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麻烦在继续。加油时苏联人坚持要付钱,而且不要美元。耶顿要求记在使馆账上也不行。最后他掏了腰包里的卢布。
约翰机长抱怨汽油辛烷值太低,会使他的发动机冒黑烟。一位苏联上校提出交换:使用他们的飞机继续飞行。看看那种破飞机啊……这无疑是个不公平交易的阴谋,我们不理睬他。
耶顿少校他们继续火车旅行因为飞机装不下。
我和伍谈话解闷。伍在1938年是八路军兰州办事处主任,正逢苏联武器运抵兰州。枪炮飞机坦克,足够武装25个师。但没有八路军的份。
〃我们得到一批导师和领袖的著作以及少量经费。莫斯科把武器给了蒋介石,把书本给了我们……〃
1940年伍又作为八路军作战部高级军官(〃干部〃)参加了〃百团大战〃。但他们对这次大战过早暴露自己实力,引来日军报复,颇感后悔。
我从中获得启示看来这场战斗不完全是外界想象的那样完美和必要。
因此,交换思考立场是有益的。
伍修权
(75)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三:
5.3.1942.星期日,多云。
早晨加油、吃饭后,飞往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为避免在苏联领空迷路或漫游,他们派一位导航上尉随机飞行。这样机械师保罗中士只得挤进机尾炮塔蜷缩4小时,幸好他身材小巧。
下午与耶顿少校会晤。长途旅行使他显得疲惫。傍晚在郊外查理诺夫军营,看望了关在这里的8号机组。他们东京上空30秒的故事让人们听得津津有味,约翰机长嫉妒得眼睛发直。
五个小伙子毫发未损,想跟我们回国。但不可能,〃非法闯入者〃现在是〃被拘留〃期间。即使耶顿少校也无权带走他们。扣押几个月是难免的。
我倒是动了留下他们、参加日后空运的念头。不能明说,只好暗示耶顿少校,相机将他们转移到赤塔。
另一件事值得记录:
今天再次注意到苏军主要是士官背的一种冲锋枪。突击队的经验和对游击战的直觉,使我对此敏感和关注。
这枪造型奇特,有一个散热套管,头部有与众不同的斜角。使用弹鼓;外观简洁。比美式〃汤姆森〃至少轻两磅。射程据说有400码。这些指标在近距离甚至可以替代轻机枪。
耶顿少校告诉我,这枪叫〃波波沙…41〃,在苏德前线大量使用。可惜,那位上士不肯让我试射几发。用手枪交换也不行。
它适合游击作战!不知能否仿制?
(76)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四:
5.4.1942.星期一,多云,有风。
今天和伍上校、耶顿少校、莫罗中尉用〃伏特加〃告别。习惯了苏联的他们都习惯这种酒,以俄罗斯方式用茶缸干杯。
为感谢他们一路陪伴,我表现了一把豪爽。当时肯定脸色通红,发烧的感觉现在还有。小时候牧师父亲严格限制,因此我没有这种嗜好。不过鱼子酱确实美味。
嗜酒的苏格兰人约翰上尉克制着欲望,即使吞咽口水,也未端起酒杯。驾驶任务不允许他违反纪律。
有趣的是,伍修权约我〃敖包相会〃。
耶顿他们显然听不懂这里的典故与玄机。〃不告诉他们!〃我俩有一种独享秘密的孩子式的愉快。
伍从朝鲜边境回国。还负有联络东北抗日联军、搜集情报的使命。他不担心他的安全。他和张闻天、杨尚昆等走过这条路,那里有联络站和交通员。
我们交换手枪作为纪念。我送他一支新柯尔特;他的毛瑟驳克来自红军时代,曾代替冲锋枪近距离作战。我要把它捐给〃工合营〃陈列室。
告别后,12:00起飞。雅克战斗机护送或押送我们到海岸线。经过苏维埃港,空中眺望港口码头。
云缝里能看见堆积的包装箱。这是援助物资的主要登陆口岸,但似乎吊车数量不足。它的优点是比到海参崴的航程缩短900海里、三天路程,缺点是冬天要结冰。
然后直飞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我被伏特加击倒,睡过了鄂霍次克海。晚上却不困了,正好补写日记。
