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历史
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朱可夫元帅、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元帅等一行在这里,会见战区负责人华西列夫斯基元帅。
老战友们互致问候。并带来、同时又转回对斯大林同志的问候因为他身体偶感不适,正在莫斯科郊区短期疗养。
随后讨论战场形势。
因为季节进入盛夏,距离斯大林同志的要求100天结束战斗为期不远,朱可夫关切地询问前线:还有什么要求?
华西列夫斯基沉吟片刻,据实提出:增加兵力和补给。
随后他介绍说,他的战区原有约120万兵力,其中一线战斗部队占七成。自5月初开始行动,两个月下来,歼敌已超过50万,但自身也损失20余万。
目前两大突击方向兰州和绥远,战斗都处于胶着状态。
兰州由于华军大量增兵,崔可夫中亚方面军始终未能肃清敌人。后勤补给线也出现干扰和破坏。如不及时增援,该方面军甚至有被反包围的可能。
绥远方向,右翼集团已进入河套平原,只要渡过黄河突入鄂尔多斯高原,就到达长城控制线。但左翼,察哈尔方向,在燕山-军都山脉受到阻击。
敌人凭险据守,比预想的要顽强。地形不利坦克快速推进,必须组织大量炮火和有效空袭。
(596)
朱可夫经仔细考虑,决定把按斯大林要求组织的第二轮补充部队40万人,6个集团军和空军集团军,全部交给华西列夫斯基,以保证按时结束战斗。
〃这不行。远东,科涅夫战区也同样需要兵力。〃贝利亚插言道。
〃只有完成了中亚、蒙古方向的任务,我们才能集中兵力,解决满洲。科涅夫的交通补给状况要好的多,满洲铁路相对发达,地势平坦,利于部队机动。态势上,也没有转入被动的迹象。〃
〃为什么不分配给远东适当部分呢?要知道占领满洲对于我们的意义。〃
〃可是那样违反兵力集中原则。四处分兵,势必哪里都不够。一个人不能同时去抓几只兔子。〃
〃那么为什么不把另一边暂时放弃呢?比如说,兰州?我看不出那里对于我们甚至对于敌人,有什么重大战略意义。蒋的妻子,并不意味着战略价值。〃贝利亚坚持道,他坚信自己是对的。
〃是这样,贝利亚同志。崔可夫方面军是个重兵集团。一旦撤退,很可能出现…崩溃。〃华西列夫斯基解释:〃这是由于补给路线实在太长的缘故。敌人在兰州集结了重兵,如果他们沿途追击,就会如同1812年库图佐夫追赶拿破仑的情景。我看,甚至现在……都已经无法撤退。〃
他在地图上兰州外缘划出一个大圈,〃敌人很快将在这里形成包围态势。〃
〃因此,不是要不要兰州的问题。而是如果损失了中亚方面军,我们就可能被迫宣布失败!〃朱可夫严肃指出。
贝利亚转问:〃我们是否再向斯大林同志请示一下?〃
朱可夫皱下眉头:〃这只是东方战场。斯大林同志养病期间,授权我对统帅部负责。我们不要事事都去麻烦老人家了。〃
(597)
哈尔滨。南岗,阿什河街45号。
一座带地下室的三层俄式小洋楼,矗立在塔松环绕的街拐角。
被软禁在楼上的徐向前将军,正烦躁中,一向安静的楼下突然吵吵闹闹,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嗓门。
〃恁说啥咧?俺有条子!看,陈部长的条子,俺来投奔老首长哩……〃
许和尚?!他怎么来了?徐向前心绪复杂地俯向窗口。
楼前,许世友正高举着双手,由警卫在他上下周身搜查。
〃呣枪咧。呣有武器!俺投靠老司令,用得着带武器么?礼物也不用带!俺奉了陈政委陈部长的命令看望老首长……俺有条子,俺一个人呐!哎哟嗬……你这不是胳肢俺么?呵呵呵……哎哟哎哟,奶奶的,你胳肢俺?……〃
徐向前铁板着脸,不知这个许老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投靠我?陈昌浩的命令?稀里糊涂嘛!乱弹琴!我是甚状态?关押在这里,逼着表态、变节哩!这都没搞清楚?胡球来嘛……
还没容他细想,就发现许世友那只诡秘的牛眼,向楼上的他,眨了一眨。
……嚯嚯?这小子!徐向前兴奋了。
这,这就来啦?有两下子嘛!孤身入虎穴哩……没武器?呵呵看守长啊小心吧。听说过许和尚么?知道少林寺么?
