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柯蒂斯·李梅少将秘密来到西北前线空军司令部不过一周,这支远程航空兵就变得空前活跃。
周至柔上将,拿出了他的〃家底〃3个一直蛰伏在内地的J型(改进型)〃解放者〃大队。这自然是他得到了更新的飞机替换,或至少是承诺。
100多架四引擎大飞机和上千人的机组、地勤人员的到来,使中川机场格外繁忙。一度充斥机场的〃蚊式〃和B-25等双引擎飞机已显得微不足道。
〃蚊式〃战斗轰炸机
这类富于想像力和挑战性的任务,不是原来那些相对平庸的策划者和指挥者所擅长的。而平时一言不发的李梅,在这一点上却无可非议
爱戴和痛恨他的人,都喜欢跟着他打仗。
坚信〃空中致胜〃的李梅接到了泰勒将军从纳兰基地发来的电报,这成为他调整作战目标的依据:
〃如果想早日回家,请先瞄准威胁最大的地方泰勒。〃
11月15号刚刚渡过生日的李梅,决定,再次带队飞行。
这不光是他向自己40岁以后人生挑战的计划;也不光因为是第20、第8航空队小伙子们至今还把〃无规避作战〃的口号挂在嘴边,而且冷眼看着这位功成名就的昔日长官,还有没有勇气,跟他们一起飞行……更重要的,是他很想返航时,再到那个魂牵梦萦的〃香格里拉〃机场降落一下。
因为那里,有他难以忘怀的人生传奇的开篇序曲。
国军前线空军司令毛邦初中将这次没有打小报告。对于李梅,他还是有几分敬畏的,即使不比较战功,人家的专业素养也使自己无可争锋。何况他还拿着那份手令:
〃一切听从李梅将军调遣。蒋中正。〃
反正美国佬出钱出飞机出汽油,他愿意炸哪里就炸哪里吧。从中阻拦,引起不快,受损的可能首先是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委座既然肯把一支舰队交给毛泽东,浪费几颗美国炸弹,又算得了什么。
(900)
西伯利亚。赤塔市。
秘密迁到此地的苏军远东前线总指挥部里,朱可夫元帅正在向维尔西宁空军上将了解这一阶段的空中态势。
维尔西宁介绍:
在卫国战争中形成的、被苏联空军长期信奉的低空作战模式,现在受制于华军大量装备的美式战斗机和日趋强劲密集的地面火力制约。新的作战模式还没有摸索出来。
而因为铝的供应不足,高空截击机米格-3的数量始终跟不上。空中拦截不力又使西伯利亚沿线千里铁路饱受轰炸。
和华西列夫斯基一样,朱可夫也恨透了美式定时炸弹。它们摸不清规律、东一下西一下的爆炸,连夜里也不放过,严重影响了工程的修复。
而隆冬季节,雪地上那条孤零零伸向远方的铁路线,又给敌军空袭提供了最明显不过的目标指引。这几乎是中国人每次空袭必然得手的主要原因只要顺着白色地面上这条鲜明的黑线飞行、投弹,就能完成任务,真是太简单了。
谈到敌军防空,维尔西宁提到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
他说,中国人的高射炮最近在发射一种新型炮弹:一旦接近机群,就在近距离爆炸。这使战损率急速上升,轰炸机群几乎很少能再以密集队形出动了。
他怀疑,美国人在向中国人提供某种引信技术。
〃这是肯定的。前几天还有一件事,〃华西列夫斯基接过话题:〃日本报纸报导,驻日美军向进攻堪察加的中国人提供了相当一批冬装据说是我们潜艇把中国人的棉衣船干掉了,于是美国人来了劲。……这是这种事的第一次公开报道,虽然已不是什么秘密。报纸写明,是麦克阿瑟这个老牌反共分子做主才这么办的。伪善的美国人,一直在暗地同我们作对。要是没有他们的扶持,中国人会抵抗那么久?〃
〃好啦,亚历山大·米哈依洛维奇,几件衣服,不值得小题大做。〃朱可夫打断他。〃问题是我们现在有什么报复美国人的手段?什么也没有。就连制服中国人都没有作到。我希望,〃他转向维尔西宁,〃你们要设法搞到哪怕是拣到、偷到中国人的这种炮弹,把它的原理搞清楚,不能总是吃亏。〃
〃是,元帅同志。〃
(901)
朱可夫又研究起列柳申科集群突围作战的问题。
原计划是列柳申科发起进攻时,苏军从满洲里和哈勒欣河(诺门罕)两个方向同时行动,一举打通中东铁路。
但卡图科夫的第一近卫坦克集团军的输送受阻于空袭。由于色楞格河铁路桥被炸断而迟到,结果情况发生巨大变化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相继失守。打通中东铁路已失去意义,以手头兵力也做不到。
