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这是在同一条战壕里建立起来的信任和了解。
但是,应埃莉诺邀请,两次短暂入住白宫的蒋宋美龄,有意或无意地时常流露出〃对史迪威的厌恶、和对陈纳德的敬佩〃,这使身体不适的罗斯福颇感棘手。
2月7日,总统收到蒋委员长来电,提出组建独立的14航空队等三项要求。电文中一再称赞陈纳德是个优秀指挥官,是他〃可以放心与之合作的人〃。
言外之意,有些人,如史迪威,则不能放心合作。
3月,霍普金斯转来艾尔索普·罗斯福写来的四封信。他是总统的一个远房侄子,曾是陈纳德航空队的新闻发布官。前不久通过霍普金斯,当上了美国租借物资管理委员会驻重庆代表。
一连串来信都猛烈抨击史迪威,认为那种轻视蒋介石、坚持军事改革的做法,将招来敌意。艾尔索普的观点是,国民党面临着共党颠覆和苏联侵略的双重威胁。华盛顿应允许蒋保存实力,有必要召回史迪威,并解散共产党。
总统认为,考虑到艾尔索普的物资分配人员的敏感身份,他对史迪威的看法和意见应该有所折扣。
但毕竟蒋史关系日趋紧张,已呈冰炭之势。如果事态发展到必须在蒋和史之间取舍,看来只能舍弃后者……
3月里总统在答复马歇尔转来的史迪威来信中,已批评他〃在与蒋委员长打交道时所采取的完全错误的方式〃。总统告诫说,〃蒋既是行政首脑,又是最高统帅,我们不能用严厉的口气同这样的人说话,或是象对待摩洛哥苏丹那样,去逼迫他作出许诺。〃
同时总统要求:〃让陈纳德有机会去做他认为能做到的事情〃。
但是,这就是唯一的选择么?罗斯福也并不甘心。他对霍普金斯有所流露:
〃战争的最艰难时刻已经过去,我们应更多地着眼未来。
〃未来的、与我们打交道的中国,应该是怎样一个国家?不,她既不应该是蒋介石的,也不应该是朱德、毛泽东或者什么人的。而应该与我们有类似的体制、价值观和共同语言……作到这一点,比赢得战争本身还要艰难。〃
这次纷争的结果,以史迪威和陈纳德应召回到华盛顿,参加五月份代号为〃三叉戟〃的盟军作战会议,而告一段落。
蒋氏夫妇与陈纳德。
(235)
重庆,白市驿机场。
回国启程的日期到了,4月23日,史迪威上将与陈纳德少将同行。飞机上,两人之间有一次不愉快的对话。
史迪威认为:光靠〃飞虎队〃不能左右战争形势:〃真正赢得战争的是战壕中的士兵。〃
陈纳德回敬道:〃见鬼了,乔。天上根本没有战壕。〃
……
陈纳德与史迪威
史迪威给夫人温妮写信,告知行程。
他最担心的驻缅甸部队38、22两个主力师空运到丽水的问题,突然由于英国人大力配合,而在他回国前夕得以解决!
这使他悬着的心有所放松。
他明白,韦维尔将军为此派出逾百架运输机,趁着日军缺少制空权的空档,夜航飞了半个月…这并不是他一向鄙夷的英国佬如何发了善心,而恰恰是因为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他们不希望中国军队在刚刚夺回的、英国的传统殖民地上,以战功为借口,长期赖着不走。
那么帮助中国、帮助史迪威把军队送上前线,多么堂皇而又顺理成章!
