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里根也哈哈大笑:
  “没想到竟然这样!可见我当年对这个角色没有选错。当时也是你和乔冠华先生,帮我坚定了信心……不过呢,还有一点我不开心——几年前,你们的邓副总理,却不承认我和卡尔迅有什么共同之处。他认为,我是个只会锦上添花的家伙!”
  龚澎又被逗乐了。但是机敏地说:
  “总统阁下,如今,饥寒交迫的时代确实过去了,历史可能不再给人雪中送炭的机会。但能在繁花似锦的日子里,做到锦上添花,也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呢。”
  总统对总理这番话表示赞同。
  撒切尔夫人对她在峰会中结识的另一位女性同伴颇有兴趣,话题也从相对私人的角度切入。她对龚澎女士并不染发这一点表示激赏——毫不做作,满头银丝,却依然腰身挺拔、风姿绰约。
  龚澎解释说:自己历来缺少打扮的习惯,是个“赶不上潮流的过时人物”了。
  话题渐渐谈到关于香港问题——两国1946年谈判时,约定续租期为50年,那么将在1996年到期。撒切尔夫人小心翼翼地试探再次续租的可能性。
  龚澎总理笑答:
  “这方面我也同样是个保守的人,差不多可以申请加入你们的保守党了。不过我想,我们总能一起找到合理、双赢的解决办法。我愿意和首相为此经常沟通、频繁互访。”
  随和、乐观的密特朗总统,送给新结识的龚澎总理一本自己出版的新书《中国,面临挑战》※。龚澎随即用法语读出书名,并打趣道:
  “嗨,总统阁下,您的前任——吉斯卡尔·德斯坦总统可是经常用中文同我们交谈哦。他还能用古汉语讨论孔孟之道呢……我们知道,您被称为欧洲最为博学多才的国家元首,所以希望您经常到东方、到我国走走,展示您的博学,增进彼此交流!这个邀请长期有效!”
  密特朗当即愉快表示,年内将到访华夏合众国,洽谈高速铁路技术转让以及双边“全方位”合作问题。
        ※ 《中国面临挑战》系密特朗著作。另外,德斯坦总统中文功底很深,确实对古汉语和中国史颇有研究。
  会间某次,谢列平总书记与龚澎有段意味深长的对话:
  “请问总理女士,您,是否信仰过基督?”
  龚澎诚实作答:
  “是的,五十年前我在教会学校读书的少女时代,曾经是个纯正而虔诚的基督徒。怎么呢?”
(基督少女龚澎)
  “可是总理女士,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四十年前,您却是一位坚定忠诚的共产党员。”
  龚澎注视他一下:
  “是的,总书记同志。正因为如此,我想,在今天彼此的国家关系问题上,我们会找到共同语言。”
  “那么我想,这些共同语言对你我来说,不应该过分复杂,对吗总理同志?”
  “是的,它们简单明了:那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一位老共产党员——周恩来总理提出的。现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的普遍共识。我们不妨就从这个最简单的起点上开始对话吧!——不知总书记同志是否还有更为简明的建议?”
