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 – 二月河
案,泼天大案,你要想想清楚!”
刘墉直挺挺跪着聆训,父亲的话一句句雷轰电掣地震撼着他的心。一则以公务,一则以安全,且虑到他的日后前程。除了父亲,谁能替他想得如此周全?刘墉心中一阵酸热,哽咽着说道:“儿子已经明白,已经知过了!……卖卜认真得过了头,反而透出假来,儿子忘了中庸,没有做到恰到好处……”
“你是读了《六书风说文》《字触》这类书,趁着办差卖卜,想试试这些学术的真伪,不知不觉进了术数家魔道:“刘统勋道:“无论释道邪教,哪家学术如果毫无灵验,谁信它呢?又如何能流传下来?万法归一,经世治国还是要堂堂正正的儒道!天上星星哪个不亮?粒米之珠也放光彩,比得上日月之明江河之流?”
“父亲训诲的是……”
刘统勋盯了儿子足有移时,方吐口道:“起来吧!……”觉得心口一阵悸疼,忙取过书架上一小瓶苏合香酒抿了一口,松弛地歪在安乐椅上,一手抚着发烫的脑门,不住地透息叹气。刘墉忙过来,跪在椅后给父亲轻轻推拿揉按。
“墉儿!……”刘统勋半闭着眼,由儿子按摩着,声音已变得十分柔和,“掇把凳子坐着给我按,你个头儿高,这么着太累!……”
“儿子年轻,身子骨儿结实,不妨的。您只管歇着!……”刘墉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如此苍老,如此伤感!如此温存!泪水夺眶而出。说道:“是儿子不孝,惹您生气了,当得这样侍候。”
刘统勋摇摇头,苍老的声音舒缓且带着暗哑:“打你也为生你的气,也有些迁怒于你。张廷玉奉旨到南京养病,就便接驾。今日上午我去拜见,他竟整整跟我吹嘘了半天自己的劳绩……从侍候圣祖一直说到今上……我心急火燎,有多少紧事要办,还得硬着头皮听……”
“他老了,父亲不要计较他。”
“我不是计较。”刘统勋插目看儿子一眼,叹道,“我是告诉你,七十悬车,我今年整六十了……看样子未必能享他那长的寿。要真能活到七十,你一定给我提个醒儿,不要学这个张老宰相……”
“哪能呢?父亲……您别说这话,儿子听得心里刀绞似的!……”
刘统勋苦笑了一下:“也不单为生他的气,是气不打一处来啊……叫了盐道、漕运使来,想问问给高恒钱度他们押运铜船的是谁,是官道上的还是黑道上的。要是黑道上的,就得想曹寡妇机房带的那一千多织机工人,是不是与‘一枝花’党羽有牵连……谁知话没说三句,盐道漕运两拨子官儿,窝子狗一般对咬对叫起来——原来三天前,他们在藏春阁吃花酒,为一个婊子争风打过一架。到我这里,仍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我气得发晕,他们越发兴起,对着抖落,盐帮官儿和净土庵一伙子尼姑明铺夜盖奸私,漕帮官员自相鸡奸,竟是一窝兔子!酒席上商定换老婆奸宿……我们大清现今真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这样的‘吏治’还整顿得起么?”
“儿子也想劝父亲一句话。”刘墉这才真的明白父亲发怒的原由,叹着气道,“能管着又想管的,就料理一下;顺眼不顺眼的,自己绝不生气。民间说唱儿的现今颂您是‘包龙图’。就是包龙图有十个,一百个,看这样的吏治,认真起来,都要气坏了,也是束手无策的。学一学元长公,那份洁身自好,又活得潇洒………‘他滞洒个屁!”刘统勋道,“他也一肚皮的无名火,今天头一次升衙,就拍案大怒,摘了江宁道、江南巡风使和金华知府三个人的顶子,请旨查办——金华火腿好,他吃出怪味儿来了!”
刘墉未及说话,竹帘一响,走进尹继善来,抱手笑道:“好一副行孝图!继善在外听壁角多时了。你爷们谈心,把我牵扯进来——你别动,你有心疾,又太累,就这么歪着,世兄你只管行孝,我们说话。”
“是元长啊!”刘统勋到底还是坐起身来,这番歇息,他精神看去好多了,一边命刘墉给尹继善沏茶,一边笑道:“儿子正在劝我学你,我说你屁的个潇洒,你这曹操就到了。”“金华火腿不好吃,我也睡不着,到你这里吃清茶来了。”尹继善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却是善于调养颐和,眉目转盼间神采流移,看上去还不到四十岁般的精神爽朗。尹继善用指头弹着杯,望着刘墉微笑:“世兄大约不知道,江宁道、江南巡风观察使和金华知府,都是我原来使老了的官员。一个人提着条火腿来,为我回任‘接风’,收条火腿有什么?临走三个人不约而同地都用指头敲,我就动了疑,剖开一看,里头是嵌着金丸子写的个‘福’字儿。这东西敢吃么?吞金自杀呀?”这一来连刘统勋也惊诧,说道:“不是说就是火腿变味儿了么?当众喝斥,又摘顶子又说‘听参’,灰溜溜提着东西回去……我还觉得你过分了呢!原来里面还有文章!”
