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而今年3月以前,我们只有27个纵队,122个旅,73万人,平均每旅人数不足5000;加上非正规军52万余人,总计不过125万人。
可以看出,半年来我军正在壮大。旅的数目虽然增加不多,每旅人数却大为增加。战斗力亦大为增加。
此涨彼消。4个月作战中,我军共消灭敌军36万4千人,即是说,远东苏军已消耗了它原有兵力的半数。
※原文参见毛泽东《关于情况的通报(1948年3月20日)》
(798)
加拿大。多伦多。
当地出版的一份军事发烧友畅销杂志《汉胡评论》,发表了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皮克吴的最新分析文章:
《介绍中国!华北民主联军陆军甲等主力某部连级新编制与装备》:
一般在山地的一次进攻战,他们投入一个加强连的兵力。负责提供火力准备的通常是旅榴弹炮兵营和81迫击炮连。
加强兵力一般为营属无后坐力炮的一个排(4门75无后坐力炮)和营属机枪排(6挺重机枪)有时加强兵力还会有旅喷火连的一个喷火器班。
步兵连下辖4个步兵排,1个火力排。
连队通常拥有90支卡尔迅冲锋枪,60支春田步枪或卡宾枪,手榴弹560枚,携带步机枪弹20000发,另外还携带75KG炸药。
通信器材是6具步谈机,由连长控制一部,每个排长各控制一部。
火器排下辖3个火箭筒班,每班3具发射器,每具发射器备弹10发),2个迫击炮班(每班2门60炮,每门备弹30发);一个指挥支援班。
指挥支援班6人:少尉排长、上士军士、四名炮手(2支掷弹筒或一门迫击炮)其中一人兼卫生员。
几位发烧友读者,兴冲冲买来最新一期的《汉胡评论》,泡在咖啡馆里,先睹为快。象往常一样,对着每期必上的〃皮克吴〃军文,评头论足,将信将疑。
发烧友们欢呼着,唾弃着,呐喊着,叹息着……这成了他们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799)
苏联远东。共青城。
30年代建立的这座新兴城市,此刻拥有6万多人口。
市中心小广场上,摆起的长条桌前树立了一块大型牌匾:
〃征兵站〃。
背景墙上张贴着那副人们熟悉的巨幅招贴画。一个戴着尖顶棉帽、身穿大衣的红军士兵,用他那使人无可遁形的硕大手指,指着每个向他张望的人:
〃你,参加保卫祖国的行列了么?〃
广场电线杆上,高音大喇叭里反复播放着许多人们熟悉的战时乐曲:
〃听吧,战斗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青年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我们再见了亲爱的故乡,
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
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让最高贵的愤怒,象波浪翻滚!〃
这些激励了整整一代苏维埃儿女浴血沙场、前赴后继的激昂战歌,而今似乎失去了它们往日的魅力。
或许人们对于经久不息的战争感到疲惫和厌倦;或许这个小城此时人口仍然实在太少。总之征兵报名册上始终没能填满那么多页的表格。
(800)
南京黄埔路,中央军校,委员长官邸。
海军上将桂永清奉召赶到。
正准备并拢脚跟,响亮地喊一声〃报告!〃却发现委座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不由得收敛军姿,屏息静气地守候在一旁。
委员长眼睛眯出一条缝,唤道:
〃率真哪,你来了?你的舰队增补扩编计划我已经批了。到陈辞修总长那里去取便是。你们胃口太大,国家怎么可能支撑那么大的一摊海军?美国货也不是白给的。当务之急是飞机,这个你要清楚,不要说我对周至柔偏心眼。〃
〃是。请校长放心。海军扩军计划是做了打对折的准备的。〃桂永清毕恭毕敬地回答。
〃此外,陈绍宽去职后,谁来接任海军?〃蒋介石问道。
〃这个……学生似乎不便多言。〃桂永清心存疑窦。
