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乔巴山元帅与布琼尼元帅交换衣服合影
归绥市,将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又是几万名中国战俘,继续被押解着,进入新的铁路工地。
玉门。油田抢修现场。
另一批中国战俘也同样被押解着,慢吞吞地清理着被炸成瓦砾的炼油厂。
衣衫褴褛的前国军上尉胡参谋,轻轻踢了一脚蹲在一边干活、也是衣着破烂的蓝主任的屁股:
〃我说傻夯儿!还真干哪?为谁呢?等着伊万诺夫提拔你?〃
蓝信发白他一眼:
〃俄把你个吃粮不管酸的糊涂蛋!过来搭把手!一天天晃球晃球,晃球甚哩?把个俘虏也当不好……〃
俩人各扛着油管的一端走向堆料场。
〃老蓝啊,不是哥哥我说你,卖块儿,也得卖对了地方!给老毛子干,你图啥呢?〃
〃啊呸。大球两天,你娃还哥哥的不行。你不干,等挨鞭子哩?……俄还不信呢,这哒哒儿就是老毛子的?没个变数了?收拾利索咋不好收拾利索了,等国军回来一看,呀?狗日的老蓝几个干得不错!收回去就是中校。〃
〃美死你。当俘虏当出个中校?没救儿了。天生的苦命。你媳妇儿跟了你,就是个一辈子受穷……〃
〃噫!你娃把你个享福的媳妇儿拿来给俄观察!破衣拉撒的还惦记娶媳妇哩。〃
〃切!等着吧,有你眼热那天……〃
天边传来隆隆声。胡参谋眯起眼睛看看远处的机群,扔下肩头的油管:
〃靠,又来炸了。咣咣咣。今儿一天又白干!〃
蓝干事手搭凉棚张望:
〃俄瞅着,象是咱大队那些虫虫哩……〃
(826)
山西。太原,双塔寺。
作为庐山会议上马歇尔将军提议、由国共两党初步落实的一项成果,国民革命军和华北民主联军联合成立的〃军事行动协调会〃在这里挂牌办公。
老资格的黄埔军校军官团团长张治中上将,担任会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原机动部队司令陈庚中将临时担任副会长。
协调机构的成立,使东北、华北、西北战事得以及时沟通,建立了磋商互信机制,促进了经验交流,改善了物资调度。
协调会并不完全务虚,直接促成的一件事,是重整晋军。
由于年初战败而沉寂许久的傅作义上将,得到委员长重新任命,重组蒙绥战区,以自家残部35师和商震32师这些原来挂〃军〃字头的单位,改为整编师为基础,招兵买马,再建第七兵团。
华北联军也把原来陈庚纵队受损的几个主力旅,改编后,成建制地加入七兵团,并充实一批武器,使之实力大增。
傅作义受到感动。找了陈庚,表示捐弃前嫌,并愿〃身背柴捆,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面前,负荆请罪〃。
张治中表现出黄埔老大哥风度,自掏腰包,到太原最好的〃迎泽会馆〃订了一桌地道晋阳风味的酒席。
席间,几人大大研讨了一轮抗苏战略,连带,还议论了一通〃一贯走极端的康生那厮〃。
(827)
上海。外滩。告别晚会。
乐曲声再次奏响。
马歇尔将军在来宾中睃巡一阵,漫步走到身材与自己比较协调般配、着装却不够华丽醒目的龚澎女士面前。
国务卿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随着一曲西班牙探戈,人们渐渐步入舞池中央。
〃龚澎小姐,如果方便,想请你,转告周恩来先生我还有一两个问题希望与他交流。〃
〃好的将军。我想周先生正好也希望与您话别。〃
〃那么,我将在楼上阳台那里,等他。〃
流畅的乐曲烘托着晚会欢快的气氛。
(828)
沙逊大厦。某一层的阳台上。
马歇尔向随后一分钟来到的周恩来点头致意。
〃周将军,我们快要分手了。时间不算充裕,我想直截了当地谈几句,您是否介意?〃
〃马歇尔将军,我也愿意同样直截了当地,同您对话。〃
〃OK。那么周将军,我想知道,你们是否准确了解你们目前的整个处境?〃
〃好的。请看我的分析是否对:在军事上,我们顶住了苏军的凶猛进攻,大体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并将筹划反击。在政治上,我们基本保持了与国民党的合作,仍然坚持联合政府的纲领,为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在努力。〃
