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
妓低炅耍闳梦颐撬凳裁囱剑俊薄 熬褪恰!闭孕γ家踩⌒Φ溃骸翱悸堑谜饷粗芟辏梦颐遣钩湟材蜒剑 薄 耙档亩嘧拍兀 蔽饷擦似沧欤澳忝鞘遣欢越睿构治宜档枚嗔耍忝撬邓嫡庹蕉沸∽楦萌绾闻渲茫慷加檬裁次淦鳎吭俦热缢的亲菖铮毡竟碜泳驮诶锩妫忝歉萌绾喂ソィ克洌ィ俊薄 澳忝钦馊豪恋啊!蔽饷檬种傅阕牛β畹溃骸岸荚谡飧蚁耄氩缓貌蛔甲撸蚁热ニ岫饶忝窍牒昧烁已菔疽幌拢凸セ髂亲菖铩!?br />
第七十八章 密支那之战
炸。上午10,夺取机场的战斗打响了。第50师150攻击机场,加拉哈德团奉命佯攻密支那城,吴铭率领的别动队夺取附近伊洛瓦底江渡口。 由于中美联合部队行动秘密,密支那的日军在突然打击下惊慌失措、混乱不堪,突袭完全成功,机场很快就被攻占了。加上日军虽然有三千多人,可在密支那城里只有一个联队,另一部在瑞里、雷邦对孟拱方向进行警戒,其余的则散布在密支那周围,兵力并不集中,所以无法实施反攻,对中美联合部队也构成不了大的威胁。 十点五十分,米尔准将在得到各部发来的电报,确认行动进展顺利,基本已经达到预期目的后,立刻用暗语向中国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发去了“威尼斯商人”的电报,这比历史上的情况提前了四个小时。 集结于阿萨密省的马鲁和乔哈特空军基地,已经作好了出发准备的中国驻印军新30师第89团立刻登机启航':支那。中午十二时零八分,首批两架运输机着陆在密支那长型机场,这时候肃清机场外围残敌的战斗与佯攻密支那的战斗还在进行中,枪炮声依然激烈。整个下午,满载着重武器、弹药、给养和增援部队的运输机和滑翔机在密支那机场频繁起落。米尔准将这个美国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地笑容,他立即命令89团第一营前往伊洛瓦底江+动队防守。第二营、第三营在机场周围构筑阵地固守布防,150在肃清残敌后马上转向进攻密支那城。 米尔准将是一个开朗、爽直的中年人,通过亨特的介绍,他刚到密支那外围便和吴铭进行了会面,吴铭流利的英语,以及对密支那情况的熟悉,立刻使他对吴铭产生了好感,这里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吴铭的作派和国军军官的有很大地不同。吴铭在自己那个时代见地外国人多了去。打地交道更是不少。所以在谈话不卑不亢。与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或许吴铭没有注意到这些,但就是这些特点使他能与象司徒雷登、亨特、米尔之类的外国人没有代沟,一般都能相处得很融洽。 “刘,我军进展如此顺利,还要感谢你提供的准确情报和你提出来的合理建议。”米尔满脸笑容地在自己的帐篷里再次和匆匆赶到地吴铭会面。 “将军,您是不是过于乐观了。”吴铭微笑着将刚缴获到的一柄比较精致的小胁差递给了米尔,“用我们中国人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 “呵呵,刘,你说话还是这么直接。”米尔笑着接过小胁差,把玩了两下,“我们已经成功占领了机场,并且得到了援兵和重武器的补充,攻占密支那指日可待呀!” 吴铭轻轻摇了摇头。走到桌前的地图旁。用手指点着说道:“将军,现在密支那的守军数量是不太多,但是如果日军增援就不好办了。您说。是在野外消灭日军容易,还是击破凭借坚固的工事,顽固抵抗地日军容易。要我说呀,我军地兵力还是不够,至少要再运过来四个团。” 米尔准将的脸色凝重起来,在吴铭手指的地图上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四个团分别卡住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地日军援兵,我们有机场在手,可以对日军进行空中轰炸,在野战中是很有把握歼灭增援的日军的,这样的话密支那守军在数量上便处于绝对劣势,即便有坚固的工事也很难坚守下去。” “不过,我很担心密支那日军突围而去,或者与援兵一道夹击我军的阻援部队。”米尔微笑看着吴铭。 “将军这是在考我吧!”