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遗憾的是,重病的周恩来还是未能参加典礼。一个月后,2000年1月8日,他走完了生命的历程。
中国各地,亿万人们自发地为这位世纪老人送行。
联合国为他降下半旗。
国际舆论界评价周恩来为“20世纪后半叶的马歇尔”。——而在1959年马歇尔与世长辞时,得到的评价是:
“他是我们时代伟人中的伟人”。
一部大型纪录片《百年恩来》,在华夏所有的电视台播映。
电视解说词并不悲伤。
因为一位曾经梦想着、并全身心实践着“中华崛起”的中国少年,在他离去的时候,,他的梦想,和他的人生,同样充实。
而绝没有另一个时空中的历史上的那些遗憾。
(1001)
达里冈皑草原。纳兰岗峦。
公元2005年4月。
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前夕。
清明节这一天,卡尔迅纪念碑前,摆满了花圈。碑前的祭台上,坐着一只小小的、黑白相间、洁净崭新、没有一丝血迹的绒布熊猫。它显得轻松而安详,但却承载着60年的沧桑。
夕阳古道,芳草连天。暮霭中,有蝴蝶在飞舞。
最后放下花圈离去的,是一群肤色各异的孩子。他们时而回头顾望着。
一位超时空历史学者——凯尔雷斯先生,刚刚在台阶上作完发挥式演讲。他的儿子,9岁的小巴顿站在一旁,帮他慢慢地转动地球仪。
“好了同学们,要说的就是这些。这一切,来源于这个人的功劳。……现在你们看,这样一个选择,是否好于另一个时空中的历史?……希望将来你们对于历史的贡献,比这个人更大。”
孩子们走后,凯尔雷斯没有离开座位,趁着天色还亮,他要把感想记录下来。
翻开拍纸簿,他不暇思索地奋笔疾书:
……苏联。
战后这条新道路固然带来不少失落感,但获得的最大好处是:它切实地避免了无意义的巨大浪费。
没有冷战。没有过度军备竞赛的徒然无谓的消耗。放弃或不得不放弃领土扩张和意识形态输出的指导思想……苏联,首先是苏联人民,而不只是领导集团,成为最大受益者。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对“共产主义”的追求、道路的修正、反思和再努力,一种原本萌芽、或皮毛式的社会形态显得比较清晰和具体了。苏联的不懈尝试,引来世界纷纷瞩目,参观者络绎不绝。或毁或誉,都引起广泛思考。
放弃对外界干扰的同时,换来了自身大大减少了干扰。
苏联得益于全神贯注地投入自身经济建设,在与世界武力对抗的力量对比明显不利的情况下,它除了保卫自己,在与外界的竞争中,选择了一条和平与科技进步之路。
结果,苏联的核武库仅够自卫,但却先于美国把人类送上月球。
到了21世纪初,苏联成为世界上收获赞誉和好奇心最多的一个明星国家。苏联的实力扩充和国家发展,使它已不在乎50年前与邻居纷争中的得与失。
尽管存有内部危机,但苏联仍然活得昂首阔步。21世纪的潮流不再是领土和战争,而进入另一种层次——科学、技术,制度特色和受民众拥护的程度……
苏联觉得,这些,无论哪个方面,自己都堪称一个当之无愧的一流世界大国。
……美国。
如愿地保持着世界第一强国和富国的地位。
没有冷战带来的心理扭曲。仍然象上个世纪初那位强壮、热心、莽撞、率真的牛仔那样,关心和参与着世界事务。人们在感激和赞许的同时,也不乏善意的批评,以及惊诧后的理解。
但是没有惹起仇恨。没有不分青红皂白的恐怖主义报复,更没有对于本土的任何形式的威胁,包括核威胁。
没有劫机。没有繁琐的安全检查。没有海外士兵无谓的牺牲。没有家乡母亲哀伤的眼泪。
没有旅游者被作为人质目标绑架的恐慌,也没有令国会头痛的巨额军事预算……
这个光怪陆离的国家可能会出现许多新思潮和新浪潮,但没有一个是出于冷战、出于对立的扭曲心态。
实惠的收获是:省下一笔至少10万亿美元的巨量开支。这笔钱可以换算为使整个非洲步入现代社会的基础耗费。或者使个人电脑在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得到普及。
……中国。
祖国进步党人通过多年执政,得出的认识是,即使按照原教旨的共产主义——马克思本人的理论,共产主义也不应该首先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去实现,甚至不应该去试验。它所带来的短期效益和它将产生的破坏性与后遗症不成比例。
中国所走的道路,难免重复了资本主义固有的某些弊病,也呈现着资本积累之路上固有的效率、活力,以及肮脏和血腥。
