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对不起玛格丽特。我是身不由己。他们,中国人,一言不发就把我们送上飞机。我以为会被送到欧洲什么地方,甚至苏联也不排除。随便吧,当时我很困。懒得去想前途,就睡着了。可是,一觉醒来,居然居然看见了金字塔!天哪,这是埃及?〃
(514)
古德里安陷入回忆,玛格丽特安静地听他叙说。
〃接下来就是海上旅行,坐军舰。形状奇特的日本军舰。一路的东方情调,异国风光。是啊,印度、新加坡,还有朝鲜。这下子我才明白,上帝啊,他们把我运到了中国。〃
〃一路没被发现?不许你下船么?〃
〃下船?有。在印度或者锡兰,地点我不能确定,还是上岸活动了几小时。一个海边小港口。我们吃了……天哪,现在还记得咖喱!味道真是受不了。〃
〃印度?锡兰?我听说,那些是英国人的地方啊?〃
〃可是没见到他们。那港口由中国士兵把守。说来好笑,我们被换了衣服。一种宽松的长袍,从头到脚!倒是很凉快,还理发、刮脸,戴了一顶草帽。我该那时拍张照片!本以为是印度长袍,可对比后发现不一样。他们说,这是中国的标准礼服,叫做……嗯,大褂?是的,大褂!〃
〃我可没有你幸运,一路的飞机坐得我腰酸腿疼。唯一可以惊叹的,是看到了喜马拉雅山,小时候课本上就说过,那是世界屋脊啊。我想我跑这么远的路,受这么大的罪,都是为了那个没有音讯的人!〃
玛格丽特半喜半怨,又问:〃这么说,没有人我是说英国人、美国人或者苏联人,知道你们来了东方?〃
〃我们在船上被告知,身份是中国某个北方交通大学或者机械工厂聘请的教授或工程师。从那一刻起,我的心就放下来。中国人看来没有恶意。事实上,当那个年轻的中国将军让我坐进他的坦克车,我就知道他不会为难我。你知道他是谁吗?共产党里最有权势的将军之一呢,年轻人。〃
〃可是他们抓你的时候,却一定知道你是谁。〃
〃现在看来是的。这一切是计划过的。〃古德里安表示同意,〃他们需要我,仍然是为了战争,他们自己的战争。上帝,人类还没有改变杀戮的嗜好。可以鄙视的是,我自己也对此还没有厌倦!一听说可以在这儿继续训练坦克部队,我的眼睛就放光……〃
〃改变一个人是很难的,〃玛格丽特叹了口气。
〃何况还可以研制新坦克!……这下我有机会把过去几年犯的错误纠正了!我积累的经验可以派上用场了,凝结我们心血的’E系列’可以有出头之日了!人人不是都渴望这样的机会么?〃
〃那么,真的是这样么?〃玛格丽特看着丈夫因兴奋而发红的脸色。
〃他们很放手!上帝呀,没有什么元首不断地干预我!我有自由呢!他们对我讲明意图,我毫不迟疑就答应了,跟我来的那些人也是!何况,待遇还满过得去,比他们共产党人的薪水还多。〃
玛格丽特走上前来,依偎在他身边:
〃对我来说,只要有了你,我就心满意足了。一切都不重要,只是答应我,再也别发作心脏病……〃
(515)
轻轻的敲门声。
那位在德国留学、并在克虏伯工作多年的中国翻译兼助手,刘先志中校进来报告:
〃顾总工※,对不起,可以打扰吗?楼下,林彪和粟裕两位将军来访。〃
古德里安做个鬼脸:〃来吧玛格丽特,见见那位抓我和送我来中国的年轻人。〃
※古德里安的中国代号。
楼下客厅里,双方简短寒暄过后,古德里安直奔主题:
〃两位将军。装甲部队的编制和训练按部就班,第一期9个月的战术课程已经结业。赫伯特的主持没有大的纰漏。装甲武器的设计和样车试验也完成了,预生产10辆,在沈阳601厂,都符合设计要求。〃
他转身请夫人从书房拿来两个精巧的坦克模型。
〃你们的要求是,强调机动性和大行程,以及火力。并且要求,适应中国道路和桥梁似乎是路桥不够坚固?〃古德里安说着,指指其中一个较小的、没有炮塔的模型:
〃这一种,代号E15,是一种突击炮。时速达到70公里,越野也不慢。它的底盘可以改装轻型坦克,以便追击步兵。〃
扁扁的E15只有四个负重轮,发动机前置,一门75炮向后缩进,两挺机枪,线条简洁。
〃这一种,战斗坦克。代号是E30,是在我们原来的E50(50吨级)设计基础上缩小改进的;保留了机动、火力和通用性,但减轻了装甲防护两者不可兼得啊。履带加宽了;至于速度和越野性能,目前没有对手超过它。〃
