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涣耍 ?br /> 〃叫我’老卡’就很好。〃
〃以前你们叫他什么?〃惠特赛问,他很乐于同这位年轻的团长对话。
〃那时,俺们叫’参赞’。可他现在不是外交官了。〃
〃上校现在是特种突击队指挥官。〃
孔羡慕地攥攥拳头:〃嘿!给劲!〃
这时卡尔迅说:〃我差点忘了,孔!应该祝贺你你在那个什么,大杨庄?缴获了日本天皇御赐的大炮!用手榴弹和大刀片夺来的?了不起。※〃
※真实战绩,现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
(最高处为孔庆德团长)
〃啊。是呢。介个你老人家……上校怎么知道的?〃
〃1940年我又一次来到中国。八路军战绩我很注意搜集。我还听说,日本人要花高价把它赎回去呢。〃
孔庆德连连点头:〃是啊是啊,美得他们。那一仗打得过瘾。俺们光脚摸上去,无声无息。砍翻几个,大炮拽起就跑!可惜呀,就三发炮弹呗。打光啦,炮没用,俺把它埋了,别让鬼子找了去。〃
〃孔,你们还是很缺少弹药吧?〃
〃可不是咋的。要不,哪能牺牲那么些战士。〃孔庆德脸上掠过一丝伤感,沉默许久。
(56)
卡尔迅决心让他这位昔日和今日的护卫队长高兴起来。他勒住缰绳,回身向牵着木箱驮骡的战士招手。
〃孔,我给你们带了礼物。〃
木箱开裂的缝隙中露出两支卡宾枪,和一个带手柄和肩托的、粗长的金属身管。
〃啥家伙?手炮啊?〃孔庆德借着晨光仔细观察,面露喜色。
〃火箭筒。刚研制成功的新武器。〃
〃干么使的?打多远?〃
〃专门射击坦克和碉堡。有效射程150码。可以穿透100毫米装甲。〃
〃我的奶奶呀,钢棒了!沉不沉?〃
〃13磅。你们的十来斤吧,只需要单兵操作。非常适合游击作战。〃
〃奶奶哟,这玩意对付小鬼子,得劲!不说坦克,他奶奶的那些炮楼,咣一家伙一个!过去攻炮楼,死多少人哪?烟熏,火攻,土坦克,有时候两天还拿不下来。有这个,他奶奶的小鬼子!……唉!就一个呗,少了点……〃
〃如果你们很快学会使用,如果,朱德总司令很快同我达成协议,在秋天对鬼子发动攻势,那么我会送来一千个。〃
孔庆德彻底兴奋了。〃真啊?他奶奶的,这下小鬼子吃不了兜着走了。封锁线,一宿收拾掉!你老人家…上校哥哥哎,军中无戏言啊!有它,我要打不败小鬼子,你剁我脑袋!〃
孔庆德※情溢言表,兴犹未尽,勒马回身,招呼队伍:
〃同志们,打日本有宝贝了!奶奶的,以后再不怵鬼子炮楼了!现在全体列队,立正!向卡尔迅上校,敬礼!〃
卡尔迅也满怀激动,跳下坐骑,并拢脚跟还礼。看着每一双纯朴闪亮的眼睛,他发誓,要实践自己的承诺。
〃要提醒的是,大家必须注意保密!至少4个月里,不让敌人提前发现。同时要抓紧学习和训练!〃
〃是,上校!〃战士们齐声回答。
※本书截稿时,孔庆德中将仍在世,95岁,离休前为武汉军区副司令。
孔老给后辈回忆斗争史。
重新前进时,惠特赛少尉悄悄问:
〃长官,你们不是讨论火箭筒么?为什么孔军官不停地提到祖母或者外祖母?她们和这件事有什么关联吗?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发明过火药……〃
卡尔迅愣了一下,随后爆发的大笑,使少尉窘迫极了。
〃亨利啊亨利!我,我无法解释……再有一个月,你会明白中国许多事情。〃
过了一会,看到惠特赛仍在尴尬,卡尔迅宽慰地指向右前方:
〃注意那座山,亨利!那座宝塔,可以作为将来飞机的地面识别标志。4年前我在那儿留过影。〃
(57)
濑户内海,柱岛锚地。
南云部队参谋长草鹿龙之介少将结束了山本提督在〃大和号〃上召开的〃进军中途岛〃作战会议。他的反对意见被否决,悻悻然走下舷梯。
交通艇上,舰队作战参谋、少壮派渡边安次大佐主动向他问候。
〃草鹿将军!三个月的印度洋远征,一定很累吧?〃
〃是啊渡边君,部队需要休整。再好的钢也有疲劳的时候。这时它容易折断。〃
〃可是方才,出征时间已定,将军又要勉力为之了。〃