国防开支曾是一笔沉重负担,但在另一个意义上促进了科技进步。
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潮流依次冲刷着中国。产业浪潮,经济浪潮,文化浪潮……中国在70年代末期进入小康社会。
困扰和机遇并存。一方面,青年一代的反叛、传统的流失、性解放、拜金主义、颓废主义、老龄化社会的迫近……等等发展中的固有问题,一一再现中国;
另一方面,国泰民安、价值观的保存、信息革命、太空探索、人口控制,社会的基本公正,以及诸多前景的可期待性,使这个国家整体健康。
祖国进步党人欣慰的是,在他们先后、或轮替执政的40余年中,祖国,确如他们给自己党名的定义那样,实现了社会进步。
这种进步是扎实的、连续性的、后悔和惋惜较少的。至少大大少于史实。
这是一条极其现实、清醒,也不乏壮丽的道路。
他们没有尝试那些不切实际的跨越。也没有条件——用亿万人的生命、青春和福祉作为代价,去进行社会试验。
国民党人也少了很多遗憾。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所进行的、健康的、制度的建设,使他们修正了往日的独裁观念,也重新拥有了改造自身、问鼎政治的众多机会。
党派政治家明白了,他们理应从属于人民,而不是相反。
中国,少了一些伟人,多了一批务实的管理者。一个大的收获是——令人厌恶、乃至深恶痛绝的腐败,终于得到有效遏制——虽不可能根除,但切切实实地得到了遏止。这归功于制度上的有效监督。
而在另一个意义上,由于减少了犯历史性错误的条件,伟人也许真的成为完善的伟人……祖国进步党,也给祖国带来了切实的进步和崛起。
日本。……
(尾声)
天色暗下来,渐渐看不清了。蝴蝶还在飞。凯尔雷斯还在写。
“爸爸!天黑了,该落幕了。”
9岁的小巴顿终于不耐烦了,他已经安静地等了一小时。
“你写得还不如我写得快呢!”
“嚯嚯?你写?你写了些什么?” 父亲感到惊奇。
小巴顿站起来,捧着一个大本子:“哈,你不信?你讲的时候我记的——那就让你见识见识吧!”
随后在黑暗中大声朗读起来:
“英国。伤亡人数大大减少。殖民帝国虽然瓦解,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
“德国。没有被分裂。没有柏林危机和后来那些冷战的麻烦。
“朝鲜。没有骨肉离散、没有战争流血,和时至今日的对立。
“日本。没有遭受原子弹之苦,也就没有随之而来的委屈。生存没有受到明显的威胁或者敌意;也就没有军费开支的必要。而所谓反省问题呢,并非来自外界的压力。
“中东。冲突减少。以色列有一个象征性首都和几片远远大于国土、便于耕作的富庶土地——总之资源分配合理才会这样。
“苏联。没有冷战的巨大消耗,联盟也没有解体。独自进行着‘一国共产主义’的实验。但扩张主义将受到遏制。
“美国。没有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没有古巴危机和冷战中的核恐惧,没有军备竞赛的无益消耗。……嗯,也许,还没有‘9。11’——这句是我加的。
“中国,至少没有文化大革命。没有无法根治的腐败、没有海峡两岸的对峙、民族的分裂、缺失的公正、迷茫的人心,等等。
“爸爸,最后你说,到了21世纪,会有一种‘大同社会’的理想,开始再次在中国和世界的土壤里萌芽。
“这个大同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一个童声,在暮霭降临的原野里,向远方扩散着,越来越弱,越来越远……
(尾声2)
“嗯?不错!比我说的简单明了。”父亲摸摸孩子的头。“说了这么多,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我知道。”小巴顿抬起脸,泛蓝的、无邪的眼睛望着星空,一针见血:“那就是——美好,永远也办不到。”
父亲惊愕,怔怔地打量周围。
蝴蝶远去了。他感到一种失落的残酷。
“难道,就没有……另一种历史么?”他困惑地问。
“见鬼。即使有,还是很多人觉得不理想。所以,美好——永远也办不到。”
九岁的孩子,自信地答道。
“它……生存在憧憬中。”父亲不甘心,喃喃自语。
一个童声,在黯淡的原野里,向远方扩散。
越来越弱,越来越远。
(幕落·全文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