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暂时先不要沉?哈哈哈!〃萧劲光被逗乐了。〃就是说,以后再沉?可也是,现在人材奇缺,培养不易。初创时期,保护人材要紧。以后走上正轨,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还有那个小伙子,四方面军的?什么时候见见?〃
〃刘华清?在小艇上没敢上来呢。〃
于是只有29岁的驱逐舰长刘华清中校,着装整洁、面色紧张地走上舷梯,来到中将司令员面前,敬礼。
萧劲光上下打量一阵道:〃愣头青。自家船撞坏没有?〃
〃报告司令员,我们用舰艏最锋利部位,撞个正着。自己船没坏。〃
〃这是这种情况下的唯一措施么?〃
〃报告司令员,是的。根据反潜条令,这情况下火炮或别的都来不及。我们慢一点,敌人就钻到水下了。〃
〃嗯。看来有心得。这样吧,你尽快收拾一下,马上赶回大连海校。〃
刘华清一听急了:〃司令员,你处分我可以,可不能……让我离开战场啊?〃
张爱萍笑了:〃不是处分你。海校那里,伯克校长办了一个反潜速成班,我们又接收了6条护卫舰和一批猎潜艇。你去参加专业学习。组织上研究了,准备成立反潜支队,你回来担任支队长。〃
刘华清又怔住了:〃首长,我年轻,没经验哪,我……〃
〃毕竟你是我们舰队第一个击沉或者说,撞沉潜艇的人!其他不要讲了,组织决定,没有二话。好好学习,总结经验,大胆干!〃萧劲光勉励道。
〃是!〃刘华清中校在裤线上擦了一把手心的汗,敬礼回答道。但他寻思,护卫舰…行动很慢的…能追上潜艇么?再说,自己钟情的,是那航空母舰啊……
(733)
满洲人民军司令徐海东上将,近来十分忙碌。除了组建8万人、10个旅的人民军部队,就是到各个防区视察。本来病得不轻,现在又累得连连咳血。
兵力已感不足的苏联远东方面军要求:满洲人民军至少应当承担起一部分保卫自己家园的义务。
徐海东不停地抱怨自己部队缺少装备,战斗力薄弱,无法应付战场。
满洲共和国武装力量部陈部长也赞同他的看法,并转告了苏军。但什捷缅科上将答复说,现在没有重武器可以用来装备人民军,就连苏军自己的装备和给养都卡在赤塔以西,无法调运。
徐海东不相信。坚持说齐齐哈尔的众多库房里还有大量的武器和给养,而苏军完全是厚此薄彼,亏待满洲人民军。并赌气开了证明,到当地去复查核实、搜集证据,交给陈部长,去同苏方交涉。
随后他又去长春前线,研究自己部队参战的可能。
他的结论是:这点轻装兵力除了担负卫戍和警备,几乎没有野战能力。只能接管市区,维护治安。
为了预防敌军可能的冲击,在他强烈要求下,终于分得了苏军手上本来不多的30门反坦克炮。
接陈部长通知,由于苏军对沈阳等地的轰炸,对手可能会采取报复行动,必须作防空准备。为避免苏军对人民军〃作战无能〃的指责,徐海东又组建了几个高射炮团和探照灯营,接替了苏军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地的防空任务,以便腾出苏军兵力,用于机动。
陈昌浩叮嘱副官,尽快去帮助徐司令找到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品。
(734)
9月中旬的北海道。札幌。
栗林忠道明白,中国人取消北部登陆,给自己大大加重了负担,带点出卖的意味。但那借口也很堂皇他们消除了苏军从桦太-库页岛方向增援的可能!诚然,这也不算没道理。不卡住桦太,自己就会不只是面对一支苏联孤军。
北海道战斗仍在进行,处于守势的苏军106师损耗过半,但仍不肯投降占领军的光荣也不允许他们这样作。
中国人的〃霞飞〃坦克营只是把苏军摩托化旅击溃一次就被调走了。敌人现在据守着中部石狩山地,忙着构筑阵地。他们的自动化武器甚至多于自己,常常把日本兵压制在阵前抬不起头来。
栗林忠道
栗林少将深感缺乏重武器的苦恼。他仅有的12门M-8火箭炮已经第三次向罗中将申请炮弹。
在仙台市,栗林偶尔发现,中国国民政府的驻军,装备着一种美式〃盖德〃冲锋枪,似乎有威力。他想,这个东西或许会使他能够早日结束战斗。
找到托马斯中校交涉的结果,吝啬的美国人只送给他40支M3盖德,说是供他装备自己的警卫排。栗林恼火地把这些枪全部交给了一线战斗队。
……弱国、战败国,只有这么点调整余地呀,栗林将军感叹道。但想起当年中国人也是用土枪、刀矛和自己的军队作战,他心里又恢复了平衡。
(735)
赤峰。努鲁儿虎山地。
对苏军机械化部队来说,这是补给问题最严重的方向。
身后辽阔而空白的草原、戈壁、沙地,没有一个象样的支撑点。若是骑兵行动,或许还可以维持,但骑兵又怎能突破丛林谷地、火力密布的努鲁儿虎山区呢?
