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满洲北线。黑龙江。
喜多诚一大将正在命令所属各部在前沿修筑工事,布置反坦克障碍物,拉铁丝网,敷设雷区;残余海防艇也在日本海巡逻和侦察,并在苏联近海、波谢特湾附近敷设水雷。
他能作的只有这些了。手中那点预备兵力全部调往新京和奉天方向,而防范苏联已成为次要……
1941年冬天,斯大林在白俄罗斯吃紧的时候,就曾把远东军区若干个精锐师抽调到西线战场对付德军。
随后苏联在远东征集了更多兵力,不过训练较少而已。最近,苏联再度向远东前线增兵。
关东军起先怀疑其真实性。难道苏联可以不必顾忌德国了?还是苏德之间又签了什么出卖盟友的条约?想起1939年8月,诺门罕作战时的那个《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日本人就感到不寒而栗。
东京。昭和日,天皇把〃六巨头〃召至御文库议事。
天皇首先讲话,以暗示会晤是非正式的。他想知道是否考虑过〃和谈〃。
〃何时派使者去苏联?〃天皇问,〃有无成功可能?〃
梅津参谋总长和丰田军令长为之一怔。外相支支吾吾介绍了前不久的试探。
上次御前会议开过,前首相、〃重臣〃广田弘毅应外相之请,拜访了苏联大使马立克。广田要求用《日苏新约》去代替明年到期的中立条约。
马立克冷淡地说,条约还没有到期,没必要再搞一个新的。
绝望之下,广田提出用橡胶、锡、铝去换苏联的石油。
〃如果苏联陆军和日本海军联合起来,〃广田弘毅发挥想象:〃加在一起,将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马立克大使嗤之以鼻:〃日本海军?恐怕是海底舰队吧。〃
返回路上,广田弘毅忍不住辛酸地对司机感叹那种〃平生未有的侮辱〃。
前首相、〃重臣〃广田弘毅
日本兵的〃护甲〃。
(373)
山东,威海。
卡尔迅两栖纵队4月末在此完成集结。正在准备向辽东庄河、东沟一线登陆,执行〃后羿射日-8〃方案,以策应突入辽阳的巴顿装甲兵,和空降铁岭的泰勒伞兵部队。
忽然接到战报:登陆朝鲜南部的盟军部队,遭到日军激烈反击,后续力量一时跟不上去,情况危急。
5月1日,两栖司令部接到命令:改变原计划,迅速向朝鲜出击!
这是一次跨战区行动。华北抗日联军统帅史迪威上将表现出良好大局观,象当年的潘兴将军一样,毫不犹豫地服从了战局整体利益。
当日,卡尔迅率部立即从威海启航,连夜向东驶去。
次日黄昏,两栖纵队于朝鲜群山港以南、全罗北道的月山里海滩登陆。
(374)
夕阳之下,月山里海面风平浪静。
卡尔迅和粟裕并肩站在登陆舰甲板上,手持望远镜观察登陆情况。
在米切尔舰载机群掩护下,原本预料中的〃神风〃攻击没有出现。大约是白天耗光了本钱,即使〃神风〃也无法做到持续不断。
陆上的抵抗也是象征性的,为数不多的小股日军缺乏预设工事,半小时便被粉碎。按常规,登陆应在黎明进行,以方便部队抢滩和卸载物资,但卡尔迅坚持第一时间登陆。
现在最大威胁来自于上月良夫中将正在昼夜兼程、火速南下的第19师团,从编号就可以知道,这是日本在朝鲜的唯一甲级师团,战斗力相当强。
卡尔迅纵队正是为阻击它们而来。如果让其通过井邑段公路,这场危机就将成为事实。本次登陆就失去意义。
卡尔迅登岸时,夜色已经降临。登陆舰上探照灯将海滩照得亮如白昼,战士们连夜抢卸物资。
整编74师派来的联络参谋顾传泗少校,激动而踉跄地向卡尔迅和粟裕敬礼,声音颤抖地喊道:
〃将军!可把你们盼来了!弟兄们牺牲太大……我们师长都已经端上冲锋枪了!大伙正拼命呢,你们真及时!这下不用担心鬼子反扑啦!〃
粟裕将军立即派出两支分队去和美陆战一师、整编74师会合,同时指示通讯参谋发报联络。
三个先遣营迅速向南北东三个方向运动出去。
(375)
午夜,突然北侧井邑方向枪声大作,火光冲天,不时传来剧烈的爆炸。
前哨与敌人交火了。那是关键地段。
