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孤掌难鸣的史迪威在缅甸腊戍也面临崩溃,支援他只能用勉慰的电报。我们到底还能做点什么呢?
〃乔治,那份建议史迪威和卡尔迅的设想,你觉得是否可行?〃
这位元老称呼他〃乔治〃,马歇尔不反感。毕竟史汀生和自己的恩师潘兴将军几乎同龄。别人基本上没有这个资格,即使总统本人也尊重他的习惯,以姓氏称呼他。总统比他小两岁。更主要的,马歇尔不想让人误以为他和总统过于密切。
〃部长先生,我认为,值得一试。〃
〃难度是否过大?〃
马歇尔摇摇头。〃再大也大不过接受战败的难度。如果我们因为缺乏尝试,而最终战败,谴责将会来自内心,而不仅仅是来自外界。〃
〃那么,你必须想好步骤,乔治。实际上,风险已经反复分析过。总统也支持派出卡尔迅本身足以说明。〃
〃不确定的就是路线、谈判和适当妥协、以及如约的实施。〃马歇尔沉吟。
史汀生部长
(62)
陆军部长在草坪边站定,倒背着双手慢悠悠地评价。
〃嗯。那个思路相当大胆,出人意料。看来这个卡尔迅倒是不乏勇气,下次我想见见他。虽然他……是个海军人员。〃
〃他现在接受陆军领导,部长。〃
〃是啊,他首先是个美国军人。你考核过他,乔治,这人综合素质怎么样?〃
〃一个老行伍。虔诚的基督徒和理想主义者。上次大战前16岁虚报年龄参了军因为个子高没有被识破。1919年是炮兵军官。1931年在尼加拉瓜清剿过游击队。服役25年以上,当过基层指挥官、参谋军官、警卫军官、情报军官、总统侍卫队长、突击队长。去过中国五次。〃
〃五次?什么时候?〃
〃1927、1933、1937年这是公职,每次两年左右。1940年是自费去的。现在是第五次。总共在那里呆过七年以上。会讲一些中文,可以阅读。〃
〃这个好。语言问题不会过于影响沟通,有利完成任务。其他呢?〃
〃受过完整军事训练。当过报刊兼职记者和评论员,还出过几本书。〃
〃嗯哼?有那么点文武双全的意思?并非科班?〃
〃并非科班。但从军后上过短期军校,军事效率课成绩突出。受过飞行训练。有意思的是,前年他曾辞去军职。〃
〃辞去军职?为什么?〃
〃因为身为外交人员助理武官,过度宣传抵抗日本、支援中国。被日本外务省提出抗议,惹起纠纷;遭到他上级的申斥和限制。于是一怒之下辞职了放弃就要到手的军阶晋升也在所不惜。他说,就是要自由地把真相告诉国民:日本很快即将对美国开战。〃
〃说对了。果真不就开战了么。〃史汀生摊开双手。〃小伙子有点性格啊。辞职?一个唐吉柯德?不过我喜欢。〃
〃1941年被陆战队召回。受命组建突击大队,一个加强营的规模,研究特种战术。他约束部队的口号叫做’工合’。〃
〃工合(Gungho)?什么意思?〃
〃意味着一种协作精神吧。是个中国词的缩略语。〃
〃嗯,这也没什么错。还有?〃
〃他的师长报告,他在这个突击队里尝试中国八路军的管理方法。搞什么官兵一致、同吃同住等等,还有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唱的军歌里面有一首《游击队之歌》,他书里整段引用那首歌词。〃
〃那书,你读过?〃
〃为了全面考核。〃马歇尔点头,〃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共产党,将拥有中国的未来。〃
〃啊哈?他真的这么想?〃史汀生喃喃道。〃对中国着迷了。〃
〃确切说是对那个共产党,对那种不同的治军和作战方式。小罗斯福是他的营参谋主任,每周要给士兵们作一次’国际政治形势报告’,还要召开’民主生活会’这也来自八路军,现在成了他们突击队独特的制度。〃
史汀生皱眉头:〃这,不会乱了套吧,有点走火入魔?〃
〃小范围尝试暂时被许可,因为战争缘故。但他的上级时常表示不满。〃
〃他的兵我是指他所带的部队,战斗力如何?
