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打光鱼雷的快艇也不肯撤退,躲在一旁担任海上救护。
潘炎的〃乌苏里江号〃(原〃矶风〃)坚持了近一个小时。打了上百发炮弹,发射了18枚鱼雷,舰艏终于沉入水中。另一艘仍在坚持的姊妹舰〃松花江号〃也在敌舰炮火下倾斜……
潘炎按照规程下达弃舰命令,最后一个登上救生艇。萧司令明确告诉过他:不许沉海。
小艇划到新知岛岸边时,他听到喊声:
〃我们大部队到了!〃
远方,一排整齐的弹道闪光滑过,象一串夜空的流星。
(874)
夜上海。虹桥机场。
这架由6引擎的巨型B-36轰炸机改装而成的超远程运输机,顺利地完成了从夏威夷到上海的8000公里不间断直航。
轻松的降落,在证明人类远程飞行时代的开始。
首先走下飞机的是第一批在美国完成工商业技术培训、结业归国的50名年轻人。两年前他们去的时候还是坐船,在太平洋上走了一个月;回来的时候却只用了两天,48小时。
旅行者和迎接者都兴奋地喧哗着,诉说思念和重逢的感受,交流关于时差、速度等等话题。不少人列队和这架划时代的大飞机合影,镁光灯此起彼伏。
一些国内企业,派人等在机场门口,向这些海外学成归来的各类人材发送请柬,邀请他们参加接风宴会……
(875)
最后离开飞机的一小队美国人,行踪有些诡秘走下舷梯就被几辆封闭的吉普车接走了。记者们忙于给海外学子和新式大飞机照像,也没人注意那些着装普通的外国旅行者。
吉普车里,坐着两位身着便衣的少将马克斯韦尔·泰勒和柯蒂斯·李梅。阔别中国两年多,他们又一次踏上这片曾经为她战斗过的土地。
这次他们受命,领导一个名为〃战场观察小组〃的16人机构,成员多是各方面专家。最新出厂的大功率通讯和侦察仪器,也正好利用战场来实际检验。战时的几位资料数据分析高手,和密码破译专家,目前正在为自己缺少用武之地感到失落,这次也欣然担任了他们小组中的观察员。
命令是艾森豪威尔将军和阿诺德将军联名签发的,新任海军作战部长尼米兹将军也单独向〃31节伯克〃签发了另一份命令。在措辞含糊的主题下,都有口头交代的明确任务,其中共同的一点是:
〃在那里呆到战争结束。〃
在火努鲁鲁登机的史迪威将军的前任副官、〃大侦探〃平可顿·多恩准将,带来了马歇尔国务卿的口信:
〃参与战争,但不要忘记和平使命。〃
泰勒等人将首先赶赴南京报到,先行的魏德迈中将已经等在那里。一轮协调磋商之后,他们分别奔赴各自的指定战场但只能乘坐小飞机了。
(876)
千岛群岛。第3轮鄂霍次克海战正在冰海中,炽热进行。
两艘拥有相对先进雷达的巡洋舰〃燕山号〃和〃祁连号〃(亚特兰大级)发挥作用不小。除了以被叫做〃5英寸机枪〃的127毫米主炮快速射击敌驱逐舰队之外,更主要的,是用雷达和照明弹对苏联主力舰只定位,引导己方驱逐舰冒着纷飞炮火,发起新一轮鱼雷攻击。
察觉到红旗太平洋舰队残余舰只转向北方、高速撤离时,舰桥上带队指挥的叶飞少将把这一情况及时通报了已到达东北方60海里外待机的林遵舰队。
使他极为恼火、暂时中止攻击的,不是对手的慌乱反击,却是自己舰队里发生了碰撞。一艘鲁莽的驱逐舰在急转弯时竟撞上了旗舰的船艏。
旗舰舰长李长如上校心疼得捶胸顿足,咆哮着,要求把肇事舰长枪毙,后来改口说,必须送上军事法庭。
叶飞痛切感到,夜战训练,要成为海军今后着力加强的科目。
苏联舰队中,几艘装有早期雷达的主力舰只均已失去作用:重巡洋舰〃基洛夫号〃第一轮中雷3枚,当即倾覆;重巡〃马克希姆·高尔基号〃负伤后被第二轮集中攻击,炸成两段。
旗舰〃十月革命号〃被一枚鱼雷命中机舱,全船断电,三座炮塔仍在盲目射击,炮弹远远地从北洋舰队头上飞过。
13艘担任护航的驱逐舰也伤沉过半,根本来不及展开救助打捞。3艘较大的驱逐领舰已经消耗殆尽。
