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听到对方又在强调〃海军〃如何如何,科涅夫忍不住又发泄了一下。
  元帅简短地说:〃海军?呸!〃
  海军上将再次忍受了这种蔑视,但是严肃建议,是否请上一级或者上两级也就是最高统帅作出决定?
  科涅夫知道,自己的顽固不论到哪一层都顶不住。战略的需要摆在那里。斯大林同志肯定会支持年轻的上将。
  他悻悻地再次问,你的〃海军〃,怎样把一个师送到堪察加?难道让士兵们步行绕过5500公里的鄂霍次克湾?
  上将明智地表示,那来不及。但他肯定地说,由他来想办法。
  最后,元帅赌气要求海军上将签署一份这一切由他自己承担责任的备忘录。但在什捷缅科劝阻下,终于没有这样做。
(726)
  西安。七贤庄。
  短短几个月,这里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创伤外科医疗中心。
  迅速搭建的简易楼病房,住满了前线送下来的伤员,数字惊人不下25万。其中还有一个苏联伤员集中治疗区,主管和主治医生都由教会医院或者国际红十字会派员担任。
  西安再现了1000多年前〃国际化大都市〃的部分风貌。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科医生,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专业相通,临床和科研都有大量事情可作;医疗和公共卫生教学也顺势发展起来。
  曾几何时,西安,竟成了中国医疗、特别是创伤外科最发达城市,不可不说是拜战争所赐。
  另一个不可思议的是,日语一度成为这里的主流外语这是因为庞大的医疗中心里吸纳了6万多名日本护士。
  战后萧条的日本,鼓励那些受过初等教育、有过战伤护理基础培训的女青年外出谋生,而当前世界流血最多的中国西北就成了她们的选择方向。
  日本人的细心、讲究卫生和专业精神倒是被医疗界和当地百姓广泛认可。
  (727)
  医疗设备的进步中,引人注目的不是器具、仪器这些,相反倒是〃救护辅助设备〃中涌现了一批〃明星〃:
  便携式急救包被称为〃第三明星〃。
  过去中国士兵普遍缺乏这类基本救护小装备,造成战场上居高不下的伤亡率。〃负伤就等于死亡〃成为一句流行的咒语。在李宗仁长官的呼吁、督促下,后方迅速引进和大批量生产了这个如今已不是难题的小小救命荷包。
  东西虽小,对于人们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士兵们从中感到了人的尊严和权利,中国人对人命和人权的认识开始赶上时代的节拍。
  满街飞跑的〃灵猫〃救护车,成为〃第二明星〃。
  这辆车改装起来极为简便,轻灵省油,发展到后来成为定型救护车,直接向青岛〃大众汽车产销联合体〃订货。大众公司来者不拒,趁机扩大生产规模。〃灵猫〃自此走向全国,走向民用领域。
  数百辆涂着〃红十字〃的救护车活跃在从兰州到陕北的各个战场上,颇令一些来自德国的医生感慨和汗颜他们记忆中的这个车型,过去可都是涂着黑色铁十字的……时代真是不同了,〃桶车〃居然在〃红十字〃下新生。
  第一明星,无可争议地落到了〃蜂鸟〃直升机身上。
  这项与世界科研水平同步的新产品,竟在战地救护领域最先找到了用途。四个座位的舱室虽不宽敞,但足以把一侧的两个座位放倒改成担架位置。〃蜂鸟〃的出现使许多在山地作战负伤的士兵不必滞留战场,耗尽最后一滴血。
  相比之下,由于早期产品还比较简陋,它的军事侦察用途倒还没有马上受到重视。而蒋夫人的初衷短途代步,由于人们对〃蜂鸟〃安全性的质疑和多方劝阻,宋美龄也没敢于冒险乘坐。但她的扶持和介绍,使直升机产业在中国得到及早开发,并引来了西科斯基和贝尔公司的瞩目,参与合作投资。
  这一点,与她的〃航空委员会主席〃身份很是合拍,功不可没。
  (说明:以上各直升机插图为〃海盗〃网友专门手绘)。
  (728)
  陕西,宝鸡。