  总书记承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足够简明。
(997)
  巴黎东北郊。布尔热机场。
  1987年6月11日上午11时,法国总统密特朗乘直升机抵达这里,主持第37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的开幕式。拉开了这个世界最大的航展盛会的帷幕。 ※史实。
  本届航展共33个国家、1500多家厂商参加,展品1465种,实物飞机200余架,其中30架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巴黎航展最精彩、最受欢迎的节目还是飞行表演。布尔热这座古老机场,成为当代新式飞机大显身手、各施绝技的空中舞台。自航展开幕起,每天都有飞机升空表演。尽管天气多变,时晴时雨,但飞行表演丝毫不受影响,仿佛越是恶劣天气,才越能显露飞行英雄的本色。
  苏联、美国、中国、法国都派出了大型飞机参展。
  载重量达170吨的巨型运输机“安124”,稳坐世界飞机重量级冠军的宝座。总设计师巴拉布耶夫,亲自向参观者介绍飞机性能,还掀开巨大的机头,让人们从这里进入机舱参观,引起极大兴趣。
  静态表演的美国超音速轰炸机B-1,从美国本土,途中不加油飞越大西洋直抵巴黎。这漆成黑色的“大鸟”由美国士兵把守,参观者只能隔着一定距离望几眼,使它蒙上神秘色彩。
  这架变后掠翼远程多用途轰炸机,可执行战略突防轰炸、核打击等任务。隐身性能颇佳,由于大量使用吸波材料,雷达反射截面积只有B-52轰炸机的百分之一。6月16日闭幕时,这架B-1离开机场起飞,观者如堵,盛况空前。
  华夏合众国的航天飞机“玉兔”虽然个头不起眼,却因为前不久刚刚向“广寒宫”号联合空间工作站运送人员和物资,是一件刚从外大气层回归的实物,从而成为本届航展的明星。
  最令人惊心动魄的表演仍属战斗机。
  东道主法国当仁不让,派出了成熟战斗机——“幻影3”。
  英国派出独有的垂直起降“鹞”式;
  美国派出了杰作F-14“雄猫”。
  苏联以200人的高规格代表团参展。13种飞机中半数以上是首次公开展出的,米格29、苏25等新机都做了飞行表演。
  华夏派出双座双发的“腾雾-9H”是该系列的最新研制型。它装有向量喷嘴的发动机及全动型鸭式前翼,堪称当今优秀的战斗轰炸机。拥有中远距空空导弹的同时,还挂载空地、空舰导弹。H则代表海军舰载型。
  它一出场就以短距滑行200米腾空而起,大角度爬升、滚转、倒飞和盘旋,使观者为之喝彩。
  瑞典的“鹰狮”和英德西意联合研发的“旋风”欧洲战斗机也先后亮相……
  米高扬设计局试飞员克沃丘尔第一天驾驶刚问世的米格29飞行表演时,因发动机吸入飞鸟而发生了坠机事故。飞机失去控制,但他为避开建筑物和观众,坚持飞离这片区域才跳伞。发生故障时距地面高度仅150米,跳伞高度尚不足30米。克沃丘尔离机2秒,飞机就爆炸起火。
  尽管米格29出师不利,但它所表现出的高机动性仍堪称世界一流,苏联飞行员高超的飞行技艺也给观众留下印象。
  记者招待会上,驾驶员向他赖以逃生的K…36弹射座椅设计师表示感谢,也是为其做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活广告。 ※同期史实。
(998)
  巴黎航展是世界最著名、规模最大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航展。各国都愿意把最新试制出来的飞机——甚至是试验机,都拿来亮相,于是航展成了展示新机的最佳场所。
  1961年,第24届航展,适逢人类载人航天成功,巴黎航展从此正式定名为“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
  1969年第28届航展,展出了英法联合研制的“协和”号超音速客机。另一颗“明星”则是在当年2月9日刚刚首飞成功的中美合资“鲲鹏808”巨型运输机。两种新机轰动了航空界。
  那届航展上还有一个亮点:运送“阿波罗号”飞船登月的、中美合作开发的大推力捆绑火箭—“盘古4型”露面,但还是比苏联同类型火箭晚出世了一年。
  1983年第35届巴黎航展,展出了美国“企业”号航天飞机,由于前年航天飞机载人飞行成功,“企业”号成为那一届航展的翘楚。 ※史实。
  法国达索公司总裁埃德尔斯泰纳先生认为,本届航展之所以规模空前,是因为世界航空制造业复苏。此间舆论认为,航空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界希望通过航展巩固其在该领域的地位。但欧洲产品的竞争力,受到中美合作技术和对方庞大市场的巨大压力,暂时还没有突破的好办法。
  本届巴黎航展,名机荟萃,人流如潮;精彩绝伦,名不虚传。