而且,这个作战方针似乎已被泄露。刘伯承兵团最近蠢蠢欲动,试图牵制;哈勒欣河方向的攻势只能放弃。
朱可夫当机立断,主张:以弱示敌,伺机寻歼华北联军主力。
华西列夫斯基不敢苟同:
〃难道我们不去营救列柳申科吗?〃
朱可夫咬咬牙,扬起坚定的下颚骨:
〃那只能增加敌人的谨慎。这点牺牲我们在卫国战争中遭受的太多了,在这次远东也不少。我们不是眼看着堪察加和滨海区的陷落么?……慈悲心肠会影响你的正确判断,同志。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小不忍则乱大谋’。我看,给列柳申科下达分散突围的命令吧。乱一点。越乱越好。〃
〃至少派一支小部队或者一点空军吧?〃华西列夫斯基仍不甘心。
〃派一点就多损失一点。不过还是派一个歼击机团吧。〃朱可夫作出让步。〃亚历山大·米哈依洛维奇,一个统帅的素养,就是不能轻易被繁琐的、无足轻重的小事所左右。不能心肠太软。一旦陷入那种境地,你就会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是的,这是我的弱点。〃华西列夫斯基由衷服气地点头:〃我佩服你,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你依然毫不气馁、镇定自若。相比之下,我们都没有你这样刚毅。胜利,应该属于你这样的人,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那么,你究竟想给中国人设个什么样的圈套呢?〃
〃你先告诉我,卡图科夫什么时候进入指定位置?〃
〃最少一周。〃
〃那么让他们,把坦克隐蔽在音果达河南岸的森林里。〃朱可夫神秘地微笑一下,从上装口袋拿出一封加密电报:〃来吧,我们一起看看,拉甫连季·贝利亚有个什么鬼主意……〃
(902)
呼伦贝尔高原。海拉尔河畔。
雪地上杂乱无章的足迹、到处遗弃的车辆和重武器、一批批冻饿倒毙的士兵尸体……无不显示着苏军第16集团军溃散的狼狈状态。
曾几何时,慷慨宣称〃我不防御,我进攻〃的列柳申科上将,走到了连防御都无法组织的地步。
接到〃分散突围〃的命令,列柳申科愤怒至极。一度想就此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
但耐下心来,看到命令末尾〃越乱越好〃的字样,又在绝望中感到了希望远东总部不采取救援行动,后面有文章。
追兵将至。他召集下属各师抓紧作出部署:绕开海拉尔筑垒地带,趁夜分散突围,沿途抛弃那些携带不便的兵器火炮……
〃就象1941年,在白俄罗斯那样?〃一名师长嘲讽地问道。
列柳申科愣了一下,脑海中浮现出痛苦的回忆。
但他点点头:
〃是的,就那么做。……跟部队讲清楚,跑得慢,就没命。〃
(903)
沈阳。三经街。一个晴朗的中午。
毛泽东很少这么早起床。
走上户外阳台,作几个深呼吸,寒冷而新鲜的空气使他精神爽朗。回到室内,他心情愉快地签署了几份文件。
其中一份来自日本。
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将军亲自向他发出邀请:预约明年一月中旬,也就是下个月,请他出席在日本奈良市召开的〃战胜国及盟军对日本和平条约〃签定仪式。信中还附带了一份日本天皇裕仁亲笔签名的请柬。
这是一次重要会议。中国华北联军作为独特的一方受到邀请,也证实了这支力量的不可忽视,说明国际社会对华北民主联军战争贡献的承认。
毛泽东决定亲自去。他本人至今还没有涉足过日本,但毕竟九州岛上驻有近万名华北联军占领军。他有兴趣去看一看这个给近代中国造成多重灾难、也带来巨大变化的、奇怪的国家。
这又是一次重要的国际活动。会晤多方领导人,是他和他的党、军队和国家走向世界舞台的一个历史际遇。
他挥笔答复了邀请。
另一份来自前线。在满洲里方向,杨陈黄兵团和萧、周、万三纵队对溃不成军的列柳申科集群一再围追堵截,缴获甚丰。敌军残部继续向赤塔方向退去。一兵团林彪司令员在专列指挥车上来电请示:如果继续前进,将面临跨境作战。我方准备尚不充足,是否暂停休整?