马歇尔点下头,再问:
〃那么你们是否意识到,中苏战争也存在着长期化的危险?根据有关情报,苏联下一步军事行动重点是远东。因此你们仍将承受巨大压力。〃
〃是的,我们了解。我们目前的所有努力都在为了瓦解对方这一企图。〃周恩来没有闪烁其辞:〃因此我想不兜圈子地请您知道,和平斡旋是必要的。此外,我们空军部队前一阶段损失重大。为了争取有保障的和平,我们在依靠自身努力的情况下,也诚恳希望得到支援。〃
〃周将军,你们对于胜利,到底有怎样的信心?我这样问,是因为,从常规意义的比较上看,你们仍处于弱势。〃
周恩来注视马歇尔片刻,缓缓道:
〃现在我想只向将军您本人,披露一点使您免去某些担心的事实:我们也有一些重要的情报来源,在敌人内部。这使我们能够把握一定的战局。〃
马歇尔再次点头。
〃谢谢你的信任,周将军。我当然会守口如瓶。最后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在自己强大之后,不再进行内战么?〃
〃马歇尔将军,坦率地说,这一点,几乎不由我们作主。我想重要的是在这之前,建立某种预防机制。〃
马歇尔若有所思。
〃美国人民对于你们伟大国家的好感和热情在逐日增长。但他们也时时担心万一发生某种剧烈的内部动荡,将使他们不久后陷入一种两难的选择……〃
(829)
话题显得沉重。两人短暂思考。
周恩来望着夜色中霓虹灯闪烁的外滩和黄浦江,过了一会,转身道:
〃马歇尔将军。我们党的毛泽东主席授权我转告您,我们正在党内征求一项意见:我们党,将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使用这个名称:祖国进步党。〃
马歇尔感到惊异:
〃这样吗?你们,打算实现这么巨大的转变?〃
周恩来目光诚恳:
〃将军,就我们本人我和毛泽东同志这些人来讲,我们仍然是共产主义的信徒。……但是,长期的中国革命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作为一种社会的终极理想,那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人里就能办得到的。尤其不应该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首先办到。这是一种必要的清醒。〃
马歇尔听得专注,周恩来讲得坦率:
〃要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必须先当好一个现实主义者。而中国最大的现实需求社会进步,才是当前我们应当不懈追求的目标。〃
马歇尔第三次点头,并伸出一只手:
〃周。我应该……应该感谢你们这些现实而清醒的认识。这次谈话,使我对于美中关系未来的思路感到清晰。请接受我对你们的党,和领袖们的敬意。〃
周恩来握手,并感慨地说:
〃相信未来的国际关系,在马歇尔将军这样正直并富有经验的政治家主导下,会有健康发展。中美两国,本来是最没有理由不成为友好盟邦的两个国家。〃
……二十分钟,不知不觉地迅速滑过。
晚会主人们已在寻找他们了。
走出阳台时,66岁的马歇尔再次转向48岁的周恩来:
〃周,我想借此机会,转达已故罗斯福总统对你本人的好感。正是你在卡萨布兰卡和开罗两次会议上留给他的印象,使他坚定了对于八路军和中共的信任。他是从你身上才认识了这个党。于是才有了时至今日我们的交流……故总统还认为,未来的世界政治,正在召唤着有眼光、有卓越组织协调能力的新一代政治家。〃
周恩来感动作答:
〃将军,我个人的作用极其有限。但我很高兴八路军和我们党,没有辜负你们的信任和支援。……我们始终认为,罗斯福总统、以及众多流血牺牲的美国军人,和美国人民这份横跨太平洋的情义,就是未来两国永恒友谊的一块基石。〃
楼下大厅,奏响热烈奔放的拉丁舞曲。
(833)
周末,〃海军毛委员〃乘坐他那条喜爱不已的〃太行号〃旗舰来到元山港,专程看望联合炮击舰队。
旗舰整饬一新,涂装了海洋迷彩,增加了一套美式通讯设备。
谈笑风生、没有架子的毛委员,使邓兆祥少将和其他海军官兵感到无拘无束,在这个讲究礼节的军种里,大家其乐融融。