  华夏合众国——中国航空航天工业,本届共有21种型号的产品参展。
  除了“女娲3型”火箭、合资生产的“鲲鹏848”远程客机之外,其他都是独资研制的型号。当然“独资”的含义是可以购买部分技术。其中支线客机“鸵鸟…L”以及运输直升机“工蜂…N”已略嫌过时,显然是为谋取订单而非展示而来。但用“鸵鸟”机体改装的远程电子预警机引人注目。
  最神秘的是被称为“蜂王”的战斗直升机。它只做静态展示,停在美国此时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眼镜王蛇AH-1W”身边,与苏联新秀“米-24”遥遥相对。漆黑的涂装,更加重了神秘色彩,暗示着它是为夜战而研发。
  直到退场时,它才做了几个动作:加力起飞后直接进入半筋斗翻转;急转弯下降,低空大坡度盘旋;大角度跃升旋转。特别是最后一个动作——但见“蜂王”昂头跃起,稍稍稳定后即连续旋转720度。英姿勃发,威风凛凛。
  观众们了解到,它是为华夏合众国国防军建军40周年的献礼之作,目前尚未服役。
  不过也有人泼冷水。他们言之凿凿地预言说:这类武器——战斗直升机很快就会过时了。
(999)
  公元1997年6月11日,中国第一届联合政府成立50周年之际,最新出版的一期《时代》周刊(中文版),援引了《经济学家》杂志的诸多统计数字,试图向读者介绍一个“数字中国”:
  ……文中说:
  华夏合众国,今天排名世界第一的主要指标有:
  钢产量、粮食产量、蔬菜、棉花、肉类总产量、化肥、水泥产量、电视机和多种电器产量、港口吞吐量、铁路年旅客运输周转量、原煤产量、固定电话用户数……等20余项。
  排名世界第二的指标有:
  人口数(7亿6千万人;仅次于8亿人口的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外贸进出口总额、发电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铁路营业里程、远洋轮船总吨位、民用航空旅客运输周转量、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数、大豆产量、茶叶产量……等30余项。
  排名世界第三的指标有:
  国土面积、耕地面积(少于苏联和美国,多于印度)、大中型拖拉机产量、鱼产量、年专利技术申请量……等50余项。
  这篇《数字中国》为了避免给人古板、枯燥的感觉,以一段语句铿锵、辞章华丽、文采斐然的引文作结——
  100年前的奋发有志者,梁启超曾说:
  ……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赞曰: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000)
  华夏合众国。北平。
  1999年12月10日,诺贝尔基金会的部分颁奖典礼,极其破例地改在东方举行。因为获奖者中,同样极其破例地出现三位中国人——三位百岁老人。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刚满100岁的中国作家老舍。
  他的长篇巨著《太平湖畔》,被称作——“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堪称罕见的文学杰作”。
  现年99岁的林巧稚大夫,在80高龄退休后,仍不懈坚持医学科研,完成了意义重大的人类优生医学课题:《妊娠早期基因缺陷的发现与避免》,为成千上万的胎儿健康孕育探索了可行的道路。这位被称为“东方圣母”的妇产科医学专家,终于获得了华人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
  1999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101岁的周恩来。
  他在退休后的30余年中,多次应邀担任联合国特使,奔波世界各地,化解冲突,协调矛盾,寻求和平解决方案、致力于增进民主、改善人权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特别是80年代,在平息南亚次大陆几次冲突、实现印巴两国民族和解方面付出了长期艰苦的努力,最终促成双方签订了著名的《达卡条约》。
  因为三位高龄获奖者已不能胜任长途旅行,瑞典评奖委员会决定为此破例,特地在东方古都北平,举行了颁奖仪式。
  这个世纪末诺贝尔奖的“中国年”,给这个国家和许多东方民族注入了活力。从而也更加具有世界性。
  遗憾的是,重病的周恩来还是未能参加典礼。一个月后,2000年1月8日,他走完了生命的历程。
  中国各地,亿万人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