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牛记(精校版) 作者:tianjia8000(起点中文网vip2013.5.23完结)
笈舸蚧髁恕?br />
“圣人讲道千年,下次讲道要到下一元会了,大哥你倒是没修炼多久,也就几十年而已。噫?你怎么又多了一对翅膀,这对翅膀还真小?”
……
一元会呀!
洪荒记时,取天地循环终始为一巡,称为“元”,做为时间的最大单位,其下分有“会”、“运”“世”、“年”、“月”、“日”等。
其中后世众所周知的是一日为十二时辰,三十日为一月,十二个月为一年,然后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为一运,三十运为一会,十二会方为一元。
这一元,就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只是瞬间,江流波就从感慨时间的意识中清醒过来,不过是刚刚修为大进,境界不稳的副产物而已。既然来到这洪荒,若是能为洪荒做点事,也不枉我来走遭。
由此可见,有本钱的人一般都信心比较足。江流波初到洪荒,最高理想就是保命,而后实力一步步的增强,才决定来洪荒陆地一趟。
得了宝贝化了形,就开始打上了洪荒中有主之物的成名宝贝落宝金钱,炼化紫雷翅,又拥有了一个保命神通,于是心境就又一次改变。
其实这就是心境修为,若是心境不变,修为再强在洪荒也不过是蝼蚁。
听到大鹏的疑问,江流波回头看下自己新生的双翅:“你莫要看这双紫翅最小,等会儿你见识了它的威力就知道了。哥哥现在也有金仙后期的境界了,定海珠已经炼化了五六成,两面旗也炼化三四成,这就出去让你见识一下哥哥新得的几门神通。”
两人刚出紫霄宫大门,再回头紫霄宫已经消失不见,圣人手段,两人不以为意。
江流波看着下方那道圣人特意留下的通道,对大鹏言道:“先给你看一个最简单的神通,你站在前面看好了。”
大鹏不知他要做什么,老老实实的站在江流波面前,江流波微微一笑,身后风翅轻轻一扇,伴着一声大叫,大鹏就不见了踪影。
这就是后世《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仗以成名的芭蕉扇上的神通,神风一扇,若是主人无伤人之意,那就是十万八千里,只是江流波此时修为又比铁扇公主高了许多,这一扇下去,大鹏就免费坐了一次云霄飞车,直飞了十几万里。
等江流波赶上,大鹏正在郁闷,显然被人吹十几万里和自己飞的感觉大不相同。
江流波哈哈一笑道:“兄弟勿怪,这回去就让哥哥带你吧。”
大鹏向来是个随性的性子,听得有省力的回程车搭乘,一点郁闷瞬间就飞到混沌之中去了。
等大鹏站稳,江流波六翅展开,速度和来时自不可同日而语,尽管速度快上许多,江流波还能分心开口说话:“我原来这四翅分别为天地之初的一丝地水风火,原来不用是那时刚化形,炼化不够,神通还领悟不够。等日后有时间再让你一一见识。地水两翅似乎威力比风火还大几分,最厉害的就是这双紫翅了,能发混沌紫雷,可惜现在修为不足,只能当保命的手段。兄弟你这千多年修为几乎没什么进步,等回了洪荒,你可要加紧修炼了。”
大鹏点头称是。说起来江流波这次境界提升,修为精进,连九变功法也更进了一层,虽然还没到第二变,但是却隐约感到了这功法似乎并不适合自己修炼。
须知洪荒之中虽然天地元气充裕,一众追求天道的修道士们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并无什么固定的功法,大多是体悟天地,境界提升后再提升修为。
而江流波开始则是先提升修为,而后带动境界提升。
究竟是先提升境界还是先提升修为,这两种其实并无优劣,无非是前者境界提升后修为精进容易,而后者想靠修为提升境界难了点。
即使现在,江流波的一身神通也要高出的他的境界,只是他不着急,反正还有一次听圣人讲道的机会。
但是到了金仙颠峰,又称大罗金仙,此时若是再想精,就只能靠境界提升了,若是提升,便称为准圣人了。
其实洪荒之中这种实力划分十分模糊,若是争斗,先不说一件先天灵宝就能改变战局,就是只靠本身神通,每个人根脚不同,那神通也是千差万别。
“什么?东皇太一邀我们去天庭坐坐?”正赶路间,忽然听大鹏说圣人讲道后,天庭的东皇太一邀请二人前去,江流波不由大是诧异。
按道理说此时天庭独大,四方妖族归心,天庭相必也不缺自己和大鹏这样的妖族吧?
