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起点2012-08-23vip完结)
诨币曰醪凰挠裙椒⑶衣柿焖怯肴站ふ绞。糯位袷ぁK婧笃浔痪彻陀叮谏虾!⒈逼降デ蛊ヂ恚恿圃炀齑蟀福焉碧旎侍厥梗鞅形馐辣Α⒄判チ帧⒘痔炷尽⒓驹魄涞扔忻杭椋赐蛩昃憷植俊⒌杜显圃熳印U渲楦凼录埃致柿炜谷粘橥糯罹攘艘慌小⑼庋д摺U馄渲芯桶ㄏ秩沃泄笫顾就嚼椎恰K婧螅骋螅榻ū鸲樱⒙柿於游榻朊宓橛肴站髡健U督崞欤嫦苤恰K缮窖椒竦兄富庸伲ρ胖还谟肭嗵彀兹昭拢⒔俳S捎谒錾谋硐郑痪绯莆刂终阶摇! ∫黄淮嫔实木诙嗦芪髅畋噬ǖ拿枋鱿拢扔狭顺缟懈鋈擞⑿壑饕宓拿拦耍职盐饷茉斐砂饕寰衽ê竦淖杂啥肥浚檬廊宋频馈K让挥屑尤牍竦常捕訥CD近而远之,如今他又毅然投身于南洋华人为争取自由、平等、民主而进行的伟大事业中。再次让世人为之瞩目。 “原来我们面对的敌人是精通丛林特种战地行家,怪不得我们的特种行动败多胜少。”驻马来亚的英军司令鲍尔在得到消息后,好半天才发现了一声叹息,“如果知道是他在指挥民族解放军,我们会少损失很多精兵强将,现在我们要仔细研究他的特点,避免悲剧地再次发生。而且。他最擅长的斩首偷袭似乎并没有施展,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在英国地议会上。议员麦克用郑重的语气说道:“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看待马来亚战争的前景,重新评估民族解放军的战力,当一群为了心中伟大的目标不惜任何牺牲的人们又有了一个大名鼎鼎的极为优秀的指挥官时,我们原来的估计是不是有些太草率而且过于乐观了。我们是不是应该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而不是现在地强硬固执的立场。” 但是,英国的鹰派议员多姆却傲慢的说道:“战争是综合实力的体现。只凭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是远远不够的。以前是我们不了解,但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就可以有地放矢地研究他,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恐怕这次民族解放军故意暴露他地身分的做法,非但无法使我们产生恐惧和动摇,反倒会增加我们胜利的信心。” 正在世界上的媒体和观察家们在纷纷猜测民族解放军此举的真正意图,以及汉风对马来亚战争所能起到地真正作用时,民族解放军地雨季攻势突然开始了。 在马来亚等亚热带地区,雨季一般是在五月至十月之间,利用雨季英军侦察飞机的飞行受到影响,民族解放军偷偷地调动物资和人员,并且进行了周密地计划和部署,终于在谈判破裂之前准备完毕。 当英国人因为获悉了吴铭的真正身份而产生了一些小小的混乱,并且在军事行动上重新开始审查其合理性时,民族解放军开始了大反攻。 金马伦,大汉山,兰章,是横在中央根据地和东海岸根据地之间的三个钉子,其中尤以大汉山最为坚固、险要。只要拔掉了这三个钉子,中央根据地将和东海岸根据地连起手来,依托吉兰丹河,将马来亚半岛整个切下四分之一,并且将与泰国接壤,获取大量的粮食和物资,整个战略态势将变得异常有利。 而英国人也看到了这一点,在刘成支队偷越封锁线,进入东海岸山脉后,在金马伦、大汉山、兰章驻守的都换成了英军,而且在金马伦和大汉山之间的南方城市瓜拉立卑还驻扎着英军在马来亚最强大的机动力量,皇军第六装甲旅,有着一百多辆坦克和几十辆装甲车。而且从开战之初,尽管第六装甲旅多次出击,但民族解放军一直便对其采取避战的策略,从而使英军包括第六装甲旅的大部分人员都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民族解放军的反装甲能力有限,无法与其正面抗衡。 然而,产生这种骄傲轻敌的心理正是民族解放军所希望的,步兵打坦克,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第二步兵师全歼以色列王牌装甲旅的战例便是吴铭最好的老师,历史将提前上演让世界震惊的一幕。
第二十四章 围攻?打援?
