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





,遇到小股地盗贼就及时捉拿,碰到大股的盗贼我们就召集所有百姓一起防御守卫,如此一来不作盗贼而来投奔我们的百姓越来越多,石城附近地就少有盗贼作乱了,就算有也逃逸到别地城市去了。”
  真照点了点头,问道:“那不知道接下来先生又要如何治理石城呢?”
  申公豹听出真照考究他的意思,想了一想后,说道:“生产恢复了,自然物品就多起来,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划出特定地区域作为市集,市集上要设关卡,以防盗贼捣乱,但是却又不能有任何的捐税,因为百姓们还承受不起。而且还要正式申请大公任命官员,让他们建立文书,开始进行日常的治理,只要刑法宽容,市集上的手续简便,一定会有更多的百姓乐于来赶集,五年之内石城就可以达到温饱富足了。”说时,他想了一想,又道:“而且只要继续招收青壮百姓习武操练,不出一两年,石城可以募得壮丁一到两万,那时候百姓就更不用惧怕盗贼了。”
  真照闻言正自欢喜,可他还没有说话,反倒是后面的司马子亮先是站起身来对他笑道:“主上,看来只任申先生一个太守,那是大材小用了。”
  真照闻歌知雅意,知道司马子亮也看出了申公豹治理民政的才能,因此也就附和着笑道:“申先生的确大才,真是让我好生佩服啊!”
  申公豹起身微微躬了躬身子,道:“申公豹也只不过是想为南蛮百姓尽一份力而已,何敢言大才,大公过誉了。”
  “好,难得先生如此谦虚,好,请先生先下去休息吧,迟些本公在和你详聊。”
  申公豹从容的朝着真照等人施了一个礼,然后便飘然出了大堂,真照看着他的身影,对司马子亮道:“想不到南蛮的山野之中,还有这样的贤人。”
  司马子亮笑了一笑,道:“主上不知,我初时看见他的政绩,也生出惊诧来,后来才想起希尔顿商团曾递过一份情报给我,便是称赞的这个石城太守的,只是当初却忘了这一回事儿,直至今日才起了起来。”
  “哦,有这样的事儿?”真照奇道:“是怎么说的?”
  司马子亮笑了一笑,道:“那情报上说,这申公豹极是喜爱努力耕织的百姓,但凡了解到谁家的蚕养得好,谁家的麦子种得好,他必定要到那家去,然后召集那家全家老小亲自慰劳赞扬他们,奖给美酒、食物、茶叶、果品,并且还送给布料、衣衫、裙子和裤子,使得人家人人喜笑颜开。不仅如此,这申公豹还喜欢到治下的乡村巡视,每每见到农田中没有野草的,必定下马观看,而且召来田主赏给衣服,如果看见庄稼正面有草,地犁得不透,他就当众指责。有一次有人诉说缺少耕牛,他就召来了当地官员责备说:‘这一家缺少耕牛,为什么不让众人一起来帮助他们?’正是因为这样,石城治下百姓把务农植桑作为了首要的职业,以致如今丰收在望,过不多久就会家家粮食有储积,发生水旱天灾也没有人会挨饿了。”
  微微一顿,司马子亮道:“我先前看了这份情报。还道是那申公豹为收买人心,是有大志向的人,今日一见,才故道此人真是国士啊!”
  真照点了点头,道:“这人看来是生性如此,让他分管一方,实是百姓地福气,这一回若能打败西戎军,日后定要拿他大用。”
  司马子亮想了一想,道:“主公所虑极是,不过申公豹的国士之心可不能冷了,还望您能略作奖赏才是。”
  真照知道司马子亮说得有理。便也一点头答应了下来。
  司马子亮沉吟了一阵,突然说道:“主上。其实一直以来,子亮都在担心一件事儿,只怕这件事儿便是我们能否战胜西戎军的关键所在了。”
  “哦。什么事儿?”
  “西戎大军中有一只名为‘灭天’的军团,这支军团当年凭借着一只‘转世金瓶’,自那吐蕃人的手中购得了七万件御钢甲。一时震动天下,使得这‘灭天’军团被世人号称为东方第一军团。我知主上和那吐蕃的松赞王公曾是结义兄弟,若是主上也能购来御钢甲,那西戎大军攻来时,我们的胜算也就大增了。”
  “御钢甲?”真照心中一动,他亦知那吐蕃实际上就是天下第一大的兵刃盔甲制造商团,西戎军的灭天威名远播,也全是因为他们从吐蕃人地手里购得了御钢甲,因此如果自己也能通过松赞干布这一层关系,从吐蕃人那儿得到御钢甲,那将无疑会使得麾下军队的实力大大增强。
  心中暗暗思索了一阵,真照想了很多很多,甚至连当年和松赞干布这个牛头小弟一起在咸阳和洛阳街头浪荡的事儿也回想了起来,不由得有一股温暖在心底生出。
  “好,趁着这个当儿,我就往吐蕃走一趟吧!”
  “主上,您要亲自去?”司马子亮见真照要亲自到吐蕃去,虽然吐蕃距离南蛮并不甚远,只在南蛮地西面,但他还是不愿意看到真照这个时候离开健康。
  真照摆了摆手,笑道:“司马先生,你尽管放心,我这一次并不只为了御钢甲才去吐蕃的,我其实还是为了去见那松赞干布一面,若能得到他们吐蕃人地全力支持,那就更好了。”
  司马子亮点了点头,还未说话,倒是那公孙叔同先行说道了:“主人,请您把我带上吧!”
  司马子亮先是一愕,随即点了点头,道:“主上,你若是真的要去吐蕃,便把公孙先生也带上。”他心知公孙叔同的阴狠心计和对真照忠心,只凭着这一点,就足以帮助真照应付任何一种状况。
  真照见自己最重要地两名幕僚都同出一辙的这样说,也不好在推脱什么,当下就答应了下来,当晚,真照挑选了几名最得力的亲卫,带上公孙叔同,便一起朝着吐蕃秘密进发。
  吐蕃地处大陆西南面,也就是在南蛮地西面,分别与西戎、天竺和南蛮接壤,由于吐蕃的地势极高,寻常人上到吐蕃,都因为空气的稀薄而不能做太过剧烈的运动,反倒是吐蕃人因为世世代代生活在上面,而且还天生的能耐寒。不过世上的事儿是有利就必有弊,吐蕃人虽然在他们的地方活动自如,只是一下了吐蕃,便又会因为水土不服而病倒,因此吐蕃人生来是极少踏出他们那块特殊的土地的。
  一路之上,通向吐蕃的道路虽然并不陡峭,但是因为那高原刮下的大风和稀薄的空气,倒是让真照、公孙叔同,以及那雄纠纠的护卫吃尽了苦头。不过高原的地势奇异,却也因此可以看见极其壮观的景致,同寻常在平原地势上看到的截然不同,让人叹为观止。
  一行人走了约莫十余天的模样,终于见到了那传说中的碧草蓝天的景象,天地在这一刻彷佛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那天高地阔景观让所有看了都有一种直想向天大吼的感觉。
  真照带着一行人慢慢走在这一片大陆上最接近苍天的大地上,不时可以看见出来放牧的牧民挥动着鞭子,指使鬣狗将羊群牛群赶来赶去。那些牧民看见衣饰奇特的真照等人,也都目露惊奇,似乎未曾想到竟然会有外人来到吐蕃。
  走了约莫大半个时辰,远方,突然迎面驰来一队二十余骑的人马,他们来到真照等人的近前停下,当选那人一来就用大陆上最通用的人族语言问道:“你们是谁,你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真照打量了一下来人,见他们都清一色的兽族人,脸面肤色极为黝黑光亮,而且个个身材健硕,一看就知是习武之人。那说话的那个一身劲装,背上绑着一把长长的弯刀,他的马匹上装饰极多,马鞍和马蹄都是纯金打造,看来该是来人的首领。
  真照微微一笑,和气的朝那人拱了拱手,道:“我从南蛮来,我的名字叫做神之照,我是来找我的好安答松赞干布的。”
  要知吐蕃人称自己的结义兄弟都叫做安答,真照早在来之前,便已经将吐蕃的各种风俗习惯问了个明白。
  那人一听真照报出去的名字,脸色便是一变,随即又听得真照直呼松赞干布姓名,而且还口称安答,顿时脸上更现惊容,他转头用吐蕃话对身后的一人说了几句,那个立即拍马远去,大概是回去报信去了。
  那人看见手下远去,又对真照说道:“你们跟我走吧,我带你们去见大汗。”说话时,他的语气已经温和恭敬了许多。 
 
