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将军,当听说你被当作’美国战争贩子’被日本人杀害时,我和耶顿中校的血液,都要凝固啦。〃
〃日本人只好继续研制能够击毙我的子弹呢,上尉。〃
〃哈,他们没有足够的铜,将军。〃
莫罗不知道,准将要他找那条3700吨的〃考艾号〃有什么用。在他看来,那船又小又破,再跑个来回就该报废了。远不如标准的6600吨自由轮气派。
但他还是让斯蒂芬上士早几天就把〃考艾号〃留在港内,督促船长修好了有些失灵的吊车和绞盘机,并且预付了一百美元的压港滞留金。
新来那批中国装卸工似乎不怎么喜欢干活,倒是对游泳很感兴趣。
一有空闲,他们就成群地泡在水里,说是捞取沉落在港内的某些物资。时而还会以港湾入口处的灯塔为目标,举行一些不够正规的游泳比赛。
苏联港务局的军代表柯萨科夫少校有些不耐烦地说:这些中国人,都没见过大海,过些天他们就不新鲜了。
……6月中的一个有月光的夏夜,莫罗上尉看到〃考艾号〃开始装船。
但那批新来的工人,不是按照以往的常规来配货装载那些应该运回美国的铬矿砂和木材而是用手推车,推来大大小小的包装箱。
这时苏联港务监管人员都已下班。但莫罗知道,日苏之间前不久签订了过往船只装载限制协议。为避免碰到麻烦,莫罗打算过去给他们一些善意的提醒。
准将站在船尾旁,用手势阻止了他。
莫罗明白了。职业训练告诉他,不该过问的事情就不要过问。
他注意到,与卡尔迅同车来的这批装卸工似乎与众不同,显得强壮、整齐、训练有素;黝黑的脸上有一股杀气。
天亮时,〃考艾号〃离港,向北,而不是向南驶去。
是不是搞错了?难道,它要绕过萨哈林岛北端?那样可要多走1000海里!
那一队装卸工都不见了。另一批,他熟悉的中国工人,正在进入货场。
莫罗上尉耸耸肩膀。我……什么也没看见。可我想,考艾号的船长,现在一定是卡尔迅将军。
一定是他,那个神秘的、被日本人击毙过的〃美国战争贩子〃。
(259)
浙江东部。丽水基地群。
一场大规模的基地保卫战已经持续了三个月。
中日双方在衢州、金华、义乌、磐安、仙居这些周边县市,拉锯般地争夺,每一地域都反复易手。
第79军军长王甲本少将率部参加丽水保卫战,奉命在凉水滩堵击日军,以身殉国,被国府追赠为中将。
过去六年抗战中,国军始终处于战略防御态势,将领和士兵也磨练出一种防御韧性。这种作战样式他们不陌生。
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军不再为武器劣势而抱怨了他们切实感到,在武器和兵力对比上,自己占了上风。
天空上,是自己的飞机。过去那些令人惊惶的炸弹,现在纷纷落在鬼子头顶。
身后是自己的大炮。隆隆怒吼,还可以用步话机指挥它,找到敌人的位置。
冲锋的,是自己的坦克。狰狞地劈入敌阵,常把日本兵逼成绝望的〃肉弹〃。
后方不远,就有自己的野战医院。不必再担心那句〃负伤就等于死亡〃的咒语了,伤兵可以得到及时抢救,可以得到起码的人道关怀……
这种感觉实在太好了。
国民革命军,从没有这么清晰地触摸过一种胜利的前景。
在祖国的领土上,在委员长的家乡,他们可以不再后顾退路,而是放胆鏖兵,哪怕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260)
丽水攻防战,双方都付出重大伤亡。
日本两个军、6个师团都打残了,伤亡几近5万,面对兵力、火力都占优势的中国军队,士气低落。
国民革命军换防了受重创的12个师,又增加了7个师;伤亡虽超过10万,但后援人力和补给充分,士气高昂。
国军的几大主力74、38、22师,参照美军作战体制,轮番参加战斗,又轮番得到休整。
两个新整编的装甲部队关麟征的52军、杜聿明的第5军,也都派遣了旅级战斗队参战。经过千里行程的坦克,虽然故障率较高,但也着实把曾经自大的日本兵吓了一跳〃豆战车〃完全不是它们的对手。