尹继善诡谲地一笑,“这就是我与延清公的不同之处了。摘了顶子,过几天还还他们,叫来训斥一顿,再安慰凡句,真的是好样的,我还要抬举。既能洁身自好,又能教众人警惕自律,也不太扫他们的脸。我说到底是个一方神圣,不能维护下头,谁肯实心跟我作事办差?”
刘墉听这番话,心下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这种实学,真比国子监祭酒在大学里召集诸生,讲“孝梯忠信礼义廉耻”说“知耻善莫大焉”、“利义不可兼得,吾宁舍利而取义”之类的道理要高明一万倍。思量着,听刘统勋苦笑道:“可谓用心良苦!以诈取直,近乎于诡谲不愧于正。可惜我刘统勋性子暴烈,不能东施效颦。墉儿,听听你尹世叔的话可以,也要好好想想,择其善者取为你用。不要邯郸学步,他这一套只适用于他尹元长。如今吏治败坏滤漫,没有人挺身出来雷厉风行、甘冒矢石的勇者,也是不成的。所以,高国舅、什么钱度,也许背后还有更大的黑幕,我们爷们努力把它掀翻了,看是怎样?你给我争口气!”说着一呛,顿时吭吭地咳嗽起来,刘墉便忙替他捶背,低声答道:“是。儿子听命!”
“我是真的服气你刘延清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为泼天大勇。”尹继善看他父子俩这样情景,觉得甚是悲壮感人,撼得心里翻江倒海。竭力抑着自己冲波逆折澎湃激荡的心,尹继善勉强笑道:“我新回金陵,而且又要到甘陕督办军机,不能实地帮办案子。但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你要我怎样个帮忙法?说吧。”
刘墉见父亲点头,从容说道:“圣驾八月初九抵达南京,尹大人料是已经知道。据派去卧底的人汇报,易瑛似乎没有谋刺的逆动。但各红阳教香堂堂主,在大湖船上聚议了三次;我们的细作到不了易瑛跟前,不知道议的什么事。只听堂主回来说,‘月亮十五不圆十六圆。今年要祭红阳老祖,无生老母,慈善人天欢喜,大大热闹一番’。看样子,只是想趁皇上南巡,南京、苏杭扬州必然热闹欢庆,使劲搅闹一番,把‘盛世’繁华的牌子给败坏了,让天下人瞧见白莲教的势力。元长公没回来,他们已经知道你复任两江总督,也有给您点颜色看的意思。”
“哼!”尹继善阴冷地一笑,说道:“我在广里接到兼任军机大臣的诏书,已经写信给这里各地驻军绿营,天罗地网等大鱼!可以先动手,一个号令下去,各地香堂连锅端掉它!”刘统勋道:“为护皇上安全体面,原该是这样。我已经屡次密奏请旨。但皇上三次密谕严旨不允——元长,你可以看看。”说着起身,向书案前窸窸窣窣取钥匙“咔”地打开一个黄皮匣子,取出一份厚厚的卷宗递给尹继善。尹继善就灯下抽出来看,却是几封折子的联奏册子,一笔钟王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几十页,俱都写得一丝不苟。密报苏杭宁扬州各地教众活动情形,还有几份“清茶门教”和“混元教”在陕在晋与红阳教联络传教的往来,也都详述备细。连南京前些日子的龙卷风,与之随同而来的民谣儿歌,也略无阙漏。最上一篇《臣刘统勋跪奏请旨从速殄灭荡平易瑛教匪各地香堂事》下面赫然朱批:“尔可将此折予尹继善看。”
尹继善这才明白,看这个折子也不是刘统勋对自己的私谊,佩服地一笑点头,接着看时下面的字也是端楷:
如此措置,则易瑛又复闻风逃逸矣!前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朕甚嘉勉。入教之徒虽众,多系草莽无知暗昧愚氓之细民,披戴圣化,仰承德泽,享太平盛世,无苛捐暴敛之苦,岂皆有甘心从逆,弃身家性命从贼之理?今一网打尽,恐良莽无分尽遭池鱼之殃,焉副朕爱养元元之至意?朕甚不忍也。且车驾未行,江南已先大索,必先招致人心危惧、怀栗栗之心迎朕巡幸,朕即昏暗之君,亦忽忽不乐也。易瑛数度造反之渠寇,屡剿不获,实亦具过人之才,且朕与彼曾有一面之缘,甚愿再复一晤,看彼究是何等人物。尔与尹继善及刘墉,素号“能吏”,皆系朕之心膂。朕观江南民心,断不致视朕如桀纣而欲弑之,合当精细筹划,既不扰民,且利朕巡视民情观光治化,即小有不宜之虞,朕不罪汝等也。
尹继善看毕,将朱批交给刘墉,长透一口气,说道:“还是皇上高瞻远瞩啊!甫巡原为藻饰圣治,我们这头大张旗鼓各处捉人,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那还不如不来。我们只顾了皇上安全,忘了这个大局呢!”