客人们在观察,古德里安继续介绍:
〃可以加装夜视系统,以便夜间作战。携带油箱行驶350公里,是你们现有那些美国坦克的一倍。只是感觉……脆弱了点。好像,你们和苏联有些相似,不太计较人力损失?或许我说得过于直率。〃
E30倾斜的装甲、低矮的、长六角形的炮塔、翘起的尾巴、看起来象一只更加灵便的〃豹子〃。
(516)
刘先志翻译转达以后,林彪没有吭声,翻来覆去看那两个模型。粟裕中将面带欣喜地说:
〃顾总工,在沈阳,我们已经看到样车。中央军委还授予了命名坦克是’麒麟’1型,突击炮是’啸天犬’。有点象你们的动物命名法。我们强调的还有一点:操作简便。你研究过苏联坦克装甲武器,一定对此深有体会。此外,操纵系统上要求用中文标明。〃
〃感谢啊!玛格丽特,我们的孩子有了中国名字!关于操作系统这一点,我已严加注意,尽量简化。士兵操作试验时没有出现棘手问题。中文标明么,更是理所当然。〃
古德里安情绪很高。玛格丽特也在旁边欢悦地微笑。
只有林彪脸色凝重。
〃顾总工,投产还有什么困难?〃
〃工人和技术力量这些,我们可以解决,日本造船厂来的那些电焊工,水准也不错。美国这批’大陆AVD’600马力发动机有些方面强于我们的’梅巴赫’。只是数量……目前合同上的300台恐怕不够消耗。至于钢材呢,除了装甲钢需要进口一些,其它的鞍山厂产品质量合格。〃
对着林彪的目光,古德里安提出问题:
〃林将军,现在需要决定的,还是我上次报告书中要求明确的那一点:我们的或者说你们的新坦克,马上就要定型投入批量生产了,请告诉我,它的对手究竟是谁?是M4谢尔曼?萤火虫?还是T34、JS2、SU100?这将涉及到选装武器到底是使用75炮管,还是88炮管?〃
停了一下古德里安加以说明:
〃要知道两种武器的重量和体积不同,它们会影响装甲厚度、坦克性能、产品定型等很多方面我还是要直率地说出来。〃
林彪凝眉思索。刘先志轻声补充道:〃我们从克虏伯的山中仓库运回来的88炮管,约有600支。身管长度不一,有56倍径和71倍径几种……〃
〃75炮管有多少?〃粟裕问道。
〃75好像没有从仓库直接缴获,大多是从废旧武器上拆下来的,也有600多吧。设计E15’啸天犬’时已经考虑了。只是’麒麟’没有决定。〃
沉默多时,林彪端起杯子喝了口水。
〃我意见,上88。〃
粟裕点头:〃有备无患。即使装甲轻点,用战术弥补。〃
(517)
沈阳。三经街十七号。
连续一个多月的生病、失眠和高烧不退,使毛泽东不能召集和参加党内的会议。而遵照医嘱他又不得不大量减少吸烟,这使他心情烦躁。
这段时间,恰恰又是最重要、最敏感的时期。
全党和他本人,面临着空前的、从未经历过的考验、压力和抉择。这场病来得可真不是时候。
……在遥远的西北边疆,中苏发生冲突、乃至国民党军队遭到打击之初,中共一直埋头于战后恢复建设、土地改革、国际往来和国内组建联合政府,并没有对战事过度分散精力。
甚至党内还弥散着一种乐观情绪。认为这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蒋介石可是得到了足够教训,应该老老实实承认自己的无能,与苏联达成协议,承认共产党的客观存在和力量对比,回到联合政府的谈判框架中来。
但蒋介石疯狂的强硬,和苏联毫不妥协的持续压力,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短短几周里形势变得很微妙。一时间,国际国内的目光,都聚集在本想置身事外的沈阳来了。
党内出现了两种意见:
一种是,蒋介石胆敢挑衅苏联红军,我们正好可以凭借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在苏联支持下,杀向南京、打过长江,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甚至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中国。