(77)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五:
5.5.1942.星期二,阴,大雾。
天气原因,今天无法继续飞行。于是和机组一起保养飞机。黑烟把约翰心疼坏了。嘟哝着四处去找汽油添加剂。
是啊我的B-25。我的鹰、我的鸽子……是她给理想插上了翅膀。对她要象对蓓姬一样好。大人物们不是都把专机以他们的妻子命名吗?〃埃莉诺号〃、〃乐士文号〃、〃美龄号〃……
机组一致同意:现在她叫〃蓓姬号〃。
这个小城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苏联远东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堪察加的首府。据说始建于1740年,我想那时顶多是个渔港。
小城人口不到1万。周围是山丘,很不平坦。堪察加是个难以到达的地方,没有定期的海上航线。〃埃利佐沃〃机场距市区30公里,竟有一趟公共汽车。
意外逗留有了意外收获:在港口我发现两艘换挂苏联国旗的美国货轮。
史迪威将军所说的情况验证了。
船主因补充淡水而短暂停留,其中一个来自俄勒冈的水手,已是第二次往返。我得知从旧金山到苏维埃港,单程6000海里,约22天。
他的载货有铝锭、橡胶、军用食品、弹药和机车等。回程时,则把苏联的锰矿石或铬矿石以及木材运往美国这叫做〃逆向租借〃。
小城电力缺乏,街道没有路灯。幸好现在是白昼期,黑夜很短。
(78)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六:
5.6.1942.星期三,阴雨,大雾。
今天还是不能飞,着急。机组缠着我讲故事,我想起一个笑话。
在延安,惠特赛很诧异他骑的马为什么和我们的不一样。后来孔告诉他,那是骡子,比较稳当。一次外出回来,他又产生疑问:〃我看到骡子通常很小,为什么我的那匹很高大?〃
孔庆德弄明白他的意思后,笑得岔了气:〃我的外祖母啊,亨利老弟!你看到的那是毛驴!〃
〃猫…狸?毛卢?它是骡子的甚么父亲还是母亲?〃
〃两种可能都有,亨利。〃我说。
〃为什么它很小,骡子却很高大?〃
孔简单地说是因为骡子能吃。这显然不正确;但我也对复杂的遗传学缺少研究,只好打比方说,人类的孩子往往也比父母高大。
〃那么它的孩子一定更高大我是说,骡子?〃亨利由此推理。
〃老弟啊,它不会有孩子。〃
〃为什么?〃
〃不能把好处全占了呗。老天爷把那么些长处给了它,总得给它留个短处啊。〃
〃可惜。这是哲学。〃亨利若有所思。
孔说,不要小看毛驴,它是西北农家的宝贝。相比之下,一匹好马的价钱十倍于毛驴,但使用价值就达不到。对农家来说,马很娇贵,容易死亡,喂养要精细。而毛驴则吃苦耐劳,驮力惊人,饲养粗放,成本很低,并且生命力顽强。
某种意义上,这是孔的价值观。它涉及了成本、效率、务实等多方面。
其实这也是我制订计划的原则这次武器供应,就该遵循这个原则。
这就是毛驴的启示。
(79)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七:
5.7.1942.星期四,阴雨,大雾。
糟糕的天气。又浪费整整一天。
两条船在雾中离港。这儿离千岛群岛不远,不知他们通过时是否会遇到检查?据说日本人对苏联船还够客气,迄今没有发生拦截。这很重要。
勤快的约翰趁机给飞机保养。他担心〃吃粗粮的蓓姬〃不合时宜地发出抗议。如果她罢工,我们会沦落在天涯海角。
这架飞机是泰勒少校帮助挑选的。他那么严格、细致,我想不会出问题。
今天唯一收获是在收音机中听苏联广播。没有人懂俄语,我们只好选择音乐节目。学会一支《伏尔加船夫曲》。很早以前就喜欢,今天终于熟练掌握。
那种苍凉、雄浑和坚韧,似乎是这个民族的写照。可惜不适合口琴……
(80)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八:
5.8.1942.星期五,仍是恶劣天气!
我真怀疑是否因为我们〃非法闯入〃而未受到应有惩罚,苏联人换了一种花招,把我们困在这里?