只有那艘〃战列破冰船〃阿尔汉格尔斯克号(原英国海军〃君权号〃)奇迹般地毫发未损,带领轻伤的巡洋舰〃摩尔曼斯克号〃和几艘驱逐舰仓惶北窜。
(877)
东北方60海里,担任拦截任务的林遵舰队今天不顺利。
后半夜刮起了大风。
晨光熹微、波涛汹涌,射击瞄准十分困难。
〃战列破冰船〃的火力又难以压制,一发356毫米炮弹命中了轻巡洋舰〃思远号〃(原〃五十铃〃)的锅炉舱,当即起火爆炸,归于沉没。一位海军才俊舰长胡敬端上校不幸殉职。
鱼雷攻击期间,苏联〃摩尔曼斯克号〃中雷下沉。
但却又有驱逐舰神奇地替〃阿尔汉格尔斯克〃当了替死鬼,挡住了雷击。
中国方面,两艘三烟囱老式舰再次中弹负伤,撤出战斗。最终,7艘逃窜敌舰被敲掉4艘,但〃大家伙〃却不在战果之列……
风浪越来越大。
林遵后悔自己保守,没让邓兆祥那宝贵的重巡〃威远〃、〃纪远〃参战,而大风浪中的这些轻型舰艇,无疑都不是那个大家伙的对手。
后半夜,不得不发出返航命令时,林遵眼看那艘〃战列破冰船〃象一条神秘的〃祥瑞〃一样,在2艘东倒西歪的驱逐舰护卫下,顺风姗姗而去。
林遵只得踏浪饮恨而归,感叹:〃小舰鱼雷党人〃并不好当。
据说海军毛委员在基地专门摆下〃佛跳墙〃宴席,要给〃福建人林遵和他的东洋舰队〃接风呢。
结果大白鲨漏网,只捞到几条小尾巴尾巴鱼。
无颜面见江东父老啊!……
(878)
〃兴波号〃潜艇上,黄廷枢少将也很泄气。
自己的潜艇战队全体出动,拉开50海里间隔,从幌筵岛开始,组成三道巡逻线,密切监视着红旗太平洋舰队的行踪,及时报告了北极熊的每一次转向。
直到敌舰队进入设伏地带,这一轮任务都完成得无可挑剔。看来美式长波电台的可靠性是过关的。
但是战果的预期大打折扣。
除了〃鲤鱼号〃报告,在温祢古丹岛附近击中一艘驱逐领舰随后就失去联系此外潜艇战队再无斩获。原因是老旧的日本潜艇追不上高速航进的赤俄舰队。只能远远瞄着白熊尾巴,无奈地给下一个观察哨发出航向报告。
唉!自家耕耘,却送给人家收获,这事情太吊人胃口了。
接到林遵将军发来〃阿尔汉格尔斯克〃再次逃离、以及航向的电报,他查证了彼此位置,扼腕而叹:距离太远,追之无益。
〃伏波〃只能空手而归了。
……正在悻悻然,值班副艇长大喊一声:〃发现目标!〃
潜望镜里,天色朦胧的南方水平线上,一只庞然大物正在踽踽而行。
对照识别手册,迫近观察,这是负伤后的〃十月革命号〃!
这艘战列舰正在趁乱出逃!中校副艇长恳请给他一次尝试机会。黄廷枢按捺着亲自击沉敌军旗舰的巨大诱惑,以提携后生的胸怀,欣然从旁辅助,精心选择了最佳攻击角度。
6发〃长矛〃成扇面状实施联射,间隔5秒。3分钟后,4声巨响。全艇欢呼。
返航时,黄廷枢郑重宣布:
〃毛委员的佛跳墙,一人一份!〃
(879)
千岛群岛。新知岛野战机场。
从后半夜起风时,方子翼上校的心情就跟着风速,一阵紧似一阵地激动。
他太盼望一场大风,赶紧驱散满天阴霾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林遵的烦恼,却是方子翼的幸运。
作为攻击机联队指挥官,如果在一场事关中国海军、甚至事关两个大国兴衰的命运之战中毫无用武之地,他会遗憾一个世纪!哪怕飓风吹得海浪滔天,只要有几百米的能见度,他就要迫使敌舰队接受全军覆没的结局。
北半球高纬度的冬天,8点钟天光还是不甚明亮。
方子翼穿着飞行服在跑道旁溜达着,心急火燎地等待两小时前起飞的日式〃彩云〃侦察机发回报告。
这个新知岛上当年美国临时修建的大型机场,曾被〃武藏号〃用巨炮犁了一回,弹坑遍地;海军工兵营花了一周时间,奋力抢修出一条短距跑道,总算解决了战机在大风浪中无法从舰上起飞的难题。随后方子翼攻击航空兵联队就进驻了新知岛,在弥天大雾中苦苦待机。
〃敌战列舰1,驱逐舰2,位于占守岛西南20海里;航向东北,航速19节。〃
苦等的侦察报告终于来了。
