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567)
〃乔治!你?把个人财产这么用?……你不考虑你的生活了?〃李奇微惊奇而羡慕地瞪着他。
巴顿放开了一点嗓门:
〃嘿嘿,马修!我就知道会有这些该死的问题。告诉你,毕阿特丽丝从家族继承的财产比我更多!她以前还喜欢买买庄园什么的,攒钱。……可现在老了,我们要这些有什么用?马修,你是否加入我们?你很能打仗,来吧!也给你装备一个师,马修。好像你喜欢空降师?……见鬼,即使那样,我也不会饿死。〃
李奇微大笑着摇头:〃乔治啊乔治……你真是个神通广大、全能的宙斯……过去,过去我只知道,你到夏威夷上任和离职,都是开着私人游艇去的……呵呵,〃※
巴顿驳斥:〃见鬼马修,那只是个小帆船。我和毕阿特丽丝一同驾驶她当船长,我当船员。而且是为了锻炼胆量,可不是为了什么该死的摆阔。〃
※史实:1935年和1937年,巴顿自驾帆船从洛杉矶到火奴鲁鲁,航渡半个太平洋,赴任、卸任,往返其间。
巴顿再次俯身,注视史迪威:
〃乔,那就这么说定了,好不好?你是基金理事会主席。等你一出院,我们就召开会议,完成采购。我物色了你的副官退役的平可顿·多恩准将作为常务理事,处理日常工作他中文很好。装备订货,是泰勒介绍来的基奇中校。小崽子比我懂行,轻车熟路。〃
史迪威默默听,巴顿继续说。
〃啊哈,还有。陈纳德也听到消息,想加入进来。我知道你不喜欢他,就故意说:谁知道你该死的钱里面有没有走私?我把他给拒绝了!哈哈。〃
史迪威默默听,巴顿仍在说:
〃我们在加州筹资并不困难,乔!我的外祖父,老威尔逊,曾当选过洛杉矶第一任市长※,那时他就有很多朋友,现在他们的后人也会有人帮忙……这儿的富商杂种们,其实更关心亚洲,和太平洋。还有那些见鬼的华侨呢,人数不少!嘿嘿,在这个自由的国度,没有什么办不成!马修你信不信?〃
李奇微只好点头。
※史实:本杰明·戴维斯·威尔逊,洛杉矶首任市长。当地超级富翁,巴顿的外祖父。
〃那么乔,基金会就开张了?〃巴顿再次征求道。
史迪威闭下眼睛,表示同意。〃乔治你……替我签字……请马修,见证。〃
李奇微在床头并拢脚跟:
〃是的乔,我,乐于遵命。〃
〃乔!三天后我就动身。志愿兵要去报到了。我要说的是,你,必须等我回来!我需要向你汇报,听你出主意!〃
刚动完手术的史迪威,没力气点头了。
巴顿开始提高嗓门,并弯腰使劲抓住他的手,一滴泪水,落在患者肩头。
〃乔!听着,在我们胜利以前,你不许死!不许明白吗?你这个家伙,乔!你可要答应我!〃
许世友(少将) (上将时)
(568)
牡丹江。绥芬河,东宁要塞。
十天的激烈对抗,华北联军第四个要塞守备旅也被打残了。当天下午6时许又一次反击中,年仅33岁的第24旅旅长王墉上校,在苏军炮火下阵亡。
圆木构筑的司令部里,边防纵队司令许世友瞪着血红的眼睛,咬一口手上的萝卜咸菜疙瘩,端起茶缸咕咚咕咚灌下几口白酒,又把缸子往炮弹箱搭成的木板桌上重重一墩:
〃奶奶个熊的,死掐!不撒手!通讯兵给我叫通23旅,让黄定基给我上!〃
通讯兵报告:〃首长,23旅※叫通了。〃
许世友拿起话筒:
〃黄定基呀?24旅顶不住了,轮到你们了!今晚接上去。对!我看能不能组织个夜间反击,摸它一把?真的行么?有目标么?炸掉河上那几座浮桥?嗯,不错,奶奶的,白天空军炸了几次没见效哇。你可给我说到办到!派精干的小部队上去。两面干,双保险。另外注意减少伤亡,别把老本糟践光喽!都明白啦?〃
※ 23旅〃临汾旅〃,PLA唯一的旅级英雄集体。
一会儿通讯兵又报告:〃首长,牡丹江军分区电话。〃
电话里,传来老战友陈再道少将略带急促的声音:〃世友么?你那头怎么样?能不能回来一趟?〃