“但这一来就又出了个大难题。因为据黄天霸的人所报,似是而非,实不敢确保无人谋刺皇上。”刘墉皱眉说道,“看旨意光景,皇上还要我们安排私晤‘一枝花’,这也太——”他想说“儿戏”,话到唇边觉得不妥,因笑道:“我是说跟听公案鼓儿同一样,也太匪夷所思了。”
其实尹继善和刘统勋也都在想这件事。他们谁也想象不出,乾隆怎么还曾与“一枝花”有过“一面之缘”,更难设想“再晤”是什么意思,又该怎么个“精细筹划”法。
“皇上太爱微服私巡了。”不知静了多长时间,刘统勋长叹一声说道:“傅恒和我,还有坏事了的讷亲,不知谏过他多少次,请他‘垂衣裳治天下’,口上说听谏,其实还是照旧。”尹继善绝顶聪明的人,想了想,虽不知就里,料知这位风流皇帝“一面之缘”背后,说不定就有什么“事”。因笑道:“天心不测么!就想破了脑袋我们依旧不明白。世兄,你其实握着这差使所有细务。我瞧你的。要我怎样出手帮忙,放句话出来。”
刘墉其实早就在绞尽脑汁“精细筹划”了。冥思苦索良久,说道:“回去还得和天霸他们商议一下。这种事,擎天保驾,他们比侍卫方便。此刻我能想到的有两条。一是钱——打进教匪里的细作,要用钱通关节接近‘一技花’——我们化的刑部专用银项,收寄都不方便。”
“成!我给你出手谕,在海关厘金里随支随取,打个手条我们和刑部结帐。”
“用绿营兵三千,化整为零,从现在起就扮作老百姓,进城查看各楼堂店肆地理形势,尤其是灵谷寺、玄武湖、鸡鸣寺、清凉山、桃叶渡、夫子庙,到石头城,莫愁湖乃至长江渡口这些名胜之地,或有胜境可览的地处。绝不能张扬,又绝不能互不联络。规定了暗语口令,一个呼哨,至少能召集五十个人迅即响应。”
“成!这一条想得细。我明晨就安排。”
刘墉怔怔地透帘望着院外朦胧的夜色,目光好像要穿透重楼深宇似的,喃喃说道:“安全还是第一。平安欢喜第一……能不能安排‘再晤’要缘随自然……”他忽然从恍惚中憬悟回来,提着神又道:“八月中秋城里热闹,金吾不禁。告示各乡,由缙绅里保族长带领入城观光,这都是些老头子,能约制了自己的乡民,设几处酒棚,年过六十的凭身份引子领一份礼,比如脯肉瓶酒之类,家人子弟都进城,老人断不肯叫子弟跟着人起哄胡闹的!”
“好!”这一条连刘统勋也听得兴奋起来,本来眯缝着眼睛仰坐着的身子一倾坐直了,说道:“这一条应该请下明旨,设醴酒脯肉示天子恤老敬贤的德意。官府还可以设赏月亭棚之类,茶水供应,彩票奖米,祥和之气起来了,人就无心闹事了!”
远处不知哪一家,隐隐传来鸡鸣声。尹继善掏出怀表,时针正指丑正,因起身笑道:“可谓算无遗策!我还可调三千绿营听你备用,就万无一失了……好,就这样吧,也该叫老中堂歇息了——天明袁枚开衙,审理怪风吹走女人一案。这个事惊动四里八乡,谣诼四起。不要看成是民事纠葛了——世兄要不要去看热闹呀?”
“要。”刘墉微笑答道。
刘墉议事想事错过了困头,再没一点睡意,伏侍父亲安歇了,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