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国军74师军务官顾传泗中校,刚刚和美国人吵了一架,现在回到站台,得意地指挥坦克装运。
一周前他被师部军需少将指派,来此督运重建王牌74师所需的重型武装。几天里,他发现那位负责分配的美军上校,把调拨单都交给了52军的代表,而这两天新到一批M18坦克歼击车,又都交给了那个土头土脑的小个子共军上校。
他向小个子上校打听规矩。
结果这个共军,嘿嘿笑着,抽了他两支〃骆驼〃,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人家军衔比他高,他也不便深问。
今天他忍不住了,缠住胖胖的蓝眼睛美国上校,一定要问清楚为什么74师要受冷落。
语言不通、加上他急切的态度使美军上校大为光火,摆出资格训了他一顿。他也老实不客气,拍出一沓74师各次血战、师长阵亡的照片,给美国人宣讲了一番74师的光荣战史。
〃上校,你认识、或者知道卡尔迅将军么?〃顾中校大声质问:〃……工合,工合!你的明白?〃
胖上校满不在乎地摇头。……忽然想起什么,又惊异地点点头:
〃卡尔迅?……嗯哼?卡尔迅!〃
〃对啦。跟你说吧,我就和他一块打过仗,在朝鲜。他是为我们这个师牺牲的!〃
结果是,这一船的M4坦克都由他的车皮装运。
顾中校乐得合不拢嘴,把缴获的几枚苏联军功章,一股脑送给胖上校作为答谢礼物。
(844)
同一时刻的印度。加尔各答,当地时间是早上6点。
街头遍布尸体,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气。
昨天,这里刚刚发生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教派之间的流血冲突。2亿5千万的印度教民和9200万的伊斯兰教民,曾一起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联合斗争,而一旦英国工党政府答应了印度的独立地位,两大教派的潜在矛盾便公开化了。
这次流血冲突共有8万余人伤亡。震惊世界。 ※同期史实。
这对即将上任的蒙巴顿勋爵是个令人棘手的考验。
(845)
同一时刻的乌克兰。基辅当地时间是凌晨3点。
紧急搜捕正在城市各街区连夜进行。
乌克兰地方党委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同志,在今天下午城市郊区的〃征兵和恢复集体农庄建设总动员〃露天大会上,遇刺负伤。
同时遇刺的还有多名党政军领导,包括国家安全部的负责人维克托·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上将。
现场勘查,找到的7。92毫米弹头和爆炸物都指明,杀手的武器来自德国。
根据事件发生前记者们拍到的大会现场照片分析,至少有6名以上的可疑分子在会场周边活动。他们在会后领导人登车离去的瞬间动手,开枪投弹,20秒钟之内撤离。干法,明显是受过训练的专业分子。
照片上,一个戴着墨镜、似乎患有眼疾的犹太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
拉甫连季·贝利亚安全人民委员亲自飞抵基辅,指挥这次围捕针对苏维埃高级领导人的暗杀分子的紧急行动。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赫鲁晓夫同志本人也受到监视居住。
因为他的伤势轻微得十分可疑:对比六人死亡、七人重伤的恶果来说,他居然只是在胖胖的肚皮上,被弹道擦出两条不深的沟痕。这奇迹般的效果,让经验丰富的侦察员立即联想到伤者与杀手之间的默契。
而贝利亚同志知道,赫鲁晓夫本人曾几次散布反对继续征兵的错误言论。
(846)
同一时刻的匈牙利。布达佩斯当地时间是深夜1点。
陈毅将军连连打着呵欠,疲惫中看了一眼棋盘。
