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仙园 作者:公子墨然(起点vip2013.12.31完结)
“喜欢吃就多吃点,等走的时候,阿婆再给你准备点,家里有。”阿婆看到云朵吃的一脸幸福的样子,不由想起自己的小女儿吃这个菜时和云朵一模一样的表情,慈祥地说道。
“恩,谢谢阿婆。”云朵一点都没有客气,马上答应到,实在是很美味,虽然空间里的竹笋也好吃,可是阿婆的手艺实在太好。当然,云朵也不会白拿阿婆的东西。
“咦,这个好好吃。”方哲发现桌上不起眼的那一小碟子红红绿绿的酱菜很美味,“清香纯麻,味道香辣,很是不凡。”方哲评价道。
“这个是我们这里有名的双椒酱,是用野藤椒和细海椒做出来的。”阿婆介绍道。
云朵看着盘子里的一种剔透碧绿,一种红亮香辣搭配在一起,经过阿婆用各种佐料和油炒出来的配菜。小心夹起一块,麻辣中透出鲜香的清爽来,好味道。
阿婆看道云朵和方哲吃着自己做的小菜,不时发出惊叹,也很是开心,家里好久没有这么乐呵了。
等道两人吃好,云朵帮阿婆把东西收好,并不顾阿婆的反对,一定要坚持把碗碟都洗净。笑话,饭菜已经是老人给做好了,总不能让老人来伺候自己两个有手有脚的年轻人吧。
饭后喝着阿婆制作的草药茶,云朵终于知道里面两种自己不认识的草药阿婆院子里就有种,很开心的跟着阿婆去认识了一下,准备明天进山后看道要挖一些。阿婆说这些都很常见,以前路边就有,后来慢慢才少起来,但是后面森林里还是很多的。
“好,你们今天住这个屋子吧,这个是我小女儿的,她很少回来。”老人把一间屋子整理出来,屋子里很干净,虽然有段时间没人住,但是看得出老人经常打扫。
“太美了,谢谢阿婆。”打量着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的屋子,云朵还美美的拍了不少照片。还搂着阿婆拍了几张,逗得老人呵呵直笑。
笑闹过后,云朵发现老人有点累了,估计平时这时候老人已经休息了,老人也确实是准备去休息了,云朵连忙让阿婆稍等。
和方哲两人跑到车里,借着车子的掩护,从空间里搬出不少水果还有一些云朵做的各种零食,放到两个大箱子里,然后搬进屋里。
·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八章 黑竹沟一
看到云朵和方哲搬进来的两个大箱子,阿婆连忙阻止他们,可是阿婆的力气怎么也拗不过两个年轻人。
“阿婆,你一定要收下,车里还有,而且明天我们就进山了,放车上不吃也坏掉了,这些也不值钱,都是些水果什么的。”云朵拉着阿婆,打开箱子让阿婆看。
“你们两个孩子,那行,阿婆就收下了,不过可不能在这样了哦。”阿婆看到都是新鲜的水果,也就接受了。“阿婆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水灵的水果,没吃就闻到香味了。”
接受了云朵和方哲的小小心意后,阿婆就去休息了,老人是真的累了。
夜里云朵和方哲也难得睡了个好觉,主要是路上开车这一段,太累了,再好的身体也吃不消这样的路段。
第二天一早,云朵和方哲早早就起来了,发现阿婆也很早就起来了,正在院子里整理田地。看到云朵和方哲这么早起来,以为是兴奋地睡不着。
看到两人整理好个人卫生后,便招呼两人过去吃早餐,原来阿婆早餐已经烧上了呢。
听到云朵和方哲吃好饭就出发,阿婆一边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不要深入,还饶有兴趣地给他们讲了些黑竹沟地传说。
在黑竹沟地区流传着许多古老神奇的传说。其中,以“三箭泉”的传说最为美丽动人。传说远古时有一位名叫牛批的彝族大力士率众人在沟中打猎,他们在山中不知不觉喝完了所带的饮水,三天过后因又饥又渴,一个个都昏倒在地,隐约中,一位仙女来到牛批的身边对他说:“英雄啊,请不要着急,鼓起勇气来,水是能找到的。”说完舞起彩带指着一处地方。牛批惊醒过来。顺着仙女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是一堵陡岩,他迷惑了,但想起仙女的话,他毅然拉开神弓,连续射出三支神箭,刹时三股泉水从陡岩上喷涌而出,使众乡亲死里逃生。这三股泉从此就被称为“三箭泉”。
