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桥剂顺防氲那肭蟆K呈郑渤废四歉鍪Τさ闹拔褡艿糜腥宋鹗У难趴朔尚型偶甘苄路苫涸稹H绻皇鞘Τぃ敲茨训朗蔷ぃ?br /> 不过,敌人为什么要向这个如此荒凉的地区,发动大进攻呢?他想不通。
(867)
南京。中央军校,委员长官邸。
〃娘西皮,煮熟的鸭子飞掉了!还有脸皮报什么功?〃
委员长一把抓过副官手里西北司令长官行辕发来的电报,正打算撕个粉碎,夫人从旁唤了一声:
〃达令,听他说完再发作也不迟嘛。〃
毕竟汤恩伯救驾有功,送给夫人那辆特制专车也还在卫队编制里呢。蒋介石余怒未消,顺手把电报揉成一团,又交给副官。
副官尴尬地展开电报,念了一阵:上面罗列了毙敌和俘虏数字,分别也有4万和12万之多。如果属实,那么这也是国军空前的大胜利了。
只是这和自己长久以来期待的、甚至和全国人民想象的胜利很不相同。
抓到崔可夫,那是何等荣耀?国人面前、世界面前……那是一番多好的话题!委座甚至在浮想中导演过同崔可夫这位斯大林格勒的英雄再次见面的情景:
……自己会从容淡定地,穿着一袭长衫,慢慢握住崔可夫惭愧地伸出的手臂,象征性地寒暄几句:瘦了、胖了多半是瘦了,然后笑眯眯地问问他:
怎么为难我们蒋夫人呀?噢?本来不想?那么何必?嘿嘿我知道,你们是想抓我本人嘛……你们向中国大动干戈,是不对地。崔可夫将军哦,元帅啊,还是留下继续做我的顾问吧。你回去,那个暴君不会给你好果子吃地。我了解他。而我的中国却会善待你。有朝一日我会把你的家眷接来,中俄之间,也会修复关系嘛当然那时暴君已经不在世了那时你尽可以回国,我们常来常往……
那个性格直爽、像个古代义士般的武人崔可夫,在这宽宏大量、合情合理、体贴入微的一席谈后,无论如何表现,或卑或亢、或柔或刚,张弛听便,都不失为一曲千载佳话。
可现在,一切成了泡影。汤克勤,你误我不浅啊!
脑海中浮现出李宗仁在背后冷笑的嘴脸。
想想也是,李德邻这块老姜,做事还是更老辣些,久经战阵,不致有此失误。若不去替换他,或许好梦成真。
(868)
兰州,中川机场。
汤克勤司令(字恩伯)愧悔而沮丧,但还是打起精神,视察了一番已攻克的苏军阵地。在不明就里的记者团闪烁的镁光灯包围下,找回了几分自信。
杜聿明提醒,古浪阵地上,波格丹诺夫所部已有撤退迹象,应该组织追歼。
汤恩伯一点就透,知道这是收复国土、挽回面子的最后机会,于是〃从谏如流〃,再次着手部署。
无奈桂系人马疲沓拖拉,伸手向他要汽车;薛伯陵这位老资格长官更是指使不动,话里话外暗含着数落与不屑。
本来就不甚买帐的空军毛邦初中将,此刻更是牢骚满腹,以将士疲劳过度、需要轮换休息为名,只肯派出6个大队四分之一的航空兵力。
汤司令只得点起本部人马,伙同仍取合作态度的杜聿明兵团,合并一起,也有40万大军,向乌鞘岭外苏军集结地带,展开一个钳型攻势。
(869)
皋兰县,原国军176师阵地。
几个军装颜色略有不同、年龄差距也不小的军人,驾着吉普车在尸骸狼藉的战场上寻寻觅觅。
〃找到了,找到了!〃一个警卫员模样的小伙子抱着一些散乱的枪支和零件,跑向那个满脸胡须的中年人:
〃首长,是不是这玩意?〃。
还没来得及打扫战场的国军176师某团4连长李富贵,观察了这帮人很久,忍不住过来询问:
〃你们,哪部分的?〃
一个上尉端起左肩,向他展示臂章:〃华北民主联军,王震纵队。〃
〃王震纵队?〃李富贵略有耳闻,〃你们不是修铁路么?上这儿干什么来了?〃
〃修铁路不假,可我们这个359旅一直在前线埋地雷来着。知道你们师西边那条路,为什么老毛子没敢走么?就是我们用地雷封锁了他们。〃
〃呵呵,这么说,也是兄弟部队啦!〃李富贵咧嘴一笑。〃不过,列位可不敢上这儿拣东西呀,兄弟我奉命监督打扫战场,出点事怕担待不起哩。〃
〃我们不过找点能用的家伙,一两件而已。〃那上尉说着,回身指指那位大胡子,〃这是我们纵队首长……〃
