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朱可夫同他交换了意见。
两人的共识是:兰州可以放弃,崔可夫应该突围。可能的话,新疆应该守住。蒙古,至少要保住乌兰巴托一线。但是远东毫无疑问是不可丢失的。兵力投放的重点,无疑应该是科涅夫的战区。
想到如何向最高统帅部复命,俩人沉默不语。
分手时,朱可夫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来之前,斯大林同志曾说,如果不是还没有找到合适人选,他,或者科涅夫之中至少有一人应该撤职。
但是朱可夫又说:〃我认为,你这个岗位,没有人能够顺利地接替,亚历山大·米哈依洛维奇。即便是……即便是斯大林同志本人。〃
华西列夫斯基凝望着铅灰色的、风雨将临的天空,没有答话。
(766)
江西。庐山会馆。
庐山会晤正式开始后,马歇尔国务卿一反他过去简明、清晰的讲话风格,用了许多繁琐、书面式的官方语言,描绘国际形势,介绍各方立场,陈述外交政策。
这一轮陈词大约用了一小时,多少有些让人昏昏欲睡。
马歇尔也感到这样讲话令人乏味。最后放下讲稿提纲,总结式地望着与会者:
〃说到底,我想表达的是,美国政府的政策,现在是要保持同战时几大盟国之间的……等距离外交。〃
座中一片沉默。
良久,蒋介石缓缓抬头:〃国务卿先生,你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个?〃
马歇尔声音不高:〃是的,委员长阁下。阐述国会外交委员会的政策,是美国政府赋予我的官方使命。〃
蒋再问:〃究竟什么原因,要使美国同中国保持距离?是中国的友谊不够忠诚吗?或者,中国付出的鲜血不够多?〃
马歇尔默默摇头,没有接话。
蒋委员长继续:
〃中国在遭受侵略。再次的侵略。战火在中国国土燃烧。伟大的国际社会连这一点是非都判断不出来,连这点正义都不能主持么?我们不要求别人参战、流血。但一些必要的援助,能够帮我们把侵略者赶出家园!……我不想提起30年代美国卖给日本军火物资,结果用来侵略中国的事情,但是……〃
〃对不起,阁下,那是民间行为。而罗斯福政府进行了干预。〃
蒋介石挥挥手:〃好吧,不提往事。可是我不理解,中国,我自己,包括他们毛润芝先生那边,都配合了美国。甚至是全力配合美国。为什么到头来是个’等距离外交’的决定?〃
〃阁下,上次战争中,这些国家我们都是盟友。〃
〃那么,是我不愿提起、觉得不该提起的那个原因了?由于人种差异?〃蒋介石的直率和执拗发作了。一双不很大的眼睛,直直地盯着这位战争英雄、曾经的盟军实际最高统帅。
〃委员长阁下,你知道,〃马歇尔口气仍然温和,〃你知道美国是个民主制度的国家。决定一项外交政策,需要投票表决。总统固然可以主导政策走向,但他必须根据表决结果制订相应措施。至于我和我的国务院,是政府执行机构,受到政府的委托和雇佣。〃
蒋介石登山时的满腔热忱,此刻有一种幻灭之感。他站起来,背着手在议事堂内走了几步,嘴巴张了张,欲说还休,又坐回沙发上。
毛泽东也皱起眉头。一只手下意识地伸进口袋里,但又抽回来座中无人吸烟。
他只好抬起脸,目光在天花板的某处聚焦。
会场上无人作声,陷入一片死寂。
(767)
长春。斯大林广场。苏联远东方面军西集群司令部。
列柳申科越发感到,内部出了问题。
敌人的夜袭最近频频得手,每次都能准确地摸到目标的位置,前哨几个坦克营接二连三的被这么零打碎敲地报销了。
白天,携带攻地火箭的〃野马〃成群地窜入防区,也是锁定装甲目标。防空火力简直对他们构不成威胁,战区歼击机的追赶驱逐又要慢半个节拍。
这样下去,前线装甲兵力对比就要发生逆转事实上,他觉得自己剩下的这400多辆坦克已经处于劣势了。
列柳申科并不是个一味粗心的将领。他决心证实自己的怀疑。
他把一份虚假的调动布防计划派人送到〃满洲人民军〃城防指挥部。当晚,那里就发现敌军夜战坦克的踪迹。
第二次这样做,结果又是不出所料。他当即挂通了科涅夫元帅的电话。