这儿属于那种一击不成,就该尽快撤退的战场。
雷巴尔科大将上任后贝加尔方面军司令以后,及时作出决定:既然长春方向暂时没有攻势,那么这里原来担负进攻的坦克师就该调出,转而投入新的区域河套方向。
但对于远东军区科涅夫元帅来说,这个决定十分糟糕。
本来远东兵力已显不足,援军受到铁路中断困扰,一直无法到位,这一来牵制华北的力量再次被削弱。他的方面军要在极短时间内迅速由进攻转入防御,这足以把他从上到下的部署搞乱。更可怕的是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突然全线转入战略防御,不啻是一个关于战争失利的宣言,将领们纷纷质疑:我们该怎样去对那些昨天还在进攻的部下们去解释?当然元帅坚定地阐明,这是临时状态,任何军人都要随时准备:攻防转换!
但元帅私下明确向参谋长抱怨:
统帅部对远东的重要性是否缺乏认识?它的前途现在危机!最要命的是目前的战区划分体制,从一开始就酝酿了这种危机!支援远东的兵力一再受到伊尔库茨克-乌兰巴托方面的阻挠!而那个方向从本质上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真正的战略目标!必须使斯大林同志赶快明白这一点!
什捷缅科同意由他来起草报告,必要的话,他亲自到莫斯科向最高统帅汇报。
(736)
通辽。野战机场。
粟裕将军向四兵团传达了中央军委命令,做完各项安排之后,带领三个纵队赶到这个草原城市。
军委没有批准他〃从赤峰方向出击〃的计划,而是把四兵团全体转为军委战略预备队,并将原有七个前线纵队进行了分解:
一个纵队留守,就地继续监视和防范这个方向;
另一个纵队充实到战损不轻的刘伯承第二兵团;
战斗力较强的宋时轮、王近山两纵队乘上火车,运往长白山区,参加徐向前第三兵团的序列;
剩下三个纵队全体加入林彪第一兵团即将开始的〃三节鞭〃作战。
而他本人,则调任军委第一副总参谋长,具体规划下一步全局反攻。
毛主席既然这么决定,粟裕也只有这么传达了。但是林彪上将请他在到总部报到之前,先〃就近〃在通辽会面。
实际上他知道,这个〃就近〃比到北戴河更远。
不过既是部队要在那里集结,他赶去,也不为过。
他知道,沉默寡言的林彪只有跟他在一起才会话题多,俩人在战略设计方面的共同语言,使他欣然赴约。※
※史实:林粟见面虽少,但彼此常有战术心得交流。
林彪拉着他密谋了一夜。天亮时哈欠连连地说:
〃不行了,脊椎痛得要命。〃
粟裕喊来警卫员把林总安顿到炕头,拍拍胸前的钢笔:
〃放心!我来把它变成文字。〃
〃劳你费心啰。起个好名字喂。〃林彪躺下,脸色苍白,疲惫地嘱托。
〃名字么……〃粟裕转转眼珠:〃我家乡有一种猴子撒,蛮形象的说。〃
(737)
通辽野战机场今天〃机满为患〃。
这里突然集中了华北空军运输机部队的几乎全部阵容。
第一波上百架的C…47,几十架C…54,每架还都拖曳着一两架中型滑翔机,正在黄昏天色中依次向着北方起飞。
一些〃被缴获〃的、欧洲面孔的机场调度人员,正在忙碌地指挥和操作机场勤务。
那些滑翔机是德国哥特(GO-242)型滑翔机的仿制品。机体长12米,翼展22米,可以装载16名武装士兵或者2吨半武器和货物。
自从德国空降兵使用了〃突击滑翔机〃的概念,并引申出利用它在敌后降落进行突袭的战术,就引起了各国空军的极大关注。
一些大胆的战争指导者,对突击滑翔机寄以厚望,想通过这种类似特洛伊木马的运载工具,将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到敌后,发动突然袭击。
