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鹿说氖焙蚯『孟喾矗 ?br /> 〃现在看,还是第一轮没有取得迅速胜利。结果导致他们喘息过来,甚至反攻。因此我需要检讨,当初的部署……〃
〃不,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不是这样,〃华西列夫斯基决定推心置腹地同这位老战友谈一谈。
〃经过一段痛苦的反思我明白了。对于这类对手中国这种,是无法确立军事征服的目标的。哪怕你就是长驱直入,从新疆打到武汉,打到上海;再从哈尔滨打到广州……但只要对手不肯投降,你仍然毫无办法。〃
华西列夫斯基喝了一口水,接着说:
〃那支农民军队,现在有了现代化装备,战斗力不同了。这是前期我们严重忽略的一点。也是日本的教训。他们现在,不比我们缺少什么东西了!力量的差距没有我们估计得那么大!〃
〃是的,我同意。〃
朱可夫是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军人,这样的人,历来对力量对比拥有足够的敏感。
〃应当承认,我们在战略估计上是出现了偏差。再说,我们何尝不也是一支农民军队?你我本人都来自乡村。我们多数将军的父母都是农民。我们军队里只比中国人多一些当过技工的农民罢了。况且即使再能干,每人也只有一条生命啊。〃
〃那么我们怎么处理当前局势?〃华西列夫斯基把话题拉到眼前。〃给我讲讲最高统帅部会议的判断和指示吧。〃
(836)
朱可夫思索一阵,慢慢说:
〃不是个完整的会议,亚历山大·米哈依洛维奇。只开了一个下午。斯大林同志心脏有点不舒服……大概头一天酒喝的稍为多了一点。医生要求他必须住院休息了。会上有这样几件事:斯大林同志要求,远东不能放弃。伏罗西洛夫主张增加兵力,铁木辛格担心欧洲防御不足。卡冈诺维奇则担心铁路运输问题。〃
〃是这样。……会议没有结果?〃
〃最后,我们争取到,再派来一个近卫坦克集团军。〃
〃按照目前状况,〃华西列夫斯基计算着,〃一个坦克集团军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运到远东前线,如果不是更长的话。还要别的物资给它让路……现在前线作战飞机不到2500架了,而对手飞机在增加。空军是否还能加强?〃
〃也只是一个空军集团军。我们要靠这些兵力打一个胜仗。〃
华西列夫斯基咬住嘴唇:
〃不易呀。只能集中在一个方向上。〃他走到地图前,上下考量。〃对崔可夫集群,统帅部什么意见?〃
〃日丹诺夫同志建议,授予崔可夫元帅军衔。〃
华西列夫斯基吃惊地望着朱可夫:
〃什么?这不是……希特勒的做法么?〃
朱可夫点点头。〃我也这么想。斯大林同志也对此嗤之以鼻,说:’这就等于给崔可夫发一张死亡通知书。’……但是结果,晋升命令还是下达了。〃
〃就是说,把选择权交给崔可夫本人啦……〃华西列夫斯基喃喃地说。
〃给他下达突围命令吧。〃
〃已经发出过两次。最后一次是一周前,突围仍不成功。蒋介石看来是非要留下他这个过去的军事顾问了。〃
朱可夫也叹了一口气:
〃崔可夫是个硬汉子,宁折不弯的脾气。决不会学鲍卢斯的榜样。他会……留给自己一颗子弹的……算啦!战场容不得悲伤感叹、儿女情长!我们的目光现在,应该投向这里,〃
他拍了拍地图上那条弯曲、长大的阿穆尔河黑龙江。
(837)
〃那里一样不妙,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敌人拆毁了阿穆尔河边500公里以上的铁路。而且破坏仍在继续。他们广泛使用小股伞兵,大面积渗透了这个区域。机动性还很强,普遍配有车辆,我们的巡逻队往往被吃掉;但是遇到营或团级的追击,他们就溜走。〃
〃这是一种全新的战法。和我军作战原则完全两样,过去德国人不会这样作。或许是对付日本人练出来的?这里面有阴谋。他们试图逐渐消耗和削弱我们。〃朱可夫沉思一阵,又问:
〃问题是,他们自己怎样补充?〃