战场上出现了频繁的走马换将。
日军指挥官泽田茂中将,被西原贯治中将接替;中国方面,战区长官由猛将卫立煌替换了文弱的顾祝同。
日军再也无法使用上一年浙赣战役中,由〃海兵队〃在温州登陆、实施侧翼包围的战法。因为空中频繁的威胁,使日本登陆船只基本不敢靠近海岸。
陈纳德的第14航空队时常起飞,轰炸台湾各个日军机场,多次击毁地面飞机,不时地袭击沿海船只。
在又一个〃昭和日〃到来的时候,这支原来的〃飞虎队〃以0:22的战绩给天皇生日送了一份〃厚礼〃。 ※
※同期真实战绩。
(261)
东京。永田町,总理府。
前线一连串失利的消息使东条首相大伤脑筋。
〃如此下去,只会提高敌人士气。中立国会动摇,’大东亚共荣圈’诸国也会产生严重离心倾向……难道就不能在什么地方,找个办法打败敌人吗?〃
东条每每在地图前自言自语。
一年前的首相是多么风光啊。那是个捷报频传、国运昌隆的时代,是大和民族发出吼声的时代,也是自己名字可能彪炳青史的时代。
而今风光不再。那一切仅仅维系了半年。即使作为历史瞬间,也太短促了吧。
首相说过:先天注定的皇国弱势,只能用激昂的精神,和精确的选择来弥补。
而如今,精神不再激昂,选择也难以精确。疲于应付的局面下,缺少的是冷静的头脑。
不是吗?前些日子,一群参谋本部各部长,散会后不经邀请,集体驱车,深夜造访首相官邸。东条只得起身,穿着和服接见了他们。
作战部长田中新一中将,那个狂热、爱冲动的家伙,请东条重新考虑参谋本部的要求。首相冷静拒绝。
两人争论半小时,声音越来越大。田中新一后来居然失控地喊道:〃你准备怎样对待这场战争?这样下去我们要失败的!科诺八格牙鲁!(你他妈的混蛋!)〃
事后,田中因侮辱上级受到惩戒处分,被解除作战部长职务。但东条也同样感到自己威信下降。
就说自己的夫人、无辜的胜子吧,只因为作了几次演说,发表一篇支持战争的讲话,就受到〃喜欢抛头露面〃的指责,竟被那班保守顽固的家伙们取了个〃东条美龄〃的外号。
缅甸得而复失后,胜子饱受惊吓,在家里不断接到恶毒的匿名电话,催问:她的丈夫自杀了没有?……
看看敌国,哪家这样?日本哪,在民智开启、民众觉悟方面,简直还不如蒋介石治下的西南支那。
还有那个丰田辅武海军大将,只会四处埋怨陆军作战不力,称陆军为〃马粪、饭桶〃。公开说什么:宁愿把女儿嫁给乞丐,也不愿嫁给陆军军人。
难道海军,就有什么光彩表现么?
〃剃刀首相〃只好不跟他一般见识。
……想起去年的欢庆人群,排队领取啤酒、清酒、赤豆,糖果的情景,想起心中曾有的许诺:今后愿有更多发放……,一向刚毅的英机様,淌出浑浊的泪水。
罢了。豪情和雄心都已付之东流。
图为1934年的日本战列舰〃扶桑〃号。
(262)
火烧眉毛,先顾眼前吧。东条首相拿起手中的放大镜。
5月份阿图岛陷落,以及随后基斯卡岛的秘密撤退,打乱了内阁精心制定的预算。失去阿留申这两个桥头堡,千岛群岛防御就必须强化,增加兵力。这都会大量分散支援南洋的能力。
6月,东条主持召开军政联络会议,结论是,必须把千岛变成要塞。为此要损失国力钢铁减产25万吨;铝锭减产6000吨;煤减产65万吨……
与此同时,米国的经济动员却在加速。日本生产量在战争刺激下增加25%,米国却增加了67%。制造业的效率只有米国的30%。战争,给米国带来的是经济繁荣,给日本带来的却是全面衰退。
原料短缺造成生产瘫痪,国内政府机构重叠、互不协调……情况太复杂啦。
海陆交困,内外交困。
前天,天皇召见首相。东条被陛下的〃严重关切〃所震动,要陆军军务局长佐藤贤了少将去问陆军参谋本部:〃他们打算在哪里堵住敌军?〃
〃我们休想得到答复。〃佐藤说。〃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不可能订出堵住敌人的计划。〃
