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鹆瞎炭莆淖橹募笮巳ぁ?br /> 北平城被完整地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政府签约,予以整体保存,并由联合国建立了专项维护、修缮基金。
借此东风,华夏合众国强化了各地古城和文物保护工作,文化部长陈毅任内,这项事业进行得有声有色。
北平秋高气爽的时候,国家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毛岸英院士,在这里迎接了几批来访的客人。
其中苏联著名学者、哲学家帕维尔·费奥多罗维奇·尤金,与44岁的毛岸英进行了一番对话。
交流若干理论问题之后,尤金问起:
20年前,究竟什么原因,使中国共产党决定更换党名?——“难道就是为了迁就美国援助这类实用主义目的么?我很难相信。一个建立20多年的、成熟的党,它的领袖们会那么功利?”
毛岸英思考一阵,回答:
“那时我本人还很年轻,而且不在国内。但后来,我有机会同父亲探讨过。”
“哦?那么他——我是说令尊大人,他怎么说?”
“他的解释是:那时,除了党的生存环境严酷、任务重大、战争紧迫、需要外援之外,还在于,我们党内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太少。甚至可以说,一个合格的也没有。包括长期在苏联学习的王明等人在内……那么,一个并不真懂马列主义、共产主义的组织,却硬要挂着共产党的招牌,这显然不合适。”
尤金笑了:
“他们到底承认自己不懂、或者并不真懂马列主义了?”
(毛身后为当时苏联大使尤金)
毛岸英也笑了:
“科学是容不得虚假和误导的。对于发明者和实践者都是如此。通过这些年的研究,我觉得,家父的这个认识,对你们也同样适用。”
尤金耸耸肩膀:“这个话怎么理解?”
毛岸英道:
“我在苏联生活将近10年。……我认为如果苏联党和它的领袖们真正懂得、或者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话,很多事情就不会那么做。所以说,如果是因为不懂而做了,那么还情有可原……”
尤金感到,话题过于敏感,周围又有旁听者,及时结束了讨论。分别时,他请毛院士向他著名的父亲,问候健康。
陆续,双方高级别代表团实行了互访。坚冰开始解冻。
(987)
日本。长崎造船厂。一座巨型的30万吨级干船坞新近落成。
石油需求的剧增,使得油轮的吨位越造越大,海外订单中25万吨的油船已不那么令人刮目相看了。
50年代,蒋介石前委员长在《提携日本案》中,就有注入资金、扶持日本原来基础较好的造船工业这一条款。战后恢复时期,该提案成为日本经济救生圈之一。
扶持和提携日本,这一建议后来被作为一项具有长远眼光的既定国策。
虽然颇具争议,但事实证明这是蒋先生对中国建立稳定的国际环境作出的一个战略贡献。同时也体现了一种较为合理的国际分工。
十几年里,除了接受各国航运公司的大量民用订单,日本造船业还几乎包揽了中国海军主要舰船的通用船体制造。船舶下水后,根据需要,送往大连、青岛、宁波、湛江等地进行舾装。
经济复苏中的日本造船业,以此作为战争赔款的实物抵偿,长期保证了华夏海军的需求,也维持了许多客户。
而缺少假想敌的华夏合众国海军,舰艇保有量的吨位数在不断萎缩。海军参谋部门,也长期感到缺乏新战略的制订必要。
当年的“海军毛委员”时代,似乎始终是最富传奇色彩的军史教材。
(988)
1965年,周恩来总理卸任时,世界各国一些热衷于比较经济学的人士正在为了苏联和中国——究竟谁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问题,争论不休。
一方拿出苏联年产1亿吨钢,而华夏合众国只有7200万吨的数据,来证明苏联体制的优越性。
另一方说:中国有近6亿人口,但还大量出口粮食,苏联人口只有2亿,可每年粮食要进口。
一方又拿出两国石油数据,证明中国石油产量远不如苏联。
对方则指出:即使不考虑中国位居世界第一的煤产量,仅计算从中东和南洋进口的大量石油,中国每年的石油消耗量大大超过苏联。