吴铭别有深意地眨了眨眼睛,“第一,日军奉行的是‘玉碎’防守,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轻易放弃密支那的;第二,日军突围不正是我们希望的吗?离开他们修筑的硬乌龟壳,咱们还有什么好怕的,我看您是巴不得日本鬼子赶紧滚蛋,好在野外打他们个落花流水吧?” “哈哈哈哈。”米尔亲热地拍了拍吴铭的肩膀,“刘,和你交谈总是很愉快,你的思路和视野都很开阔,语言又幽默诙谐,这在我见过的中国人是非常少见的,我现在有些怀疑你到底是不是中国人了。” “您的怀疑是站不住脚的。”吴铭突然压低的声音,“您还不知道我已经有了两个妻子吧?你们老外哪有这个艳福啊!” “这样不好,很不好。”米尔煞有介事地摇着头,嘟囓道:“上帝是不允许的,一个男人只能有一个妻子。” “上帝说过这话吗?”吴铭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是您的妻子不允许吧?” “哦,她就是我的上帝。”米尔在胸口画着十字,虔诚地说道。 “呵呵,您可真是幸福,天天和上帝睡在一起,让她听您打呼噜的声音。”吴铭取笑道。 米尔愣了一下,傻乎乎地望着吴铭,好一会儿才忍禁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刘,我马上把你的想法整理清楚。”米尔笑了一会儿,正色说道:“史迪威将军在晚上便要到达这里,随机而来的还有十几位战地记者,我要当面向他汇报此事,相信他会支持的。” “这么快。”吴铭听到这个消息,倒是打了个愣怔,旋即便明白了。第一次缅甸战役失败,被史迪威视为奇耻大辱,在经历了两年之久的一系列挫折后,此次终于赢得了第一个重大胜利,使他难免有久早逢甘露之感,性急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第七十九章 密支那之战(二)
迪威身材高挑,平常不愿穿表明军阶的制服。他脚靴,戴一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旧式硬边战斗帽,嘴里叼着烟斗。严肃、深沉又很敏感,并且非常自负,这便是史迪威给吴铭留下的第一印象。 由于美国将军和中国领袖对于处理问题的不同看法,蒋介石和史迪威两者的关系已经很紧张,而且现在距两人彻底翻脸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蒋史两人不同的理念主要归咎于四个方面:首先,近代中国领导人始终认为中国是西方帝国主义下的牺牲者,他们欢迎像美国这样的盟军来对抗日本,夺回中国失去的领土,并且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新中国,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西方国家交往。史迪威对于中国现状与对日抗战却有完全不同的认知与看法。他看到中国内部持续战乱,而且先前在中国担任驻华武官的经历,使他对中国的民主化和改革几乎不抱希望。第二,史迪威的首要任务在于阻挡日军进入缅甸,他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缅甸,催促蒋提供更多的军事与人力资源。然而蒋身为国民政府的领导人,需要保卫整个中国,而不能只单独考虑缅甸。第三,两人对于对抗日军的战略也不相同。对于中国来说,抗战的首要任务是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美方的主要看法却是支持国民政府在战争中挺住,以牵制日本大军。第四。史迪威看不起蒋手下的众多将军。他向蒋抱怨中国军官地素质太差,认为中国将领能力乃“二流”,并告诫蒋如果他依然把大量军务交给这样的将军,“那将是白费力气”,且将会“在美英诸盟国之间,产生极为不良的印象”。 有如上因素,吾人也就不足为奇为什么史迪威和国民政府领导层的关系是如此恶劣,而且越来越糟糕。当蒋得知史迪威设法联系延安的共产党。并想邀请他们加入国军以对抗日军时。蒋尤为恼火。蒋认为这个建议“太过分”。触碰到了他与国民党官员的禁忌。