方子翼二话没说,跳进机舱,发出指令。
48架〃海盗〃式战斗攻击机、16架〃爱知流星〃鱼雷机在强烈的横风中嘶吼着引擎,顽强起飞。有3架在跑道尽头就被横风掀翻,但其余飞行员看都不多看一眼,义无反顾地爬升到1500米,完成编队。
方子翼联队长机身一抖,率队向堪察加方向扑去。
在这个高度,可以看得见东方海平线上冉冉升起的一轮旭日。
(880)
堪察加海域,洛帕特卡角。
75分钟后,机群飞临海角上空。
风卷云舒的碧海青天下,在灰蓝色的巨浪中上下颠簸、大物庞然的战列舰,毫无障碍地映入眼帘。
方子翼等不及速度较慢的鱼雷机中队赶上编队,当下便指挥3个〃海盗〃中队先期投弹。
〃阿尔汉格尔斯克号〃一边用英式〃砰砰炮〃向空中还击,一边艰难地扭动胖大身躯,规避着来自空中的死神召唤。这艘二十年代的英国战列舰(君权号)算是一艘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老船,每每在激战中化险为夷。
但这次好运似乎到了尽头。
很快它的舯部、左舷、舰桥和舰艉分别命中一枚454公斤(千磅)炸弹。浓烟把目标定位得更为明显。
随后鱼雷机匆匆赶到。
正在整队进入战位、准备俯冲之时,突然从东方,太阳方向窜出一队苏联海军航空兵的〃拉-7式〃歼击机!
眼见鱼雷机队形被冲乱,方子翼心头火起,招呼投弹后轻装的〃海盗〃机群,要求每个长僚机组,各自咬住一架〃拉-7〃,务必击落!
于是第三轮鄂霍次克海战演化成一场海空作战。对于美、日这类国家,这个规模似乎寻常,但对于中苏两国,却是各自海战史上空前的一次。
空战结果,17:17打成平手,但处于数量劣势、并且短腿的〃拉-7〃油料告警,剩下5架退出战场,向北撤离。
海战结果,〃祥瑞〃战列破冰船〃阿尔汉格尔斯克号〃命中6枚航空鱼雷、19颗炸弹,正在翻沉。
驱逐舰〃明斯克号〃命中1雷4弹,炸成两段。只有另一条驱逐舰〃萨马拉号〃轻伤幸免因为中国航空兵用光了所有的鱼雷、炸弹,油料消耗也过半。
方子翼只能心有不甘地痛下返航令。
(881)
鄂霍次克海千岛系列海战的结局:
耗时四月、万里远征的第二红旗太平洋舰队20艘各型战舰,除一艘外,全部悲壮战殁。
中国损失不大也不小,各种舰艇17艘:其中北洋舰队战沉驱逐舰6艘、鱼雷艇7艘;东洋舰队,战沉巡洋舰2艘、潜艇2艘。(一艘先期布雷时触礁)。此外还有5艘舰艇负伤。
战斗临近结束,张学思准将带领〃独立号〃和〃鞍山号〃两艘快速航母,由巡洋舰〃井冈、长白〃护航向东疾驶,在高海况中赶赴幌筵岛海域。目的是扫荡残敌、清理战场、救护伤员。
他预计到,一些负伤、油尽的飞机可能难以坚持返回基地那漫长的600海里航程,而抓紧时机,抢救那些宝贵的海航飞行员十分重要。
果然,一些来不及返航的飞机,得到航母塔台信号引导,在危机中得以就近降落。但风大浪高的海况对技术还不十分过硬的飞行员无疑是个考验。
事故到底发生了。而且十分惨重。
一架〃海盗〃冲出甲板,落进海里,飞行员溺水身亡。另一架带伤的〃爱知流星〃在滑行中突然弹起,撞上了〃独立号〃的塔台。爆炸碎片,飞上舰桥后部的起降指挥塔,切断了正在关注降落的张学思准将的颈动脉,造成超量失血。而抢救措施又没有及时跟上……
弥留中,张学思露出笑容。
他对自己亲身参与策划这场战斗、全过程基本按照构想进行、以及他所钟爱的航空兵也幸运地得到天赐的施展机会等等,感到十分欣慰。
生命,结束在胜利到来之时,死而无憾。
〃请组织上把我埋葬在新知岛……我想回到,当年那些战友们身边……〃年仅30岁的将军,留下临终遗嘱。
年轻的舰载航空兵部队失去了投身它早期建设的一位优秀将领,获得了必不可少的血的教训,交出了学费。
(882)
青岛港码头。
著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