各取所需吧。英国人善于这么做。也不能完全归之于狡猾。
中国成语,所谓〃两全其美〃呢。
(236)
这期间还发生一件事,也使史迪威的紧张有所缓解。
四月里,某期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照片,登载的是李奇微将军与一对双胞胎水手华人陈氏兄弟的合影。
他们生于新加坡,已有二十余年的水手生涯。两年前被雇佣在日本货轮上,担任大副和二副。
日军占领缅甸期间,修复了英国人自毁的仁安羌油田和仰光炼油厂,并向本土运送石油产品。雇佣陈氏兄弟的日本船主自愿被军方征用,经营仰光到长崎的航线,运走炼的汽油,运来枪炮子弹。
盟军在仰光登陆时,俘虏了几条已经半载的日本货船,也包括这兄弟两人。
扣押日本船主后,在商讨怎样处理这些船只时,史迪威将军的副官,被称为〃平可顿〃(大侦探)的多恩中校提出一个大胆建议:
装满货船,物色人选,经过日本控制的南中国海航线,把船开到盟军控制的浙江温州港!虽然冒险,但如果成功,就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史迪威和巴顿都欣赏这个建议。于是两个熟悉航路的华人…陈氏兄弟,便成为故事主角。
史迪威司令部的夏威夷华人上尉迪克·杨(杨照辉)被派去执行这一任务。
木讷、质朴的双胞胎兄弟听懂杨上尉的意思后,憨厚地点了头。因为他们答应得太爽快,盟军感到可疑,在船上派出了持枪的监视小组,并在船底龙骨周边秘密安放了炸药,以防万一。
两条各4500吨、〃原汁原味〃的日本货轮,加载后,很快出发了。过马六甲海峡、新加坡、南海、台湾海峡……陈氏兄弟从容应对,稳健操舵,全无破绽。
一路上未加掩饰、未遇盘查、未出纰漏,顺利得无以复加、不可思议。十五天后的夜晚,在国军控制的温州港卸货,送来了3600吨汽油、1500吨弹药、2500吨食品、100吨药品和48辆卡车这超过四个月的空运量!
专程赶到温州港的李奇微将军热烈地感谢了他们,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惊奇的记者们围住兄弟俩询问,怎样创造的奇迹?
他们显然忽略了这一点,并无关于〃奇迹〃的心得。双胞胎困惑地对望着,判断或猜测道:
〃可能系海龙王,或者妈祖?保佑。〃
记者于是问,如何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没有被发现?
哥哥诧异:〃这,不是日本船么?〃
弟弟愤慨:〃那么多日本船都在你们眼皮底下,把兵马送去南洋啦,也不是迷有发现么?不懂,为什么要发现我们?〃
又问他们:到底遇到过什么危险?
兄弟俩笑道:〃迷有啦……嘻嘻。只是路过台湾海峡,碰到美国自己飞机来炸。幸好天黑黑,不给它们炸到。〃
《时代周刊》给他们的故事加了标题:《朴素的传奇》。一向平凡的中国裔水手成为畅销杂志封面还是第一遭,故事在海外华人中流传很久。
若干年后,在陈氏双胞胎的新加坡故居,后代为他们开辟了一个纪念室。
(237)
察哈尔。张家口,〃华北抗日联军〃筹建指挥部。
春天还迟迟没有来到这个塞外边城。
敌人在军都山的另一边蠢蠢欲动了,但这一回,那个狡猾的老鬼子冈村宁次比以往谨慎的多,眼下还看不出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毕竟这里集结了15万以上的抗日部队,这是抗战以来八路军的最大集结。
这个月对于筹备组建〃华北抗日联军〃的泰勒准将来说,是实践自己对陆军新编制设想的一个机会。虽然他仍在为物资的中断而着急发愁。
训练和整编期间,泰勒一直在思考军队的结构问题。
通讯条件的明显改善,使部队首长可以指挥地域更为分散、编制层次减少、数量更多的作战分队;他希望八路军在装备正规化的同时,在结构上也更适应战争。具有比对手更先进的体制。
泰勒日以继夜地花费着心思。他从这个月最新落成的美国五角大楼的形状※,和人的手有五个手指得到启发,提出〃五群制〃的设想:
即:由5个战斗群组成一个纵队。
从而在作战中构成一个五角作战队形※,可以保证面对所有方向,都有至少两个支撑力量和一个来自核心地带的炮火支援。可以向所有方向攻防。
※五群制是泰勒军事改革代表作。
延安方面,毛泽东亲自复信,介绍中国古代有过〃五五制〃,并提出〃先抓试点单位〃,建议在两支部队试验。