〃行了,莫废话。〃胡子走上前来,对李连长打个招呼,一口湖南腔:
〃打了胜仗,我几个也需给长官表个功去不是?找点零零碎碎,没么子大不了,决不给你老弟添麻烦,我这就走噻!〃
李富贵看着这个没佩戴阶级和军衔的胡子中年,觉得他怎么也是个比自己大不少的官。再看看他们扔到车上的物件,确也只是一些砸烂的枪管、梭子、枪机之类,于是敬个礼,道一声:
〃谢啦长官!那么请走好唦!〃
(870)
匈牙利。布达佩斯。
近来这里小有名气的〃顾陈棋坛〃,多了一些看客和观众。
这些人是顾祝同家的常客,他们对外的名义一概是某犹太商团的雇员。
围棋,这种简单之极、只有黑白两色、线条方格构成的小玩具,却组合出复杂多样、变幻无穷的局面,使得〃洋人〃观战者当中少数几位,对此日见痴迷。
其中一位戴着黑眼罩的中青年引起陈毅的注意。
一开始他不喜欢这个人。过于寡言和阴骘,与自己个性不合。但渐渐发现此人对围棋有点天赋旁观了若干棋局,居然摸出规律,他也可以走两盘了。
对围棋感兴趣的洋人,陈毅还没碰到过。于是棋瘾犯了、找不到对手时,就喊他来,授出数子,对上几局。
偶尔陈毅也向顾祝同打听:
府上这些商人都是做什么的?老顾你,怎么有那么多生意好做?顾祝同笑笑,不置可否。
陈毅问起这黑眼罩对弈者的身份,顾祝同支吾回答,说是一名武器校正员。因为属于目光〃一支独秀〃那种,所以视力比较集中,校验武器正好。
鬼才信哩。陈毅觉察到〃滑头老顾〃出价购买他收集的轻武器、拉咕这类生意的背后有些名堂,于是暗自留意。
又一次与〃黑眼罩〃对局时,执黑先行的陈毅在〃天元〃处投下一子。黑眼罩从未见过这种着法,颇感新奇。于是俩人借助陈毅的一位翻译,热烈地讨论起围棋乐趣来。黑眼罩兴致盎然,评议多多,陈毅发现他其实也很健谈。
渐渐他们成为朋友。
陈毅感到,黑眼罩并不清楚他和顾祝同之间复杂的国内关系,或者说没有兴趣去追究。这个叫做〃摩西〃的小伙子每天都要穿上训练服装,和另外几个商人开车去顾祝同下属的一个驻兵营地去操作、演练。
于是陈毅告诉他,那里使用的枪械都是自己提供的,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
这个摩西当下就向他解释了武器需求的各种细节。陈毅越听越按捺不住好奇,趁机问道:
〃你们廆集那么些枪支弹药,打算干点什么呢?要是打家劫舍、当强盗,我可不帮这个忙。〃
黑眼罩的摩西,看看四周,很郑重地履行了一个双方表示信任的小程序,然后清晰吐露:
〃先生,我虽然生活在巴勒斯坦,但父母都出生于乌克兰。还有别的亲人。我们在援助一支当地武装。而他们,要为乌克兰的独立;而奋斗。〃
(871)
陈毅迅速把这一情况电告海外工委。
三天后接到周恩来指示:〃可向顾祝同表明态度,我方愿配合、支援其工作。〃
晚上他把〃老顾〃拉到棋局旁,俩人照例把黑白战士摔得啪啪作响。
陈毅今天有意放出几个缓手。看着对方面有得色、喜上眉梢的样子,于是放下棋子,双手抱在胸前。
陈毅20年代在欧洲
在顾祝同声声催促之下,陈毅大卖关子,不急不忙:
〃墨三兄啊!要我下棋,可以。有条件。还是先披露一下,你的阴谋吧……〃
〃阴谋?哪里阴谋?你这老共党,阶级斗争警惕性高得莫名其妙。又在琢磨皖南事变,哦?走棋走棋!〃
〃哈哈哈!墨三兄,阶级斗争阴谋不搞了,改行,去搞民族分裂阴谋啰!〃
〃嗯?老弟此话从何说起?〃
〃就从上次,那一盘,你老兄钻到别人身后那一手说起吧。今朝大家讲好,要去一道去。吃啥子独食么……〃
(872)
11月份的北太平洋,下午5点钟天已经黑了。云缝里偶尔露出一两点星光,发出诡异的冷笑。
大雾和黑夜都是戈洛夫科海军上将现在喜欢的天象,这将保障自己不受空中威胁。8个小时后舰队将赶到敷香湾捷尔佩尼耶,用战列舰教训一番那些猖狂一时的小个子东方人。凌晨返航时,但愿大雾仍未散去……
他正准备发出〃右转30度〃的命令,雷达官报告:正前方12海里,发现敌人大型舰艇!