〃选拔的。第一批通过考核开赴前线。尼米兹将军倒是十分认可。据说被称作’尼米兹专用部队’。〃※
〃这就是了。别的不重要。那么,总的来说他是那种……身体力行的人?〃
卡尔迅在给自己部队作报告。
〃至少目前这个角色是胜任的,除了他的政治倾向。这是个具有战斗精神又讲究作战技巧的典型美国军人。虽然我还不能确定他是不是最好的军官。〃
马歇尔很少这么一口气讲解,除非在会议上讲解美国战略。现在他收住话头,注视着年迈的战争部长。
※卡尔迅突击队被尼米兹用于最早的反击。
(63)
〃我知道。你心目中最好的军官是那个约瑟夫·史迪威。呵呵,乔治啊……〃史汀生慢悠悠地揶揄道。
〃您不认同,部长?单就军事业务本身来讲?至于其他,那很多不是一个军官的责任。〃马歇尔急急辩护。
〃行了乔治。你知道我是赞成你的。史迪威……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毫不犹豫地临危受命。在将军中还没有第二个做到这点。自视甚高的德卢姆怎么样?一听说不会派美国部队,马上拒绝了。即使麦克阿瑟,也不会不提条件。只有史迪威二话不说。派出他的时候是我找他谈的话。※〃
马歇尔静听部长评价。史汀生继续:
〃这种责任感,这种不畏逆境的品格,是军人的第一素质。优势兵力、顺风仗,谁不会打?逆境才见真性情,这是个有肩膀的人。这就够了。至于军事能力,你是内行,自然比我清楚。〃
〃他本是我们非洲远征军司令官的第一人选。已经由他起草《黑色计划》,就要出征了……现在却困在缅甸,不得施展。〃马歇尔惋惜地说。
缅甸困境中的史迪威
〃战争还可以造就新的人才,相信这一点吧,乔治。〃
〃当然,部长。还有一批新生代……只是时间不等人。〃
〃是啊你看,我都这么老了,战争还是不放过我。〃史汀生打趣并感叹。
〃我们都老了。但您一定会和我们一起赢得战争。〃马歇尔反过来宽慰他。
准备上车前,史汀生回身道:
〃好吧。我们做。这件事,卡尔迅把它叫做S&L方案?我的评价是:富有想象力。但这要你来构思完整计划,乔治。〃
〃我有一个腹稿,部长。〃
〃至于斯坦哈特大使那边,我负责去协调国务卿那个田纳西的老赫尔。〃
〃不必麻烦霍普金斯?〃
〃乔治,我看这事,还是由我们共和党人出面更好些,免得右翼势力鼓噪。总统任命我们,也有这层涵义。我们有义务替他分担。〃
〃阁下是真正的目光远大。〃马歇尔感动了。〃请接受我的敬意。赢得胜利才是第一位的……正好,一定程度上您又是科德尔·赫尔先生的前任。〃※
※史汀生于1929-33任胡佛政府国务卿。对满洲、蒙古〃独立〃,采取了著名的〃不承认主义〃立场。其后,赫尔延续了这一政策。
(64)
陕北,延安。4月底。
对惠特赛来说,明天将是他几天里出门最远的一天。
来到这个神秘的黄土高原上的红色首都,最初的陌生和好奇感,由于无法外出观光而渐渐被枯燥所取代。
他没有资格参加上校他们每天繁忙的会议。外出时间是在夜里去勘察城东关的机场,提出扩建改进意见。
收获就是,几天里教会了孔军官的小队如何使用火箭筒。带来的12发火箭弹只剩2发,后山凹里鹅卵石搭建的模拟碉堡摧毁8次因为有两次打偏了。
那些轮到发射而欢天喜地的战士们,倒是让他颇受感染。
还有卡宾枪射击演示。当他一口气打光一匣子弹,更换弹夹再次射击时,战士们沉默了,脸上充满忧虑。
孔军官向他解释,八路军从来不这样开枪,即使机关枪。
为什么?他不理解。
孔说,子弹来之不易。亨利沉默了。
征得上校同意,他把手中的卡宾枪送给孔,以表示对他们用大刀夺取日寇大炮的敬意。孔军官在枪托上刻下名字,还回赠了一支缴获的日本钢笔。
再就是上校带来的那个新玩意步话机。这需要上校亲自演示。他和孔军官一样对它爱不释手,认为这个小东西将给战场带来革命性变化。
可惜只尝试了几小时,上校就把它收回,担心延安无法充电。
白天是分配给他睡觉的时间。少尉不习惯,于是看完了上校的两本书。
孔军官见他寂寞,有点歉意地说:如果不是任务特殊、不能暴露的话,本来可以带他去打猎,附近的山林里有很多兔子和野鸡……
(65)
昨晚,上校来到他的窑洞,面带喜色。
〃石油工程师的儿子!你是否清楚石油对战争的意义?〃
〃我想我是清楚的,长官。〃
〃那么你了解中国石油的状况么?〃
〃中国是个贫油国家。我父亲所在的美孚公司在中国勘探数年,得出过这个结论。〃
〃但你知道中国又是最早使用石油的国家么?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中国就有了第一口油井。〃
〃1000多年?我想,没几个国家愿意和中国来……来比较历史长短。〃
〃亨利,当你知道这口油井就在你身边,你会怎么想?〃
〃上帝。我想,也许该在那儿建一座中世纪博物馆。〃
〃你是军人,亨利。〃
〃您是说我该为它……扛枪站岗,长官?
