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谢天谢地。美国正好有这些物质和火力。这个〃米国〃能够成为日本的克星。
※上述见于泰勒传记。
(123)
暗夜时泰勒就发现一条船在尾随。
一开始还以为是同行的另一艘〃吉洪诺夫号〃特里尔工兵少校他们在那条船上。但很快发现它速度更快,轮廓也小得多。这是一艘日本海防舰。
过海峡前,它发来灯光讯号询问:你们是什么船?有何装载?
船长按惯例答复:苏联货轮。布料、水管、车厢和废铁等。
泰勒心里暗笑:上帝知道,你的布料就是军装和背囊;所谓水管都是无缝钢管而且是成品火炮;车厢是可以自行开动的十轮卡;至于废铁,只有再经过战场的正式报废手续后才能算数……
舱底还压着卡尔迅要求的几件〃宝贝〃,日本舰长若是知道,会气得吐血。
天亮以后泰勒感觉不对劲。
那艘丑陋的日本旧式海防舰始终不远不近地跟着,已经4个多小时。货轮上的人们开始怀疑它的动机。
上午8时许,海防舰开始加速,很快占领了与〃吉普热霍夫斯基号〃平行的位置,更显得不怀好意。但是货轮上没有任何武装,再说,这是日本的家门口,有武器也不敢轻举妄动。
8:25分,日本军舰未经任何警告,对准〃苏联货轮〃,发射了两枚鱼雷!
人们惊恐地瞪大眼睛盯住鱼雷航迹。
船长大叫一声〃左满舵〃,用最大努力作出规避动作,一枚鱼雷从船首穿过。但另一枚正面击中了船腹。
人们屏住呼吸,等待那一声爆炸。
但一分钟过去,什么也没有。货轮在继续前进,一颗撞扁了头的鱼雷漂浮在船尾的浪花中。
〃难道是哑弹?〃泰勒心生疑窦这样敌舰有再次发射鱼雷的可能。
船体中雷部位略有凹陷,但未破损。当过水兵的船长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那枚废鱼雷说:〃那是训练用的。雷头里装的是软木,为了不沉下去。〃
再看那艘海防舰,望远镜里,一群日本水兵在哈哈大笑,手舞足蹈。
他们骄横地发出旗语:我舰常规海上操演,感谢配合!
泰勒从此明白什么是〃鼻子都气歪了〃。罗伯逊抓起一个硕大的马铃薯向日舰掷去,无奈距离太远。泰勒真希望那是一颗155毫米炮弹。
(124)
第四个黎明,泰勒在沉睡中醒来,船已停靠在苏维埃港。
船长忙着同港务局官员办理手续。
一批卸货的码头工人排队走来。望远镜里发现他们居然是中国人,并穿着咔叽布工作服。
特里尔少校带来一个便装的美国人。
这是驻苏使馆武官助理莫罗中尉,他常驻港口巡回监督货物的识别、装运和编组。这次奉命迎接泰勒小队,负责把他们安全送达乔巴山市。与上次一样,他们的名义都是技师和工程人员。
〃莫罗中尉,你在这里呆了多久,习惯么?〃还礼后泰勒问道。
〃习惯了,长官。〃莫罗回答。〃您是我在这里迎接的第二位上校。〃
泰勒明白,另一位就是卡尔迅。
〃他们上次通过时,是否顺利?〃
〃还好,长官。我为他们专门挂了一节车厢是我家乡生产的。〃
〃从这里到蒙古会走多久?〃
〃很近,只要三天半,长官。〃
泰勒耸耸肩膀。三天半,还是只要?看来这个莫罗中尉,适应火车长途旅行。
(125)
蒙古。乔巴山(巴颜图门)。
泰勒刚从那辆〃闷罐车厢〃里浑身湿透地走下来,就被卡尔迅抱住了。
〃这是俄罗斯式的礼节!马克斯!〃
〃天哪埃文思,我一身臭汗!〃
〃马克斯!你这次来,是将军的命令还是自己的请求?〃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埃文思。〃
〃嚯嚯?我不信。〃
看到一队战士正往卡车上搬运木材、煤炭和水泥,泰勒惊奇地问:
〃怎么还有这些?我们的吗?〃
〃那是用汽车大炮从苏联换来的。〃
〃换?换这些东西干什么?能作战么?看上去很不划算哪。〃
〃马克斯,这里冬天很冷。总要取暖吧?还有上万人的炊事用煤,也从美国运来?水泥,用于修建跑道,还只够两条呢。至于木材不用说,用途很多至少,要给你搭个跳伞台什么的吧。〃
〃嗯哼?要建干脆就建两个7米和30米。〃
〃两个?贪得无厌哪。〃
〃就像你当初逼着我把步话机和火箭筒列入清单一样的贪得无厌。〃