〃他们有一支善于夜航的运输机部队。此外大量使用一种滑翔机,帆布和木材造的,很便宜,有时扔下来就可以不要了。至于吃的,那个地域是个动物王国。野鸡野鸭、山猪黄羊,很容易捕猎;河里捞一网鱼,也够小部队吃上几天……他们甚至收割我们集体农庄的小麦。〃
〃敌人是在使用狡猾的游击战术,规避我们的重拳……这有点象是猴子和熊在进行一场拳击赛。〃
〃列柳申科的重拳就打了个空。一到决战,他们就躲躲闪闪,过后又是没完没了的骚扰夜间空袭兵营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损伤不大,但士兵们睡不好觉!东方人这一套很令人厌烦。他们好像还有什么作战口诀。〃
〃必须抓住一个要害点。吃掉他一支重兵!〃
朱可夫抓起铅笔,在满洲里地带,画一个红色圆圈。〃这里,怎么样?〃
〃嗯,根据侦察,这里敌人目前集结3个纵队和一个后勤机关,大约14万人。威胁到赤塔一线。那么我们新的坦克集团军使用到这个方向?可是卡雷姆斯克耶车站……破坏严重啊。〃
〃抓紧修复。把在蒙古筑路的战俘都调过去,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让列柳申科从背后也给他来一下。要知道我们只有打通这一线,才谈得上拯救远东、拯救符拉迪沃斯托克。〃
〃后贝加尔方面军是否配合一下?那一线的铁路建设完好。〃
朱可夫仔细瞄了一阵地图,大笔一挥,划出一个巨大箭头:〃后贝加尔方面军南下暂时没有用;也向东方集中。发挥当年这条铁路的作用塔木查格布拉克哈勒欣河!打通中东铁路,远东才能保留在苏联。〃
〃哈勒欣河?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你想重铸往日辉煌么?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打法可是太不一样了。〃
〃怎么个不一样?〃
〃相比之下日本人显得很傻。他们动不动就喜欢和你决战,还是很够骑士风度的。这合我们胃口。而中国人完全不讲规则……也不懂规则,他们多数没上过军校,打起仗来没规矩,难以预测。〃
〃抓不住他,你就会觉得没有规律。这次,空军也要集中使用。〃朱可夫仍在构思自己的方案。
〃还有海军。我们的第二舰队也该发挥作用了吧?〃
朱可夫耸耸肩膀:〃海军我完全不懂。没有发言权,也没想好让他们怎么协作。〃
〃好吧,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你来下决心,我全力配合。〃华西列夫斯基真诚地说。〃我相信我是一个还不错的参谋长,但是作为统帅,我缺乏应有的锻炼和魄力。〃
〃我们一起干!我们两个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胜利。……我们还有一支老天爷的援军,亚历山大·米哈依洛维奇。〃朱可夫神秘地微笑一下望着对方。
俩人对望片刻,互相伸出手,拍击了一下:
〃冬季!冬季是我们的!〃
(838)
青海。西北战区司令长官行辕。
随着传令兵一声〃汤司令到〃的悠长传递,行辕内外各个哨位持枪敬礼。
新任西北行辕首长汤恩伯上将,昂首阔步,走上台阶。
李宗仁长官奉调回宁开会,委员长来电中指明了代理人。
汤司令此番就职,心安理得。他明白,李长官回不来了,军委会高级资政的头衔已经给他准备好。
而自己,追随总裁20余年,大小身经百战,也曾被称作〃抗日铁汉〃,虽无显功,但无大过。委员长既然对李德邻不放心,那么注定要找个放心的人。
如今傲视同侪舍我其谁也?
卫立煌善战不假,可私通共党,立场不坚。薛伯陵临战麻痹,几误大事,夫人不喜。陈辞修营建之才,辅弼尚可,临阵无方;杜聿明后生可畏,根基尚浅,且待来日;顾祝同远在他乡;罗卓英庸庸碌碌;张发奎心怀二志;关麟征重伤养病……
克勤我,作为委座同乡兼日本〃陆士〃校友,自然得到栽培。委员长伯乐之恩,克勤必当涌泉相报!