知道?那你可还知道,什么叫〃坐地黑煞掌〃!
(598)
四平。晓东中学,地下室。
这里再次成为林彪将军的前线指挥部。两年前他在这里指挥围歼后宫淳大将的日本关东军时,城市面貌的破坏也远没有现在来得大。
作战处长江拥辉上校进来报告:
〃首长,公主岭顶不住了。敌’坦四集’楔入我军最后一道防线。三个旅长挂彩。梁兴初手上那点美国坦克打光了,弹药剩的也不多。估计明天……〃
〃歼敌情况怎样?〃
〃报销敌人坦克约100辆。击溃敌15集团军营以上规模进攻24次,杀伤敌步兵约7000人。〃江拥辉打开报告夹。
〃伤亡呢?〃
〃大。十纵所有的旅都打残了。正在把营改编成连,连改排,排改班……〃
〃告诉梁兴初,今晚撤下来。另外,兵团前指也撤往铁岭预设阵地。〃
〃首长!我们也撤?中央军委指示,〃江拥辉叫起来:〃指示我们确保四平啊象保卫马德里那样!〃
〃四平无险可守。〃林彪平静地说。〃拿我们战士血肉之躯去挡敌人那千把辆坦克?亏本买卖。不作。〃
〃巷战,林总!我们开展巷战,〃作战处长提醒道。
〃巷战老毛子傻瓜?四平才多大,人家陪你打巷战?敌人机械化。绕过去怎么办?以为四平真是马德里呀?〃
29岁的江拥辉上校点头:〃也是。连长春,老毛子不也绕过去了吗?〃
林彪沉吟道:〃顾总工有消息没有?〃
〃还在沈阳住院。不过另一位,温总工通知,’猫头鹰’全部测试完毕。〃
林彪点头起身,带帽子,扣领钩。
〃1946年喽!战场思维不能停留在马德里时代。〃
〃可这是军委指示啊!〃江拥辉分辩。
〃谁也一样。中央是人,不是神仙。提法错了,都要纠正。非要鲜血换教训么?〃
江拥辉吐舌头:〃乖乖!首长啊,中央真的怪罪下来,咱四平还不落个’不战而逃’的罪名?〃
〃这是战争。〃林彪嗓门不高,调门不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599)
西安。鼓楼,前广场。
会议台兼舞台上,横幅大字写着〃欢送王震工程兵纵队出征仪式〃。
陈诚参谋总长主持仪式。
何应钦陆军部长,和中共南方工委书记刘少奇分别讲话。这是在这场卫国战争中的特殊时期,中国两大主要政党之间再次开始合作的一个例证。
蒋委员长这次没有训示,但向王震部队赠送了自己一个亲笔条幅: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他听陈庚介绍,说是王震纵队主要负责修筑天水到兰州段的公路和铁路,这将大大改善西北战场的后勤。为此,委座还答应帮助征发2万名民工。
王震少将,疑惑地捧着条幅,有点哭笑不得。找了个机会凑近蒋介石:〃委员长噢,这次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到敌后埋地雷呀!炸坦克。〃
委员长迟疑、辨析一阵,又起身写了一幅:〃克甲勇士,敌后先锋。〃
欢送仪式上,民国时期的京剧名角纷纷登场。义演几段折子名戏马连良献了一折《失空斩》,谭富英端出的是《定军山》,梅兰芳则出演《穆桂英挂帅》。
这在当时已经足够隆重。
(600)
剧场前排看戏的军委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环顾一下四周,对身边的李宗仁上将轻轻说:
〃德邻兄,我看,总裁虽具战略慧眼,可终不比那毛某棋高一招。〃
〃噢?健生,此话怎讲?〃
〃国府虽将共党拖入抗苏战争,却未达到既定目的反被共军削弱。〃小诸葛闪烁其辞。
〃不会吧?苏军用于东北的兵力不比西北少嘛!那里对它才有真的占领价值。共军也在满洲各地血拼,并未显出退让躲避架势……健生你,过敏了吧?〃
〃德邻兄,此番共党派陈庚增援兰州,作何解释?〃
〃作何解释?陈庚在欧洲合作也算不错嘛。如今国难当头之际,他有伞兵,正和我用。还是相忍为国吧,大敌长驱直入,岂可兄弟阋墙?健生啊,不可多疑。〃