大汉山堡垒群是英国人精心构筑,并且驻扎有两千英军的异常坚固的据点,铁丝网、地雷、坚固的工事,以及海拔2185米的主峰阵地,被英国人喻为“发怒的刺猥”,并且极为自信地预言,民族解放军想攻克此地,必将遭受到异常沉重的打击。 “发怒的刺猥,英国人倒是很有想象力。”吴铭轻轻抿了抿嘴角,笑容在脸上一闪而逝,严肃地说道:“虽然我军的攻势给外界造成的印象是打通两个根据地之间的联系,但是对于大汉山这样坚固的堡垒,我军在缺乏重炮的情况下,并不准备强攻,我也绝不允许各位指挥员以殉难的狂热去用战士们和他的血肉之躯作无谓的进攻,现在还不是你们表现自己献身狂热的时刻,即使此举可使你们名留千古。” 参谋长刘浩天在看到了吴铭的手势后,接着补充道:“围攻是假多于真,打援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将英军的部队一支支调动起来,让他们冒着大雨,从乌龟壳里爬出来,我们尽量将他们消灭在野外。这是一次全局性的大战役,各支队、各游击小队都接到了命令,将积极实施佯动,以配合中央根据地的此次行动。” “关于各部队的任务已经交待清楚了,在我军总体兵力略显不足的情况下,我希望各级官兵要发挥持续作战,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吴铭沉声说道:“以快速行动来弥补我军兵力的不足,这必然要求官兵付出加倍的辛苦,特别是在雨季行动不便的情况下。动员令早已下达,如果到时候因为动作迟缓而影响了大局,我别的能耐没有,挥泪斩马谡的功夫还是有的。” “英国人坚持顽固的立场,我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地东西就在战场上得到吧!”吴铭冷酷地一摆手,“计划只是一张纸。我和参谋部将会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更改变动,希望大家都有心理准备。再有两个多月雨季就要过去了,时不我待。如果不能在雨季结束时形成一个有利的战略态势,粮食物资的补给将会出现紧张。到时候没被英国人打垮,反倒要被饿趴下了。” “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大家要对我们地恶劣处境有充分的认识,虽然在外界看来,我们与英国人地较量,一直略处上风。”吴铭继续说道:“大量人员的涌入,光靠我们在丛林中种的那些地,靠我们在战斗中的缴获,已经无法满足需要,此次作战不仅是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更是要拓展生存空间,没有相对宽松的环境,我们怎么跟英国人长期耗下去。” “勇猛、顽强、视死如归,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在此次战役完全展现我军的优秀品质,在心理上彻底击垮敌人的勇气和斗志。我已经邀请了多名勇敢的战地记者跟随部队,将战争地残酷。我军的勇猛展现在全世界面前,特别是英国人面前。让他们明白,即使是用原子弹,也无法阻挡我们争取胜利的决心和努力。”吴铭霍然起身,很有气势地一挥手,将会场的气氛推上的高潮。 “勇猛。顽强。视死如归。”所有指战员都刷地起立,挥舞着拳头。高呼着口号。 气象条件更加恶劣,铅灰色的天空,倾盆大雨下个不停,到处都是泥流。七月二十八日,秘密运动到达指定位置的民族解放军突然对金马伦开始了猛攻,炮声裹着轰隆隆地雷声,使得驻防的英军大为惊骇。他们没有想到民族解放军竟然能以惊人地能力将重武器施上陡峭、泥泞的丛林小路,并以捆扎树梢的巧妙方式进行了伪装,甚至用人力将火炮拖运到靠近前沿的斜坡上。民族解放军挖掩体把火炮隐蔽定位,使其可向英军阵地的薄弱点,尤其是英军地关键机构实施直瞄射击。 这一天,民族解放军地炮火持续不断,奇袭取得了重大的战果。炮火集中打击了英军地炮兵阵地,同时打击整个营地的中心。正在指挥作战的英军佩戈少校由于指挥所中弹而丧命,紧接着,中心扇形防御阵地指挥官戈谢上校阵亡。下午5时30分,勇敢顽强的民族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金马伦的特丽斯据点发起攻击。