戈洛夫科神经绷紧了。这才是此番出击的目标啊!全队出动,目的是〃抓大鱼〃,他可不想老远地奔到萨哈林扑个空,炮击一通陆地、无功而返。
如果能敲掉对手一两条大型舰艇,那才是对敌方士气的一大打击。
不管它是什么,红旗舰队眼下都可以吃掉它,何况对手已进入射程。
上将命令作好射击准备,全速前进!
敌人似乎没有发现危险,呆在原地磨磨蹭蹭。一刻钟准备后,距离缩短到16000米,目标被确认为重巡洋舰以上的主力舰只。戈洛夫科下令开炮。
两轮发射,仍不见对手开火还击。正在好生奇怪,航海长气喘吁吁拿来一份来到远东后才补充的海图在目标位置上,标志是一艘沉船。
舰队仍在迫近。戈洛夫科想起,似乎是曾有个参谋校官,告诉他这一带曾有日本战列舰座沉某岛,但他当时完全没有在意。莫非那个传说就这么应验了?
他下令停止炮击,果然对方仍不见动静。
……附近会不会还有别的舰艇?炮口火光会不会暴露舰队位置?敌人,会不会利用这艘沉船设伏?怎么去揣摩那些善于使用诡计的对手?
上将向少将参谋长提出一连串考问,又花了一刻钟。
就像回答他的提问一样,雷达官再次紧急报告,海面发现若干移动目标,正在快速接近!
司令官犹豫着:要不要转向,要不要打几发照明弹?……还没等作出的决定传达出去,几分钟里,舰队中响起一系列隆隆爆炸。刺眼的火光、探照灯光,映照出海面一片混乱。
戈洛夫科起身从舰桥上瞭望四周。瞳孔还没有从漆黑中辨析出到底发生了什么,脚下突然一个剧烈震动!提醒他,旗舰遭遇了鱼雷。
照明弹,一颗颗在夜空中悬挂起来,象是几个短暂的小月亮。
一场混战,逐渐轮廓清晰。
(873)
对于躲在〃武藏号〃身后、忍受苏联舰队两轮炮火的潘炎上校来说,那十来分钟真难熬。
驱逐舰和鱼雷艇紧紧贴着身躯长大的〃武藏〃,象躲在母鸡身后的一群小鸡。
第二轮炮火还是有些准头,一艘鱼雷艇中弹随后沉没,另一艘驱逐舰的桅杆也被刮去一个角……
但敌人到底进入了鱼雷射程。确认之后,他沉着地发出攻击命令。早已升火的快艇和快舰,象脱缰野马、离弦利箭,飞也似的冲向那群大鲨鱼。
只受到短期夜战训练的中国海军,发射时机把握得并不精确。有的发射距离过远,有的鱼雷出现故障;还有的误打误撞,待到照明弹闪亮时,发现已冲进敌群中央,敌舰炮口正对准自己,而自己却来不及再次装填了。
但技术虽不过硬、勇气却不缺乏的中国水兵们,用猛打猛冲的作风弥补了实战经验不足的缺憾。4艘驱逐舰和8艘鱼雷艇第一轮毕竟打出超过50枚鱼雷,随后,有些经验丰富点、临场冷静点的舰长,还打出了第二轮。
潘炎上校趁着照明弹再次亮起的瞬间,检点战果:
红旗太平洋舰队的三分之一,18艘大小舰船中有6艘命中,包括旗舰〃十月革命号〃在内。
他对此不满意。教官要求他掌握的命中概率是25%,那么至少应该有12雷命中呢。现在似乎没达到。
他下令再装填。既然卷入敌舰包围圈,他就不想按计划撤出战斗。缠住敌人,后续部队半小时就会赶到。为了一场漂亮的海上歼灭战,就是牺牲也值得。付出代价事小,贻误战机事大!这就是这个时代培养和注入人们思想深处的观念。
时明时暗的海面上,鱼雷在穿梭。硝烟缭绕的夜空中,曳光弹编织着弹道。
打光鱼雷的快艇也不肯撤退,躲在一旁担任海上救护。
潘炎的〃乌苏里江号〃(原〃矶风〃)坚持了近一个小时。打了上百发炮弹,发射了18枚鱼雷,舰艏终于沉入水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