但那位苏联少校场站负责人,脸上的诚恳和无奈,又使我没有怀疑的理由。再说伊凡·耶顿少校办理的手续是无可挑剔的。
这个拗口的名字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我算记住你了……机组已因为过度的睡眠而失眠。
好吧,整理思路,准备将来的汇报。
《关于延安之行以及〃后羿射日·香格里拉三期工程〃》:
1,日伪军、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地区的作战序列等情报(附表)。
2,基本协议和承诺:延安愿意在得到援助后,发动第二次〃百团大战〃。他们提出的装备数量,经我核计只有25-30千吨,5条船的装载量。附注:我认为如果增加一倍,战果会更好。
3,可以接受一名美国将军的指挥。条件是不干预他们的政治理念。
4,可成立一支主力游击纵队,作为直接受命于美国军官的敌后机动作战部队,规模为旅级以上。
(81)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九:
5.9.1942.星期六,阴,雾。
今天体会到在北平学过的中国成语什么是〃归心似箭〃。尽管仍不适合飞行,机组和我一致决定,不再等了。
十点钟,我们冲向迷朦的天空。可也真是冒险。我们在大雾中整整盲飞1600英里。飞机在无穷无尽的云海中,象穿过黑夜一样穿过白天。
什么也看不见。除了罗盘的指向,没有任何参照物。
没有日月、星辰,没有海洋、岛屿。除了降落伞和救生衣,没有在海上谋生的工具。每个人脸色都开始发白。
我用口琴演奏给他们缓解压力,约翰有了笑容。但还是有人眼里含着忧虑和凄惶。我呢,老实说也不想死特别是这个时候。亨利如果在场,问几个令人发笑的问题,会使他们松弛……
燃油表开始告警。约翰上尉是出色的,判断距离和位置后,他果断下降高度虽然这很危险。
但终于,云缝里看到一串珍珠般的岛屿……阿留申!
〃蓓姬号〃上响起欢呼。16:52分,幸运地降落在阿留申群岛荷兰港。探险小队回到美国。尽管还不是本土!
小伙子们推举我为〃今天的上帝〃。可我知道,上午的起飞决定和整个这次任务,使他们承担了多少风险。〃今天的上帝〃与魔鬼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82)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十:
5.10.1942.星期日,多云。
上午,荷兰港机场地勤人员帮助机组彻底保养了飞机。〃蓓姬号〃一路累坏了,直喘粗气。
环游世界啊,该给她发一枚勋章。
下午加油后一气飞到西海岸。其实这是本次旅行中第二个长距离第一距离是横跨大西洋,2100英里,从累西腓到弗里敦,接近油耗极限。但有惊无险。
西雅图华灯初上,景色令人激动。
住进维斯特伍德兵营,享受美军标准的食宿。时差反而使人睡不着。
整整一个月……该对〃蓓姬号〃和约翰机组说再见了。我将向陆航部建议对他们的表彰。明天换乘泛美航班飞华盛顿,那熟悉的航线会显得平淡。
最后发现,今天仍然是5月9号,星期六我们飞过了日期变更线,因此〃赚〃了一天。上帝啊,这很合算。
(83)
一位讲解人员手执教鞭,冷冷地叙述着,像个面无表情的判官。
1942年5月,太平洋战争状态:
日本展开全方位攻势。
5月 1日,缅甸。饭田祥二郎中将第15军56师团,占领曼德勒。
同日,华北。冈村宁次大将对冀中平原的〃五一大扫荡〃开始。动用部队10余万人,并出动第29飞行队。八路军吕正操部被迫撤离冀中根据地。
5月6日,菲律宾。本间雅晴中将第4师团终于在科雷吉多小岛登陆。抓获11574名美菲俘虏。为了几千伤员的生命,美军司令温赖特中将〃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因悲伤、而不是因耻辱,低下了头。〃
5月15日,华东。日本第13、11军向这里发动大规模进攻,摧毁浙赣地区若干中国空军机场,以杜绝美军再次空袭的可能性。
历时45天打通浙赣线。国军第三战区长官顾祝同,带队向两侧山区〃转进〃。
5月25日。日军进攻太行山区八路军总部。该军代参谋长左权,突围时阵亡。
海战:
5月4-8日,澳大利亚珊瑚海。历史上第一次〃不接触海战〃上演。这是航空母舰之间第一场势均力敌的新式作战。
战争是世界性的。
一只毛茸茸的大手转动着地球仪。人们在静听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