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鹿说氖焙蚯『孟喾矗 ?br />   〃现在看,还是第一轮没有取得迅速胜利。结果导致他们喘息过来,甚至反攻。因此我需要检讨,当初的部署……〃
  〃不,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不是这样,〃华西列夫斯基决定推心置腹地同这位老战友谈一谈。
  〃经过一段痛苦的反思我明白了。对于这类对手中国这种,是无法确立军事征服的目标的。哪怕你就是长驱直入,从新疆打到武汉,打到上海;再从哈尔滨打到广州……但只要对手不肯投降,你仍然毫无办法。〃
  华西列夫斯基喝了一口水,接着说:
  〃那支农民军队,现在有了现代化装备,战斗力不同了。这是前期我们严重忽略的一点。也是日本的教训。他们现在,不比我们缺少什么东西了!力量的差距没有我们估计得那么大!〃
  〃是的,我同意。〃
  朱可夫是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军人,这样的人,历来对力量对比拥有足够的敏感。
  〃应当承认,我们在战略估计上是出现了偏差。再说,我们何尝不也是一支农民军队?你我本人都来自乡村。我们多数将军的父母都是农民。我们军队里只比中国人多一些当过技工的农民罢了。况且即使再能干,每人也只有一条生命啊。〃
  〃那么我们怎么处理当前局势?〃华西列夫斯基把话题拉到眼前。〃给我讲讲最高统帅部会议的判断和指示吧。〃
  (836)
  朱可夫思索一阵,慢慢说:
  〃不是个完整的会议,亚历山大·米哈依洛维奇。只开了一个下午。斯大林同志心脏有点不舒服……大概头一天酒喝的稍为多了一点。医生要求他必须住院休息了。会上有这样几件事:斯大林同志要求,远东不能放弃。伏罗西洛夫主张增加兵力,铁木辛格担心欧洲防御不足。卡冈诺维奇则担心铁路运输问题。〃
  〃是这样。……会议没有结果?〃
  〃最后,我们争取到,再派来一个近卫坦克集团军。〃
  〃按照目前状况,〃华西列夫斯基计算着,〃一个坦克集团军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运到远东前线,如果不是更长的话。还要别的物资给它让路……现在前线作战飞机不到2500架了,而对手飞机在增加。空军是否还能加强?〃
  〃也只是一个空军集团军。我们要靠这些兵力打一个胜仗。〃
  华西列夫斯基咬住嘴唇:
  〃不易呀。只能集中在一个方向上。〃他走到地图前,上下考量。〃对崔可夫集群,统帅部什么意见?〃
  〃日丹诺夫同志建议,授予崔可夫元帅军衔。〃
  华西列夫斯基吃惊地望着朱可夫:
  〃什么?这不是……希特勒的做法么?〃
  朱可夫点点头。〃我也这么想。斯大林同志也对此嗤之以鼻,说:’这就等于给崔可夫发一张死亡通知书。’……但是结果,晋升命令还是下达了。〃
  〃就是说,把选择权交给崔可夫本人啦……〃华西列夫斯基喃喃地说。
  〃给他下达突围命令吧。〃
  〃已经发出过两次。最后一次是一周前,突围仍不成功。蒋介石看来是非要留下他这个过去的军事顾问了。〃
  朱可夫也叹了一口气:
  〃崔可夫是个硬汉子,宁折不弯的脾气。决不会学鲍卢斯的榜样。他会……留给自己一颗子弹的……算啦!战场容不得悲伤感叹、儿女情长!我们的目光现在,应该投向这里,〃
  他拍了拍地图上那条弯曲、长大的阿穆尔河黑龙江。
  (837)
  〃那里一样不妙,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敌人拆毁了阿穆尔河边500公里以上的铁路。而且破坏仍在继续。他们广泛使用小股伞兵,大面积渗透了这个区域。机动性还很强,普遍配有车辆,我们的巡逻队往往被吃掉;但是遇到营或团级的追击,他们就溜走。〃
  〃这是一种全新的战法。和我军作战原则完全两样,过去德国人不会这样作。或许是对付日本人练出来的?这里面有阴谋。他们试图逐渐消耗和削弱我们。〃朱可夫沉思一阵,又问:
  〃问题是,他们自己怎样补充?〃
  〃他们有一支善于夜航的运输机部队。此外大量使用一种滑翔机,帆布和木材造的,很便宜,有时扔下来就可以不要了。至于吃的,那个地域是个动物王国。野鸡野鸭、山猪黄羊,很容易捕猎;河里捞一网鱼,也够小部队吃上几天……他们甚至收割我们集体农庄的小麦。〃
  〃敌人是在使用狡猾的游击战术,规避我们的重拳……这有点象是猴子和熊在进行一场拳击赛。〃
  〃列柳申科的重拳就打了个空。一到决战,他们就躲躲闪闪,过后又是没完没了的骚扰夜间空袭兵营成了他们的拿手好戏!损伤不大,但士兵们睡不好觉!东方人这一套很令人厌烦。他们好像还有什么作战口诀。〃
  〃必须抓住一个要害点。吃掉他一支重兵!〃
  朱可夫抓起铅笔,在满洲里地带,画一个红色圆圈。〃这里,怎么样?〃
  〃嗯,根据侦察,这里敌人目前集结3个纵队和一个后勤机关,大约14万人。威胁到赤塔一线。那么我们新的坦克集团军使用到这个方向?可是卡雷姆斯克耶车站……破坏严重啊。〃
  〃抓紧修复。把在蒙古筑路的战俘都调过去,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让列柳申科从背后也给他来一下。要知道我们只有打通这一线,才谈得上拯救远东、拯救符拉迪沃斯托克。〃
  〃后贝加尔方面军是否配合一下?那一线的铁路建设完好。〃
  朱可夫仔细瞄了一阵地图,大笔一挥,划出一个巨大箭头:〃后贝加尔方面军南下暂时没有用;也向东方集中。发挥当年这条铁路的作用塔木查格布拉克哈勒欣河!打通中东铁路,远东才能保留在苏联。〃
  〃哈勒欣河?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你想重铸往日辉煌么?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打法可是太不一样了。〃
  〃怎么个不一样?〃
  〃相比之下日本人显得很傻。他们动不动就喜欢和你决战,还是很够骑士风度的。这合我们胃口。而中国人完全不讲规则……也不懂规则,他们多数没上过军校,打起仗来没规矩,难以预测。〃
  〃抓不住他,你就会觉得没有规律。这次,空军也要集中使用。〃朱可夫仍在构思自己的方案。
  〃还有海军。我们的第二舰队也该发挥作用了吧?〃
  朱可夫耸耸肩膀:〃海军我完全不懂。没有发言权,也没想好让他们怎么协作。〃
  〃好吧,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你来下决心,我全力配合。〃华西列夫斯基真诚地说。〃我相信我是一个还不错的参谋长,但是作为统帅,我缺乏应有的锻炼和魄力。〃
  〃我们一起干!我们两个在一起的时候总是胜利。……我们还有一支老天爷的援军,亚历山大·米哈依洛维奇。〃朱可夫神秘地微笑一下望着对方。
  俩人对望片刻,互相伸出手,拍击了一下:
  〃冬季!冬季是我们的!〃
(838)
  青海。西北战区司令长官行辕。
  随着传令兵一声〃汤司令到〃的悠长传递,行辕内外各个哨位持枪敬礼。
  新任西北行辕首长汤恩伯上将,昂首阔步,走上台阶。
  李宗仁长官奉调回宁开会,委员长来电中指明了代理人。
  汤司令此番就职,心安理得。他明白,李长官回不来了,军委会高级资政的头衔已经给他准备好。
  而自己,追随总裁20余年,大小身经百战,也曾被称作〃抗日铁汉〃,虽无显功,但无大过。委员长既然对李德邻不放心,那么注定要找个放心的人。
  如今傲视同侪舍我其谁也?
  卫立煌善战不假,可私通共党,立场不坚。薛伯陵临战麻痹,几误大事,夫人不喜。陈辞修营建之才,辅弼尚可,临阵无方;杜聿明后生可畏,根基尚浅,且待来日;顾祝同远在他乡;罗卓英庸庸碌碌;张发奎心怀二志;关麟征重伤养病……
  克勤我,作为委座同乡兼日本〃陆士〃校友,自然得到栽培。委员长伯乐之恩,克勤必当涌泉相报!
