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4小时后,3艘被苏联作为战争赔偿的原罗马尼亚旧式驱逐舰,出现在航线交汇点的水平线上。
林遵分舰队2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分为两队截断了它们的去路。
接收旧舰的苏联水兵人员尚未配齐,火炮无人操作,不能组织有效还击。自身航速又慢,很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救生筏上抢到一个位置。
林遵分舰队用舰炮,将刚挂上苏联海军旗不久的两艘驱逐舰顺利送入海底。
为确保它有足够时间发出求救电报,特地留下一艘行驶缓慢的负伤者〃玛莱斯提号〃。中国舰长们甚至让枪炮长把主炮射速降低,半小时后,才将它击沉。
林遵收到黄廷枢〃进入设伏海域〃电报后,及时发出命令:〃返航!〃
几位参谋跑上舰桥向他祝贺:三比零!
林遵,这位林则徐的直系后人,显然不满足。一脸漠然道:〃这只是…开胃小菜。〃
林遵少将
(588)
晨曦下的黑海,海面波光粼粼。
塞瓦斯托波尔港,西南25海里,黑海舰队出港必经航道上,〃伏波〃号潜艇在设伏水域保持着指挥塔深度,作好随时下潜的准备。瞭望员手持高倍望远镜,站在塔顶仔细搜寻水天线上的敌舰踪迹。
〃荧光〃计划的前半段顺利完成,但那只是为了引诱〃红旗黑海舰队〃那些懒惰的大家伙出港。
按照此前某个海军强国有意无意透露的情报,苏联海军主力舰似乎继承了熊的冬眠的习性,常常窝在港内三两个月也不见动静。因此52万人的苏联海军中,有40万人只能算穿着水兵服的步兵,不少水兵没见过大海,也不足为奇。
这次苏联海军没有让黄廷枢两次偷渡海峡的努力白费。
接到监视渔船发来的报告后约一小时,3号瞭望员终于在东北方向发现了依稀可辨的舰队身影。
黄廷枢在潜望镜中辨认着目标:一艘重巡,又一艘重巡。5艘驱逐舰……突然,一个庞大身影进入视线。
在东方微明的背景中,不用查对识别手册他也知道,那就是〃塞瓦斯托波尔号〃战列舰黑海舰队旗舰,一年前,他曾随桂司令一起登舰参观。
最大猎物出现!
黄廷枢呼吸在一瞬间加快,〃荧光〃作战的战果将超出预想。
此刻〃伏波〃的阵位是每个潜艇艇长梦寐以求的。目标侧面完全暴露在视野内。
〃敌舰距离?〃每隔几分钟,他就问道。
〃10000米,长官。〃
〃8000米,长官。〃
〃艇艏发射管注水!鱼雷定深3米5。〃
〃艇艏发射管注水完毕,长官。〃
〃5000米!长官。〃
〃好,瞄准。泡个咸水澡吧,老毛子。预备发射!〃
6枚九五式潜射〃长矛〃鱼雷,以平均5秒的发射间隔,不留痕迹地向着尚不知危险降临的敌舰扑去。
僚艇〃凌波号〃也从另一角度射出6枚同型鱼雷。
(589)
塞瓦斯托波尔号(原名〃巴黎公社号〃)战列舰。
尽管天还不亮,到达拦截中国船队水域还有数小时距离,旗舰上的海军中将,此时却毫无睡意。
在自家门口让中国那么个小舰队击沉3艘驱逐舰,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如果不赶快用这12门305毫米主炮将那些黄皮猴子轰沉,他清楚后果是什么。
罗嗦的参谋长却频频怀疑。在他看来,中国偷袭舰队此刻一定已全速开往博斯普鲁斯海峡,继续追击只能是浪费燃油。如果昨晚出发的话……