可是这邀请?
“等下到得天庭,我们找个小妖传个话,就说下次道祖开讲前,我们一定去拜访就是,现在我们还是先回洪荒修炼要紧。”
却是江流波忽然想到,似乎天庭之中还有一个灵宝,还没被人发现,这个灵宝对自己可是大有用处,倒是可以借个机会去看看。
“那我们还去武夷山吗?”大鹏听得江流波做了决定,自然不会再去置疑,于是可怜的东皇太一便被这只鸟抛到脑后。
“武夷山当然要去,怎么说你拿了人家的先天灵宝,虽然那萧升曹宝二人不识宝贝,我们却没必要欠下这份因果。正好我现在境界提升,一些体悟倒是能讲给你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在前世时常听到的话,现在江流波终于体会到了。
原来他心境不够,就是感悟天地有所得,可是想要组织语言讲出来,却是太难为他了,所以他修为精进了,大鹏却没半点好处,结果就是他和大鹏虽然修为差距越来越大。
大道至简又至繁。若想传道,除非你修为境界比被传之人高上许多。天地之道,不同于修行中人的功法神通,功法神通你比别人高一点,就可以指点一二。
除非到了圣人这一境界,真正对天道有所得,才敢说一句:我今得道,有缘来听。
道教三清也是借立教成圣,而后开始收徒传道。他们收徒传道,一方面是因为立了教才成圣,另一方面也是他们确实有了收徒的资格。
而佛教接引和准提两位成圣是发了大宏愿,实际上是相当于欠了天道因果,就好比他们对天道说:“你让我们两个成圣吧,我们成圣后会怎么怎么着报答你。”
他们的大宏愿世界上就是他们的债务,所以他们不得不努力传道。
实际上后来成圣的各位圣人,女娲靠的是造人功德,三清靠的是立教,西方教二位是发大宏愿,他们成圣世界上都是取了巧的,所以和鸿钧的差距大多了。
不过这些自然不是江流波现在考虑的,他正在考虑回武夷山和萧圣曹宝了了这段因果后该何去何从。
第二十四章 道可偷、铜需还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江流波端坐于老松之下,侃侃而谈。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詘,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其用不屈,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
自紫霄宫听道回来,除了路上路过南天门时,托看守天门的妖将毕方,向东皇太一表达了一下不能现时前往天宫的遗憾,而后江流波和大鹏二人马不停蹄,直接来到了武夷山。
萧升曹宝二人更是惊喜不已,二人修道数万年,奈何因为自身资质不足,修为境界都是不足,每日里修炼之余何尝不是心中愤懑。
洪荒之中修行,后天努力的作用几乎微乎其微,特别是境界提升更是全靠感悟。
时下洪荒之中巫妖横行,巫族不修元神,自十二巫祖之下,全部是靠本身肉体强横,天生神通行走于洪荒之中。
此时行走洪荒的大多是盘古化身十二巫祖之下的第一批巫人,他们缩地成寸,一步就是三山五岳;他们移山填海,只恨天无环、地无把;他们法天象地,只觉天不够高、海不够深。
而妖族此时在天庭之上,自帝竣东皇太一之下,又有妖师鲲鹏,下有十大妖圣,三十六路妖王,哪一个不是呼风唤雨之辈。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说的就是妖师鲲鹏,可惜却因为手里少了先天灵宝,而天帝帝竣有先天灵宝河图洛书,东皇太一持混沌钟,所以鲲鹏只得屈居之下,做了妖师。
而其下十大妖圣三十六路妖王,像白泽、钦原、獬豸、呲铁、鬼车等,随便一个放到后世也算得上神兽了,都是天生神通之辈。