  西北战端屡兴,促进了这里新近开工一项大型工程:国民政府下令,播出一项专款,采用〃以工代赈〃方式,配合民间资金,开凿和建设从这里穿过秦岭、到达四川的铁路。
  曾长期据守四川的国民政府,对那里的人力资源印象深刻。如果打通一条向西北输送人力的交通干道,既能缓解四川耕地紧张,又可添补西北人力不足;同时还与长江水道配合,构成一条沟通西南、西北交通大动脉的回路。
  川中穷困地区拥有相当一批劳工,有机会卖力气吃饭,他们纷纷自愿加入到开凿崇山峻岭的队伍中。
  国军派出几个工兵团负责测绘和监造。由于有了炸药和早期定向爆破技术,建设材料和工具也不感短缺,这一工程倒没有耽误工期。
  但工程进展当中,爆出交通部某某主持拨款者与采购人员合谋贪污的丑闻,一时舆论大哗。
  《大公报》率先发表社论,题为:《蜀道难,官道难,正道更难!》,对一个时期潜藏在战争背后的行政腐败问题进行了揭露和抨击。
  蒋委员长闻讯,调整了铁路建设领率机构。内举不避亲,他的长子蒋经国出任秦岭蜀道宝成铁路的建设总监。
  就此,36岁、血气方刚、比较廉洁务实的蒋经国走上政治舞台。
(729)
  库页岛。敷香湾(捷尔佩尼耶)。
  一支以灰白和深灰色基调为迷彩涂装的巡洋舰队,安静地停泊在近海。
  引人注目的是港外那条体量庞大的平甲板船。那种显然来自热带的、相对鲜艳的蓝调子涂装使它显得扎眼,它的舰舷上还分明地留着〃CVL…22 Independence〃的痕迹,甲板上往来忙活的却是穿着灰蓝色咔叽工作服的中国水兵。
  一面双星、波浪条纹和铁锚组成的北洋舰队识别旗帜,飘扬在舰艉桅杆顶端。
  身旁,就是那炮管象刺猬一样竖满空间、桅顶举着某些与众不同的金属大网、显得有些傲慢的两艘巡洋舰以前的〃圣迭戈号〃和〃圣胡安号〃,现在改名为〃燕山号〃和〃祁连号〃。
  一艘交通艇正向旗舰靠泊。舰队参谋长张爱萍少将面色凝重走下小船。
  对面的港城,就是日占时代小有繁荣的古屯,俄文名为波罗奈斯克。通铁路,有码头,有水产厂、木材厂和机修厂等工业。整个库页岛上约有20万人口,其中原籍日本的约占三分之一,俄罗斯族也占三分之一。其余有朝鲜族和华人等。
  岛上枪炮声渐渐沉寂,看来邓、韩两纵队登陆作战,已经得手。
  守敌兵力并不雄厚,没有象样的坦克,华军两栖纵队的〃水牛〃和老式M5坦克就能横行一气,而对方的反坦克武器缺乏,手段也相当落后,甚至祭起了二战初期的〃莫洛托夫鸡尾酒瓶〃……
  岛北端的奥哈油田,是这次行动的重大斩获。这儿曾是日本近海的唯一石油来源,当然它不可能维持日本那样一架庞大战争机器。但眼下,维持一下规模不大、航程不远的北洋舰队却还胜任。
  已派出登陆舰给〃北桦太炼油厂〃送去了高炮营,以防敌人空袭破坏。那是北洋舰队新的燃油来源。好在最近雾天增多,空袭机会减少了。
  (730)
  北洋舰队旗舰〃太行号〃。
  叶飞少将和张学思准将两位,正在向萧劲光司令汇报新近接收并带回的〃独立号〃航母以及两艘〃亚特兰大级〃巡洋舰的沿途训练情况。
  按照舰队要求,他们没有回国,而是直接赶赴战区库页岛海域。
  三艘舰上都装有去年改进的新型雷达。这对进入秋季、大雾天气增多的鄂霍次克海上行动,非常重要。
 叶飞将军
  说起雷达,叶飞讲了一段途中笑话:
  日前路过千岛群岛中段海区时,由于雷达灵敏,刚刚接受训练不久的雷达兵老远就突然报告:发现敌舰!
  少校观通长急忙盯在荧光屏前,经辨认,还是大家伙!级别在重巡洋舰以上!马上报告编队指挥员。当下叶飞判断,这肯定不是自己人,也不会是美国人。难道北冰洋那支红旗舰队提前赶来了?
  他下令:战斗准备!
  结果,昨夜值班、正在睡觉的舰载机部队司令张学思准将听到警报,醒来赶到舰桥。盯着屏幕判断一会儿,又对照了海图,突然呵呵大笑!
  大家莫名其妙间,张学思解释了:
  我舰队正穿过千岛水域。3年前,这里曾发生激烈的〃新知岛争夺战〃。他跟随卡尔迅将军参加了那场战斗。当时日本超弩级战列舰〃武藏号〃被击中座沉在新知岛畔。它没有沉入海底,所以反射在雷达荧光屏上。
  叶飞这才长吁一口气,擦掉脑门的汗水。原来就是3年前日本大肆吹嘘的〃武藏冲击波〃嘛!