舰队司令粗暴地打断他:〃我就不信那些破船会有多高的航速!告诉驱逐舰分队,脱离舰队,以最高速向海峡方向追击!务必把这些黄脸猴子缠住!我要连他的货船一起俘虏!〃
塞瓦斯托波尔号战列舰
〃轰!!〃整个编队上下,没人预料到突然到来的打击。
一声爆炸从〃伏罗希洛夫号〃吃水线下传来,没等震倒的水兵爬起,再次爆炸击中船尾,船身随即在水面打转。
〃莫洛托夫号〃运气比她的姊妹舰好些,就像其名字拥有者在政坛上的境遇。一枚〃长矛〃击中舰舷但没有爆炸,令〃外交人民委员〃逃过一劫。
可是〃塞瓦斯托波尔号〃注定无法回到与它同名的港口了。3枚大威力〃长矛〃击穿了服役多年的铠甲。涌入的海水令她开始长达4小时的沉没过程。
平时声色俱厉的政工人员不知去向。水兵们正采取各种损管措施拯救旗舰,直到舰体倾斜得让人无法站立。
(590)
潜望镜中,驱逐舰迎头驶来。
黄廷枢奇怪,氧气动力的长矛航迹十分隐蔽,对方司令官不简单啊,对我艇位置判断这么准?看来对手训练有素。
他下令迅速下潜、撤离!〃伏波〃隐入波涛之下。
僚艇〃凌波〃位置较好,于是欲罢不能地进行了再装填。不失时机、也不顾危险地打出第二轮齐射。
命中两雷的驱逐领舰〃古比雪夫号〃燃起大火,迅速蔓延。舰长尚未来得及发出〃弃舰〃命令,主燃油柜就响起一阵惊天动地的狂啸。巨大火球从舯部裂开,舰体撕为两半。艏艉垂直地将分队司令、舰长和250名水兵一起带往黑海深处……
倾斜严重的旗舰上,弗拉基米尔斯基司令员目睹这一场景,面色铁青。他明白:追击中国舰队已不可能实现。也明白回到岸上是什么下场。
〃天亮了。命令航空兵马上出动,追击敌人!〃他指示道。〃此外,组织反潜。通知未受损舰只,营救落水者。〃
发布命令之后中将顿了顿,平静地告诉舰长:〃你可以宣布弃舰了。〃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向司令舱,从保险柜里取出那支作为战利品收藏了两年的〃鲁格〃手枪。
(591)
博斯普鲁斯海峡北口。
趁夜高速行驶的林遵舰队黎明抵达这里,正在整顿队列。
因早起而不耐烦的土耳其海务局官员,尚不知道昨夜发生海战,默认了中国舰队以不合规定的混乱队形匆匆进入海峡。在他们看来,这支来自远东的舰队越早离开黑海越好。这一点上,土耳其人和桂永清不谋而合。
追踪而来的苏联海军航空兵不敢进入土耳其领空。本想转头西北,去袭击那些赔偿中国的货船,但发现船队上空竟有一中队〃野马〃战斗机护航!带弹的攻击机显然不是对手,只得悻悻作罢。
中国方面的唯一损失是〃凌波号〃。为扩大战果和掩护主艇,未能摆脱驱逐舰的围剿,在深水炸弹的轰鸣中消失了。
黄廷枢深感痛心。那位艇长,沈铎中校,是他的同乡学弟,又是姻亲,而且是中国第一代船政大臣沈葆祯的后人。还有那些辛苦训练的水手……
他此时不知道,随〃古比雪夫〃沉没了一位前途极其远大的海军元帅谢尔盖·格奥尔吉耶维奇·戈尔什科夫少将。
〃凌波号〃,断送了一位海洋的来日主宰。
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
(592)
黑海大捷,果然激起了国际反响。
忙于清理自身战争废墟的欧洲,对此,还局限于新闻传播、热衷于故事曲折性等层面。人们感兴趣的是,猜测中国潜艇怎样实现的海峡偷渡?
土耳其人怀疑,是从德国用火车运到保加利亚装配的,或者是从多瑙河进入黑海有位情报军官站出来证明,德军以前这么干过!