云朵和方哲听的津津有味。这些古老的故事通过老人的嘴巴讲出来,感觉特别的有韵味。
阿婆又说,在黑竹沟,在五十年代曾有当地人发现过野人的踪迹;八十年代也曾有人发现过翼展达一米多的巨鸟,当地人并不知道是什么鸟,后来有专家到这里来探索,听到描述后指出可能为幸存的翼龙。还有人看见过“两头兽”,说是一个身体长着两个脑袋,各种稀奇古怪的动物在这里都有踪迹。
但是由于黑竹沟处于原始森林,而且有着长长的瘴气带。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因素,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先后有解放军测绘部队的一个班的战士和四川省川南林业局的森林勘测人员在黑竹沟中失踪。
云朵和方哲听着,初步分析应该是中毒,或者遇到异兽,毕竟那时候的装备没有现在这么先进,不过阿婆却说不是,说是黑竹沟里面有恶魔。
以前有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的半个连,仗着武器精良。准备穿越黑竹沟逃窜。可谁知进入沟后,一个人也没出来。是被巨蛇吞吃了,还是被其他东西夺去了生命?无人知晓。后来又有部队测绘兵某部的两名战士。取道黑竹沟运粮,结果也神秘失踪了。部队出动两个排搜索寻找,最终一无所获。
真有这么厉害?云朵越听越疑惑,这样说来,自己和方哲深入后一定要小心些了。
最后,阿婆说他们这里的省林业厅森林勘探设计一大队来到黑竹沟勘测,宿营于关门石附近。身强力壮的高个子技术员老陈和助手小李主动承担了闯关门石的任务。第二天,他俩背起测绘包,每人用纸包上两个馒头便朝关门石内走去。可是到了深夜,依然不见他俩回归的踪影。从次日开始,寻找失踪者的队伍逐渐扩大。川南林业局与邻近县组成了百余人的寻找失踪者的队伍也赶来了。他们踏遍青山,找遍幽谷,除两张包馒头用过的纸外,再也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再后来,也经常有人失踪,凡是失踪的都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云朵和方哲听后更谨慎了,看来进去前要做点准备,可不能大意了。看情况,这些失踪的人应该都是没有反抗就消失的,具体什么情况还真不好说。
阿婆说,黑竹沟那里盛产浓雾,一旦深入,会把人吞没,一般没有人能走出来,所以一定要小心。阿婆看云朵和方哲兴致勃勃的听着这些传说,让两人保证不深入后才有点放心。
一再叮嘱两人不要太深入,两人才在阿婆不放心的目光下,带着阿婆送的各色土特产出发了。等到车子开到无人的地方,两人就把车子收起来,云朵还很遗憾回来后不能到阿婆这里坐坐呢。
没有办法啊,他们进去没有几天肯定不会出来,要是车子留在阿婆这里,多天不出来,阿婆估计就要报警了。为了老人家不担惊受怕,云朵只好告诉老人他们回来不一定会到阿婆家了,有可能和别的游客一起离开,当然云朵说如果可能,还是会来看看阿婆的,虽然云朵知道这个不太可能。
两人兴致勃勃的向着目的地前进,这个中国的“百慕大”,也是阿婆口中的“恐怖魔沟”。
两人的脚程很快,路上竟然没有碰到什么游客,看来到这里的游客真的是很少,估计节假日会有些,平时根本看不到。不过,听阿婆说,偶尔还是有跟他们一样的探险者过来。
目前黑竹沟已经开发了一部分,也就是现在游客能到达的地方,探险者也许有胆再深入一些,可是也不会很深入,毕竟原始森林里未知的因素太多。
等到云朵到达黑竹沟的外围,只见重峦叠蟑,溪涧幽深,迷雾缭绕,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不简单,云朵和方哲对视一眼,他们以修真者的眼睛可以看到山谷的上空有着黑雾,普通人的眼睛看不到,这个黑雾应该是煞气。