〃回来?我娘哩,这边火上房了!你听这炮响的, 4万人剩一半!你那边呢?〃
〃一样么。虎林失守了,胡奇才联络不上。穆棱要塞坚守一礼拜,昨天也撤了。目前顶在老爷岭。正面敌人是第一集团军,说是集体得过’红旗勋章’的,拽得很!一天啃了程世钦一个旅!个巴们的,老子还没成建制丢过个多的部队哟!你老兄那儿,弹药怎么样的说?〃
〃凑合!能顶一个月,多了够戗。啥事啊老陈?电话里说呗,我走不开呀!〃
陈再道犹豫:〃电话里说不得……〃
陈再道少将 (上将时)
〃瞅你这不痛快劲儿,陈大麻子啥时候变小媳妇啦?扭扭捏捏的!〃
〃对呀!我他娘的几时支支吾吾过?许老三,你少废话!这还不明白重要性?〃
〃切!战场多紧急呀!你怎么也得给我透个气,点点穴吧?我好部署哇。〃
〃那就把耳朵贴近点!……告诉你,徐总那边,好像出事了……〃后边的声音越来越小。
许世友眼珠子越瞪越大:
〃我靠!真啊?亲娘咧……老陈你等着,我安排一下,连夜就到!〃
(569)
齐齐哈尔。市政厅大院。
炮火纷飞中,这里显得不和谐的安静。几个人架梯子,在大门口张挂横幅。
苏军大尉舍斯塔科夫带着他的队伍,一路冲到这个门口,见到这儿的人们不躲避,感到好奇,抬头看见横幅上用中文和俄文大字写着:
〃社会主义齐齐哈尔苏维埃公社,热烈迎接苏军解放!〃
大尉有点明白了,喊了一声〃乌拉〃,招呼全连整队,走进大院。院内的锣鼓声开始敲响。
舍斯塔科夫不喜欢这些欢迎他们的人。尤其不喜欢他们帽子的式样,太象那些德寇了!大尉曾与这种军帽和军帽下的面孔战斗多年。
突然,大尉发现有些锣鼓手还背着枪和他们手中的〃波波沙〃十分相似、只不过把弹鼓换成弹匣的冲锋枪!吃惊不小的舍斯塔科夫连忙端起手中武器,大喊一声:〃准备战斗!〃
这一下院里的人们也惊得不知所措,僵立在那里,锣鼓也安静下来。
大尉命令:〃同志们,缴他们的枪。〃
士兵们正在行动,大楼门口台阶上传来一声俄语口令:
〃斯多耶(停下)!〃
舍斯塔科夫定睛望去,台阶上走下一群人。为首是一位穿着列宁装、戴眼镜的气质不凡的矮个子中国人。
他用流利的俄语问道:〃怎么,大尉同志?你没有接到科涅夫同志或者列柳申科同志的命令么?〃
〃请问,您是谁?〃舍斯塔科夫反问。
眼镜后的目光注视一阵,那位领袖模样的人侧头道:
〃昌浩同志,告诉他。〃
后面走上一位高个子中国人,同样流利的俄语:〃大尉,这是共产国际中央局书记、中共(马列)中央筹备局书记、社会主义齐齐哈尔苏维埃公社首任社长,陈绍禹…王明同志。你可以把枪放下了。〃
大尉细细地听了一阵,露出笑容,抬手敬了军礼:
〃对不起,陈绍禹同志!我想起来了,命令里确实有您!不过原本不是派我的部队来跟您接洽的。我们误会了。〃
陈绍禹挥手表示不介意。锣鼓又响起来。
(570)
滨州铁路线,安达段。
随着伊尔-2强击机俯冲的啸叫,炸弹在小火车站四周笼罩起烟尘。
列车被炸成几段。车上的人们大部分是撤下来的中国士兵,除了血肉横飞或者不能动弹的,都纷纷四散隐蔽。训练有素的,很快找到位置;缺少经验的,在站台上四散奔逃。爆炸声中夹杂着各种呼喊声和命令声。
柯立亚·永寿就是这一刻与哥哥再次走失的。陪伴他们的保卫干事被炸弹削掉半个身子,血水贱到他的脸上。
但是奇迹般的,他却没有受伤,只是受到惊吓。看到哥哥不见了,他才慌张地翻找地上的伤亡者,识别他们的面孔。
一连几个都没找到,他着急地喊起来:
〃谢尔盖·永福!〃哥哥嘱咐过,见到爸爸之前,只能喊他的俄语名字。
烟雾中,两个穿军装的陌生人打着手势向他跑来。
1940年的兄弟俩
哈尔滨。果戈里大街。
街边店铺都歇业了。就连著名的〃秋林〃商场也关着门。吉普车一路大下坡,开得飞快。直到遇见前方鹅卵石路上的日式有轨电车-〃摩电〃,才不得不停下来。