〃呵呵,德邻兄真厚道人。可共党未必如你一般厚道。〃
〃怎么个不厚道法?〃
〃毛泽东四两拨千斤,以区区两个纵队,换得总裁心旌摇曳;周恩来又派陈庚,欲以旧情打动老蒋。而委座自视高明,尚不知祸已临头!〃
〃危言耸听了吧健生?何祸之有?〃
〃德邻兄你想,兰州僵持既久,斯大林势必追加重兵,以图速决。而蒋公绝不肯弃夫人于不顾吧?鏖战之势已成。国府养兵千日,于今一役挥霍!而共党加柴添火,以此减轻满洲压力。用心何其毒也!〃
〃不然,健生。即或共党不出兵,蒋夫人焉能不救?兰州成围,其势已然。系铃者苏联,非中共也。〃
白崇禧闻言默然。
两人视线又转向戏台。看了一折,李宗仁在戏间又缓缓说道:
〃博弈之道,因势利导。即或毛泽东老谋深算,各谋其利,亦属本分。吾人当以大义晓之、良策图之,于逐鹿战场一见高下。〃
〃呵呵,既如此,愚见多有不妥之处,还望德邻兄宽恕。〃白崇禧又瞥了一阵戏台,再次低语道:
〃然而,今夕蒋公送别出征,大张旗鼓,兴师动众,亦有深意。〃
〃噢?健生……不妨明示。〃
〃那就是桂系、滇系,上阵卖命,为时不远!即或你我之辈,不日亦将应召,赴西北寻葬身之地去也。〃
〃健生何出此不吉之言?你我戎马半生,枪林弹雨,疆场未尝临难啊。〃
〃德邻兄,今非昔比哟。〃
〃健生啊……中华之大,何虑周旋?〃
说话间,新的一折戏又开场了。两人打住话头,以茶代酒,继续赏戏。
(601)
华盛顿。白宫。
哈里·杜鲁门总统面前摆着一份辞呈,他不想回忆刚才那不愉快的一幕。
一个时期以来的股市低迷,使得全美大企业、特别是涉及军火的企业,对政府经济政策啧有烦言。抱怨和指责愈来愈多地见诸报端。
可他不明白,谁有本事保证经济象战争期间那样高速增长呢?
企业家们撰文,怀念罗斯福时代,尤其对《租借法案》大唱赞辞。因为这个慷慨的历史性善举,最大结果是给美国带来了空前繁荣。
那些只顾自己赚钱、不管别人死活的军火商们,现在把指责集中在国务院对国际问题的漠视、不作为和技巧拙劣,实际上处处影射白宫。
总统约见国务卿贝尔纳斯,听他诉说旧金山联合国筹备会一筹莫展的困境:
由于未能成功地调停中苏战争实际上双方谁也不听劝告,这种结果造成美国的国际威信大幅降低,人们私下里不再把美国的外交官当回事。
特别是中国,官方代表纷纷离开旧金山,即使非休会期也找不到他们的人影。据说他们企图抛开美国政府,去搞什么〃民间外交〃。
〃忘恩负义的东西!〃心情烦闷的杜鲁门顺嘴骂了一句。虽然是他直率性格的自然流露,却由此引发了糟糕的结果。
贝尔纳斯慢吞吞地问:〃我们对中国有什么恩义吗?哈里?〃
杜鲁门眼睛冒出火花。
〃詹姆斯!美国对中国做了些什么,别人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么?〃
〃对不起,总统先生。可那是罗斯福的美国。〃国务卿依旧声调平静。
杜鲁门惊愕半晌,说不出话来。
〃哈里,有些话也许不顺耳,可我不得不讲如果我们再继续这么只关注国内问题,而对世界走向没有一个核心指导思想,那么还不如放弃美国的海外责任,回到威尔逊时代以前的美好时光。〃
杜鲁门鼓起眼睛:〃听上去你是在批评华莱士参议员※?还是要我放弃总统的责任和职务?〃
〃总之,国会中期选举快要到了,哈里。〃
※华莱士时任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不久被解职。
杜鲁门自认是世界主义者,自然对这种孤立主义的误解痛加驳斥。他滔滔不绝地陈述了20分钟。贝尔纳斯还是摇头。
〃这些,我做不到。我承认,我不称职,也很疲倦。〃
杜鲁门困惑地透过眼镜看着贝尔纳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