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基地骨干队伍来自几个方面:
从冀热辽根据地冲出鬼子包围圈的萧克、段苏权、曾克林部队;
从冀中平原长途撤离的吕正操部队;
大青山根据地反〃扫荡〃中被迫转移的王尚荣部队;
从晋冀察就近抽调的杨成武部队;
从晋绥抽调的120师余秋里部队。
新部队还在陆续集中。
与此同时,为严格保密,卡尔迅与徐向前商量,取得苏蒙边防军同意,派出两个警戒搜索营,对乔巴山小城、西乌尔特小镇及附近流动人口实行了控制,严密封锁大草原通往满洲的潜在通道。
岗哨、骑兵、自行车、吉普车组成的巡逻队,在方圆几十公里的无人空间织起一张大网。对于偶尔拦截到的蒙族牧民,一律劝他们放弃向东走的路线。四海为家的牧民倒也并不坚持。
警戒指挥官曾克林得到命令:三个月内,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他为此立下军令状。
(104)
8月1日,察蒙军区纳兰基地教导队成立,随即开展新武器、新战法训练。
参谋部、政治部、后勤部等机构一一完善,主要干部都配发了第一轮到位的军用怀表、望远镜,并学习使用步话机。
物资清点和发放井然有序。按照供给计划,各部日新月异地改善着装备和食品结构。士兵们的子弹带开始充满,再也不必用庄稼秸秆塞进去充数了;没有人再担心吃不饱饭,人们肚子里的油水渐渐增多;伤病员在野战卫生院得到治疗;士气达到令人满意的高度。
培训的司机竟隐隐出现过剩因为车辆还不够多。
自行车学习热也随着掌握人数众多而变得不那么时髦了。修车、补胎已经没有人称之为〃技术活〃。
8月中旬的一天,徐向前给卡尔迅带来几份电报。
一份是延安来电:
为配合今后运输,已通知各根据地开始修建野战机场。
另一份是延安转发的,写道:
亲爱的埃文思长官:
本部队乘坐〃鹦鹉螺号〃和〃舡鱼〃号,首次进行太平洋吉尔伯特群岛中的马金环礁两栖进攻作战,成果显著。士兵们祝福你! 代理指挥官詹姆斯·罗斯福
得知自己一手带起的部队,参加了太平洋上美军第一次两栖反攻※,卡尔迅笑了,喃喃自语:〃呵呵’鹦鹉螺’!还要海底两万里呢。〃
※史实:1942年8月5日,〃工合营〃突袭日军占据的马金岛环礁。
第三份也是延安转发。写道:
埃文思弟弟:我在重庆重病(黄疸性肝炎)。母亲在加州去世。现已回到印度。想念你的乔。
卡尔迅明白,这是史迪威在试探着与他联系。电文相当含蓄,没有正式称呼和落款,并且只谈私人问题,理解它需要默契。他当即回电:
乔:深切的关心和深切的哀悼。请一定安心治病。我很健康,S&L药物效果不错,可以帮你分担费用。爱你的埃文思。
(105)
印度。比哈尔邦,蓝姆迦兵营。
这里的中国士兵发现,一名60岁的美国中将,出现在训练场上。他身材瘦削,穿着开领短上衣和短裤,戴一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宽檐战斗帽,在操练队伍中走来走去。
时而,他伏在卧倒的士兵身边,帮他们校正瞄准点,或者做示范有人知道,这位将军曾是本世纪美军第一代的神枪手……缅甸失利以后,不甘失败的史迪威将军在印度重新建立了支撑点。
是五月份开始的大溃退。
杜聿明少将带着大队远征军逃进荒无人迹的缅北野人山,十万人中,四万多葬身在原始森林。※
※史实。
史迪威带领他的小队,16天里,穿越蛇蝎虫兽出没的林莽,疲惫地跋涉300英里之后,来到印度的英帕尔。
一位跟随走出缅甸的记者这样描述:将军〃不仅靠权威,更是靠意志驱动这场艰苦的行军。他体重至少减轻20磅,瘦得只剩皮包骨头。双手颤抖,皮肤蜡黄,象得了黄疸病。眼窝深深陷下去……〃
为把队伍带出绝境,以及命令空军去拯救野人山的灾难,老将军声嘶力竭,严厉粗暴,〃他恰似愤怒的上帝,骂起人来有如堕落的天使……〃
美国飞机发现了远征军的踪迹,开始空投救援物资。