政治局委员康生铁板着脸等了一会,不耐烦地对后座吩咐道:
〃欧阳毅!带你的人,赶紧行动!〃
〃是!〃中央保卫局副局长兼谍报处长欧阳毅跳下车。
〃等等。听我说:三天之内不把兄弟俩找到,唯你是问!〃康生焦虑而又严厉地下了命令。10年前,就是他亲自把那兄弟俩,从法国马赛送到了莫斯科国际儿童院。
〃是!〃欧阳毅受命,随即转身,大步向后车走去。
(571)
兰州。从1946年6月开始,这个依山傍河、狭长的带状城市,成为两个伟大民族大喋血的载体。
每天都在增加着伤亡数字,都在拉长着阵亡将领的名单。
到6月底,国军在河口到西固镇的30公里防线上,已经报销了两个美械整编师(华军的整编师此时相当于苏军的一个军)。整26师基本拼光,师长董钊阵亡,整29师阵地失守,师长刘戡自杀。
固守青海西宁、待命出击的胡宗南原副手范汉杰中将,受命暂时置西宁于不顾,率手中三个〃未完成整编师〃火速驰援兰州。结果一周内就减员三分之二。
红色第6近卫坦克集团军在河谷里排成一字长蛇阵,威风凛凛地挺进着。
17天里,他们洞穿了华军8道坚固防线,每天都有新的歼敌报告。
但是进展幅度越来越小,从几十千米、到几千米,最后到几百米。终于在整编71师面前感到了疲惫。
那个穿得破破烂烂、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大兵将军〃陈明仁,几乎每天趴在克拉夫琴科要通过的每个阵地上,嘶吼着,用他的反坦克地雷、火箭筒、战防炮迎接苏军到来……
陈明仁将军
兰州的地理形势,某种意义上是坦克部队的坟墓。
两条山脉中间夹着黄河,这个狭长的城市过于偏向防守的一方了。在漫长曲折的河谷中行进的苏联装甲分队,太容易遭到远近山梁上埋伏的火箭筒、炮弹甚至手雷攻顶的袭击。
第10天,克拉夫琴科命令部队在兰州西侧的堡垒西固城面前暂停攻击,休整一天。弹药已经跟不上了。然而就是这极其必要的休整,却引起方面军司令部的呵斥。
暴怒的克拉夫琴科上将一把扯断了电话线。
(572)
其实崔可夫大将也是被战争压得没办法。火线上打出来的他,怎能不懂得给予前方第一线攻击波的必要休整呢?
实在是那支担任敌后阻击的部队,处境过于危险了格涅奇科少将双腿都被弹片削去,仍在坚守阵地中国军队以两个兵团向他攻击20个昼夜,100次以上的进攻,留下几万具尸体,甘草店阵地还是没有失去!
可是第一批渗入敌后的一万人马几乎全部阵亡,目前空降补充已是第三批了,这是1946年苏联空降军的全部。
而且运输机损失巨大,致使每次不能投放足够力量以形成优势,造成〃添油〃局面,给敌人反扑送去了机会。
空运不再有效。崔可夫决心已定:拿出原准备下阶段使用的预备队,再次陆路突击桑园峡,从兰州另一侧打通合围道路!
任务交给马纳加罗夫上将。他的第53集团军将要面对全美械装备的黄维军团。
崔可夫大将叫住参谋长:
〃前不久我认为,我们方面军可以独立吃掉面前这股敌人薛岳集团。但是现在,敌人增兵了。汤恩伯和杜聿明都凑上来这两人我还认识。现在他们总数超过100万。减去伤亡也至少有75万。我们52万人已不足42万了。技术兵器也不再拥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后勤通道受到敌机威胁。所以我建议,需要向伊尔库茨克总部提出要求……〃说到这里崔可夫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声音压低了。
〃我同意,瓦西里·伊万诺维奇。我来起草报告。你希望增加多少兵力?〃
参谋长杜哈诺夫上将十分配合地问道。
(573)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