〃为我皇威加于四海,自然责无旁贷。本土舰队不也是刚刚追击返回么?〃
〃可惜米国航母跑了。白浪费燃油不说,频繁的无线电信号还可能被敌人收集利用,造成对我军的识别辨认。〃※
※信号果然被美军大量收集,配合了中途岛作战。
〃哦?渡边君这方面很有研究啊!〃
〃过奖。听说草鹿少将您对’米号作战’进攻中途岛,持保留态度?〃
草鹿避开这种过于明显的试探,转问:〃渡边君,军令部作战课那般家伙怎么说的?〃
渡边摇头:〃他们不能指望。富冈大佐直接批评山本长官还不算,那个所谓航空专家三代辰吉,竟然失声痛哭!真是嚎丧!但这动摇不了提督长官的决心。特别是有了这次东京被炸长官已经几次向天皇谢罪。这次偷袭更证明,歼灭米国海军残余势力的必要!〃
〃是啊是啊。〃大佐咄咄逼人的话头使少将言不由衷,一时竟语塞起来。
渡边瞥他一眼继续道:〃怀疑提督长官是不应该的。我还记得珍珠港作战之前,就是将军你,对山本大将说什么’您是一位业余海军战略家,您的想法对日本没好处’?〃
草鹿额头渗出汗珠。借着一个涌浪颠簸,转移话题:
〃渡边君,唔,说来再过两天就是’昭和日’了※。我们要防止再次偷袭。我南云舰队随时作好了战斗准备!〃
※昭和日…天皇生日,4月29日。
〃是啊将军。帝国军人,马革还尸,幸也!〃渡边安次嘴唇撇成了八字。
少将听着大佐这份训导,刚才在〃大和〃餐厅里吃过的烤鱼、腌酱菜和味增汤一下子翻上来。想呕吐又不敢作状。
八格牙鲁。那个〃下克上〃的狗屁传统,已经从陆军蔓延到海军来了。
(58)
苏联。古比雪夫。战时美国大使馆。
自从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1941年10月起,各国驻苏联外交使团就被纷纷转移到这座临时首都。
美国使馆武官伊凡·耶顿少校,正在分派他的助理莫罗中尉,去落实明天到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的火车票。战时运力紧张,客运列车多半停驶,少数运行的也经常不准时。
为了那五个〃幸运的倒霉蛋〃,使馆需要有人去乘8天8夜的火车。而他们五人又是军人、飞行员,这差使,武官处自然责无旁贷。
只要走一遍西伯利亚就够了。那种新奇、感叹和不可思议,在漫长而又漫长的旅途中会消耗殆尽。剩下的只有疲惫。
俄国啊……
耶顿少校弄不明白,那些叶卡捷琳娜女沙皇时代的开拓者们,是怎样骑着瘦马,啃着黑面包,带着衣衫褴褛的小队,一节一节地完成他们伟大的征服。冰天雪地的白令海峡,都挡不住贪婪而顽强的进取意志,弄得美国的阿拉斯加还要从沙皇手里买来……
两个世纪前,世界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第二轮航海探险之时,也只不过发现大洋洲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新领地。可是同期那些刚毅坚忍的俄罗斯苦行僧骑士们,一声不吭地攫取了比那些船长们多一倍的土地果实……这个民族对领土的偏爱,只能用嗜好来形容。
我们早已失去这种嗜好。典型的例子是,墨西哥议会曾通过了加入美利坚合众国的决议,却被美国国会拒之门外……土地爱好者已经过时了。
伊凡·耶顿想:苏联现在是盟友,然而如果有朝一日成为对手?那种强韧的民族天性加上苏维埃式的控制体系,会使一些人不寒而栗……
电话铃响。大使的声音:〃耶顿少校?需要你过来一趟。〃
(59)
陕北。延安。
天色发亮。远远望去,宝塔山的剪影渐现清晰。
一处隐蔽的山岙里,卡尔迅小队开进几孔准备就绪的窑洞。时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的徐向前从院子门口快步迎来。
〃嗨,徐将军!再次见面,真高兴!〃卡尔迅伸出双手。
〃卡尔迅老朋友!从天而降啊!原来这天使就是你哎?〃徐向前兴奋地紧紧握住,又关切道:〃手臂,手臂怎么回事?〃
〃跳伞擦破一点皮,无关紧要。〃
〃不要紧?小孔去叫卫生员。老卡你先休息,很快主席、总司令会来看你。〃
