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2月19日,在孟加拉湾海域巡逻的英国舰队,截击了一支企图从海上撤回的日军船队(由于记录残缺,日军番号无从查考)。英舰力量远胜日舰,几艘护航日本炮艇被击沉。船上1000多名日军慌忙在兰比岛登陆,打算负隅顽抗。
  入夜,疲惫的日军七零八落地躺下,希望好好睡一觉,应付第二天的战斗。
  突然,众多鳄鱼窜出水面,向他们凶猛扑来。原来白天激战时,鳄鱼被吓得藏入水中,天黑后潮水退去,一群群鳄鱼被死伤士兵的血腥气味吸引而出。
  疲惫不堪的日军被突如其来的鳄鱼进攻惊呆,拼命用机枪、步枪向鳄鱼射击,但招架不住鳄鱼群猛袭,顷刻间,惨叫哀号之声响遍沼泽。
  锚泊岛外的英舰上,人们正在讨论次日计划。值勤匆匆跑来报告:〃岛上突然传来激烈枪声和乱哄哄的喊叫,估计日军与其他部队发生战斗〃。
  英军困惑。指挥官询问:是否有部队同英军联系?回答是没有。于是派一艘小艇去调查情况。
  东方发白的时候,小艇返回指挥舰。艇上侦察兵个个脸色苍白,一副恐惧过度、语无伦次的样子。
  英军上岛才发现,到处是撕碎的尸体和被击毙的鳄鱼。1000多名日军成了鳄鱼的美味佳肴。整个小岛被血水染红。
  最后,仅找到20名活着的日军士兵,幸存者神经已彻底崩溃。 ※
         ※这段流传很广的战例无法核实,存疑。征引意在印证战争残酷。
  (335)
  华北。张家口。
  1944新年伊始,大病初愈的史迪威将军和华北抗联吸取〃第三次百团大战〃不成功、延安失守的教训,进行了大规模补充、整编,准备即将到来的反攻。
  教训的焦点在于,没有全力以赴去争取战略主动权。
  现在,接受了〃鲸腹〃船队补给的华北联军,发展到27个纵队、近百万人的规模。
  联军统帅部将所属部队编为华北、华东、中原三个攻击群。同时搭建起3个装甲旅的架子,分别由萧克、许光达、周士第等三位初步了解装甲作战并有文化的将领指挥。
  联军炮兵也得到长足发展。一些主力纵队已配有炮兵营,以及工兵大队。
  承担运输的汽车团达到9个。拥有卡车、吉普车5000多辆,并有一支基本合格的维修队伍。
  原来上百个担负敌后武工队任务的自行车战斗中队,也纷纷扩编为大队,增加机动作战能力。这本是日军的特点,现在却成为抗日军队的一大特色。
  通讯优势,是史迪威所属部队的另一大特色。前年卡尔迅力主配备的步话机,现在成了华北联军的制式装备。它使八路军获得了战场效率,及时传递信息,弥补兵力的数量缺陷。
  尚不完整的伞兵纵队是华北抗联手上一张机动王牌。阿诺德将军〃赔罪〃送来的30架新型道格拉斯C-54运输机,每架可以装载近60名武装士兵,成为绝好的空降运载工具。
  泰勒不开心的是,自己精心测算后上报的〃装备100架C-54〃的计划,被马歇尔将军批评为〃胃口不小〃。大笔一挥,就给砍掉了一半。
   美军供应部长萨摩维尔中将。
 中国军队中的美军顾问
  (336)
  年初,病愈的史迪威兴奋地起草一份文件,上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
  关于作战设想,他提出分2批再装备、训练50个陆军旅。计划于5月向满洲方面发起进攻。
  如果占领了连云港、青岛地区,美国应向华北派出一到两个装甲师,组成中美联合部队,而后,会攻满洲。
  为此,专门在沂蒙山建立了华北联军司令部分支机构。由跟随他多年的平可顿·多恩上校担任代理参谋长,主持日常工作,埃德曼中校负责训练计划。
  在具体要求中,他提出,美国分期提供50个旅的装备这比国府要求美国装备90个师的计划,已经节省太多了。每月向华北输送3万吨器材物资;并帮助华北建起一支独立的小型空军。
  为此,史迪威临时委托负伤的杜利特将军主持航校。
  这位航空学家、麻省理工博士,曾创出多项飞行世界纪录。他用负伤的左脚蹬舵,仍然能飞出那个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动作外圈筋斗。夜间盲降更是一绝。
