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 – 二月河
屋子里一时静极了,连隔壁茶炉子的水响都听得清清楚楚。乾隆怔怔地望着汀芷,汀芷却似有无限的心事,低头不语。许久,才无声叹息了一下。不知过了多久,乾隆突然一笑:
“是啊。不是王爷,也不是田盛公!”他微笑着说,:‘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你仍旧那么标致!只是刚刚哭过,又象一朵带雨梨花。”他是情场老手,几句话说得汀芷耳热心跳,咬着指甲只是扭动。乾隆看得忍耐不得,过去一把将他揽在怀里嘻笑道:“小亲亲,让朕看看你的手,烫伤了没有?”
汀芷羞晕满颊,歪倒在乾隆怀里,微闭着双眼,听任乾隆抚摩着,吻着,口中却道:“别这样,被人瞧见……你别摸这里……”
“哪里?别摸哪里?”乾隆欲火中烧,耳语道:“想死朕了……你想朕不想,——你说那些老公,他们敢管朕的闲事?说,想不想……”
“想……几回梦里都见了哩。”
“你爹是个好官,朕还要升他的官。到时候调进北京,就选你进宫,住到畅春园……”
汀芷一下子清醒过来,轻轻扳开乾隆那只很不规矩的手,坐直了身子,一边扣着扣子,叹道:“有那个心,没那个命啊……皇上你来迟一步,我……已经许了人家。方才……就算我报皇上的恩吧……”
“朕已经知道你许了人家。”乾隆扫兴地松开了手,看着袅袅婷婷的汀芷,又着实心痒难耐。突然猛地扑上去,又紧紧搂住了她,下死劲把她按倒在炕上,口中亲亲乖乖胡喊乱叫,压着嗓子道:“要报恩就报得地道些儿……你女婿不是国子监那个姓许的监生么?授个官留在京里,想来往容易得很……”说着就扯她小衣。
那汀芷喊不能喊,躲无可躲。她本也喜爱乾隆英俊滞洒,被他这般儿挑逗,动了情窦,也就不甚防护。由着乾隆轻薄了一阵子,只说:“我的身子是皇上的了,你要护我周全!”
“那是自然。”乾隆喘着粗气道:“你嫁人只管嫁,朕有法子弄你来,照样做爱!”还要说话时,外头卜仁咳嗽一声,说:“鄂大人,请稍等一会再来,皇上正和人说事儿。”汀芷又轻轻吻了一下,说道:“皇上,有人来了——别忘了我……”
二人这才起身整衣,乾隆命两个太监好生护送汀芷回去,心满意足地伸展了一下身子吩咐道:“叫鄂尔泰过来吧!”
第二天,仍是下大雪,孙嘉淦决定结案。他倒不是为那只卧龙袋,知道乾隆就在城里,所以匆忙结案,是忧虑原、被告愈演愈烈地忙着寻找证人为自己辩护。通省官员本来就各有门户,拉帮结派的“各为其主”,大有搅混水,把贿案变成政争。拖的日子久了,外头公务办不成,而且留下遗患,山西的事将来更扰攘不休。他来山西迟,三台司衙门都住满了各地来“作证”的官员,因此便住了学政衙门隔壁的文庙。咨文发到住在臬司衙门的杨景嗣处,过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听从人禀说:“杨大人亲自过来拜望。”
“我这就去接。”孙嘉淦坐在炕桌旁吃力地套了一双乌拉草靴子,踏雪出来,匆匆迎到门口,见杨嗣景带着一群师爷已经下轿,忙迎上去笑道:“梦熊,主审公堂在你那边,怎么倒跑到我这边了?”说着二人在雪地里拱手一揖。杨嗣景呵呵笑着,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既然要结案,我们两个得事先商量一下。我那边人太杂,说不成事儿。你知道我在吏部办差,有些求调缺的不要脸的官儿,跟案子无关也有事没事地纠缠,我也在这山西住不安宁,急着结案呢!”孙嘉淦笑道:“我自然要先和你商议。莫不成独断专行么?吏部差使我知道,既然你现在是钦差,别管他们,只管打出去就是了。我就没有你那多的想头。”
两个人一边说,一边进了文庙西配殿暖阁,分主宾坐定,杨嗣景笑道:“天下就一个孙锡公,哪能人人和你比呢!我今日在吏部、明儿不定就调到哪个省,打出去,怎么和人家见面呢?再说,有些人也真是难缠,一个苦缺又一个苦缺地调补,来寻我也是迫不得已儿。”他端茶吃了一口,驱了身上寒气,问道:“这两个案子锡公有什么主意?”