卡尔迅嘱咐粟裕几句,要他留守并督导全体上岸,然后不由粟裕分说,转身跳上一辆刚装上枪支弹药的吉普车,亲自驾驶,和警卫员朝着枪声密集处开去。
战地指挥官出身的卡尔迅少将,知道自己并不擅长运筹帷幄、掌控全局这些。参谋长出身的泰勒和粟裕等人比自己更有优势这也是卡尔迅并不热衷那个〃日本登陆第一攻击波中将总指挥官〃职务的原因。
第一线战斗对他更有吸引力。
月山里一带,只有几处小丘陵可作防御支撑点。此刻日军趁夜猛攻的正是其中之一。这是一场标准的遭遇战。
第19师团正在奔赴战区。亲临一线督战的上月良夫深知,如果夜间没有将立足未稳的对手打掉,天亮美国飞机赶到,19师团必败。因此他厉令部队速战速决。
夜幕掩护下,日军由驻朝鲜唯一的装甲兵第12战车联队配合,向着还在架设阵地中的卡尔迅纵队冲来。
(376)
这一边,炮兵尚未准备完毕,掩护登陆的舰只中也没有重型军舰可以炮火支援。第一线两栖纵队战士只能依靠手中轻武器,与红了眼的日军战斗。
轻重机枪一齐喷吐着火舌,夜光中是一条条耀眼的弹道。〃卡尔迅式〃冲锋枪的扫射像割草一样,撂倒一批批日本兵,爆炸的手雷将残肢断臂抛上半空。
一波紧接着一波呼啸冲锋的19师团,踏过同伴残缺不全的尸体,顾不上还在呻吟的伤员,如同涨潮之水,距离井邑阵地越来越近。
卡尔迅来到前沿,一轮冲锋刚刚被打退。李德生营长正在指挥将重伤员后送。
看见卡尔迅亲自扛着一箱弹药送上阵地,他大吃一惊,质问警卫员:〃你怎么让老爷子到这儿来了?〃
两个战士连忙接过卡尔迅和警卫员肩上的箱子,李营长一步向前握住卡尔迅的大手,〃将军,这可不是你来的地方,太危险,鬼子们就在坡底下呢!〃
〃我来看看情况。4团正跑步赶来。〃卡尔迅简单地说。
话音未落,炮弹尖锐的呼啸声自天际传来。李德生一把将卡尔迅拽倒在战壕里。〃将军小心,鬼子又上来啦!〃
……上月中将命令师团全部炮兵向眼前这座丘陵开火。
就是这样一个小地方,折损皇军半个联队的兵力,居然还在敌人手中。如果这么个小高地都拿不下来,杀向木浦增援还有什么可能?
两强相遇勇者胜!〃豆战车〃机枪喷吐着火舌,又是一个联队的日军高呼着〃班哉!〃〃钢巴得伊!〃发起集团冲锋。
(377)
月山里。井邑高地。
警卫员在炮击中牺牲了。阵地上又有数十名战士被炮弹夺去生命。
卡尔迅抖落身上浮土,发现自己安然无恙,可是李德生却昏迷不醒,后背渗出血来。他让担架兵抬走李营长,发现阵地已被三面包围,日军蜂拥而上。
参加过新知岛作战的老兵、身上几处包扎的营教导员张雍耿,挥动手中驳壳枪,用嘶哑的喉咙喊道:〃同志们!坚决打退鬼子进攻!将军卡尔迅将军和我们在一起!〃
卡尔迅于是对着感动的战士们挥了挥攥紧的拳头。
形势刻不容缓。他马上组织阵地幸存人员把守各个方向,给自己留下一挺重机枪和一支火箭筒。
火光映红卡尔迅遍布皱纹的脸。
这辈子他打过成千上万发子弹。但经过这么多风风雨雨,此刻他已不象年轻时那样容易沉浸在震耳又悦耳的枪声中,对于射击有那种莫名的快感。
他无需嘶吼,也不必呐喊,只是用短促的点射,去准确地瓦解着对手那些最具威胁的攻击点。那种臻于化境的战场感觉,是只有真正的老兵才能体会的一首精美不凡的乐章。
卡尔迅射击时胸有成竹。受到感染的战士们心情不再忐忑,一个个都象将军一样,从容地守住自己的岗位。
夜色里,火光再次映红卡尔迅遍布皱纹的脸。他的思维开始飘逸。
也许这是自己最后一次亲自射击了……胜利虽然指日可待,可还是要用鲜血浇灌这个果实。这就是战争的残酷。谁在这一刻放弃,谁就是失败者。
可是这一切结束后,我该回到家乡了,和蓓姬在一起。
使他神思飘逸的是蓓姬的信。威海出发前刚刚收到。
〃埃文思,昨天又梦见你。但却是看见……你受伤了。我很害怕。我知道现在不该拿这些打扰你……我现在才了解,那些潘弟,是多么珍贵和难以获得……原谅我的无知,埃文思!千万别作傻事!我的话每次都被你重视,已使我获得极大的幸福感,这就足够了……〃
不。不能分神。眼下正是敌我之间的激烈对抗。儿女情长……这是怎么了?