〃再提示:你是陆航队军官,亨利。〃
惠特赛想了想,吹声口哨:
〃我明白了长官。这个油井有没有开采价值?〃
〃25年前,美孚公司在这里勘探失败。但几年来共产党人打了20多口油井,四分之三都出了油。他们是用最落后的设备干的。如果比如说是你父亲他们现在的设备,成绩显然会更好。〃
〃长官你知道,连重庆的油料也都是外运的呢。〃
〃所以啊亨利!把这里的宝贝利用好,等于给我们的战车输血!〃
〃那,上帝会不会照顾我们呢?〃
〃这就是我们明天考察的目的。〃
(66)
西伯利亚大铁路。4月底。
无边无际的俄罗斯原野扑面而来。
这个国家广袤、深邃得令人窒息。即使航海时的单调也不过如此了吧?
当然,车窗外的景观也时有变幻。为了旅客的胃口,开阔地会被替换成原始森林。而这种森林走廊,动辄又是黑洞洞的上百公里。
莫罗中尉仍然保持着新鲜感,尽管他的上司耶顿少校开玩笑说,如果他犯了错误、有机会对他惩戒的话,就罚他在这条线路上往返25次。
贝加尔湖已经过去了。据说那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足有安大略和伊利两个湖那么大,而且一尘不染。莫罗想,这种湖往往都和怪兽啊、仙女什么的,有些关联……可惜呀,通过的时候是在夜里。
不明白耶顿少校为什么心烦意乱。
他不喜欢苏联,这可以,但为什么也不喜欢大自然呢?看这些积雪尚未融化完的林莽,和那些未开垦的、肥沃的处女地吧……自己的砂砾和秃山遍地的亚利桑那家乡和这儿完全两样。
本来安排莫罗和一位上尉出差。但事到临头大使一个电话,少校取代了上尉。这使他沮丧:上尉毕竟年龄相近,一路上可以欢歌笑语。而少校严肃得象他父亲。
惟有一次少校显出一点人情味黎明中穿过那片白桦林的时候。
莫罗正在遗憾,不能在行进的列车中画上一幅写生,耶顿少校带点嘲讽地告诉他:在俄罗斯,你若是称赞一位女士〃象一株小白桦〃,肯定会得到满意的回报。但必须是青年女士如果是中年妇女,会认为你是挖苦她而光火。
这好办。餐车回来,莫罗就照作了。
女乘务员雀斑未褪的小脸上飞起红晕,确实显出几许妩媚。
最终的回报是,包厢小桌板上,多了一份加奶的红茶。
传说中的小白桦也就这样了。
下一站乌兰乌德,莫罗伸个懒腰,打算到站台去做体操。
〃中尉,你这么喜欢远东和西伯利亚,〃耶顿少校突然说,〃把你留在这里工作两年怎么样?〃
迟疑了一分钟,莫罗艰难地说:〃还不如让我,往返25次吧。〃
心里盘桓着一个疑问:这就是……小白桦的惩戒?
(67)
陕北,黄土高原。七里村山道。
清晨一辆救护车接他们上了路。
亨利·惠特赛少尉原以为,使用这封闭的救护车是为了掩人耳目和保密。听了介绍才晓得,这是〃党中央〃仅有的两辆汽车中,较好的一辆,还是孙夫人宋庆龄女士捐赠的。
这个俭朴得近乎简陋的〃党中央〃,凭什么吸引了中国和美国人的目光,集聚了那么一股抗日力量,产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