  在他带领下,航校陆续培养出上百名中国飞行员。其中12人表现突出,身怀绝技,被称为杜利特的〃12弟子〃。后来都成为空军的宝贵种子。
  华北战区组建了6个航空中队其中3个运输机、2个教练侦察机和1个战斗轰炸机中队。开办时拥有各型飞机68架,以及滑翔机25架。规模虽小,但这项建设终于起步了。
  华北联军重视空军建设,派出了早年曾去法国勤工俭学、擅长根据地营建的聂荣臻将军,和在苏联伏龙芝军校学习过的刘亚楼上校,分别担任新建空军的司令员和参谋长职务。
  ……在重庆,蒋委员长闻讯,即刻指示戴笠和周至柔:密切监视华北抗联空军的发展动向。
  年初,几个中队的美国新式〃P-51B野马〃远程战斗机出现在丽水机场,为一度中断的轰炸日本本土行动护航。
  日军现役战斗机中没有它的对手。少量性能不错的〃疾风式〃因为零部件生产厂家遭到前一轮空袭破坏,只好临时拼凑其他型号上的零部件。
  结果质量大降,在杰出的〃野马〃面前甘拜下风。
(337)
  地中海,马耳他。
  1944年1月,倍感无聊的巴顿中将,正在奉欧洲盟军艾森豪威尔司令官的命令,带着〃光荣使命〃和10名参谋,在地中海周边进行一场〃虚张声势的痛苦旅行〃※,为的是转移敌人视线。
  半个月里,他先后到了突尼斯城、科西嘉、耶路撒冷、开罗和马耳他等地。名义是视察港口和机场,为接管这些地区作准备;并不断地把消息泄露出去,以吸引德军对这里的注意。
  实际上这是一次真正的游山玩水。当然这也是巴顿一生中唯一一次游览地中海名胜古迹的机会。那些古老的城堡、拿破仑的诞生地、圣经记述的所有胜地以及金字塔,使他流连忘返……
  但巴顿怎能心安理得。在战火遍地的世界,他不能闻不见硝烟。
  特别是1月18日,他期待已久的霸王战役集团军群司令的位置,被艾克明确由〃大兵将军〃布莱德雷接掌时,这个晴天霹雳把他的梦想完全击碎了。 ※
  难过的巴顿,对艾克要他参加的那个示假于敌的〃坚毅行动〃毫无兴趣。
  主动求战,从不安份,是他的平生习惯。1939年欧战爆发,巴顿上校看到美军仍在置身事外,便焦躁不安,于是给加拿大驻英国第一集团军司令、老朋友麦克诺顿将军写信,请求以少校军衔参战带兵,并获同意。是马歇尔及时把他调往本宁堡组建装甲旅才使他改变主意。 ※
     ※均为史实。见于同期《巴顿日记》。
  现在,他又一再写信给马歇尔参谋长和史迪威上将,请求他们给找一个〃能够马上开着坦克战斗〃的位置。
  〃看在上帝的份上……哪怕是让我再次带领那些训练不足、略显笨拙、但手脚足够灵活的中国小伙子们也行啊!〃
  马歇尔的体谅,和史迪威的欢迎,使巴顿如愿以偿。1944年早春,他居然又在寒冷的张家口过了一个春节。
  (338)
  河北,涿鹿。桑干河畔。
  眼前这片干河滩就是传说中上古时代〃黄帝大战蚩尤〃的著名古战场。现在它是八路军坦克部队训练基地。
  巴顿将军兴致勃勃,驾驶着那些从北方〃交换〃来的、过时的苏联小坦克,在河滩训练场扯开嗓门大声呼喊。
  〃不要担心开不动它们,小伙子们!这种见鬼的克里斯蒂坦克,是我夫人毕阿特丽丝开过的※!……既然女人能开,你们就没问题!〃
  巴顿自豪地讲起坦克的故事:
  原来苏联的〃波特(BT)系列〃坦克是购买美国人沃尔特·克里斯蒂的发明专利。这个机械师发明家在新泽西州的霍博肯开办了一家机动车公司。他设计的坦克具有革命性意义,主要特点是大大提高了坦克的速度和机动性。※
  这种坦克既可以用履带也可以用车轮行驶,还安装了避震系统。20年代的巴顿曾慷慨解囊,资助克里斯蒂搞研究,并且在自己的米德军营为他安排了一次坦克表演。
  表演那天,巴顿夫人穿着时髦,陪同丈夫前来观看,为他助威鼓劲,并为到场参观的将军们准备午餐。
  表演用的坦克靠自身动力开到米德军营。行程250英里,平均时速达30英里(48公里)。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
  巴顿作了简短讲解,然后请现场的将军们试一试,但无人响应。于是,他便请妻子…毕阿特丽丝驾驶它绕场一周。妻子照作了,但将军们无动于衷。※
  这种坦克最后还是被军械署否决了,理由是〃操作不便〃。巴顿不明白,女人能驾驶的坦克,怎么还会〃操作不便〃?他恨透了那群官僚。