对面的老顾还在〃长考〃,迟迟不肯落子。陈毅不耐烦地抓起身旁一本杂志,翻腕看表,又端起一杯绿茶。每到这时他便睡意朦胧,而对手就趁机翻盘。
〃啪,〃轻轻的一声。顾祝同敲下一子,得意抬头:
〃该你了。〃
陈毅愣愣地看了半分钟,嘟囔起来:
〃这啥子名堂噻,墨三兄?钻到别人身后搞起!〃
〃哈哈!〃顾祝同诡秘地笑。〃小小意思啦,试试应手,试试应手嘛。〃
伦敦。零点30分。
肯辛顿大道,夜间疾驶的罗尔斯·罗伊斯轿车上。
蒙巴顿上将听完丘吉尔的沙皇第二太平洋舰队往事,问道:
〃那么温斯顿,你对四十一年后这次波罗地海舰队新的远征,如何预测?〃
(847)
史迪威将军辞世,在中国各地引起广泛回响。
南京布置了史迪威灵堂。蒋委员长亲笔手书挽联:
〃危难仗匡扶,荡扫倭氛,帷幄谋谟资擘划;
〃交期存久远,忽闻噩耗,海天风雨吊英灵。〃
沈阳召开了10万人追悼大会。朱德主持,周恩来致悼词:
〃在中国人民心目中,他是最优秀的战士。……中国人将永远把史迪威将军的名字铭记心中。〃
远在日本海的毛泽东,派人送来了亲笔题词:
〃以人杰盖棺,丹心一片; 写英豪绝壁,青史千行!〃
华北自治政府管辖区内,若干主要城市,陆续都有了〃史迪威大道〃的命名。
(848)
华盛顿。五角大楼。
陆军参谋长艾森豪威尔上将的桌面上,摆着一份战略情报局长多诺万提供的关于远东战场的最新分析。
事态发展到今天,他不必再担心自己国家可能参战的压力了。但对于地球另一边发生的事情,他作为国家陆军首脑,必须给予职业性的关注。
亚洲…中苏战场:1946年10月,双方军力损失与补充情况对比:
苏联:全国军人目前登记总数640万,其中后勤辅助兵力约30%。用于远东方面已达到240万人。
分析认为,截止10月初的9个月战斗中,苏军减员超过100万人(其中伤亡比例约为3:1)。坦克、自行火炮损失超过2000辆;牵引炮损失近万门;各型飞机损失约4100架。
舰艇损失:驱逐舰以上级别20艘,潜艇超过60艘,商船15万吨。
损失补充情况:不详。据认为,苏联主要机械厂目前承担大量民品生产任务,前线战损不会得到全额补充。他们消耗的主要是战时遗留装备。
中国:军人登记总数达680万,其中南京方面470万人,沈阳方面210万人;后勤辅助兵力的比率约35%。
损失:9个月里,减员为220万人左右。其中死亡人数在50万人以上。
〃装甲车辆损失统计为1830辆;各型飞机损失4650架;其中战斗机损失2416架;攻击机损失1582架;重型轰炸机损失387架;侦察、运输和辅助飞机损失265架。
〃舰艇损失:驱逐舰以上5艘(其中航母2艘);潜艇2艘;其他船舶约4万吨。
〃补充:先后得到美式坦克2100辆、装甲车辆1790辆;(此外华北自产450余辆;改装300辆)。各类卡车25万辆;牵引火炮补充逾万门。
〃飞机:先后补充美式作战飞机6260架,其中轰炸机720架。运输、辅助飞机约1200架;自产作战飞机约250架。此外还以贸易交换英国〃蚊式〃轰炸机1230架。
〃舰艇补充:轻型及护航母舰5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13艘;登陆舰艇若干。
〃目前双方军力保有状况:(下略)〃
(849)
艾森豪威尔正在根据这些情报,推算双方下一步的战争意图和可能的结果,电话铃声响起,是阿诺德将军打来。
他想,阿诺德一定又是为了陆军航空队要争取独立为空军,来向他陈述理由。刚想奉劝对方换个时间例如明天会议上正式谈,却听阿诺德在电话里沮丧地说:
〃艾克,我挨骂了。〃
〃嗯哼?谁胆敢骂一位现任的五星上将、未来的空军参谋长?〃艾克打趣道。
〃老爷子。除了他还能有谁。〃
〃嚯嚯,能把一向冷静的马歇尔将军惹火也不容易……你作了什么让他不高兴的事?〃艾森豪威尔趁机揶揄他,〃又是为了你的空军独立?〃
〃艾克,别得意,你也会挨训的。我们在他眼里是一批无所作为的官僚。〃
阿诺德开始讲述事情经过:
和平呼吁不果以及史迪威的去世,使马歇尔心绪不宁。阿诺德去看望他时,马歇尔忽然没来由地问起:杜利特中将或者李梅少将之中一人,能否在一段时间内脱掉军装?
