防。”最后一指屋外道:“外面还有你的扈从。”说完笑眯眯的看着他道:“这下可以理直气壮的自称下官了吧?”
沈默这才改了口,说完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大人,下官隶属于哪个衙门?又是几品官呢?”
“这个吗?”赵文华寻思片刻,呵呵笑道:“你是荆川兄的师侄,我就跟你直说吧,你哪个衙门也不隶属,你就隶属于陛下一个人。虽然给你六品官的待遇,但陛下说“还是考出来的进士站得稳”,所以就不实授你官衔了。”
第三卷 谁人试手补天裂 第一六一章 护卫
一应印信交割后,赵文华一脸语重心长道:“拙言啊,你能获此恩典,全靠严阁老的青睐,做人可要知恩哦。”
见沈默唯唯应下,赵侍郎笑吟吟道:“你是朝廷的未来栋梁,但现在最应该做的是用功读书,争取早日中进士,点翰林。至于地方政务嘛,本就十分的复杂,又牵扯着抗倭大事,你一个小孩子就不要跟着乱搅和了,还是由我们这些老头子操心吧。”
沈默一脸谦逊道:“学生谨遵大人教诲,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说着很诚恳道:“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对他的态度十分满意,赵侍郎颔首笑道:“很好很好。”话锋一转道:“当然了,陛下对你还是有期许的,如果一封奏折都不呈上去,圣上会失望的。”
沈默一脸惶恐道:“请大人教我。”
“这个嘛……本官不好越俎代庖啊。”赵文华捻须为难道。
唐顺之在一边笑道:“大人久在中枢,胸有千秋,还请帮帮我这小师侄吧。”
“那就这样吧。”赵文华这才一脸勉为其难道:“我每个月底,都会把一些该往上报的事情递给你,你整理一下,用自己的语气写成奏章发出去。”
沈默感激莫名道:“多谢大人襄助。”
唐顺之也笑道:“大人提携后进,真有古仁人之风也!”
两人一捧一吹。登时让唐顺之乐开了怀。忍不住笑道:“别人都以为我赵文华祭完海就要回去了。我偏要常驻浙江。做出点事情来给那些忘八犊子们看看!”
唐顺之和沈默地目光飞速对视一下。均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诧……原本以为这家伙就是一阵刮过浙江地臭风。谁知他竟要变成一根烂钉。赖在这不走了!
赵文华没有发现他们地异样。笑眯眯地起身道:“我们出去吧。”
两人分开左右。躬身道:“大人请。”便伴在他身侧出门入席了。
~~~~~~~~~~~~~~~~~~~~~~~~~~~~~~
赵文华出门放眼一看。嚯。来地人还真不少。问了一下。一共是一千零八十四人。这些人里。一部分是城内致仕地官员。更多地是近郊有名望地儒生、仕子、乡绅、大户。
能把这些位凑起来,可见唐顺之是下了苦心了,这时没有人知道他的用意所在,只道是知府大人好大喜功,不愿意在钦差面前落了面子呢。
钦差大人向大伙致意落座后,大伙西里哗啦的坐下,司仪这才高喊一声:“开席……”菜品流水般地上来,无非就是些鸡鸭鱼肉,最值钱的就是每人一份天香鲍鱼、一对琵琶大虾,其实也没什么稀罕玩意……可大伙却忍不住直吞口水,得使劲克制,才能不至于伸手去抓。
倒不是他们没出息,而是大伙从早晨起来到现在未时过半,那是粒米未进啊,全靠一碗茶水和桌上的干果蜜饯顶着呢。
耐着性子等着二位大人致完酒词,大伙便风卷残云般的吃开了,饥肠辘辘之下,那吃相可就着实不咋地了,引得赵侍郎吃惊不小,心道:“都说江南富庶之地,人人仓廪实而知礼节,怎地这般饕餮模样?倒像我们云南那里的土人了。”却不知都是他造得孽。