毛泽东想了想,挥笔批上:〃宜将剩勇追穷寇!〃
第三份来自书记处。任弼时总书记报告:党内征求意见的结果,同意修改党名为〃祖国进步党〃的党员人数已超过60%,约有25%的人弃权或表示没考虑好,明确表示不同意的只有约15%;他请示:是否以内部通报形式,向全党发文?
毛泽东大笔签字:〃照发。〃
第四份来自莫斯科。是〃古玩方丈〃小组的最新要害情报。按照既定渠道、履行完整加密规则的这份情报,显示:
1,苏军整个远东已陷入兵力空虚状态。估计斯大林无奈中只得放弃海参崴。
2,前线总指挥部计划从乌兰巴托搬迁到伊尔库茨克。前线城市赤塔也因兵力不足,而在部署撤退。
3,另外,主管国防工业的人民委员卡冈诺维奇将因为生产效率上不去而被解职……底下是一些情报的细节和数字,以及简要分析等等。
毛泽东走到地图前,思索一阵,在〃赤塔〃两个字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圈。
看上去就像给这场规模宏大的战争画了一个句号,也象是他带往〃奈良和会〃的一份战利品。
(904)
朱德总司令搬进这座充作苏军指挥部的建筑时,墙上的大幅作战地图还原封不动地保留着。这下省事了,他和粟裕当下就对照地图,研讨前段苏军作战意图,盘点起〃两江战役〃的战果来。
由于叶剑英已被派往南京,跟随周恩来一起筹备建立〃两党军事协商会议〃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粟裕于是由毛泽东提名,正式就任华北联军总参谋长。
盘点结果,两江战役预计三周,实际耗时超过一个月。战区也扩大到黑龙江边上的伯力地区,并且已发展为〃四江战役(嫩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
自11月初发动以来,至12月上旬,共歼敌29万6千余人,其中苏军19万2千余人,满洲人民军10万3千余人。除击毙外,俘虏人数达到22万人,其中包括一名大将和一名上将。解放了四江流域内几乎所有大城市。
这是华北联军成军以来,举行的最大规模战役,投入力量也达到空前的73万人,包括两大主力兵团和全部的海军两栖纵队,以及超过四分之三的空军。这还不算后方动员的人力。
粟裕打趣地问道:
〃老总啊,我这个计算法会不会有些赖皮?两栖纵队的黑龙江下游作战,本来不在’两江战役’计划范围之内。那是’长臂猿’的一个组成部分,毛主席亲自抓的……我们抢了’海军毛委员’的功劳哩。〃
〃哪里话哟,华北联军是一家么,分什么你我唦。〃朱老总乐呵呵。〃计划是一回事,战果又是一回事。从大局着想,用总体战果来迎接新年,送给全国人民一个大金娃娃!也是支援恩来他们在南京的谈判地位嘛。〃
〃那我就这么报啦,老总?〃
〃要得。老蒋不是宣传他的兰州战役,6个月,先后歼敌44万嘛?可他放跑了一个大将。我们哩,这回送给他一个大将!把叶廖缅科交给他,帮他去把宝贝儿子胡宗南换到!格老子,也让他老蒋对我们刮目相看一哈儿!〃
〃送给老蒋?嗯,这也算个大礼呢。我们不留一留?〃
〃留他作啥子?你们湖南话讲,冒得用噢。老蒋供应石油弹药,我把俘虏换起走,个买卖硬是要得!别忘了告诉徐向前他们,对俘虏将领要优待撒。〃
粟裕点头,转身去做安排。
(905)
警卫员领进几个风尘仆仆的军人。
〃报告总司令,原陕甘宁边区中央保卫局副局长,欧阳毅向您报到!〃
朱德上前,握手:〃欧阳,到底回来了?你们辛苦啰!〃
欧阳毅感动地握住朱老总宽大的手掌,脸上有泪光闪烁。
〃总司令,报告一个不幸的消息:徐司令,海东同志……牺牲了。敌人垂死挣扎的时候,在伯力第二监狱下了毒手。〃
朱德闻讯闭上眼睛,缓缓肃立:
〃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