日本人满以为中国远征军在滂沱大雨中退入〃死亡之谷〃,注定束手待毙。后来才发现:〃美国空军解救了这些穷途末路的中国人。他们向胡康谷地和孟拱谷地空投了大量粮食和物品,才使奄奄一息的中国士兵免遭覆灭。〃
〃据估计,至少有132吨粮食和物品被空投在中国军队的行军路线上。〃
5月25日,史迪威从阿萨姆邦的延苏吉亚飞到新德里。
(106)
第二天,美国各大报纸转发美联社记者发回的现场报道:
〃5月25日,印度新德里:在缅甸遭到沉重打击之后,约瑟夫·史迪威中将依然充满战斗精神。他宣布,缅甸能够、而且必须从日本手里夺回来。〃
晚上,史迪威在写字台前,起草一份给陆军总部的电报。
〃我相信,中国在战略上具有决定性的重要地位,我对此深信不疑。因此,不向中国战区派遣美国部队,无疑是个重大错误。※〃
他的批评矛头毫无畏惧,直指决策机关,包括他所敬重的马歇尔。
※电报原文。
5月28日,他乘坐一架B-25离开新德里,重返中国。
6月24日,蒋介石表示,可以接受史迪威在印度装备和训练中国军队的计划,甚至答应向印度空运5万中国部队。
史迪威一再打电报、写信,向史汀生和马歇尔催问援华的项目和数量,以至于马歇尔都感到有些不耐烦。有一次,他来电批评史迪威过于急躁。
宋子文也打电报给史迪威,劝他不要火急火燎地催促美国陆军部,因为对华运输实在太过艰难。
租借物资,从美国东海岸装船,穿过大西洋、印度洋两万公里的海运,从卡拉奇上岸,经过2500公里的铁路,运抵加尔各答;再经过孟加拉至阿萨姆的窄轨铁路,运到空运司令部的各机场;最后飞越〃驼峰航线〃到达昆明。
尤其是最后一段的〃驼峰空运〃,十分艰险。
7月初,80岁母亲去世的消息和黄疸病的双重痛苦,袭击着史迪威虚弱的身体,但没有拖跨这个顽强的老头。※
〃在36个小时内,接连服用了8种药物,病终于好起来〃他在日记中写道。秉承着父亲的教诲:〃不工作就是罪过〃,他在病中不停地撰写各种备忘录、形势分析、《整编方案》、训练计划……
他决定〃用文件轰炸〃蒋委员长。
这期间,蒋大元帅和他的美国参谋长之间的矛盾经历过一次爆发和平息蒋于7月初致电宋子文,要求转告美国政府,将史迪威〃自动召回〃※。
罗斯福总统为此派出他的经济顾问劳克林·柯里博士再次访华,几番斡旋之下,终于使双方言归于好。
史迪威和柯里赴印度之前,委员长夫妇在重庆黄山别墅举行家宴为两人饯行。宋氏三姐妹难得地一起出席了宴会※。
※均为史实。
8月15日,史迪威处理新德里司令部积压的各种文件完毕,赶往位于加尔答以西300公里的蓝姆迦训练中心。
机要副官交给他一份来自〃埃文思弟弟〃的电报。看到〃S&L药物效果不错〃这句,他露出会心的微笑。
史迪威将军(1883/3/191946/10/12)
毛泽东亲自签名送给卡尔迅的照片。
左二为王明(陈绍禹)
(107)
延安。杨家岭。
正在进行的一次整风讨论会被一个小小意外所打断。
朱德看了手中电报,闷闷不乐,转手交给发言结束的毛泽东。毛泽东仔细看完,不由得一掌拍向面前的木质方桌:
〃这么搞,还讲什么国际主义?〃
王稼祥怔了一下,拿起电报。是徐向前打来的:
〃中央及军委:据我方及美方驻赤塔物资监管小组报告,近日多次发生苏联方面扣押和截留我方物资事件。美方第二期发来的数十门高射炮、反坦克炮等(原计划用于纳兰基地野战机场之防范)及弹药,和几百辆卡车、吉普车、部分油料等,均被苏方截留并转运。
〃理由是苏德前线吃紧。我方从国际主义原则出发,据理力争,但未奏效。卡尔迅上校已赶赴苏联赤塔,交涉此事。
〃特此报告,请示我方原则立场和处理方针。〃
沉默有顷,与会者纷纷议论起来。毛泽东绷紧了嘴唇:
〃抗议。必须严肃抗议!〃
〃毛同志,冷静一点嘛。〃一直坐在角落里尚未发言的共产国际王明书记开腔道。〃我们是共产党。能眼看着共产主义堡垒苏联陷落于德国法西斯么?在他们紧急时刻,我们不能直接提供援助,还不能间接做点贡献么?〃
〃他们紧急,我们不紧急喽?〃
〃我们这里没什么危险嘛。可以整天坐下来’整风’,开一些与战争无关的会。可是苏联,每分钟都在流血!〃
〃我们血流得少啰?同样抗击法西斯,保家卫国,谁个比谁个更重要?何况他们自己还有生产能力咧。他们给过我们什么实际支持?〃