〃赤裸裸的报复。好吧两个就两个。〃
〃哈,我不逼迫你,〃泰勒眨眼。〃可我还不明白,是怎么个交换法?〃
〃好了马克斯,路上听我慢慢说。〃
卡尔迅用吉普车带他到小城外,一处开阔地。显然这是一个临时机场。草坪上停着两架可爱的〃蚱蜢〃战争期间美国常见的〃阿尔罗尼卡〃L-3双座轻型通讯侦察机。它可以在篮球场面积的平斜面上起降。尤其擅长观测弹着点、用步话机校正射击方位等任务。
〃埃~~文思!你怎么搞到的?〃
〃和其他东西一样,装箱运来。〃
〃真有你的。然后呢?〃
〃亨利和爱德华他们自己动手组装。这里不缺好手。〃
〃自己组装?飞机?〃
〃这胶合板和帆布组合的木质飞机,拧螺丝钉就行了。已经装配了4架。〃
〃可我不记得你计划里有这一项。〃
〃马克斯啊,现在是第二期物资了!〃
〃噢?那么你胃口大开。〃
〃马歇尔将军要求我们充分利用’S&L’线路。这飞机是陆航司令阿诺德专门推荐的,用于侦察巡逻很方便。〃
〃唔。来头不小。〃
〃可惜现在只有这一种飞机,不够。〃
〃机场不是落成了么?〃
〃但没想好进入的路径。飞机怎么过来呢?弄不好会打草惊蛇,马克斯。〃
〃那可要提前作计划。〃
〃是的,前天我给华盛顿发了电报。〃
〃对了埃文思,听说你架设了一部大功率长波电台。〃
〃从海军搞到的。消耗电池太厉害。〃
(126)
来到草坪上的〃蚱蜢〃旁边,卡尔迅向泰勒介绍两位机师:约克上尉和汉顿中尉,都来自海参崴的那个8号机组,小伙子们现在找到岗位,而不必虚度年华了。
〃埃文思你这是……〃
很快,泰勒惊讶地看到卡尔迅坐在驾驶员位置上。
〃怎么样马克斯?敢不敢坐我开的这架?我飞了四个来回,这是第五次。〃
〃第五次……埃文思你别吓我。〃
〃我说,驾驶它像驾驶吉普车一样容易,它马力也和吉普车差不多。〃
泰勒也不含糊,一屁股坐进后座:
〃告诉你埃文思,这三个月里,我跳了20次伞。教官给的成绩是:优秀!所以你就飞吧,大不了我跳第21次。〃
〃哈,我一共才跳了7次……〃
〃其实,只要跳过第一次,就不怕第二次了。五次以上就算彻底掌握了。〃
〃开飞机也一样。忘了告诉你,也让你放心我在彭萨科拉海军航空站接受过飞行训练,18年前※。那会儿,我的志愿是当海军航空兵。〃
〃上帝。你有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有。那次没通过特技飞行考试。〃
〃特技……埃文思!原来你是要参加飞行表演队?〃
说话间〃蚱蜢〃在草原上腾空而起。
※史实:1924年3-5月。
(127)
北非。美军第12航空队司令部。
在美国已家喻户晓的〃吉米〃詹姆斯·杜利特准将,由于轰炸东京成功而获得了越级晋升。现在担任这个新组建的航空队指挥官。※
※杜利特航空队1942年驻埃及。
6月27日,陆航总部为几经周折陆续返回美国的23名飞行员,在华盛顿博林机场举行了受勋仪式,阿诺德上将向他们授予优异服役十字勋章。杜利特的勋章是总统亲手别上去的。
但近来有一种困扰,时时袭上杜利特准将的心头。
从那次大胆的奇袭之后,一段时间以来,空中行动平淡重复,毫无成就感。就连一向主张〃空中致胜〃的阿诺德也宣称,近来的作战是〃空洞无物的〃※。
※引自同期战报。
今天的训练科目是:熟练掌握由格里宁上尉发明的绰号为〃马克·吐温〃的轰炸瞄准器。它结构简单,准确度高,使用简便,成本低廉只有几美元。
下午,收到陆航总部命令:尽快组建一个综合性航空分队,担负运输、护航、侦察和一定的攻击任务。以中轻型飞机为主,但特别强调了远程。
好在美国飞机除了少数型号,航程都够远。他盘算后拉了个清单:
洛克希德P-38闪电战斗机两中队;
道格拉斯A-20浩劫攻击机两中队;
运输机,C-47或C-53,两中队。
这就60多架了,占全队四分之一。不够的话,还可以追加两中队的北美B-25中型轰炸机。
命令还指出:尽快开始沙漠、草原、山地等地形地貌的适应性训练。
沙漠在非洲不成问题。草原?这里少见,不过飞起来应该比沙漠更容易。至于山地……似乎战场不是北非?那么是意大利,还是希腊?