卡尔迅擦一把汗水,使劲揉揉眼睛。汗水湿透了前胸和后背。
把手伸进挎包里去摸毛巾时,首先触到的却是麦粒和棉花的感觉。
他心里一惊难道,我的熊猫破碎了?出发紧急,一直还没来得及把它交给军邮……
又一颗炮弹在身旁爆炸了。
卡尔迅没有听到爆炸的声音。
他只感到眼前一亮,身体飘起来。眼睛闭上之前,依稀看见了冲上阵地的援兵,看见了夜空中的星河。
最后的印象,是星空里一双捧起小小熊猫的手。却来不及看清那是谁的面孔。
视网膜前,迸溅起一片鲜红。灵魂,在迸溅中飞升。
(378)
黎明时分。井邑高地。
粟裕带领部队击溃了集团冲锋的日军,赶到〃卡尔迅山岗〃时,看到一个拄着拐杖的魁梧国军少将,正在揪住一名军医大发雷霆。
〃这是命令!怎么回事?你给我快点!〃
〃长官,将军他,身上中了18处弹片……他的血流尽了,〃军医在解释,似乎百口莫辩。
〃输血。我命令你输血!抽我的。〃少将一把撸起袖子:〃我是O型。输血!你他妈的给我快点,否则我毙了你!〃他甚至到腰间去抄手枪。
惶恐的军医满口应着〃是是,长官!〃一边慌乱地在急救箱里寻找器械。
詹姆斯·罗斯福上校神色黯然,跪在卡尔迅身前,俯身把耳朵贴在卡尔迅的心脏上。良久,他起身,悲伤地摇摇头,阻止了军医。
〃张将军,不必了,我们,我们到得晚了,我们……〃他哽咽了。
〃不。一定要输血!你给我快,他妈的快点!……〃张灵甫瞪起通红的眼睛,逼着军医把针头刺进他的血管。
望着缓缓变红的针管,魁梧的张灵甫开始抽泣。〃……上次,上次见面,他还说要,一起登陆东京呢……在台湾我,我还没来得及跟他喝口酒呢……他这人,仗义啊!好汉,他这是……〃
张灵甫语无伦次,宽大的双肩耸动着。
粟裕明白了一切。他左耳负伤刚刚包扎好,这时却感到剧痛。摸到卡尔迅渐渐冷却的身躯,眼前一片模糊……
耳边是詹姆斯不太流利的中文:
〃来吧,我们一起……和卡尔迅将军,留个最后纪念……〃
几个衣衫褴褛、满面硝烟的中年军人,在担架前,全体脱帽,留下一张弥足珍贵的合影。
小罗斯福上校翻开卡尔迅的挎包,轻轻取出那团破碎的黑白布片……他一把一把地捧起散落的填充物,把瘪下去的熊猫慢慢充实起来。男人的眼泪,不时滴落在染红的棉花、稻谷和麦粒中。
一个血迹斑斑的熊猫摆在担架前。
两员沙场骁将,静静地听小罗斯福低沉、不连贯地讲述着熊猫的故事……像是一段葬礼中的庄严祷告
它的起因。它的寓意。
它的深情。它的哲学。
(379)
之后,粟裕和张灵甫对望了一眼,默契地联合向部队发出命令:向对面所有日军集结的阵地,迅猛出击!
后续上岸的M8-114毫米多管火箭炮,弹道轨迹映红了破晓的天空。
晨曦中,〃无畏式〃攻击机和〃海盗式〃战斗轰炸机穿透云层,寻找投弹目标。
吉普车载无后座力炮整备完毕。冲过滩头,驰骋纵深,瞄准着97式日本战车。手持〃卡尔迅式〃冲锋枪的陆战队,卷起了反攻的狂飙。
滩头阵地最终巩固。登陆转危为安。
一度险象环生的〃剑齿虎行动〃得以成功继续。
那幅合影,后来成为《时代》周刊封面。
埃文思·福代斯·卡尔迅,这个出生于美国纽约州新英格兰土地、有着近乎传奇的经历、被后世历史学家反复研究的职业军人,1944年5月3日凌晨,在和中国战友并肩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牺牲于朝鲜,全罗北道月山里,井邑东侧的一处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