当一方津津乐道苏联机床产量时,另一方提醒说,华夏的电视机产量和普及率,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双方争论的那些,诸如棉花产量、铁路里程、汽车保有量、人均卡里路摄入量、进出口额等等能够衡量国家实力的指标数据,令旁观者感觉陷入了数字的海洋。
倒是一般民众,并不在乎究竟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的排位,只忙着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
(989)
合众国首都石景山市。国务院办公大厦。
1965年春,周恩来总理两届12年任期即将届满。
离任前,在东亚15国协作会议上,周恩来提出建立“亚洲经济合作区”、统一以“亚元”为结算单位、平衡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设想。
各国代表们讨论后感到,这是一个现实可行、周到兼顾、利益平衡、具有鲜明周恩来风格的提案。
欧美舆论也纷纷给予好评。
尽管竞选连任的呼声很高,而67岁的周恩来身体仍然健康,但他决心效法华盛顿的先例,放弃再次参选,给更年轻的一代腾出岗位,也给合众国的政治体制确立良好规范。
祖国进步党的代表大会通过了他的辞职报告。并全体起立鼓掌,向一代优秀执政者、和谐社会的创立者表达敬意。
大会推选出新一代竞选班底。从这一届起,执政体制也“与时俱进”,改为每届四年一个任期,以加速官员岗位流动,适应日益变化的外部世界。
北平奥运会闭幕时,一些东南亚国家——主要有越南、老挝、朝鲜、兰芳共和国、缅甸、泰国、柬埔寨、尼泊尔等,纷纷提出:以经济火车头——华夏合众国为主体,建立一个“远东民主主义共和国联邦”的建议。
其中以周恩来的多年老友、越南领袖胡志明、柬埔寨亲王西哈努克最为积极,甚至提出制订《联盟宪法草案》、推举周恩来为联盟首届总统等具体设想。
然而华夏合众国议会几经讨论,最终否决了这个提议。
理由是,过于庞大的国体并不符合现代国家发展的趋势。议员们举出美国曾谢绝墨西哥加入联邦的例子,来说明国家集团并不是越大越好。
最后众议院的朱德议长说了一句让大家开心的话:
“中国该有自知之明。能够对巨大的诱惑说不,那才是真牛气哩!”
中国,没有盲目扩张,没有吞并和欺凌弱小民族的野心,也没有对世界制造经济以外的挑战。
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强壮而和蔼地座落在世界东方,象过去的五千年一样。
(990)
这一时期,《国际金融报》转载的诸多外电,记录了中国60-80年代的若干进程。
法新社1967年6月11日报道:※
题: 《巨大发展潜力激发美国汉语热》
美国人真切感到了中国的崛起。为保持其全球竞争力,不少美国人急切地学起了汉语,颇有些临时抱佛脚之嫌。
“亚洲社团”组织的负责人表示,过去5年中,美国年轻人和他们的父母戏剧性地增强了学习汉语的兴趣。
法新社称,专家指出,中国的经济、文化影响力是促生汉语热的原因。去年调查显示,美国2500所中学——难以置信的巨大数字——有兴趣提供汉语的高等课程设置。
由于其突出的贸易者、消费者及投资者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中美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日俱增,中国将代替美国成为最大的消费国,并将在未来30年内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亚洲社团”的研究还显示,尽管美国务院已指出汉语对美国的发展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教育设置与此不甚相符,有待改进。
该社团定下10年目标:使至少5%的美国中学生学习汉语。
※该文实际发表日期为2005年2月。
……
《国际金融报》 (1977年09月26日 第七版):
世界经济论坛即将于9月28日发布《1976至197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华夏合众国——中国排名第15,较去年下降3个位次。