自从1944年泰勒将军在铁岭使用空降兵,成功地阻击了日本关东军增援之后,林彪就始终构思着,如何有效利用这支具有战略突击潜力的部队。
随着〃三节鞭〃战役方案的成熟,他更坚定了使用空降兵的想法。
为此,他说服军委和毛泽东本人,并从眉头紧皱的聂荣臻那里硬是把运输机联队整体〃借〃了出来,终于让地面演练多次的伞兵纵队在今天1946年9月18日,登机起飞。
〃三节鞭〃第一节,目标是齐齐哈尔。
林彪根据他重要的情报来源得知,自从5月底苏军大举杀入以来,满洲西部的铁路,已根据苏联铁轨宽度,改造原〃中东线〃,拓宽轨距。目前改造铁路已完成600公里,从满洲里到齐齐哈尔以西50公里的龙江镇。
于是大量军用物资便在这里积压,等待换上另一种轨距的列车,再送到哈尔滨、长春各地的苏军主力手中。
几个月前撤退时,一兵团就在距离齐齐哈尔200公里的草原深处、不甚引人注目的白城一带,埋伏了一支接应部队吕正操、周桓纵队。
这支全部由当地人组成的队伍,大量地换上了便衣,化整为零地潜入齐齐哈尔。有的打入筑路民工队,有的充当物资搬运夫,还有的,干脆就加入〃满洲人民军〃行列,控制了其中部分基层建制。
这些手法并不陌生,日占时期教会了他们这种生存、反抗和斗争方式。
为达成战役突然性,林彪命令吕正操在白城预留的两个旅,向齐齐哈尔方向出击,在目标100公里附近,寻歼敌人一些搜索分队,造成小股部队前来骚扰的态势,把齐齐哈尔苏联守军三个师调出一部,以减轻伞兵攻击压力。
吕正操在齐齐哈尔以南100公里的泰来、江桥一带打了几个小仗,扫平了几个连级哨所,并引得苏军两个摩托化师前出迎战(此时苏军编制,师的规模约相当于中国的旅),吕纵队于是边打边撤。
如今吕正操将军已经100岁。
这之前,林彪调动孔庆德属下铁道兵旅,秘密完成了从双辽到白城原有铁路的整备。粟裕带来的三个纵队,就从这条线登上火车,准备第二步的长途奔袭。
(738)
准备就绪,林彪命令一兵团主力从四平方向出动,向长春外围发起佯攻。〃貔貅〃突击炮和〃麒麟〃式夜战坦克的出击,使这场佯攻看来满像那么回事。
列柳申科上将报上去的情况,使苏联远东方面军确信:敌人准备从中路发起突击了。于是驻防哈尔滨的红军第五集团军向长春方向运动。
看到对手进入调动范围,林彪与粟裕简明地交换了情况,当即决定,伞兵纵队趁着最近苏军远程航空兵暂停对沈阳轰炸的时机,连续夜间起飞,3天里把全部7个旅、5万人马投入齐齐哈尔战役,确保对苏军补给来源的劫夺和摧毁。
空军也看到,这是一次决定性战役。聂荣臻上将在军委协调下,派出了几个航空兵的主力联队,并艰难地挤出了适量航空汽油,从运输、护航、截击、强击和轰炸各个角度,全面配合作战。
九月,高粱吐穗的满洲-东北大平原,〃三节鞭〃作战拉开序幕!
(739)
齐齐哈尔。嫩江铁路桥上空。
牵引机C-47已脱离,转向东面实施伞降。剩下的这些〃哥特大鸟〃了无声息地在气流中滑翔。
〃现在降低高度。进入一刻钟准备!〃滑翔机长大声通知舱中士兵。
机舱里装载着一辆〃灵猫〃改装的轻型战车。架着一门75毫米无后座力炮,还有一堆炮弹箱。如果换装吉普车,因为超重,就会装不下多少弹药。
6名战士都是尖刀连成员,该连的任务是降落后迅速抢占嫩江大桥。
尖刀班长、来自山东黄县的张万年下士,核对一下手表,时间准确无误。
18岁的自己,已经有手表戴了。张万年想,伞兵部队真好啊,手表都配发到班这就是〃精锐〃的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