他们在遍地泥泞中,呐喊着紧跟延伸的弹幕,毫不惧怕被炸死炸伤,异常勇猛地扑向被撕开无数缺口的铁丝网,同伴的倒下丝毫也不能影响他们的狂猛攻势。到午夜时分,特丽斯据点的英军全部被歼,该据点落入民族解放军手中。特丽斯据点是金马伦整个防御体系的一个薄弱据点,它的失守意味着金马伦的其它据点已处于民族解放军火力的直接打击之下。 同日,东海岸支队在刘成的指挥下,向兰章发起了进攻,初步造成了两军并进,会师大汉山的攻击态势。而在全马来亚,各支民族解放军的武装同时开始了军事行动,虽然多以袭击、骚扰为主,但却使英军指挥部内报警频频,使其在半天的时间内竟然无从判断民族解放军的攻击重点。 金马伦的守军在民族解放军的突然而猛烈的打击下,开战之初便处于被动,频频向马来亚英军指挥部告急,再加上兰章也遭到了猛烈的进攻,终于让英军司令部得出了判断,急令在瓜拉立卑驻扎着的皇军第六装甲旅冒雨增援,很多英军参谋人员认为如果金马伦的守军能将好不容易集结起来不打游击的民族解放军的主力死死粘住,在强大的第六装甲旅的攻击下,极可能会使民族解放军遭到重创,从而改变整个马来亚的战局。 请大家谅解,不是我不想多更,实在是事情太多。老母卧病在床,全天24小时的保姆还未雇到,只有一个专管白天的,而且过几天就又不干了。父亲年龄大,而且过几天要做个小手术,我和弟弟现在轮流在晚上去侍候老母亲,这又上班,自己还有孩子,实在是太累了,也没有时间多写。而且情绪必然受到影响,想写快也写不出来呀,挺过这段时间吧,真的是很累,身心俱疲呀!
第二十五章 诱敌
皇军第六装甲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英军司令部派了出来。至上而下的情绪也影响了装甲旅的指挥官亚古里上校,建功心切的他立刻命令部队以每小时35至40公里的速度向金马伦前进。 民族解放军指挥部得到皇军第六装甲旅这个眼中钉出动的情报,立刻命令四个营的部队进入预设阵地,构筑射击掩体,埋设由炮弹改装的反坦克地雷,并派出一个营的兵力前出阻击。民族解放军的反坦克武器主要是不到一百具美国造巴祖卡火箭筒,这还是日本人投降前,盟军补给了一部分,战后又通其他渠道偷偷搞到的。这将做为歼灭装甲旅的中坚武器,其他的反坦克枪榴弹,地雷,反坦克手雷,燃烧瓶等,此次作战民族解放军是把全部能用来打坦克的武器尽数集中在一起,决心不可谓不大,准备不可谓不充分。 为了打好伏击,民族解放军早已经提前准备了很长时间,选择好了伏击阵地,并且多次派出人员在实地进行了秘密斟测,每个掩体的位置,配备的武器都研究确定,并且在模拟地形进行了多次实战演练,摸索出了最佳的人员配置。即每个反坦克武器班由两个反坦克武器组和一个突击爆破组组成。每个武器组由射手、副射手组成,以火箭筒对抗敌坦克;突击爆破组主要是携带冲锋枪、反坦克手雷、燃烧瓶、炸药包等,负责掩护武器组行动,消灭坦克内的逃敌,并抓住有利时机以反坦克手雷、燃烧瓶、炸药包炸毁敌坦克。这样每个反坦克武器班都具有火力、爆破、突击能力。而且各个武器班的移动,换位都有着相当熟练的配合。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一支部队,无论它有多高的训练水平,装备多么先进武器。在不了解敌情的情况下轻率开进,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尤其是在对方已有充分准备,以逸待劳之时,盲目急进带来的后果则是相当可怕的。 亚古里上校指挥地是一支训练、装备都堪称一流的装甲部队。也是马来亚英军中最强大的一支机动力量,民族解放军早就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而皇家第六装甲旅却因为装备好、战斗力强而一惯骄横,又欺负民族解放军没有反装甲利器,因而冒失轻敌,建功心切,不想正中了吴铭精心设下的圈套。此时民族解放军布置地各种反坦克武器,虽然品种不一,但在数量上对比第六装甲旅的110辆坦克,已处于优势,加之有预设阵地作依托,正好以逸待劳。歼敌于运动之中。 双方地战斗首先在民族解放军设置的第一道防御阵前打响,第六装甲旅与一个营的民族解放军遭遇,为了使假象更为逼真,负责阻击诱敌的部队是民族解放军的精锐,并且持有十五具火箭筒。诱敌深入,一般都是用非主力部队,而这次民族解放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