这是由于排行榜新增了2个小国家,且排名较靠前;另一个原因在于,世界经济论坛认为,华夏合众国宏观经济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今年的报告覆盖了110个经济体,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一次。近千名商业领袖接受了问卷调查。
华夏的国际竞争力排名略有下滑,但并不显著。世界经济论坛曾表示,前后10位之内的排名变化并不一定反映竞争力状况的实质性变化,但一些指数排名的下滑仍值得关注。
洛佩斯指出,华夏合众国近年来经济良好增长得益于以下因素: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政策进步和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包括浩大的城市化进程在内,仍是GDP的增长点。
(991)
加利福尼亚。萨克拉门托。1977年10月。
73岁的邓小平副总理,健朗地走下州政府官邸的台阶。66岁的罗纳德·里根州长热情地领他来到一辆敞篷汽车旁。
邓副总理这次是到纽约参加联合国第31届大会。他刻意提前启程,以便路过加州,逗留两日,为了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加州熊猫馆终身馆长蓓姬来信——她们的“华美”和“工合”前不久都由于寿命大限,先后去世了。而纽约的潘弟和潘达也早已不在人间。这使她和那些热心观众都很难过,百般无奈中,想起30年前送它们来美国的那位老朋友——他仍然是政坛上的活跃人物。
邓小平收到来信,认为这是不可拒绝的请求。于是毫不迟疑地亲自答复,并且又来了一次“亲自押送”。
新一代的“华美、工合”送到了熊猫新馆。蓓姬喜泪盈眶。
在发烧友们的欢呼中,它们被安置到新家园。
二是因为30年前的这位熟人——罗纳德·里根先生,成功地连任了加州州长,并享有问鼎美国总统宝座的明显呼声。在目前华美关系有些微妙、经济领域摩擦渐起的时分,邓副总理希望能有机会做一些未雨绸缪的工作。
副总理和州长会晤之余,不约而同地点了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节目:——放映一部四分之一世纪前的宽银幕老电影:《工合·浴血熊猫》。
影片唤起了他们无数的记忆。
走出加州政府礼堂的放映厅,这位当年扮演卡尔迅将军的现任州长,微笑地坐进驾驶位,挥手对副总理说道:
“邓政委!今天我想和你一起,开着吉普车去检查阵地。”
邓小平迟疑一下:
“啥子吉普车哟?这分明是个现代化跑车么。不过,里根州长想去哪里检查阵地?”
“我们就看看西海岸新修的高速公路吧。是根据最新标准建设的。然后,我们可以去您想去的任何地方。”
邓副总理巡视着高速公路,点头道:
“唔,看来我们的高速公路建造标准也要提高了。今后,六车道是起码的。”
里根州长提问:
“邓政委,我想知道——卡尔迅将军的吉普车和我这辆车,您坐着有何不同感觉?”
邓小平又一次以芥末式的敏锐辛辣,直率答道:
“吉普车么,雪中送炭。豪华跑车,锦上添花。”
里根州长想了想,还是赞同了邓的这个评价。但心有不甘地又问:“那么您说说,又有何相同之处?”
“相同之处么,卡尔迅将军和州长先生你的这份战友、朋友的情谊,我们同样不会忘记。你们开起车子走,我都喜欢坐。”
(992)
1980年4月。浙江奉化,溪口镇。清明时节。
雪窦山下,一处风水绝佳的墓地。
欧文·拉铁摩尔先生今天特地前来,参加蒋介石先生的葬礼。这位中国现代史上不可缺少的人物,本月,以93岁高龄退出了历史舞台。
长期担任太平洋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会会长的拉铁摩尔先生,在50…60年代修复了同当年这位“总司令”的关系,与他常有书信往来,并义务承担了《蒋介石日记》的英文译稿校订工作——这部延续了57年的日记,是各国领袖人物中不可多得、甚至绝无仅有的一个特例。
根据蒋公遗愿,在南京,中山陵的一侧,还为他修建了一处规模不大的衣冠冢。他希望人们认可他对中山先生“三民主义”思想的追随和继承。
拉铁摩尔撰文,给予这位一生奋斗不懈、自强不息的老人以中肯、客观的评价。
华夏合众国著名在野党领袖、70岁的参院议长蒋经国先生陪同他重访了南京和重庆。
同年9月。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