“不纠缠,不拖延,不株连。”孙嘉淦简捷明朗他说道,“我听了几天,两个被告都是翻出陈年旧账,要把水搅混。喀尔吉善在山西当了快二十年的官,九年巡抚,平素也确有不少惹人烦的毛病儿。他当然不受贿。给人办成了事,事后受礼的事也不少。喀尔钦、萨哈谅他们就是吃醋他这一条,所以趁机也大捞一票。从根上说,你说是官场内讧也不错,说是狗咬狗也不离谱儿。但萨哈谅的罪行是人赃俱在,喀尔钦也是铁证如山。朝廷设法本为儆戒。既然不能穷究,只好将主犯决断了,先平息了官司。喀尔吉善的事该怎么处置,将来请旨另行处置。梦熊,你看我想的对不对呢?”
杨嗣景听着,频频含笑点头,说道:“锡公剖析明白,但现在有些个事是搅在一起的。平兑入库,萨哈谅手里有喀尔吉善的手令,‘照准,藩司从速敛收钱粮平兑入库。’也难说他们事前商量过多收平入。因为萨哈谅独吞了这笔外财,喀尔吉善分肥不得,才如此发难。喀尔钦手里有往年喀尔吉善介绍士子入闱应考的条子,足证喀尔吉善过去也不甚干净。也难说不是分赃不均,不是挟嫌报复。昨儿怡亲王的信锡公你也见了,已经有人告我们对喀尔吉善意存袒护。这么决断,万一我们走后,再查出喀尔吉善贪墨的实证,你我的差使可就办砸了不是?”孙嘉淦整额思索着杨嗣景的这些话,说道:“依着你怎么办?”杨嗣景道:“现在冬闲,官员回任也没什么实事。拼着再折腾一阵子,索性是索性,叫他们互相打内炮,是墨吏一体处置;是清官也都显出来;明发奏折申奏朝廷,该杀、流、监禁的按律处置,就不会有后遗症了。”
“恐怕这样不行。”孙嘉淦说道:“这样审案,通省都要乱了。一年也理不清,他们把十几年的旧案都翻出来了。再查,证人越来越多,案子越来越复杂。这大的雪,已有冻死饿死人的事,地方官都被我们扯着,怎么成,开春春耕春播,赈灾赈荒,也要靠这些‘证人’。总不能把山西官场变成一锅粥,稀里糊涂,除了打官司任事不干吧?”
说到这里,两个钦差已是拧了劲儿。杨嗣景是吏部老官,心思转得比轴承儿还快,怔着脸想了想,笑道:“锡公。不然这样办吧:所有来当人证的在任官,一律放回去。留下他们三个原、被告,我们好生审,如何?”至此,杨嗣景的心思偏袒被告一方已昭然如雪。孙嘉涂脸上挂了霜一样,足有多时,起身说道:“我还奉有圣上密谕朱批旨意,由我来主持这次审断。对了,差使功劳有你一份;错了,我一身承担。请!”
“那好!”杨嗣景心里似吃了苍蝇一样腻味,也只好随着起身。“我唯孙公马首是瞻!”
两个人不再说话,踏着大雪出了文庙,在庙外各自升轿,也不鸣锣,由轿夫们咯吱咯吱踩着厚厚的雪来到臬司衙门。
臬司衙门和冷清的孔庙迎然不相同。几十个太原府的衙役拿着推板、扫帚、铁锨、簸箕打扫照壁前的积雪,都把雪垛到旗竿西边,腾出空场准备钦差大臣落轿。衙役们一个个气喘吁吁满头热汗,都呆站在一旁,看着孙嘉淦和杨嗣景下轿进门,欢呼一声一哄而散。
“请。”孙嘉淦招呼一声略略靠后的杨嗣景进了大门洞、迤逦向大堂走去。但见过道里、廊底下、房檐下纷纷乱乱,都是从全省各地调来当“人证”的州县府官员。可怜这些人平日在下头也是舆马高轩前呼后拥,到了省城,都群集在臬司衙门的议事厅里,吃没吃处,住的是冰凉地铺,自己支锅起火的,带着冷干粮硬啃的,一个个官服揉得皱巴巴的,乌眉灶眼,活似一群穿了戏装的叫花子。眼睁睁看着两个钦差气宇轩昂地直入大堂,又羡又妒又恨又无可奈何,骂什么话的都有:
“去那妈!热炕上吃饱睡足,格老子又该叫他们摆弄了。”
“要做官,还是做大官。萨藩台他们还睡热炕呢!”
“别那么比。我们在下头审案,不也一样?一个案子发了,捉一村的人来作证!”
“那是混账衙役们想敲剥钱——我们连送钱保出去住店都没人要!”
有的人竟然不顾官体、粗声骂:“我操他喀尔钦奶奶的!”立刻便有人反驳,“我日他喀尔吉善八辈祖宗……”乱嚷嚷间,外头有人报说:“钦差山西驻节使博恒大人到!”