〃让你说,你就说嘛。〃
〃那么我看,最好由陈诚总长兼任。〃
〃你本人怎样?〃
〃校长,学生长期在陆上供职,接手西洋舰队时间不长,尚无心得。才疏学浅,恐难当此大任。〃桂永清不知校长是真心还是试探,循例客套。
〃没出息啊率真毛泽东那么个土包子,念了两本马汉的书,就敢向我来讨’水师提督’!你黄埔一期,留洋几国,党国用人之际,却要推三诿四!〃
〃校长,学生岂敢!〃桂永清终于明白委员长不是开玩笑,于是挺胸敬礼,〃既然委座有命,当效犬马之劳!〃
蒋介石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这样就好。海军交给你们这些人我才放心。〃
两人就一些海军具体事务讨论几句,桂永清看到委座有些疲倦,于是告退。临走时小心翼翼地又问了一句:
〃请示校长……海军毛委员那边,我们真的就把东洋舰队派过去么?〃
委座又在太师椅上闭目静养半分钟。
〃与赤俄舰队,免不了一场恶仗。唇亡齿寒这点道理还是要懂的,他们损失光了,于我们也不利。你们酌情配合便是。〃
末了,又幽幽地跟了一句:〃派吧。北洋战事紧哪。〃
(801)
琉球群岛。冲绳,庆良间锚地。
原属西洋舰队的第二分舰队,从地中海回国后,与民国旧有海军整合充实,改名为〃东洋舰队〃,驻扎在已是盟国托管地的琉球群岛。
旗舰〃纪远号〃和重巡洋舰〃威远号〃正在入港,准备抛锚。
这两条原日本巡洋舰〃利根〃和〃高雄〃号,半年来担负大量从本土大陆到南洋兰芳自治领之间的护航和炫耀武力的任务;震慑得当地排华势力不敢轻举妄动,也在提醒龙云的滇系兵马和当地华人:
你们背后有祖国。
忙里抽闲的功夫,舰队司令林遵还顺便作了一件事对于南中国海的诸岛、礁滩,正式命名立碑,宣示主权。
有些海军官兵不理解:这些弹丸之地、鸟粪堆积的珊瑚小岛有何意义?认为不值得花费那些功夫。
林遵少将于是亲自在甲板上给年轻的海军官兵开课,讲解近代中国缺少海权的屈辱历史,介绍海岛所代表的巨量的海洋资源。
林遵成为海军官兵爱戴和信赖的高级指挥官。
民国海军部在最近一次晋升中,根据战功和带兵成效,正式向他授予了海军中将军衔。
此刻舰桥上,他刚刚收到海军部电报,命令舰队尽快补满油弹,整装待发。同时命令黄廷枢少将潜艇支队从驻地台湾基隆港启航,并入林遵东洋舰队,准备受领新的任务。
又一次休假被取消了。
林遵略带遗憾地从前胸口袋里掏出9岁女儿给他写来的信和照片。女儿长到这么大,自己和她呆在一起的日子还不到100天。
随后他让参谋长邓兆祥少将向舰队全体传达命令。
东洋舰队升火待发。
(802)
北冰洋。白令海峡。
伊斯霍德纳亚火山在铅灰色的云雾笼罩中,神秘地耸立在远方。
短暂的白昼里,一支庞大的舰队在晦暗云层下露出肃杀威严、狰狞可怖的面貌。船尾飘扬的旗帜上那一小幅红色,给这浑沌的气氛点缀了唯一的亮丽。
舰队排列顺序有所改变。
战列舰〃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昂然航进在最前方,担任着一定程度的破冰任务。冰层虽然还不算厚,但也对于轻型舰艇、特别是薄壳重载的燃料船,构成一定威胁。
〃战列破冰船〃是水手们自豪地赋予自己的新概念。浑身的厚铠重甲,使它成为冰海中义不容辞的开路先锋。
(803)
上海。24层的国际饭店是此时这个远东最大都市的最高建筑。
马歇尔国务卿访华最后一站,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
这是西方政界人士通常的习惯做法。国务卿希望借助这种透明的方式,解除国际舆论界对他此行的种种猜测和议论,从而引导一下舆论走向。
无奈,蒋委员长和〃毛委员〃都不习惯所谓〃记者招待会〃小人物七嘴八舌的问难,对于他们是不可想象的。于是找到借口推辞了。
但主人方面也不好让贵宾马歇尔一人尴尬,而且这是一次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关乎世界未来格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亮相。因此记者招待会的主办方,还是出现了强力阵容组合。