所以现在洪荒中混的比较差的倒是如萧升曹宝这类炼气士了,因为自身根脚太差,只得找了个山头,窝在里面埋头苦修,想要拜师也是无师可拜,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求道无门。
所以他们更珍惜得之不易的一丝机缘,若不然怎么会为了交好江流波和大鹏二人而轻易把落宝金钱这样的宝贝送出去。
只怕他们也是知道这落宝金钱的神奇,只是他们修为不够,发挥不出威力,再加上被两只大妖找上门来,也知道这两只妖怪大概已经知道了落宝金钱才寻来,若是不交出来,说不好就有杀身之祸。倒不如干脆利索的交出宝贝,赌上这一线机缘。
还好他们赌对了,若是不交宝贝,江流波毕竟穿越百万年,绝对不会因为一点妇人之仁放弃了落宝金钱这样儿宝贝落到外人手里。那么就只好动用武力了,洪荒之中动了武力就是落了因果,要动就干脆动个彻底,估计最后也就是洪荒再无萧升曹宝二人的名号了。
但是他们既然交了宝贝,江流波也绝不会欠他们因果,所以江流波又来传他刚刚所得的一点修炼心得了。
此时江流波讲的一般是自己听来的大道,另一半是自己对照前世看过的一些修道资料,加上自己的体悟。
随着他修为精进,前世记忆愈加清晰,许多曾经无意中眼神扫过的东西,现在几乎都能想起来。
特别是像《道德经》之类这样耳熟能详的书籍,以及一些佛家常用的偈子,经常是在一些小说中被引用过的句子等,此时江流波真正踏上追求天道之路,这些东西去芜存精,倒是几乎又整理出了一本《道德经》来。
大道难求,但是天道之下总有一丝生机,江流波就是这样活生生的例子,若是三清中的老子得知了江流波这样肆无忌惮的把他日后传下的道书抄袭过来,不知道是会气得吐血三升还是该感谢江流波提前替他传道了!
又不知后世常说的偷盗一词,是不是因为江流波这样的“偷道”之人而流传下来的。
又一想,圣人又何尝不是在盗天道之中的一线生机呢?要不然怎么有“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说法呢?
所以江流波“偷”的理直气壮,气壮武夷。
开始的时候江流波是自己讲给别人听,讲到后来又像是在讲给自己听,随着自己渐渐沉浸在道的领悟讲解之中,他讲道的声音也渐渐覆盖了整座武夷山。
于是有那些开了灵识的飞禽走兽、山妖精怪,便渐渐的向着江流波所在之地聚来,静静的停在一旁参悟。
此时鸿钧道祖未曾合道,天道不全,是故也没有“道不轻传”的说法,所以传道便有功德。
只是这一丝功德极其微弱,不易觉察罢了。哪怕只是一丝功德,江流波在讲道中也觉得越讲越顺,仿佛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向他缓缓打开大门,让他窥得了那一丝大道的瑰丽。
山中无甲子,修道无岁月。
转眼百年已过,江流波停声起身,才发现周围山头大大小小的精怪妖兽们,这些精怪妖兽们有些修为低下,为了听道聚在一起,渴了饿了便饮些山泉雨露,数十年下来,有的已经是形销骨立、站立不稳。便是萧升曹宝二人也是闭目体悟,竟是无人察觉江流波已经停了讲道。
这也是江流波修为较低,所讲刚好能让这些精怪妖兽听懂,若是圣人讲道,那么这满山生灵,只怕没哪个能这样沉浸其中。
到底是大鹏根脚最好,江流波等了片刻,大鹏倒是最先醒来。
止住了大鹏开口说话,二人悄悄的飞起,离了武夷,向东海前去。
这是两人三十三回来的路上商量过的,不周山乃是妖族巫族聚集之地,除了大山深处,周围妖巫聚集,难免会有些纷争,而江流波更清楚日后两族必有纷争,还是早早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