人们立刻住了嘴,见一个三十不到的年轻官员,穿着黑缎面鹿皮快靴进来,九蟒五爪袍子上套着一件黄马褂,雪光中显得十分耀目。傅恒虽年轻,但他带三百奇兵夜袭驮驮峰,已是全国皆知。这个自从两案爆发之后大门不出、一言不发的少年亲贵突然出现,立刻吸了所有的目光。傅恒只带了两名亲兵,马刺踩在扫净了的石板甬道上叮叮作响,却是满面春风。正走着,见廊下站着一个六十多岁花白胡子的四品官,冻得嘴唇乌青,傅恒忽然折至!他面前问道:“你不是户部钱粮司的彭世杰么?”
“回、回钦差,”彭世杰慌乱地打了个千儿结结巴巴说道:“是,是卑职。卑职原来是在户部。”
“黑查山一战,你粮草供得好。”
“哪里……那是我应份的差使。”
“你回去吧。”傅恒拍拍他肩头,“我知道你。这么大的岁数,这么冷的天儿——回去吧!”
“可杨大人……”
“没事,有我呢!”傅恒摆了摆手便离开了。孙嘉淦和杨嗣景从二门迎了出来,傅恒忙上前寒暄:“二公,别来无恙?”
杨嗣景眼见傅恒当众卖人情,满肚皮的不自在。想起昨日孙嘉涂放走一个姓王的官,不禁瞟了孙嘉淦一眼,心里想着:这两个人怎么都一个作派?口中却道:“都有钦命在身,同在一城,无缘拜会,想不到瑞雪送得贵人来啊!哈哈哈……”
“我是专门来看审案的。”傅恒看一眼沉吟不语的孙嘉淦,说道:“下头人报说今天二位大人要审结此案,我真是又喜又慰。这几天我的人每天出城看,城郊已经冻死十几个人了。”
三个人说着话步入大堂,只见大堂正中摆着两张公案,显然是孙嘉淦和杨嗣景的位置。靠西一张桌子,是喀尔吉善的位。东边两张方凳,自然是留给被告喀尔钦和萨哈谅坐的了。方凳前跪着萨哈谅和喀尔钦。见他们进来,二人翻了翻眼皮没言声,站在厅柱旁出神的喀尔吉善只看了傅恒一眼,也没说话。杨嗣景便命,“在上头再摆一张公案,请傅大人坐!”
“不用了。”傅恒笑嘻嘻说道:“那么小个平台儿,三张公案摆得下么?我就坐在你侧边,观看二公办案风采!”二人听了无话,互相一让,三个人同上了公案后正容就座。
“钦差大臣升堂了!”
杨嗣景的戈什哈高声含糊叫道。连他也不明白:一个两个钦差还不够,今日又来一个钦差!
守在外边的皂隶们“噢——”地拖着长声喊着堂威,手执黑红水火棍进来依班排定。几十名亲兵戈什哈悬刀而入布置在四周堂角,把架上的刑具碰得叮当作响。大堂上的气氛立时变得紧张肃杀。
“今日审结此案。”孙嘉淦脸上毫无表情,“本钦差与杨钦差已经商定,所有一应干证人等一概先回任办差——传谕出去,叫他们立刻启程回任!”
“扎!”
萨哈谅忽然站起身来,摆手道:“慢!”他恭谨地向孙嘉淦一拱手,说道:“恐怕孙大人孟浪了吧?断案要人、赃、证俱全。放了人证,谁能说得清?”说完坐下。喀尔钦又起身道:“请孙大人收回成命。我们吃官司尚且不怕冷,他们当人证的有什么怕的?”也坐下。
“你们死在临头,还敢如此嚣张,咆哮公堂!”孙嘉淦目光灰暗,狞笑一声,“来,给他们撤座!”几个衙役过来见他们端坐不动,——毕竟过去都是他们望而生畏的长官,竟没人敢下手。孙嘉淦“啪”地将警堂木一拍,怪目圆睁断喝一声:“撤座!你们已是被革官员,与庶民同例!”
两个人这才不情愿地站起身来,喀尔钦进士出身,口齿流利,说道:“自古刑不上大夫,是杨大人让我们坐的!”孙嘉淦格格一笑,说道:“能叫你坐下,自然也能撤掉你的座。你就站着,也不为上刑。你既革职为民,也不算什么‘大夫’。《大清律》三千条,‘贪赃之墨吏不事以礼’,你老实点!”坐在旁边的杨嗣景觉得句句话都是在剜自己的心,不觉脸色涨得通红。舔了一下嘴唇却没有说什么,那衙役出去,一时便听外头乱哄哄一阵轻声欢呼,人证走得精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