煞气的形成有很多种情况,一个是这里有一个凶地,还有一个是死过很多人,再有就是传说中的魔,这些情况都是云朵掌握的情况,具体这里是怎么回事,还要进去后才知道。
·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九章 黑竹沟二
外围的雾气倒是没有多大威胁,主要是因为山谷地形独特,植被茂盛,再加之雨量充沛,湿度大,所以形成山雾这样的特色,而迷雾缭绕,浓雾紧锁,使沟内阴气沉沉,神秘莫测,此处的山雾千姿百态,时近时远,时静时动,忽明忽暗,变幻无穷。
当地彝胞也比较迷信,对每一位要进入黑竹沟参观或者探险的人都会告诉他们,进沟不得高声喧哗,否则将惊动山神,山神发怒会吐出青雾,将人畜卷走。
而后来的考察者分析,人畜入沟死亡失踪原因,迷雾造成的可能性很大,人若进入这深山野谷的奇雾之中,地形又不熟,肉眼的距离有限,很难逃脱这死亡谷的陷井。当地人和考察者总结出这样一个顺口溜“石门关,石门关,迷雾暗沟伴保潭;猿猴至此愁攀援,英雄难过这一关。”
观察好外围情况后,云朵和方哲四处看了看,发现有几波散客等在景区的门口,看来也是要进去的,只是人没来齐吧,或者是导游还没到位,云朵和方哲也没在意,也不打算和别人打招呼。
两人商量了下,决定还是从景区进入,不从别的地方进去,毕竟开发出来的地方也有很大的价值,值得一观。于是,方哲去买了两张票,顺利进入景区。这时的景区还没有游客进入,云朵和方哲应该算是今天的第一批客人了。
在景区门口买了一张地图,上面有着景区里一些简单的介绍,两人稍微看了看,心里也有数了,就背好背包出发。
云朵和方哲在从景区大门也就是沟口一直到蜂巢岩,这一路都是绕溪而行,一路上都是溪水潺潺。溪流名叫三岔河,随着河床地势时而平缓时而陡峭,河水时而涓涓淙淙。细语缠绵,时而奔腾咆哮,雪涛滚滚。看得两人是心旷神怡,一路上,云朵不停地拍着这里地风景,实在是太美了。
越往沟里走,越发现视线能见度越低,这里的植物颜色特别艳丽。绿色浓的就象要滴出来,各种植物的颜色都艳的很纯粹。如果忽略这里的危险性,那绝对是一副副天堂般美丽的图画。
一路上,小动物很少,一些丛林中地植物云朵采集了不少,这里很多品种竟然都是新地,云朵感到很惊奇,上次去云南那里也没有这里地新物种多,看来这里确实是比较神秘,没有开发完全也是一个方面吧。
感叹着大自然地神奇。从沟口到蜂巢岩,要经过三岔河上的三座小桥。名字倒简单,分别是一号桥、三号桥和四号桥,二号桥则是在三岔河的一条支流上。其中以一号桥和三号桥的水景最为别致壮观。方哲说这取名字的人太懒了,取一个美丽的名字要比这个好听多了。
一号桥的川字瀑很是出色,河水从一座坝坎上飞泻而下,形成“川”字型的水帘,流水飞溅。卷起层层叠叠的“千堆雪”,爽心悦目。三号桥附近由于河面较宽,奔腾的河水在沟壑间汹涌翻滚。咆哮湍急,景致也很壮观。
三号桥以上,就慢慢感觉到进入真正的林区了。也许,当年国家下达禁伐令的时候,伐木工人正砍伐到这里。三号桥以下,基本上看不到粗壮的原始树木,而三号桥往上,则由于停伐还可以看到一些上百年的原始树木。越往沟里走,可能就更多了。
到这里为止,可以看出开发出来的这一部分,基础设施还是不错的,最起码走在这一段路上,没有恐惧感。唯一给人的感觉就是安静,周围静谧的有点可怕,如果是一个人呆在这,心里能力一定要强大。
云朵和方哲并不害怕这样的静谧,这点对他们两个来说还好。
在舒心亭附近看到很多百年以上树龄的丝栗、胡桃楸、珙桐等树木,其中一棵丝栗树更是高寿五百年,号称“丝栗王”。云朵和方哲觉得这里真是一座宝库,决定等再深入点就把看到的这些品种都挖一些。
随着前方没有路了,云朵和方哲就算是走到景区的尽头了。这里有着标示,说明前面危险,让游客不要再往前。云朵和方哲怀顾下周围,发现没有人,后面的旅客都没有看到,估计他们走的都很慢,或者进来晚。两人就一转身钻进了密林。
走出十几分钟后,就能感觉到这里的气氛开始阴森起来,这个也许是人的一种心理作用,毕竟整个林子里只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