军事情报行动局格鲁乌小组迅速地行动了。排查的疑点集中在〃满洲人民军〃几个高级领导人身上。
列柳申科恨得牙根发痒,真想派出一个团,连夜端掉这个埋藏在身边的犹大窝点。……但什捷缅科阻止了他。毕竟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连锅端〃会使事情变得一塌糊涂,那样苏军将在这片土地无法立足。长春占领区的民众也许每个人都变成间谍,我们不可能把所有嫌疑者都杀光……
方面军指挥部采取措施,把满洲人民军的几个负责人调往哈巴罗夫斯克开会,就地实行隔离审察。
接下来,列柳申科上将接到命令撤离长春,向哈尔滨收缩阵地。他有意没通知那个〃人民军〃协防师行动的时间,只让他们接管了部分阵地。
结果真的就发生了所谓〃战场起义〃,叛变者成群结队逃向敌军阵地。一腔怒火的列柳申科下令:对临阵叛变者实行战场纪律,坚决镇压。
152毫米榴弹炮怒吼了,很久没有打过胜仗的第四近卫坦克集团军当即解决了剩下的那些隐患。
科涅夫元帅恼怒地对他进行斥责,威胁地吼叫:要解除他的职务。
但几天过去,没有命令下达因为元帅本人忽然也失去了岗位。
(768)
庐山会场。气氛尴尬。
宋美龄看看左右,试图打破僵局。用中、英文交替地说道:
〃关于美国的国家制度,我们也略有了解。但我想将军国务卿您不会是为了一篇讲稿、一份文件就绕过半个地球送来吧?那只要寄出甚至发个电报就好了。我看,快到用膳时间了,我们是不是?……我聘请了一位手艺相当不错的厨师,他有几手绝技,等着奉献给贵客呢。〃
马歇尔翻起手腕看看表:
〃时间还早。诸位身在行伍,用餐都一定都很准时……我想起一个小插曲:
〃我和莫洛托夫外交委员在东柏林会面结束时,他建议我’像个老朋友一样,到菩提树大街散散步’。于是我去了。那么,在这凉爽优美的庐山,你们不想对我提出这么个建议么?〃
一句话点醒了蒋介石:〃抱歉抱歉!是我这主人的错!观光活动本来有,不过安排在饭后零散时间了,呵呵呵……〃
毛泽东也探身圆场:〃国务卿将军,委员长稍稍拘泥于时间表了。庐山美不胜收,先行浏览一番,岂不更助谈兴?我们访美时也是先做大量参观么。〃
马歇尔微笑:〃那么感谢主人美意。〃
他起身,忽然想起什么,致歉道:〃对不起,我回去换件衣服,马上就来。还请稍候片刻。〃
……等候时分,毛泽东从随行的叶剑英手中拿过一份两页纸的文件摘要。
〃委员长啊,最近,关于土改问题,我们有些新的考虑。〃
蒋介石此刻心情不在这上面,但还是顺手接过,口中振振有辞:
〃土改呀!我说你们,原来那套办法不行的。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喽。中国有那么剧烈的阶级矛盾么?一个地主才多少财产?结果你们呐~挑得纷争不已哟……〃
〃阶级矛盾,客观存在哩。〃毛泽东注意场合,没有争论。〃但针对现阶段中国,我们作些子调整,应该更符合实际。〃
蒋介石还想说什么,但是扫了一眼手中文件,怔住了。
〃这个吗?……润芝?是否搞错?你不是说……土改方案么?〃
毛泽东笑而不答。
叶剑英插言:〃请委员长收好,抽空再看吧。〃
蒋介石愣愣地盯住文件,随即用手在长衫中翻找。宋美龄会意,及时递过来委员长的老花眼镜。交接的一瞬间,她瞥见文件头上粗粗的黑体字:
〃绝密。《长臂猿作战计划纲要》。〃
(769)
哈巴罗夫斯克。远东方面军指挥部。
接替科涅夫元帅的安德列·伊万诺维奇·叶廖缅科大将身高体胖,一向以治军严厉著称。对于打败仗的部下拳脚相加,先揍一顿再说,是他的一种独特管理方式。他的同学巴格拉米扬元帅说,叶廖缅科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那么有信心,从不被失败压倒。
战前他就在远东任军区司令。他在部下眼中是魔鬼,但很得斯大林的赏识:
〃这就是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所需要的人……〃 ※