泰勒深受鼓舞。为绕开国民政府不批准新编制的障碍,指挥部一致认可,采取类似〃纵队、支队、联队、群〃这些模糊的称呼,不拘泥于编制称号,而着眼于实际兵力规模。
埃德曼中校根据泰勒设想拟出方案,新编制分为步兵和空降兵两种。
标准的步兵纵队编制4万人(大于师级)。下属5个旅级战斗群,每旅6千人。这是为了针对日军的师团和联队,而组织起强于和倍于敌人的作战力量。
纵队分作〃战斗群〃和〃支援群〃两部分。支援群则分为火力群和后勤运输群。初期拥有24门美式105榴弹炮,和500辆卡车的运输团。
旅级战斗群由5个步兵营和1个轻炮兵营组成;每个战斗班都拥有班用机枪,和几名冲锋枪手。
当旅级实施作战需加强火力与突击兵器时,由纵队〃装备集散中心〃提供支援,战斗群无需维修保养重装备,省去琐碎的麻烦,更加专注于战斗。
泰勒深信,实施了这种编制和配备,八路军将迅速走向野战化和正规化,足以与日军战役兵团相对抗。
(238)
同月。太平洋。所罗门…腊包尔。
4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发动策划已久的〃伊〃号作战。
许多出击和返航的日本飞行员,出于对山本大将伫立在机场亲自迎送的〃感念和不忍〃,于是夸大数倍,虚报战果。但事与愿违,这却导致了山本提督长官的严重判断失误。※
4月18日,山本的座机在布干维尔岛上空被击落坠毁。
这时的山本五十六,对美国人来说,是排名比希特勒更靠前、更令人憎恨的敌人。直到事隔多年,历史资料更多得以披露之后,这个印象才有所改变。 ※
6月5日,全日本为山本五十六举行了隆重国葬,追授元帅称号。 ※
4月21日,大本营报复性地宣布:将一批俘获的米国飞行员公开斩首,以〃震慑〃以后米国的轰炸战略。 ※
※以上均为同期史实。
这一残忍行为,使阿诺德上将咬牙切齿地决定,加大对日轰炸力度!
山本五十六在策划战役
重庆。红岩村。
周恩来也注意到美国飞行员被斩首这件事,作出一个考虑深远的举措。
在一次约见蒋委员长时,周恩来提出一个建议。
得到蒋的赞同后,他派乔冠华、龚澎两人赴香港,联系上了著名侨领陈嘉庚,请他出面,并由国民政府出资,通过亲友关系,在台湾等地收买了一批地道的日本式渔船。
几个月后这些渔船发挥了巨大作用。
(239)
春天光顾张家口的时候,〃五群制〃的伞兵新编制开始实验。精心组织的空降联队是泰勒心头的宝贝。
空降联队1800人。由5个伞兵中队和火力、后勤支援2个中队组成。
每中队210人,编为1个火力排和5个步兵排。伞兵编制里还实行了一种引人注目的〃6人战斗班〃的改革每班可灵活地进行2人或3人的战斗组合,小型班组在行军、宿营和伞降时更便于掌握。这很适合文化水平不高、缺少士官正规训练的底层干部。
5个班组成1个排,等于增加了军士数量,也就强化了基层。这对伞降敌后迅速集结和收拢部队时十分重要。
伞兵联队首长直接控制迫击炮中队,和装备30辆伞兵吉普车的后勤支援中队。根据作战时迅速集中火力、兵力的原则,在排一级就可以呼叫火力增援。
疲惫的泰勒长长呼出一口气这支精兵超过了日军联队的配备水准;在现有条件下,这已是梦幻组合。
泰勒还着手组建了一个炮兵和装甲兵训练中心。
该中心由擅长教学、但在战场上被巴顿痛斥过的史密斯中校担任主任。杰克装甲兵中尉和身手不凡的罗伯逊炮兵军士都是技术教官。
在苏联学习过装甲战的许光达、和曾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长的周士第、以及黄埔军校炮科出身的郭化若和朱瑞等将领,都成为学员领队。
那所被巴顿唾弃的坦克修理厂经改造,已完成几十辆老式苏联坦克的升级。主要是在坦克里加装无线电。
(240)
泰勒高兴地把五群制编制的试点工作交给第4纵队承担。
他理解了中共军队编号喜欢从〃4〃排起的原因那是北伐战争时以共产党员为主的第4军被称为〃铁军〃。他赞成这种继承先辈部队传统的意识。
比泰勒年轻7岁的林彪将军与他相处融洽。林彪认为这与中国古代的〃五五制〃编制有相通之处,同时又有现代化的改进,接受起来并不困难。
新编的几个山地旅,装备物资的运载也初步实现骡马化。缴获的日本马和蒙古马发挥了作用。
推广中,傅作义将军的第七集团军也参加了新编制试验。只有阎锡山的晋军以〃指挥不习惯〃为理由拒绝试验。泰勒一时恼火,对晋军限制了武器供应量。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