〃难道没有么?我们的多数药品从哪里来?我们的理论著作从那里来?我们的大批干部是谁培养的?我提醒你毛同志,对待苏联的态度是检验真假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试金石和分水岭来的。〃
〃马列主义首先也要吃饭、要生存!这是起码的唯物主义。大敌当前时刻,从弱小同盟军手里,抢夺人家的讨饭碗和打狗棍,这算哪家子马列主义?〃
〃毛同志,我们不要有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嘛。更不能有小团体主义和农民意识!这是酷烈的国际阶级斗争,也是考验我们的时候苏联的安危,关系着整个共产主义事业的成败!〃
〃如果这个事业成败就寄托在几十门大炮、几百辆卡车身上,恐怕太脆弱了一点吧!〃
〃老毛同志,说话要负责任!你是懂军事、打过仗的。虽说总的数量不大,但关键时刻,就是几十门大炮决定胜负!〃
〃不要危言耸听。去年没有这些美国大炮,苏联不是也把希特勒顶在莫斯科城下么?说心里话,若是在去年,我都不会争哩。现在远远不是最危急时刻。他们在谋求胜利可难道我们不需要胜利?〃
〃如果我们的胜利是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这个胜利的价值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不要主义、主义的喊得凶。挂羊头买狗肉的事情我们领教过不少!我们通过战斗得来的胜利首先是人民的胜利!你想打什么问号?〃
〃人民是划分为阶级的!无原则的人民胜利,不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的!〃
王明
〃莫吵哎,莫吵。〃朱德摆了摆一双大手。〃我提议,政治局和军委开会,就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表决。〃
王明哼了一声:〃靠人数优势来压制不同意见,这也不是没有先例。党内对苏维埃红色政权有清醒认识的同志到底有多少?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那你说咋个办?〃
〃今天无条件支援苏联,将来苏联会无条件支援我们!〃
毛泽东不屑地站起身,心说:作梦去吧。然后宣布:
〃这件事是军事问题,由军委研究处理。今天散会!〃
说完又转身:〃对不起,王明同志,由于军事问题的特殊性,需要对你实行必要的保密措施。这些天你的工作,组织上会作出安排。〃
※王明回忆录记载,他多次和毛争论,每每不可开交吵到饭时。已成为毛妻子的江青会站出来说:〃这两只老公鸡真是厉害,一见面就斗,斗起来没个完。〃然后和王明妻子孟庆树叫各人丈夫回家吃饭。
会议结束。矮个子王明面带不满,走下山坡。身材长大的中央保卫部长罗瑞卿跟上来。
〃王明同志,党校理论学习班需要有人主持一下,组织上让我陪你去。〃
(108)
8月12日,丘吉尔一行飞越开罗、德黑兰、里海,到达莫斯科访问。
这之前,苏联报纸公开抨击英国停止护航运输,是为了占取理应属于苏联的物资,《真理报》甚至刊登漫画,谴责英国:同纳粹合作。※
丘吉尔首相认真回顾了四天的旅行。
〃我反复思量着我到这个悲惨阴暗的布尔什维克国家去的使命。这个国家诞生之初,我曾一度力图扼杀它。希特勒出现以前,我认为它就是文明自由的死敌。现在要我说些什么,才算尽到责任呢?……具有文学癖好的韦维尔将军,把我要说的话归纳成一首十四行诗,这首诗分成几节,每节的末尾都是一句’1942年不开辟第二战场’。
〃这等于向俄国人去浇一瓢冷水…难啊,多么艰难的任务!〃※
接下来,首相与斯大林元帅的会谈〃在阴森而沉闷的气氛中开始〃。中间经历了〃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