  后来,精明的俄国人却想方设法搞到克里斯蒂的坦克,并认识到它的价值。于是,这种被命名为〃波特(BT)系列〃的快速坦克,最终成为30年代苏联红军装甲部队的骨干,并用它打赢了对日本的那场哈勒欣河荒原装甲战。※
  后来这种克里斯蒂坦克,发展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战车T…34。※
       ※均为史实。
  巴顿指挥坦克训练。
  土八路开坦克。
    仿佛命中注定,这种采用克里斯蒂式悬挂系统的坦克又回到巴顿手中通过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式。
  为了给新战士鼓劲,巴顿还讲起他发现自己不是胆小鬼的故事:
  ……西点军校时代,一次射击训练,轮到青年巴顿报靶。
    他忽然萌生一个怪念头:看看自己能否面对子弹而不畏缩。
  同学们在射击。巴顿本应趴在壕沟里,但他却一跃而起,子弹从身边嗖嗖地飞过。
    万幸,他居然安然无恙。
  另一次是用身体作电击试验。
  物理课教授向同学们展示放射火花的感应圈。有人问电击是否会致人死命?教授请提问者试验,但学生胆怯。
  巴顿请求教授允许他试验。教授迟疑后同意了。带着火花的感应圈在巴顿的胳膊上绕了几圈,他挺住了。并不觉得疼痛,只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
  此后几天他的胳膊一直麻木,硬绑绑的。但他再次证明了勇气和胆量。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胆小鬼,〃年轻的巴顿自豪地写信给父亲:〃但我现在,开始改变这一看法。〃
  (339)
  〃不要让恐惧左右自己!这是我最喜欢的格言!〃巴顿喊道。
  士兵们很容易就喜欢上了这个豪爽粗鲁、军姿英武、着装华丽的老头。
  巴顿也不在意他带领的部队文化水平低20年前的巴顿上尉就带领过由文盲组成的军队,并把他们变成了铁骑。
  他天生懂得怎么和士兵打交道,并懂得如何使他们绕开按部就班的繁琐程序,学会和掌握装甲战技能。
  装甲教导团结业典礼上,巴顿将军站在坦克上发表演说。
  〃弟兄们,下一次作战中,你们的使命,就是驾驶坦克冲锋。
  〃我们迟早会胜利。但只有不停战斗,比敌人勇敢,胜利才会到来。我们不仅要击毙那些狗杂种,还要把他的五脏六腑掏出来,去润滑坦克的履带。
  〃使用坦克的战术极其简单!就像使用骑兵,一往无前地冲锋,根本不用顾及两边!不停行驶,不停开火…对付敌人你们要做的只有这些。我会把燃油和弹药送到你们需要的任何地方!
  〃训练时免不了有人抱怨,说对战士要求太严,不近情理等等。让抱怨见鬼去吧!我坚信一条金玉良言,那就是:一品脱汗水,会挽救一加仑鲜血!
  〃你们都是枪林弹雨里冲杀出来的。你们对将来的厮杀,都不会害怕。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开着坦克去端鬼子的老巢吧!如果我们不抓紧,功劳就全让狗娘养的海军陆战队抢去了……哎呀,见鬼,我的朋友卡尔迅少将今天不在。他;也是个狗娘养的海军陆战队。
  〃我不想听到报告说,’我们在坚守阵地’。我们不坚守任何见鬼的阵地!让鬼子坚守去吧!我们一刻不停地进攻,除了敌人的卵子,我们对其它任何目标都不感兴趣!我们的基本作战计划,就是前进,再前进!一定要扭住敌人的卵子不放,打得他们魂魄出窍!〃
  每讲完一段,巴顿停下来等待翻译。他不知道翻译是否准确,但从士兵们不断的欢笑和掌声中,他对演讲效果感到满意。
  这期间,巴顿忽略了训练场围观人群中的一位不起眼的常客着装普通、苍白瘦弱、浓眉紧锁的林彪将军。
  他沉默不语,也不佩戴任何军阶,用军大衣裹着身躯,但不停地在吉普车地图板上翻开小本子认真记录。第一本,第二本,第三本……唯一的动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