毛委员邀请各舰水兵代表,到他的〃太行号〃上参观,并特地让舰上厨师作了准备,招待大伙在大餐厅聚餐。主菜是颇受士兵群体欢迎的〃毛家菜〃大桶红烧肉。
〃可惜林司令官没在,他来了,给他盛一大碗!〃毛委员笑呵呵,边吃边说。
〃报告毛委员!林司令他……他不喜欢吃这个。〃一个年轻中尉副官放下碗,起身敬礼报告说。邓兆祥生气地瞪了这个多事的毛头小伙一眼。
毛委员完全不以为意,顺嘴问道:〃噢?他喜欢吃什么?〃
初生牛犊不怕虎,中尉还在说:
〃报告毛委员,林遵将军他是福建人,喜欢吃……佛跳墙。〃
〃佛跳墙?噢噢……〃毛委员还挺认真,〃哎呀,我的厨师还不会做哪。〃
邓兆祥挥手让那中尉坐下,小声训斥:〃不得无理!〃
毛委员从旁排解:
〃哎,兆祥哪,年轻人,讲真话,好事情哟!〃
座上话题慢慢扯到海军本身。
邓兆祥知道,林遵将军已经受到毛委员派遣,与叶飞将军一起带领另一支联合舰队,正在千岛海域监视敌军动向,并在实施潜艇布雷任务。
〃你们都是专科海军出身。兆祥你,11岁考试军校,文章题目就是《国防当以海军为重》嘛。呵呵,少年有志噢!林遵他还是林则徐的后代。还有潜艇英雄黄廷枢,七代海军世家……谁说中国海军缺少人材?我看是人才济济!中国振兴,离不开海洋。国共合作,从海军开始!〃
大家感到,〃海军毛委员〃视野不凡。
毛泽东挽留邓兆祥谈了一晚。
43岁的邓兆祥少将还是第一次与这种级别的领袖人物近距离交谈,心中十分感慨。推心置腹、不耻下问,海军毛委员的做派与他以往见到过的所有领导人都不相同。虽然不免掺杂着一点泥土气息,但他觉得,就像北方那些广袤的土地一样,北方领导人的胸怀是宽广的。
一夜没睡,第二天,邓兆祥回到自己的重巡洋舰战队,带着加入其中的陈锐霆轻巡战队,精神抖擞地指挥了又一轮炮击。
海参崴,在隆隆的炮声中战栗。
(834)
纽约。华尔街55 号,四十年代花旗银行总部。
这家著名银行,被指定为接受以战后日本应赔款作为抵押,向中国政府发放专项贷款的专门银行。
会计主任奥斯汀·贝伊手里拿着任务单,从眼镜片后面惊讶地望着贷款部总经理。
〃什么?25亿美元……要在18个月内全部放完?〃
〃嗯哼。有什么问题吗?〃
看报纸的总经理答以职业性询问。
〃这,这就是,每个月……将近一亿四千万美元啊!放给中国人?〃
〃嗯哼。有什么问题吗?〃仍是同一个问话。
〃问题,倒是没有,可我担心……或许,这担心是多余的?〃
〃嗯哼。是多余的。去办吧。〃总经理吩咐。
〃耶斯。瑟尔。〃贝伊主任点头、转身去了。
835)
乌兰巴托。苏军东方前线指挥部。
华西列夫斯基到机场迎接朱可夫元帅。一路上俩人默默无语。
〃什么时候办理交接,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回到司令部,华西列夫斯基直截了当。
〃没有交接问题,亚历山大·米哈依洛维奇。〃朱可夫笑一下,〃我还是那个老身份:最高统帅部代表,别担心。你想撂挑子吗?斯大林同志没那么傻。撤换你,不就等于给敌人和自己部队一个信号承认我们失败了吗?〃
〃可,可我实在是精疲力竭,像个倒霉蛋一样,头上顶着晦气……〃
〃谁也一样。远东问题不是我们将士无能,实在是交通阻力太大。满负荷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只能运来那么点兵力,何况敌人天天破坏骚扰。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华西列夫斯基情绪好转一点。
〃不瞒你说,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整个远东战争期间,我从来就没有感到兵力够用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兵力优势!对手是我们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以人力资源著称的国家!我们的质量优势被淹没在他们数量优势当中。这和打德国人的时候恰好相反!〃
〃现在看,还是第一轮没有取得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