没有了山本五十六的海军,再也拿不出一流的作战方案。而陆军,历来是只有战术,没有战略。唯一有眼光的冈村宁次,还受到军部、以及天皇的弟弟闲院宫载仁、前陆相坂垣征四郎这类皇亲、重臣的重重压制。
冈村大将前不久秘密报过来一个大胆冒险的计划…暂定名〃凯〃号作战。东条被其中想像力所吸引,很想立即端出让参谋本部研讨。然而顾及到用兵时机和行动本身的隐蔽性,又暂时压下。先调动部队,支持冈村预作准备。
陆军不比海军,每次动员,涉及面都要更广,消息容易走漏。
甚至内部混进间谍也说不定不少名陆军大学、陆军士官学校的优等生、状元生来自中国,曾得到过天皇御赐的军刀啊例如蒋百里、杨耿光之流,说起来,支那也是人才济济呢……
支那地域,又出现两处心腹之患:
南方,丽水基地群久攻不下,从那里起飞的敌机时常骚扰本土;
北方,以土八路为首的〃华北抗联〃就在张家口集结整训,暗伏杀机。他们扼守华北咽喉,卡住了帝国一条命脉……
首相不动声色地翻阅着〃大东亚会议筹备案〃,但脸色无法掩饰内心的苦恼。
(263)
1943年6月末。北太平洋。
由2艘新型的埃塞克斯级、4艘独立级航空母舰和护航巡洋舰队组成的第38特混编队正在破浪航进。
〃勇猛〃号舰桥上,特混舰队司令威廉·哈尔西中将那颗著名的硕大头颅,象大理石雕成的一样,任凭风浪颠簸摇摆,一动不动。
一年前,也是这条航线。他率领〃迈克特遣舰队〃完成了那次异想天开的杜利特奇袭。
这次呢,航向还要大幅度偏北,任务更加异想天开!内容也复杂得多。
所幸这一年里同多次交手,把敌人特性摸透了。而那个魔鬼们的头目山本长官,也被送进地狱。太平洋舰队和联合舰队之间被珍珠港事件造成的巨大差距,在短短18个月里出现逆转。
美国造船业的巨大潜力终于焕发了。
现在每月下水一艘重型航空母舰,和四艘护航航母;至于那些承担着主力运输任务自由轮,更是疯狂到每天下水一条!令德国潜艇司令邓尼兹惊呼:对手生产速度远远超过被击沉速度!
……哈尔西对这次代号为〃拳击台〃的作战行动充满信心,他把它更形象地比喻为〃打击后脑勺〃。
情报显示,日本联合舰队仍然留在南洋-那是石油基地和运输命脉,一旦失守,日本破产的日子就屈指可数。
上个月对阿留申的攻击表明,日本海军目前无力在北线作战。谍报和破译的电文都显示,大本营准备加强千岛防卫,这里已被划为日本〃绝对国防圈〃。
既是要〃加强〃,就说明现在不够强。前段一直采取攻势的日本人,还来不及一一弥补自己防线的漏洞。
〃拳击台〃作战就针对这一点。这就是攻其不备想备而未备。
打击千岛群岛!
(264)
哈尔西掂量着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的指示,认为概括了四点行动意义:
一是可以扯动日本的海上防线,让它顾此失彼。一旦联合舰队北上救援,美军就转而对南洋动手。
其次,是给陆军造成机会。千岛属于必争之地,日本理所当然要拼凑力量,特别是抽调捉襟见肘的航空兵。于是麦克阿瑟的攻势,和中国大陆的地面反击,就将大大减轻压力。
第三,是马歇尔和史迪威的着眼点:在一个短时期内有效控制这条航线,向苏联、中国输送武器。华北,有秋季反攻计划,几星期的强化运输就可支持那里一场大规模战役。
第四,是阿诺德最看重的:在千岛适当地段建立基地…实现与丽水机场对接的〃穿梭轰炸〃!这念头就像要按时领薪水一样,是他的周期性主题。
考虑到日本人反击和争夺的激烈程度,特别是进入冬天的气候不许可因素,这次〃拳击台〃行动制订了〃坚持三个月后顺利撤出〃的方案。
是啊,哈尔西想,打了后脑勺么,可能判我犯规,所以要事先安排退路。
战前侦察准备也在周密展开。
远程高空侦察机在天气良好时拍下一连串航空照片;各港口所有能找到的千岛航线船只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