他坐的主桌上除了几个耋老,便全是官员,食相自然要好很多……当然菜品也不是别桌可比,乃是特请给王府做过饭的大师傅烹制而成,山珍海味自不必说,一些寻常菜品也烹制的格外出色。
尤其让赵文华满意的是,桌上竟然有数道地道的云南菜,尽数摆在了他地面前,赵文华夹一筷子干烧鸡,就着绍兴的女儿红。嚼着嚼着,便如坠仙境一般,差点连舌头也一齐咽下去。
再尝尝那叶包蒸猪肉、粽包蒸脑花、腌牛脚筋均是道地的令他热泪盈眶。
见钦差大人落泪,众人连忙问其原因,可是菜品不合口味。赵文华轻拭其泪道:“哪里哪里,吾离乡半个甲子,不期在这里又遇上了纯正的滇味,一时动了思乡之情罢了。”
众人陪着唏嘘一阵,赵侍郎便向唐知府讨要那个厨子,唐顺之命人将其叫过来当场问了,那厨子竟是十分愿意,便直接成为了赵侍郎的侍膳。
~~~~~~~~~~~~~~~~~~~~~~~~~~~~~
待众人吃喝一阵,沈默便陪着沈贺挨桌敬酒,沈贺先敬了三十桌,然后转过头来对儿子道:“子承父业……”便砰然醉倒过去,好在沈默眼疾手快,赶紧扶住,命沈安送到后院歇息。
他只好打起精神,从第三十一桌敬起,用了半个时辰的功夫,将余下七十桌全都敬了一遍。虽然他所饮的酒里,九成都水,但也架不住喝得太多,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便也醉倒了。
等他醒过来时,已经是晚上了,只觉一阵口干舌燥,饮一碗春花调好的蜂蜜水,这才好了许多……揉一揉胀痛的脑门,沈默披衣出门,但见天上月朗星稀,院中杯盘狼藉,地上满是鱼刺鸡骨、瓜果皮核,想是仆役们也累坏了,到现在还没有收拾。
他看见有人坐在院子角落地花树下,便有些摇晃的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沈老爷在独酌。
沈老爷招呼他坐下,只见桌上仅摆着酱牛肉,香豆和油豆腐,几样小菜,以及一个小酒壶。沈默轻声问道:“都走了?”
沈老爷点点头,笑一声道:“宾客们回家的回家,投店的投点,赵侍郎也在唐府尹的陪同下,住进沈园里去了。”说着给他倒一杯酒道:“还能喝不?”
沈默苦笑道:“实在是喝多了,闻着味就难受。”
“那就陪老头子说会话。”沈老爷笑道:“今天是你地大日子,大伯真替你高兴啊。”笑容却十分艰难。
沈默轻声问道:“大伯似乎有些惆怅……”
沈老爷叹口气道:“你可知今日一切,都是我与唐知府商量着办的?”说着饮一盅酒,面是自嘲道:“若没有我沈灼豁上一张老脸,挨家挨户地散发请帖,仅凭知府大人,是不可能凑起这么多头面人物来的。”
沈默微微吃惊道:“大伯您这是为何?”
“我一个削籍在家地清流,为什么要如此奉承一个贪官污吏?”沈老爷苍凉笑着,竟将一杯浊酒直接倒在了自己整洁的衣襟上,沈默赶紧起身道:“大伯,您醉了。”
“我没醉。”沈老爷扶着沈默地肩膀缓缓起身,使劲拍拍他的胳膊,双目中满是期望之情。
他想要说些什么,却如鲠在喉,无法出声,只好摇摇头,在闻声而来的沈京的搀扶下,出门回家去了。
夜风送来沈老爷那低沉苍凉的声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翌日一早,院子里已经收拾干净,地面上看不见任何油污,只有空气中淡淡的酒味,能让人想起昨日的盛宴。
七个身材高大的兵丁站在刚刚冲刷过的青砖地面上,他们身着破破烂烂的军服,满不在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