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美国海军陆战一师被一处高地所阻。
高地两面是山,中间呈马鞍形。看上去算不了什么障碍,既不高也不十分崎岖,不过是长满野草、灌木和小树。
然而这个矮胖丑陋的小山,却是攻防关键。美军28日上午涌上山头时,遇到强力抵抗。尔后两天从两翼反复进攻,都败下阵来,形成流血对峙局面。
28日一早,150架〃神风〃飞机攻击木浦港周围的美军舰艇。机群中的双引擎轰炸机挂着一种新式武器…〃樱花弹〃,看上去像装了小翅膀的鱼雷,可以带着整吨炸药,以500海里时速俯冲。
美国人给这种自杀武器起了个绰号〃八格弹〃,但蔑视的绰号并没有减轻〃八格弹〃在各舰队引起的恐怖感。神风飞机已炸沉几艘登陆艇,炸伤1艘战列舰、3艘驱逐舰和8艘其他舰只……
总之,由于船只准备不充分,对〃神风〃攻击预料不足,使〃剑齿虎行动〃部署中的疏忽,被绝望中的日本人抓住了。
武藤章中将
(366)
4月29日是〃昭和日〃。这一天,日本派出最后的王牌武藤章的近卫师团。其中一个旅,已从对马海峡登陆釜山。激战中盟军第一波两个师消耗很大,处于十分危险中,需要立即增援。
日军收紧包围圈,汉城的上月良夫19师团正在星夜南下。
五年前对日作战失去一条腿、戴着假肢的张灵甫将军,因自己部队的几辆座车都被炸毁,于是拄着拐杖在战场上奔波着,用他高大的身躯鼓舞士气。
从南翼阵地赶来联络的陆战一师副参谋长小罗斯福上校见此情景,当即把自己的吉普车让给了他。
美军陆战一师和国军整编74师可都是从血海里杀出来的。是打过无数恶仗、从不轻易低头、溃乱,当之无愧的王牌部队。他们依靠空投弹药和补给,钉子般地钉死在半岛南端的一隅,承受着几倍敌人的疯狂攻击。
双方减员数目都相当惊人。日本在朝鲜的报纸拿1904年对旅顺口的比喻来描绘这次战役尸山血河。担任战场指挥的武藤章中将,被寄予了〃战神〃乃木幸典一般的殷切希望。
而美国媒体对战场甚至未能及时报道因为第一轮随军上岸的记者几乎全部阵亡或重伤。有一名竟死在日军刺刀之下,可见这战场已没有安全角落。
四天四夜。白天夺回的阵地,夜晚被敌人再次夺走。
麦克阿瑟将军坐不住了。每天两份电报催促参谋长联席会议,要求调动第17空降师紧急增援,又要求尼米兹将军赶紧派快速驱逐舰来,以便夜间紧急运送后续登陆部队。
于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有人抨击麦克阿瑟用驱逐舰这么做,是明显模仿日本人增援瓜岛嘛〃鼠式运输〃?
但尼米兹严厉制止道:〃道格拉斯从来没有失去过统帅风度。这次一定是战况真的危急了。必须采取一切措施补救,我不允许有任何冷嘲热讽!〃
最后,当明白所有的增援手段都〃远水解不了近渴〃时,麦克阿瑟叫通了史迪威指挥部的电台呼号。
(367)
辽宁西部平原。彰武-法库。
这期间,林彪将军带领的半摩托化第4兵团,用装甲兵和火箭炮迅速歼灭了锦州、黑山的日军118师团。
〃神炮手〃赵章成旅长大大地感叹了一回:用惯了的迫击炮,效率真的被〃喀秋莎〃和美式114火箭炮给比下去了!那种几分钟就能形成的一片火海,在摧毁日本兵抵抗意志方面,效果奇佳。
在电话里,他向司令部大声疾呼的是:〃弹药!弹药!他奶奶的这玩意儿什么都好,就是糟践东西啊汽车连的弹药只够保障一天!〃
林彪司令员的回答只有四个字:〃注意节省。〃但随后还是给他临时配属了一个汽车营,把弹药拉上前沿。
预计一个星期的战斗只打了3天,俘虏人数也大大超出以往。武士道的日军也开始习惯当俘虏了这里面不少是新近被征兵的、有家小的中年人。
4兵团按计划实施大幅度战略迂回。
从葫芦岛上岸的辎重车队紧随兵团一起行动。到达彰武一带,又利用空运物资,进行整补。
虽然部队机械化程度还低,却已使尚未摆脱步兵作战后勤概念的第4兵团后勤部手忙脚乱了好一阵子。
后勤司令洪学智熬得两眼血红,也没使林总那张严肃的脸上露出点笑模样。最后,〃铁打的洪大个子〃终于体力不支,被抬进野战医院。接替他的邱会作上校又熬得夜夜失眠,脸色煞白。
这种前赴后继的努力没有白费,逐渐打造了一支过硬的后勤队伍。4兵团没有因为后勤不畅而拖住后腿,10天里,实现了千里跃进。