〃应该我去拜访他们,〃卡尔迅说,〃我不需要休息。〃
〃不不,别急,你露面会走漏消息。这里有国民党派驻机构,城里也混有情报人员。〃
〃嗯。上次我住的是白求恩的窑洞。〃
〃这儿安全。我们已经一级戒备。〃
〃很必要。啊,对不起,一共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
徐向前伸出巴掌,〃上层,不超过这个数。〃然后指指自己,〃本来我也不该参与。因为我们相识,主席特别批准的。〃
〃徐将军,你是游击战专家,我希望你务必在场。我需要你的意见,具体、详细的意见,还有许多计算工作。〃
〃接到周副主席电报后,我们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严密布置,作了充分准备,迎接你的到来。〃
〃延安是否也有苏联人?他们……〃
〃有一个塔斯社报导小组,只有两个人普罗申科和弗拉基米洛夫,中文名字是柯立和孙平。放心,他们也不能知道。事情没有眉目之前,任何消息不得走漏。包括这里的战士,我们都有严格要求。〃
〃我相信。那么徐将军,我何时见到主席和总司令?〃
〃我就去接他们。你务必休息一下。这飞行服总要换吧?你们先吃早饭。〃
〃好吧,最后请问,发电报的话,你们的功率范围……〃
〃我去问机要科。重庆不成问题,更远,可能要转发。〃
(60)
徐向前离去,卡尔迅洗把脸,换好衣服,拿出那份看了无数遍的命令。第一页上写着:
给埃文思·卡尔迅上校的备忘录:
下列各项情况,希望得到特别重视。
敌伪战斗序列。空军战斗序列。
共产党军队力量、位置、作战部署;
装备状况、训练状况、战斗力。
共产党在敌军内部情报能力的利用和发展。
敌军在中国北部的机场和防空力量。
敌军轰炸损失状况。气候、经济情况。
共产党军队作战行动。
敌军作战行动。
共产党控制地区目前扩展状况(附地图加以说明)。援助共产党军队,增强他们战斗力价值最有效的办法。
共产党军队的战斗序列、战争能力和潜在贡献的估价。……
卡尔迅皱着眉头思索,正在用铅笔勾画一些记号,惠特赛少尉已站在窑洞门口,轻轻敲击敞开的房门。
〃长官,有一位朱德总司令说,如果你睡醒了,是否需要吃一点早餐?〃
〃总司令在哪里?我怎么没听见?〃
〃前面的窑洞。他只带一个卫兵,穿着土布衣服,静悄悄的走来。还带了一本你送给他的圣经。他真的是那位传说中的总司令么?有点不太像……〃
卡尔迅飞身跃起,大步跨出窑洞。
1937年卡尔迅〃敌后小长征〃期间,与朱德相处时间不短。回国后他在演讲中,多次高度评价了这位八路军总司令。在他的《中国的双星》书中,他笔下的朱德〃有着罗伯特·李的和蔼,格兰特的坚韧,和林肯的谦虚……〃※
现在,朱德笑眯眯地站在不远处。
卡尔迅迎上前去,向这位五年前就熟悉的、改变了他思想轨迹和生活道路、使他怀有父兄般敬意的质朴的领袖,敬了一个美国式军礼。
※摘自《中国的双星》。
(61)
华盛顿。马里兰州,五角大楼工地。
这座庞然大物一年后才能启用。马歇尔陪同史汀生视察完毕,没有马上离开,在远处草坪上散步。
战争部(也称为陆军部)部长和陆军参谋长近来每次在一起,话题往往少不了史迪威和他的困境。
相比之下,暂时波澜不惊的欧洲,还不那么使人牵怀挂肚。而濒临绝境的菲律宾和险象环生的缅甸,象每日发作的伤口,刺痛和扰乱着他们的神经。
日军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将几个老牌殖民帝国用了几个世纪才巩固的地盘,几乎全部掠为已有,气焰嚣张之至。
而眼下美军特别是陆军,没有丝毫成就可言。陆军航空队轰炸东京的价值,是政治的而非军事的。
当前仅有的两处战场1700英亩的科雷吉多小岛几乎就要在日军大炮的轰击中沉没,陷落指日可待。
孤掌难鸣的史迪威在缅甸腊戍也面临崩溃,支援他只能用勉慰的电报。我们到底还能做点什么呢?
〃乔治,那份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