而遍布亚太地区的华侨聚居地却是人声鼎沸。鞭炮和锣鼓声响成一片,吵闹得那些当地原住民不停皱眉头。
黄廷枢、沈铎和林遵的照片,刊登在各地华文报纸的头版。甚至催发了一轮滨海城市里的海军报名热。
后来,日本也生出一轮有趣的鼓噪当媒体披露执行攻击的是〃伊-201、203〃艇和〃长矛鱼雷〃时,日本退伍海军老兵协会激动地把这两种日本产品作为举办年会和发行会刊、广告的主题,大加宣扬!并收入了不少会费、稿费、模型制作费和报刊费等,发了一笔小财。
(593)
纽约。第五大道。
毗邻十字路口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小门脸,由于挂上了〃史迪威基金会,在此招募飞行人员〃的招牌,最近热闹起来。
退役的约翰中校主持这里的招募。
复员回来的小伙子们,很少找得到航空公司的理想位置,又不愿意屈就薪水较低、或别的不那么激动人心的岗位,一时间这里人满为患。
第一期名额很快用完了,约翰忙着对后来者说抱歉。
一个来自缅因州的前战斗机中尉忿忿不平:〃那么,我去昆区(皇后区)的苏联招募站报名好了!他们也招收志愿飞行员!凭我的技术他们一定满意的!〃
他转身走到门口,另一个已于上午荣幸登记了的、来自威斯康星州的少尉伸腿拌了他一下。
〃你干嘛?乡巴佬!〃缅因小伙急了。
〃我要告诉你,别当我们的敌人。〃威斯康星小伙也不示弱。
俩人不由分说便挥拳相向,脸上和身上瞬间血迹斑驳。
约翰咆哮着,缓缓走过去,用苏格兰人厚实的身躯挡在两人中间。
〃你,还有你!〃他指指双方的鼻子:〃你们俩,有本事天上见!〃
(594)
1946年夏天,对那场战争的努力在各个角落进行着。
英国。泰晤士河口,绍森德港。
继〃潮州号〃之后,中国民生公司的远航班轮〃温州号〃也靠泊了码头。又一支劳务工人队列走下舷梯。
岸边,围观的华侨中有一位温州籍人士,家乡来的轮船引起他的关注。看到长长的队列里竟有不少女子,他感到惊奇。对其中一个问道:〃你们从温州来吗?来此地做什么?〃
那是个单纯活泼的乡村女性,脸上还洋溢着新鲜好奇的光彩。
〃吾伲(我们)青田人喏!温州上船的!老板同吾伲讲,来清理废墟的。〃
〃清理废墟?你们?〃一丝悲哀涌上华侨心头。
〃喔呀,先生!哪样是废墟呢?〃听到乡音,几个叽叽喳喳的女孩子围上来,七嘴八舌问道。
〃废墟?……喏,个堵就是。〃华侨指指远近遍布的瓦砾。战争虽然结束一年了,但它留下的痕迹比比皆是。
〃天哪,废墟,废墟哪能是……砖头哦?〃女子们惊奇,但并不沮丧。
探问一通家乡、故国、生计、旅程……分手时,华侨问起,她们的名字?
〃名字么?名字哦……罗·罗啊。侬喊吾伲’罗罗’好了哦!〃
女子们似乎不想告诉他,回答仍是叽叽喳喳,欢声笑语。多嘴的女子还指指男工人群:〃伊拉(他们)么,喊伊拉作’蚊子’也可以的,嘻嘻。〃
〃罗罗?蚊子?什么意思?〃
温州华侨大惑不解。
过了很久,在他顽强的好奇心追踪下,才弄清谜底:
原来〃蚊子〃就是战争期间,英国广泛使用的那种大名鼎鼎的〃蚊式〃木质轻型轰炸机。曾取得优异战绩,它们保有量在3000架以上,战后面临大批退役。
精明、节俭又缺乏资金的英国人,不想让它们在垃圾堆里烂掉。想到它们的战争用途,于是派商团来到战火仍未熄灭的东方,分别寻找苏联和中国的买主。
两家都没有足够外汇。而且苏联还缺乏兴趣,他们有的是伊尔-2。
有兴趣的中国,却缺少英国需要交换的资金或实物。
最后聪明的谈判者们找到了成交办法中国过剩的人口,包括女性劳动人口,可以参与英国战后恢复工作,正好弥补不列颠岛上的劳动力短缺。
南京政府用数万名劳动力三年的劳务,交换了上千架〃蚊子〃。至于〃罗罗〃,业内人士知道,它就是〃罗尔斯-罗伊斯〃品牌的代指,意味着一批用劳务交换的备用航空发动机。
这位华侨始终没有搞清它们的实际数量,只是恍然大悟地明白了国家间还可以这么做生意。
半年后,大伦敦郊区出现几座简易的〃温州村〃。聪慧、勤俭、韧性、能算、互助的温州人群体,是天生的劳务和贸易好手;靠着自身努力,打拼了起码的生存条件。这里成为后来〃温州人遍布四海〃这一神话的最初发端。
后来那位华侨也忍不住,娶了一位〃清理废墟〃起家的勤勉女子。婚礼时他们相视而笑,用家乡话相约道:〃原来是罗罗和蚊子哦……让吾伲白头偕老吧!〃
这是这场战争影响中国人命运和生活轨迹的一个注脚。
(595)
伊尔库茨克。苏军中亚-后贝加尔战区指挥部。
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朱可夫元帅、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元帅等一行在这里,会见战区负责人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老战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