这种推进速度和后勤方式,完全出乎关东军以往的预料汽车上的〃土八路〃犹如长了翅膀,一再出现在不可能出现的地方!以至于大本营应敌方案中的战略动作,一个都作不出来。
部署被全盘打乱。这对执行预案一向教条、机械的日军相当致命。临时应急计划又都不奏效,匆匆编成的独立战车旅团,坦克数量还不到编制一半,交手三天,就几乎没有一辆完好。
旅团长自杀了,后宫淳大将把参谋幕僚们天天骂得狗血淋头。
月底,乘坐灰狗装甲车的前锋韩先楚纵队,包围了奉天西北80公里的法库。距离激战中的伞兵纵队只有50公里了。
巷战中,日军的〃有阪38〃对比〃卡尔迅式〃冲锋枪大大吃亏。日军把偶尔拣到的冲锋枪当成宝贝。
八路军6人编组的轻型战斗班在巷战中显示出极大的灵活性。行动紧凑、沟通方便,传令到位、配合熟练。
有些地方发生短暂肉搏。日军刺刀拼得不错,但是缺乏临场应变能力。由于步兵操典中规定肉搏前要退出子弹,只能眼睁睁看着冲锋枪在自己身体上开洞。
当地百姓也奋起反抗。在他们指引下战斗进程加快。一路上,第4兵团还接受了满洲国伪军大量投诚。东北和朝鲜各地也纷纷发生人民起义。
(368)
营口。大石桥。
在奉天以南方向,后宫淳大将也陷入困境。巴顿第3兵团登陆之后,美军独立坦克旅迅速袭夺了港区。
由于地处交通枢纽,日军在大石桥镇驻扎一个守卫联队。
最先登陆的邓华纵队同样在巷战中消灭了这股日军。鬼子兵领教了美式火焰喷射器的威力,在碉堡和掩体里被烧得哇哇乱叫,四散奔逃。缺少汽油的关东军,同样缺少这种装备。
巴顿没有停顿,象骑兵似的使用坦克是他的信条。在不具备阻拦坦克手段的日军面前,他更是感到驰骋的快乐,当天下午,部队又拿下了海城。
〃不停顿地攻击!不许构筑防御阵地!见鬼,只有必须补充油料和弹药时,才算暂停攻击的信号!〃巴顿命令道。
同时,舰载航空兵对沿岸进行了猛烈轰炸,后续纵队连续登陆。
至4月28日凌晨5点,共消灭日军及附属人员13650人,切断了辽东半岛到奉天的通道。
29日,巴顿第3兵团全部人员设备安全登陆。当晚作战会议上,巴顿将军又提出要求:
〃从明天起,全军要向着鞍山、辽阳,不间断地前进!各部队自行作好安排,睡觉和吃饭轮换交替进行!落后就要受惩罚我是个很坏的家伙,我手中预留了撤消5个行动迟缓的指挥官职务的名额!
〃只有平庸之辈才需要不断请示上级、才需要不断接受督促!真正有作为的将领应该灵活处置战场上的一切!〃
某种程度上,巴顿的吼声与战果和进军速度成正比。
(369)
兵团路过一系列城镇时,好奇的市民都争相围观〃土八路的小坦克〃。
一个见过点世面的、穿着黑制服、打着白绑腿的伪警察,不敢在街上露面,趴在警署窗户后面悄悄对同伴说:
〃小鬼子没法不玩儿完哪。瞅瞅这八路的家什吧,不管是苏联货还是美国货,可都比日本那个强多了。〃
〃咋看出来的呢?我看个头差不离啊?也就炮管长了点呗……〃同伴问。
〃这你就外行了。炮管哪怕就长这么一揸※,那炮弹可就狠多了!能穿三尺的砖墙!鬼子那小短炮也就在人家钢板上砸个小坑…… 短就不好使啊。〃
※人手从拇指到中指尖的长度。
〃嗯哪。有理。你说,八路坦克咋不像皇军那样,整那些个小圆豆豆呢?〃
〃傻老弟呀,那叫铆钉!小鬼子坦克都是铆钉铆上去的,人家八路可都是焊的……还得说,美国大鼻子舍得下本钱呗。有家底没家底就是不一样哪。〃
〃这又差到哪疙瘩呢?不都是铁皮整的么?〃
〃哎呀妈呀,差喘了!结实跟不结实呀!铆钉那个,一炮就散架了。人家那个,你多昝看见崩的满天碎片似的?打坏了,人也能从里头爬出来。这就少死多少人呢……小鬼子没法不玩儿完哪。〃
〃那,那王哥你说,咱咋办哪?缴枪投降-人家都不要咱们不是。〃
〃没辙。伪警察!赶明儿还不叫老百姓给你插个令牌游街?扒皮抽筋算轻饶了你。毙了咱们,人家都嫌浪费子弹……〃
同伴惊恐又无奈地沉默着。
〃依我说,赶紧褪了这身衣服,换件老棉袄,扎根草绳子,回老家种块地得了,我娘都七十多了,媳妇还拉扯仨孩子……我,我真废物啊……〃
(370)
辽宁北部,铁岭地区。
4月末,泰勒空降纵队的出现显然再次出乎日军意料。迄今为止还没有如此规模的空降部队投入过中国战场。
几天里,辽北天空中绽放着数不尽的伞花。满洲人从未见过的大型滑翔机,也象扑食的巨大兀鹫,在东北平原上无声地滑翔降落。有的虽然撞破了,但还是从飞机肚子里开出装着炮管的吉普车!