另一种是,苏联这次带有十分明显的领土要求。蒋介石虽然仍旧抱守反共立场,但在坚持民族利益、不肯出卖国家领土这一点上,倒是赢得了一定的民意民心和国际同情。况且他这次没有主动挑起内战,如果由我们来打响内战第一枪,很难在广大人民中间争取信任,甚至会被某些对立舆论利用,搞不好背上〃新时期汪精卫〃的恶名。
争论越来越激烈。朱德每天把整理过的会议纪要带到毛泽东病榻前,两人久久沉默对坐,脑海里翻腾着方方面面的问题。远在马赛参加国际会议的周恩来,也小心翼翼来电,探询中央态度……
(518)
毛泽东郁郁地翻阅着床头的报刊。
国内相当一批民主党派、〃第三势力〃,已经议论纷纷。
《大公报》社论:
〃抗日战争时期,是共产党充当了民族解放先锋队,义无反顾地站在抗日斗争最前线。我们希望这次在抵抗苏联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中共也拿出上一次的勇气和良知,站在抗俄斗争最前线!〃
《文汇报》社论:
〃在举国全面抗日的前夕,1936年,中共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了民族利益,不惜’逼蒋抗日’。……这一次,在苏联长驱直入,侵吞我国大片领土、威胁我国心脏腹地的民族危亡关头,国内有识之士,是否要上演一出’逼毛抗俄’呢?〃
著名〃七君子〃之一王造时的《前方日报》也社论:
〃事到如今,战争是不可逃避的了。只有在抗战的血光中能找到我们民族的新生命。〃
该报还发表一封致中共的公开信。信上据称〃反映了中国民意〃。签名的有沈钧儒、章乃器、夏公仆、沙千里、王造时等几十位各界名流。
至于南京《中央日报》,更是一味的谴责之声。典型论调是:〃汪精卫的幽灵,正在沈阳上空徘徊。〃
另一面,哈尔滨《劳动者报》声明:
〃国民党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已在中国人民头上盘踞二十余年。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的腐败和对人民的盘剥变本加厉,各地’接收大员’发国难财的无耻行径,举不胜举。这个统治集团势必把中国人民拖向灾难的深渊。
〃面对这样浅显的事实,我们有什么可犹豫的?同伟大的劳动者国家、世界未来的希望苏联站在一起,用中国工农红军和苏联红军的钢铁步伐,踏破蒋家王朝的迷梦,在世界东方迅速建立一个新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国家,让共产主义旗帜在中国升起吧!这才是我们劳动者和共产党人正确的、必然的选择!……〃
只有《新华日报》保持着引人注目的沉默。
军队内部也出现骚动。请战书纷纷地打向中央军委只是要求参战的方向完全不同:一部分要求〃南进〃,一部分要求〃北进〃。
低层的军事会议上,有人掳胳膊挽袖子,有人拍桌子砸板凳,就差当场干仗了。最后在各级政委的劝阻下达成共识:
〃耐心等待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党中央的一声令下。〃
第三种考虑也在若隐若现置身事外,保持独立。
但只要稍加权衡就明白,这更是一种自杀政策,在国内国际都站不住脚,民心、公理、正义、援助都会丧失殆尽,而且,几乎马上就会造成党内分裂。
……岸英也来信了,述说他和弟弟岸青近日回国。
床头上放着一本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书,书名上赫然写着:《怎么办?》
病榻上的领导人头痛欲裂。
一边是阶级嘱托;一边是民族大义。
这是建党以来从未有过的严峻时刻。
(519)
旧金山。联合国筹备处。
两个潜在的常任理事国大举交火,使国际社会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