  于是率队驶近那条搁浅的大鲨鱼,仔细观察,啧啧一番,拍了一堆照片。
  (731)
  说起带回的军舰,叶飞赞不绝口 :
  东西是好东西,没毛病!其实就是美国佬阔得烧包!家里还有更新更大的〃家什〃垫底,所以大手大脚。同时跟回来的还有6艘千吨级的小护卫舰和几条油船,因为速度较慢,由副参谋长刘道生带领,在后面磨蹭着赶路。
  还有呢,叶飞有点眉飞色舞:
  这几艘以防空为主的巡洋舰,雷达先进,火力不用说,舰上贮存的炮弹中,可有相当一批是原来保密十分严格的对空〃近炸引信〃炮弹!
  因为战争结束,美国人和舰艇都忙着退役,这些东西不知是解密了还是没人关心了反正那些炮弹,足有上千发,就那么原封不动地转给我们了!理由还比较荒唐:说是因为船是按重量出售的,所以弹药不搬走,以使重量加大……
  哈哈哈!赶紧把引信拆下,送沈阳几箱去解剖仿制!叶飞建议道。
  ……此外,叶飞说,周副主席派了耿飚同志,正在珍珠港交涉一批8艘〃后马汉级〃驱逐舰的退役转让事宜。
 马汉级
  新造了175艘〃弗莱彻级〃新式驱逐舰的美国,决心淘汰所有30年代的〃旧货〃那才是下水不到十年的船啊。就是全新的〃弗莱彻〃本身,也要封存二分之一呢,叶飞直说得摇头叹气。
  〃但是可恶!现在还有南美洲国家的买主在哄抬价格……〃
  (732)
  舰队参谋长张爱萍满腹心事走进来,带来一个坏消息。
  在200海里外库页岛南端大泊湾(阿尼瓦湾),前几天从日本转手接过来的四艘〃吉普航母〃早晨刚刚入港,就再次遭到苏联潜艇攻击,其中一艘沉没。
  萧劲光愣了半天,痛心疾首:
  〃怎么还是这样疏忽大意!上次已经被敌人潜艇干掉一条了嘛!这,这让我怎么向主席交代?〃
  张爱萍同感:〃是啊,主席最关心那些’大铁盒子’,又弄丢了一个。我们反潜训练太弱了。从日本继承的舰艇本来就先天不足,又缺少海军传统,加上麻痹大意,以为炸了潜艇码头,敌人就消灭光了……这次教训极为严重。〃
  〃担任护航是谁?撤职查办!〃
  张爱萍犹豫一阵说明情况:〃这些船是因为昨夜大雾,反潜飞机不能起飞,船也不能进港,只好在近海锚泊。一共两艘驱逐舰轮流担任反潜,设备也很缺乏,只在宗谷海峡巡逻堵口,疏漏是难免的。〃
  〃这些不是借口。不追究一下以后还要出问题哟!〃
  〃我的布置也有疏漏……不过’海河’号舰长刘华清中校反应还够机敏,当时赶快就追踪敌人鱼雷航迹投放深水炸弹,结果把敌人潜艇给炸上来了。〃
  〃噢?潜艇水下挺不住,浮上来了?那么抓了活的?〃萧劲光来了情绪。
  张爱萍摇头:〃只抓到两个军士。〃
  〃怎么回事?〃
  〃海河号看到敌人击中了我们航空母舰,恨得咬牙切齿。敌潜艇正好在’海河号’左前方500码处上浮。而且没有示意投降。这时枪炮都来不及了,刘华清当即命令:撞上去!……结果把那艘C-56号指挥塔给撞掉了。塔上两个军士落水被俘,整个艇又沉入海底。〃
 C…56号
  〃这个愣头青!这不是……嗯?不过这种情况,好像也只能这么处置?〃
  张爱萍道:〃司令员,我们对海军懂得还少,不了解还有哪些紧急措施。不过有个收获就是,事后审讯俘虏才知道,小刘这次干掉敌人一个王牌艇长:得过红旗勋章的亚力山大·马里涅斯科少校※。这样的王牌不多呢。〃
    ※曾任波罗地海著名的C-13号艇长,世界最大海难的制造者。
  〃哼?这么说还弄了个歪打正着?〃
  〃不是一无所获吧。比上次强点。〃
  〃对了,这次,有人沉海么?〃
  张爱萍摇头:〃没有。吉普航母刚接手,空船,人不多。上次传达舰队精神,遇到这种情况,暂时先不要沉。〃
  〃暂时先不要沉?哈哈哈!〃萧劲光被逗乐了。〃就是说,以后再沉?可也是,现在人材奇缺,培养不易。初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