傍晚,衔接性命令发来。奇怪的是,要求该大队〃九月下旬到达印度〃。
(128)
华盛顿。宪法大道,陆军参谋部。
哈普·阿诺德陆航上将站在马歇尔办公桌前:〃将军,还有什么指示?〃
〃重点是,对战斗力分配精心调度。〃
〃是。总统要火炬行动提前么?〃
马歇尔犹豫一阵。〃总统他希望,在11月3日国会中期选举之前。并且,为此总统还合起双掌,做了一个恳请和祷告的姿势……这让我感到压力。〃
〃是这样。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从埃及抽出兵力?〃
〃那边,急需蒙古和察哈尔。〃
〃到什么程度,将军?〃
〃物资积压问题突出,亟等外运。卡车夜间偷运,要过封锁线,路程也长,容易暴露,效率太低。而那里秋季攻势已经部署。武器弹药需要尽快送到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才能统一行动。送不上去,让他们怎么打仗?而我们有承担输送的义务。最有效的就是空运、空投。〃
〃是否华北秋季攻势,再拖一拖?〃
马歇尔摇摇头。〃不行。他们需要利用青纱帐的掩护。〃
〃青纱帐?〃
〃就是秋天里,绿色高秆庄稼形成的视觉屏障。卡尔迅介绍的。〃
〃很诗意的叫法。〃阿诺德笑了笑。〃将军,干吗不从中缅印战区抽调点飞机呢?第10航空队近得多。〃
〃不许打史迪威的主意!〃马歇尔断然道。〃他那里飞机从来就不够。〃
〃是,将军!我已通知杜利特12航空队作好准备。〃
马歇尔示意他坐下:〃前不久人家印缅第10航空队也去增援过北非嘛……从太平洋抽调也不行,瓜达卡纳尔现在处于胶着状态。〃
〃我明白。麦克阿瑟将军也在准备巴布亚的反攻。那边普遍吃紧。〃
〃至于非洲’火炬’,还有几个月时间。我们尽量从国内新产量中补上去。但只怕赶不上11月中期选举之前了……〃
阿诺德又站起来:
〃那么索性,就先把日本鬼子痛打一顿好了!打谁不是打呢?’火炬’没那么急。要知道选民中,主张先教训日本人的比例高得多!总统了解这一点啊。〃
马歇尔再次摆手,要他耐心坐下。
(129)
丘陵环抱的达里冈皑草原。
泰勒上校在〃香格里拉机场〃一落地,就严肃指出纳兰基地的防空问题。卡尔迅于是向他讲述高射炮被苏联截留的过程,泰勒苦恼地低下了头。
欢迎仪式,泰勒建议等全队人马到齐了再举行。
晚上,窑洞前院子里的月光下,他们按照中国风俗〃上车饺子下车面〃,吃了用美式花生酱拌的两大碗面条之后,和基地的各位中国指挥官坐在一起。
防空又成为自然的话题。
徐向前介绍情况:
几个月里,装备、物资和油料已累积到2万5千吨。但迟迟不能及时运到内地各根据地,成为下步计划实施的瓶颈。一旦秋季作战开始,基地不可能不暴露,那么空袭会造成灾难。
那些承担空运的飞机要在这儿频繁起降滞留,遭到空袭,后果不堪设想。珍珠港的噩梦使美国军人对此格外敏感。
作为权宜之计,徐向前把36挺高射机枪配置了6个防空阵地。这对敌机低空来袭有作用;但对高空无可奈何。
泰勒提出,尽快从美国发运几部雷达,在本地用柴油解决发电。同时还需要高射炮。
卡尔迅计算一下,今天是9月6号,最快也要一个多月时间。他承认对空中危险的疏忽。而马克斯是敏锐的。
(130)
苦思冥想的徐向前在月亮地里踱来踱去,忽然停住:
〃八路军战术思想里有这么一条: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我们歌子里唱的是,’到敌人后方去’!〃
泰勒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