随后在讨论使用美国空军于中国战区和利用更多军力为盟军收复缅甸这两个议题时,双方矛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蒋极力争辩空军用于缅甸也用于中国,而史迪威在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的大力支持下,强烈反对蒋地看法。 或许是奇袭密支那地初期胜利,使得史迪威抛却了暂时地不快,有些意气风发。毕竟这是由他指挥的,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他的雪耻之战。所以。当米尔准将把吴铭特意介绍给他的时候,史迪威用他那炯炯的目光透过他的眼镜镜片对吴铭仔细审视了好一会儿,这才伸过他那只瘦却很刚劲的手来与吴铭握了握。 “刘上校,你率领别动队深入敌后,打得很好。”史迪威说道:“而且对此次奇袭密支那提供了很大地帮助。” “谢谢夸奖。”吴铭微微点了点头,“荣誉属于战士,忠诚铸就辉煌。” 史迪威愣了一下,对吴铭说的话感到很新奇。半天才咧嘴一笑。“刘上校原来如此珍惜战士,很好,很好。” 众人陪着史迪威走进了临时指挥部。先由米尔准将把战斗情况作了一个介绍,然后对日军的援兵将要进入密支那表示了担忧,并按照吴铭的设想将攻打密支那的计划向史迪威进行了汇报。 “米尔,如果我们不加以阻止,你估计日军的增援速度应该是怎样的?”史迪威想了一会儿,抬头问道。 “刘上校。”米尔准将招手将吴铭叫了过来,“你熟悉密支那周围日军的情况,由你向将军介绍一下情况吧!” 吴铭点了点头,指着地图说道:“如果我军不加以阻止,放任日军增援密支那,我估计在一周内密支那日军将达到三千人,二周内日军将达到五千人,这还不包括从八莫及西可能增援而来地日军。” 史迪威皱起了眉头,用手指轻轻点着地图,“南面可以派英军地钦迪远程突击队阻击,东、西、北三面就要靠我们自己努力了。五千多日军凭险固守,确实很让人头痛,再加上雨季将至,拖延时间对我们很不利。” “将军。”一个参谋提醒道:“14师的4142、新30的第90团、第50师地149团,目前正在向机场集结,命令他们加快速度,飞机如果不分日夜,加紧运输的话,在五天内运来四个团还是有把握的。” 史迪威点了点头,“马上下命令,让他们抓紧行动,绝不能让日本鬼子钻进乌龟壳里,争取把日本鬼子的援兵尽量消灭在野外。” “将军。”150团长黄春城走上前来,“驻守密支那的不过是一个联队,我们加紧攻城的话,没准等那些日本鬼子援兵到达我们已经占领密支那了。” 史迪威疑惑地瞅着黄春城,“密支那守军约有一个联队,又是凭险固守,我军既要保卫机场,又要控制渡口,能够参与攻城的部队不超过两个团,不如先进行试探性进攻,摸清日军防守的虚实,并且卡住密支那外围小股日军增援的道路。” “将军,兵贵神速啊!”黄春城继续说道:“日军虽然有一个联队,可是却要分散在整个城区工事内,我军攻其一点,未必没有成功的希望,一点破,点点破,日军如要阻止我军,必然要集中兵力,坚固的防线就会出现漏洞。” ”我反对。”吴铭冷冷地说道:“当务之急是阻止外围日军增援密支那,而不是用脑袋去撞日军的坚固工事,巷战不比其它,依我军现有的重武器,并不足以摧毁日军的坚固工事。”
第八十章 密支那之战(三)
铭无视黄春城的目光,继续说道:“依据现有的兵力不失,卡住进出密支那的道路,使小股日军无法增援密支那,并且能开展小规模的试探性进攻。如果盲目地大举进攻密支那,恐怕不会有什么进展,而且逐次使用不占很大优势的兵力,这种添油战术是兵家大忌。” “刘上校,多虑了吧!”黄春城将这几个字咬得很重,似乎想提醒吴铭什么,“我黄某人是从小兵当起,身经百战,流过血负过伤,当时拿的汉阳造,咱也没怵过小鬼子,现在拿的连珠枪,又有飞机大炮,反倒害怕了吗?我可不象某些人,凭着门路来缅甸镀镀金,仗没打几个象样的,倒是很能搞些噱头来哗众取宠。” “这不是害怕不害怕的事情。”吴铭翻了翻眼睛,心里对这个自高自大的家伙开始反感起来,言语也就没留什么情面,“作为指挥官,就要考虑整个战局,不能靠想当然的热情。这可不是当小兵的时候,有个耳朵听命令,不怕死就行了。“ “姓刘的,你什么意思?”黄春城脸涨得通红,狠狠瞪着吴铭,“你是骂我没脑子吗?别以为凭了军统的关系,带着几百人在缅北东躲西藏了一阵子,侥幸杀了几个鬼子哨兵便觉得了不起了,在我眼里,你们不过是一群被鬼子追得东逃西窜的老鼠,你们提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