阿诺德不解其意,为难地表示:好像不行,他们正在为建设一支独立的空军而奋斗和奔忙。
马歇尔极其少见地发火了。
〃为什么不能?史迪威、巴顿能够做到的,他们为什么做不到?美国人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抛弃孤立主义?……世界还大的很!你们那该死的空军独立,只是一件十分渺小的事情!〃
艾克听着叙述,脸色严肃起来,最后说:
〃据我所知,马歇尔将军一向不干预本职以外的事务,他在这方面享有良好的声誉。既然这次他动肝火,说明亚洲的战争不是我们想象那样无关痛痒。我想,你最好照他说的办。〃
放下电话,艾克思索片刻,开始用铅笔书写一份备忘录。
然后让值班军官通知西点军校,要求校长马克斯韦尔·泰勒少将立即交代工作,前往陆军部报到。
下班之前,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果然是马歇尔那熟悉、浑厚、严肃的声音:
〃艾森豪威尔将军。我们为亚洲和平所做的努力未能奏效。莫斯科拒绝考虑我们的建议。现在,我需要你的帮助。〃
〃将军,我将一如既往地效劳。〃艾克起身,在电话旁立正。
(850)
白令海。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外。
红旗舰队在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海上湍流中漂移的水雷,好不容易清理出一条安全的航道,舰队开始进港。
戈洛夫科上将有种进退两难的心情。
命令上要求他尽快赶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夺回太平洋沿岸制海权。但前程凶险,所有航道必须经过众多的敌对海峡。水雷提醒了他,航路上任何海峡被封锁,他的舰队都要付出代价。
伟大的俄罗斯啊,你的出海口为什么天生如此狭窄?上帝创造你的时候,就不想让你成为一个伟大的海洋国家么?
冬天就要降临,堪察加半岛已落下第一场雪。水兵们默默望着上将时的眼神似乎在诉说,他们多想象一头熊一样,找个树洞,冬眠一场,等到生机勃勃的春天再出来活动啊!
可惜盼望中的树洞这个小港,实在太小,不够这些钢铁的大白熊栖息藏身,冬天,无疑会耗光他们的给养。
戈洛夫科打定主意,应该寻找敌人舰队,进行一场决战!只有消灭了敌人,才能保存自己,才算完成任务。
忽然,正在缓缓进港的船队中响彻了战斗警报。
昏暗中,先导舰向旗舰发来灯光报告:
海面上发现敌人潜望镜!
那愚蠢闪烁的灯光,简直是在给敌人的潜艇指示目标!戈洛夫科上将再次怒火中烧,以拳击掌,咆哮起来。
(851)
千岛群岛。熟悉的新知岛。
北洋舰队舰载航空兵部队司令张学思准将,今天带了一支小部队登岛勘查。这个曾经让他经历过一场难忘战斗的火山岛,仍然保留着当年战火洗礼过的痕迹:被弹片削断的树木、巨大的弹坑、满目疮痍的机场……
但他没时间凭吊怀古,这次任务是检查那条抢摊搁浅的战列舰〃武藏号〃。
用绳梯登舰,逐次考察后,他们得出结论:
该舰已不堪使用。主炮的倾斜角度过大,无法矫正;副炮也是锈蚀斑斑;锅炉舱灌满海水,舱内拐角处甚至成了鱼儿繁衍生息之地。
但不堪使用,不等于不可利用。一个新方案在脑海里生成了。
新知岛,注定是一个天生的战场。
(852)
海参崴。穆拉维约夫半岛。
人类进入航空时代以前,海参崴要塞绝对是个易守难攻的所在。城市和港口处在狭长的半岛末端,而这段狭长陆地根本无法展开兵力。
即使对旅顺口或者塞瓦斯托波尔这样的要塞,也还起码能够作到两个方向上的陆地攻击,而海参崴只有10公里宽的陆路,并且布满了五十年来好几轮苦心建设的三重防线、上百个炮台和巨型碉堡、以及绵密的筑垒地域。
但是人类迅速发展的飞行手段,无情地打破了〃要塞无法攻克〃的神话。40年代,特别是二战以后的航空兵,成为那些专注地面防御的筑垒地带的噩梦。
失去制空权的堡垒,只能成为轰炸机的绝好固定目标。缺少高射炮防御的滨海要塞,在日复一日的重磅穿甲弹的攻击中,削弱和瓦解着。
1946年海参崴约25万人口。其中日本、朝鲜和中国侨民约五分之一。苏军守备部队只有3个师,其中一个还是从双城子退下来的。其余还有4个海岸炮兵旅、和太平洋舰队登岸水兵组成的2个师,市区临时集结起来的工人防空自卫团不到3万人。
经过几轮损失,市区守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