震惊来自多方面。没人了解,〃土八路〃竟有了这般规模的伞兵(日本的叫法是〃降下猎兵〃)。在远东,这可就是此时装备最先进的部队。
由于拥有制空权,第一批4拂晓空降地点选择良好。伞兵群在野外迅速集结后,秦基伟的103支队立即驾车向铁岭县城日军阵地扑去。
伞兵们显然比日军更敢于近战。无备的日军被伞兵车的机枪打成蜂窝,聪明点的则被压制在掩体中不敢露头。
伞兵队先扔手雷然后扫射,遇到掩体就用火箭筒或者57毫米无后坐力炮迅速轰击。这样的程序被不断重复着,日军被分割成不同的小集团,逐个消灭。
夺取铁岭之战,从发动攻击到战斗结束只有紧凑的55分钟。先期空降部队基本没有伤亡,一个大队的日军大部被击毙,俘虏敌伪军1000余人。
后续投入的伞兵纵队随即按照〃五群制〃原则,组成坚固的五角阵型,抵御新京和奉天南北两个方向的反扑。
日军在铁岭街头抵抗
(371)
铁岭东北侧高地。
4天里,先后空降和机降的5个伞兵旅,拱卫着核心部位的炮兵群和后勤支援群。来自任何方向的攻击,都受到至少三组火力的交叉阻击。
五角阵大显神奇功能。史迪威的〃空中战壕〃用这种方式得以建立。他对伞兵建设的预见性让泰勒心悦诚服。
从奉天突围的日本44军很快就龟缩回去。驻守新京的第30军当然不能眼看后宫淳长官被包围,即刻出动援救。但他们对伞兵纵队的实力缺乏了解。
两个日军野战师团,在铁岭空降兵〃五角阵〃前碰壁流血,攻击一再受挫。战车第一师团百十辆〃97式〃战车,被对方的57无后座力炮在400米距离上打得七窍生烟,没能成功地组织一次坦克突击。偶尔冒死实现的突破,很快又被近距离的〃巴祖卡〃火箭筒所瓦解。
战车师团星野利元中将,对于在望远镜中看到的那种奇特的新型武器无后座力炮,简直一筹莫展。
它们轻便到可以吊挂在树上、或者架在吉普车上射击。而自己那些本来以为也算轻便、但对比之后明显笨重的火炮,往往第一轮开火之后,还没来得及转移阵地就被对方的反击火力炸成废铁。
泰勒少将在铁岭阵地前,实践着他当年对日本考察时总结出的理念以物质摧毁精神,用火力摧毁意志。
掌握制空权的一方,作战组织显然得心应手。每天都有运输机给伞兵五角阵地的核心机场空运或空投物资。
而丧失制空权的日军,深切感到,自己沦落到当年缺少空军的支那兵那种无奈无援、任人欺凌的地步。
眼看着对手的阵地象生了根似的不可动摇,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对参谋长笠原幸雄中将感叹说:
〃莫非我们真是碰上了一道’铁岭’吗?〃
笠原幸雄讷讷答道:〃这种情况,只怕是乃木军神再生,也一筹莫展啊。〃
日军战俘
(372)
满洲北线。黑龙江。
喜多诚一大将正在命令所属各部在前沿修筑工事,布置反坦克障碍物,拉铁丝网,敷设雷区;残余海防艇也在日本海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