首先出场的两位西装考究的主宾,是身材高大、面色严肃慈祥的马歇尔国务卿,和身材中等微胖、彬彬有礼的宋子文院长。
跟随其后的两位,是戎装笔挺、干练沉稳的军人装束个子矮、但腰杆挺直的参谋总长陈诚上将,和人们熟悉的华北联军代表周恩来上将。
周恩来是月底前监护一批重要而昂贵的器材〃诺顿〃轰炸瞄准仪回到国内的。这种精密设备并不在退役装备序列之内,美军限制其出口。
为此,史迪威…巴顿基金会动用了不少重要关系,最后病中的史迪威给现役的航空兵负责人、老朋友阿诺德上将口授信函,亲笔签名,才获得特地秘密批准的120套的原装〃诺顿〃。
货到上海,周恩来按毛泽东意见,将这来之不易的高精度瞄准仪的其中半数,60套主动交给国府空军。
这是两家空军都求之不得的重要装备。其准确度和效率,要比老式的〃马克·吐温〃高得多,当然也昂贵得多其间是几美元和上万美元的价差。
重要的还不是价钱,因为并不是花钱就能买到国府那些采购人员,面对美方主管官僚一口回绝的冷脸,苦于找不到渠道而放弃了努力。
因此这批贵重而及时的礼物使国府空军喜出望外。
当晚,周至柔上将就陪同国府航空委员会主席宋美龄女士,亲自前来到周公下榻处道谢,并专程带来一束〃君子兰〃鲜花。他们听说,这是周恩来最喜欢的品种。
(804)
上海国际饭店,二楼宴会厅兼多功能厅。
记者招待会在略显沉闷的气氛中开始。一开始提问不算踊跃,但问题显得凝重、深入而刁钻。
《中央日报》记者按照安排,提出第一个问题:〃请马歇尔国务卿谈谈访华观感和成果。〃
马歇尔以他惯有的简明直率,答记者问:
〃为期一周的访问,使我了解了中方立场和对于时局的考虑。我感到,中国政府首脑和两党领袖,并不认为战争应该长期化。他们希望国际社会包括美国,采取行动,为和平而努力。〃
路透社记者提问:〃美国打算进行哪些具体的和平斡旋?〃
马歇尔扳动手指回答:
〃第一,呼吁双方停火,召开国际会议;第二,充分了解双方立场,促成和平谈判;第三,对于主动停火、为和平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一方,承诺提供较大额度的战后恢复性贷款。〃
美联社记者提问:
〃如果双方或者其中一方,不接受和平调停,美国是否会协助一方,以武力或其他手段,迫使另一方接受和平?〃
马歇尔答:
〃直率地说,为了和平,采取某些措施是必要的。例如限制拒绝和平那一方继续战争的手段。但不会像有人理解的那样,动用武力。美国不想为争取和平而制造另一场战争。〃
塔斯社记者提问:
〃为什么这一轮和平斡旋不可以从苏联开始?〃
〃实际上,我在一个月前,先同莫洛托夫外交人民委员举行的会晤。但他没有表示这个问题的迫切性。我想是那时苏联领导人对于战争前景过于充满信心。〃
《南华早报》记者提问:
〃美国和中国有在战争期间或战后结盟的计划么?〃
〃战争期间我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同苏联和中国都是盟友,这一点尽人皆知。战后,我们没有同任何人结盟,这一点同样尽人皆知。至于结盟计划,据我所知,这一届政府没有这种计划。美国历来主张机会均等,我任期内,处理各国关系也将如此。当然美国也不会放弃她对世界应当承担的义务。〃
《大公报》记者再次就结盟问题发问:
〃那么中国呢?又打算如何协调和处理同美国这个旧日盟友的关系?〃
(805)
马歇尔听了,用手势示意,请宋子文行政院长回答这个问题。
宋子文似乎稍欠准备,或者是他还没有得到充分授权,回答略显空洞:
〃我们,一向以拥有美国这样强大友好的盟友为自豪。嗯,当然,在当前这场战争中,美国愿意保持中立态度,我们也理解。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强迫人家和我们结盟的。〃
陈诚总长不满意这个答复,皱了皱眉头补充道:
〃中美关系依然如故。很正常,不需要什么协调和处理。旧日的盟友也将是未来的伙伴。〃
〃依然如故?就是说,依然象大战期间那样,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