兰州之势,胜券已操。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汤恩伯踌躇满志,决心:毕其功于一役。
(839)
伦敦。格林威治时间0点整。
丘吉尔前首相仍然保持着昼伏夜出的习惯,尽管他已72岁。
今天的客人又格外使他高兴那是国王的表弟、刚刚从地中海舰队任上回到伦敦的蒙巴顿勋爵迪基。
迪基是来征求他意见的:
对于自己被艾德礼首相提名,取代那个老军人韦维尔,担任印度总督温斯顿,你有何看法。
丘吉尔对印度不感兴趣,就像他对政声良好的艾德礼同样不感兴趣一样。只要印度不是从他手中失去,他才不想卷入那一堆纷繁无序、错综复杂的事务中呢。
敷衍了迪基几句,他竭力要把话题转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上来。
蒙巴顿上将于是告诉他最新的海军情报:据分析,苏联第二红旗太平洋舰队已经驶过白令海!
丘吉尔听了这个,兴奋得直搓双手,呵呵大笑:
〃上帝,有好戏看了!〃
于是唠里唠叨地给迪基回忆起,四十一年前沙皇波罗地海舰队绕过好望角,远征日本海的故事。
(840)
同一时刻的华盛顿,是当地时间晚7点。
国务卿办公室内亮着灯光。刚刚出访归来的马歇尔还没有下班,正在口述一份文件。那是他在飞机上就思考完成的、准备提交给中国、苏联和各有关国家政府的《和平倡议》。
但是此刻,他对自己那些反复斟酌的措辞感到不再放心。
脑海里幻化出3年前,也是在飞机上构思的那份、代替两大首脑总统和首相,致斯大林元帅的电报。那份获得罗斯福和丘吉尔两人高度评价的文稿,后来被证明毫无作用,自己〃成功地办了一件失败的事情。〃
现在呢?苏联和中国,这两个具备了战争潜力和战争意志的巨大国家,为了事关国运的重大领土争端,能够听从别人无关痛痒的劝告么?
只有他们切实意识到战争将给自己带来的危害是何等严重,他们双方,或者其中一方,才会罢手,和平也才能切实地降临。
〃阁下?〃打字员小姐疑惑地望着口述突然停顿的国务卿。
马歇尔意识到自己走神了。
正要整顿思路,突然小姐身后一份加了大幅黑框的报纸吸引了他的目光。
黑体字刊登了陆军部的讣告:
《10月12日,史迪威五星将军逝世,终年63岁》。
他眼睛模糊了。走过去,轻轻拿起那份报纸。
(841)
同一时刻的西雅图港,是当地时间的下午4点。
波音飞机工厂大批零部件正在装箱。
发动机、仪表、起落架、联动装置……战争结束以来,波音公司还是第一次得到这么大宗的订货单,而且交货日期这么紧张。公司不得已,召回了大批不久前刚刚裁减掉的员工。
得到加班费的卡车司机们个个面带喜色,一辆接一辆地拉着货箱直奔码头。
同一时刻的新西兰奥克兰港,是当地时间正午12点。
港口库房里一度积压的大捆羊毛几天里变得空空如也。
本地的羊毛商人,欣喜中带着惆怅。如果他们知道突然间会有这么大的销路,一定不会急于签定那么多廉价的合同。
令人惊奇的是,这次的买主,竟然是很少介入国际羊毛市场的中国人。
中国人贪婪的购买力使人瞠目结舌。他们商团的成员中包括好几名精明的犹太人,担负着谈判、计价和律师工作。他们自备的船舶上统一挂着〃民生海运公司〃的标志。
关于这个古老遥远的国家〃忽然发财了〃的传说,一夜间成为南半球风靡一时的话题。
(842)
同一时刻的堪察加,是上午11点。
雾气散尽,海面上能见度良好。但是戈洛夫科海军上将仍在大发雷霆。
眼见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湾遥遥在望,舰队终于来到途中最后一个补给港。偏偏乐极生悲,一艘驱逐舰在海湾入口外触发了水雷,炸成两段!
什么人布的雷?是敌人还是自己?什么目的?还有多少没有发现?为什么航行如此大意?为什么港口方面没有提醒?什么人在这里负责?
恼怒的海军上将把一连串问题甩给舰队参谋长。
(843)
同一时刻的江苏连云港,是上午8点。
几艘自由轮离港,空出的泊位立即被新到港的货船填补。
扩大了几倍的码头货场仍然拥挤。每个码头都直接连通铁轨,船上卸下的机车车头,当天就拉起装满的车皮上路。
国军74师军务官顾传泗中校,刚刚和美国人吵了一架,现在回到站台,得意地指挥坦克装运。
一周前他被师部军需少将指派,来此督运重建王牌74师所需的重型武装。几天里,他发现那位负责分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