※基辅战役之前,斯大林的评价。
基辅之战中,他辜负了斯大林同志。
他曾经〃保证粉碎古德里安那个下流胚〃。但是不幸,那次他自己却被粉碎了。他负了伤,然后带领一些司令部成员从森林中突围。
但在斯大林格勒,在多数将领都对守住城市丧失信心的关头,斯大林又想起从不丧失信心的叶廖缅科。他被任命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
那次的表现无可挑剔。
现在,远东危机时刻,这位别具一格的统帅又回到这里。任务就是重振方面军的胜利信心。
(770)
参谋长什捷缅科的汇报使司令员叶廖缅科不耐烦。
正面,列柳申科集群25万人退守哈尔滨;敌人从南、西、东三个方向形成一个口袋,〃围三阙一〃。
对此,新任司令员问参谋长:
〃口袋?是麻布口袋还是纸口袋?他们有多少辆坦克?〃
〃没有准确情报。南翼敌人估计超过400辆。东西两侧很少,或者没有。〃
叶廖缅科耸耸肩膀,做了个〃这不就完了?〃的手势。
东面,滨海区,普里卡耶夫集群10万兵力相当分散:多半散布在面向萨哈林岛的海岸线布防,少半在维持对牡丹江方向的攻势从前天起变成了守势,乌苏里斯克遭到进攻。
对此,新司令员翻翻眼睛,问道:
〃我们手上还有多少兵力?开战以来损失了多少兵力?〃
参谋长答:〃五月底开战时,远东方面军野战部队共70万人。三个方向的攻势作战中伤亡6万人;八月四平、铁岭沿线作战先后损失10万人;萨哈林岛攻防战伤亡、被俘4万人;齐齐哈尔陷落,连同海拉尔失守,损失也有4万人……〃
〃就是说我们还有45万可用兵力?〃
参谋长摇头。〃不到。北海道和堪察加的两个师指望不上。海军炮兵部队不能离开阵地去机动。要地防空兵力同样不能机动。此外,敌人最近突然用伞兵占领了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并沿着那一带铁路疯狂劫掠、破坏,列车上的物资被抢空了,车厢烧毁。那里守备力量薄弱,损失还没有报上来。〃
〃这些情况报告过斯大林同志么?〃
〃当然。我们每个月都有给最高统帅部的详细报告和分析。〃
〃那么我们没有得到增援?〃
什捷缅科叹了口气:〃你知道,安德列·伊万诺维奇,铁路在赤塔就被截断了,赶修需要时间。〃
〃我们还可以就地征兵嘛。〃
什捷缅科注视叶廖缅科一阵,用一种奇怪的声调说:
〃您是当过远东军区司令的,安德列·伊万诺维奇。您了解远东有多少人口。不到300万!分布在从贝加尔湖到堪察加的1000万平方公里!我们征集的极限,到不了10万人,而且一半将是妇女和老头,现在远东的劳改营都已经挖空了,安德列·伊万诺维奇!〃
叶廖缅科轻描淡写地说:〃有多少算多少。重要的是建立信心。〃
〃但严酷的是我们的补给弹药、油料和食品,在齐齐哈尔损失一半以上。没有这些,部队拿什么打仗?〃
〃继续介绍敌情吧,参谋长同志。〃叶廖缅科冷冷地说。
什捷缅科走到地图前。〃这里,牡丹江、长白山一线,敌人大约30万人,以山地步兵为主,指挥官是徐向前。这里,长春方向,也有30万,包括装甲部队,是敌人主攻方向,指挥官是林彪。还有这里,齐齐哈尔,一个恶毒的方向,大约10到15万人,指挥官目前不明。此外萨哈林岛,敌人两个登陆纵队,估计剩下7万多人。这还不算海军、空军和后勤人员。我们面对的敌人将有100万。〃
〃三比一,我们劣势。〃叶廖缅科迅速总结道。〃可我还是那句话:重要的是建立信心,谢尔盖·马特维耶维奇。〃
(771)
庐山。花径。
一排茂密的清樟林。树冠的缝隙中透进缕缕阳光。空气里点缀了几许樟脑气息。
一个〃四人帮〃在林间小路上缓步徐行。警卫远远走在前面,或者跟在后面。
马歇尔脱去西装,换了一身合体的军便服,没有佩戴任何军衔。
〃女士和先生们。现在我的身份是,退役的马歇尔上校。请留意。〃 他神态轻松。〃这是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