  兰州之势,胜券已操。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汤恩伯踌躇满志,决心:毕其功于一役。
  (839)
  伦敦。格林威治时间0点整。
  丘吉尔前首相仍然保持着昼伏夜出的习惯,尽管他已72岁。
  今天的客人又格外使他高兴那是国王的表弟、刚刚从地中海舰队任上回到伦敦的蒙巴顿勋爵迪基。
  迪基是来征求他意见的:
  对于自己被艾德礼首相提名,取代那个老军人韦维尔,担任印度总督温斯顿,你有何看法。
  丘吉尔对印度不感兴趣,就像他对政声良好的艾德礼同样不感兴趣一样。只要印度不是从他手中失去,他才不想卷入那一堆纷繁无序、错综复杂的事务中呢。
  敷衍了迪基几句,他竭力要把话题转到一些有趣的事情上来。
  蒙巴顿上将于是告诉他最新的海军情报:据分析,苏联第二红旗太平洋舰队已经驶过白令海!
  丘吉尔听了这个,兴奋得直搓双手,呵呵大笑:
  〃上帝,有好戏看了!〃
  于是唠里唠叨地给迪基回忆起,四十一年前沙皇波罗地海舰队绕过好望角,远征日本海的故事。
  (840)
  同一时刻的华盛顿,是当地时间晚7点。
  国务卿办公室内亮着灯光。刚刚出访归来的马歇尔还没有下班,正在口述一份文件。那是他在飞机上就思考完成的、准备提交给中国、苏联和各有关国家政府的《和平倡议》。
  但是此刻,他对自己那些反复斟酌的措辞感到不再放心。
  脑海里幻化出3年前,也是在飞机上构思的那份、代替两大首脑总统和首相,致斯大林元帅的电报。那份获得罗斯福和丘吉尔两人高度评价的文稿,后来被证明毫无作用,自己〃成功地办了一件失败的事情。〃
  现在呢?苏联和中国,这两个具备了战争潜力和战争意志的巨大国家,为了事关国运的重大领土争端,能够听从别人无关痛痒的劝告么?
  只有他们切实意识到战争将给自己带来的危害是何等严重,他们双方,或者其中一方,才会罢手,和平也才能切实地降临。
  〃阁下?〃打字员小姐疑惑地望着口述突然停顿的国务卿。
  马歇尔意识到自己走神了。
  正要整顿思路,突然小姐身后一份加了大幅黑框的报纸吸引了他的目光。
  黑体字刊登了陆军部的讣告:
  《10月12日,史迪威五星将军逝世,终年63岁》。
  他眼睛模糊了。走过去,轻轻拿起那份报纸。
(841)
  同一时刻的西雅图港,是当地时间的下午4点。
  波音飞机工厂大批零部件正在装箱。
  发动机、仪表、起落架、联动装置……战争结束以来,波音公司还是第一次得到这么大宗的订货单,而且交货日期这么紧张。公司不得已,召回了大批不久前刚刚裁减掉的员工。
  得到加班费的卡车司机们个个面带喜色,一辆接一辆地拉着货箱直奔码头。
  同一时刻的新西兰奥克兰港,是当地时间正午12点。
  港口库房里一度积压的大捆羊毛几天里变得空空如也。
  本地的羊毛商人,欣喜中带着惆怅。如果他们知道突然间会有这么大的销路,一定不会急于签定那么多廉价的合同。
  令人惊奇的是,这次的买主,竟然是很少介入国际羊毛市场的中国人。
  中国人贪婪的购买力使人瞠目结舌。他们商团的成员中包括好几名精明的犹太人,担负着谈判、计价和律师工作。他们自备的船舶上统一挂着〃民生海运公司〃的标志。
  关于这个古老遥远的国家〃忽然发财了〃的传说,一夜间成为南半球风靡一时的话题。
  (842)
  同一时刻的堪察加,是上午11点。
  雾气散尽,海面上能见度良好。但是戈洛夫科海军上将仍在大发雷霆。
  眼见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湾遥遥在望,舰队终于来到途中最后一个补给港。偏偏乐极生悲,一艘驱逐舰在海湾入口外触发了水雷,炸成两段!
  什么人布的雷?是敌人还是自己?什么目的?还有多少没有发现?为什么航行如此大意?为什么港口方面没有提醒?什么人在这里负责?
  恼怒的海军上将把一连串问题甩给舰队参谋长。
  (843)
  同一时刻的江苏连云港,是上午8点。
  几艘自由轮离港,空出的泊位立即被新到港的货船填补。
  扩大了几倍的码头货场仍然拥挤。每个码头都直接连通铁轨,船上卸下的机车车头,当天就拉起装满的车皮上路。
  国军74师军务官顾传泗中校,刚刚和美国人吵了一架,现在回到站台,得意地指挥坦克装运。
  一周前他被师部军需少将指派,来此督运重建王牌74师所需的重型武装。几天里,他发现那位负责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