 
 
  
第十二集 第七章 旧情
 
  那人虽然口里说着要带真照去见松赞干布,可是提防之心却并没有消去,他一挥手,那手下二十余骑立即将真照等人围在了中间,他们人人手握刀柄,看样了只需真照等人稍有异动,立即就会出手围攻。
  真照这些年久经战事,对此并不以为意,他微微一笑后,也不和这群吐蕃人客气,当即就带着众人慢慢朝前行去。
  那吐蕃人看见真照从容的气魄,大概心中也有些敬佩,走得一阵,突然朝真照问道:“你先前说你从南蛮来,叫做神之照,莫非你就是那南蛮布达拉的神之照大公?”
  真照笑了笑,道:“正是在下,未曾请教。”
  那人脸上露出一个恍然的表情,回答道:“如果你真是神之照大公,也算是我们吐蕃的贵客,我叫做孟活儿。”
  真照问道:“多年没见你们的松赞王公了,他近来可好?”
  那人脸上露出恭敬的神色,道:“我们王公好得很,前些日子我还有幸与他喝酒吃肉,我记得那天大公喝了三坛子的酒,还吃了大半只烤羊呢!”
  真照心知吐蕃豪饮爱吃,他们认为一个人若能够吃得喝得,身体就一定是好的,照着这孟活儿的话儿,那松赞干布倒是身体好得紧的。
  不知不觉想起松赞干布当年喝醉街头时的逗笑模样儿,真照实然心中一动。又问道:“你们松赞王公可讨了老婆?”
  孟活儿哈哈一笑,脸上露出羡慕的神色道:“您不知道,我们王公地王妃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他拉美丽可比天上的日月,他的双眼就像天上最璀璨的星星一要耀眼……”孟活儿一阵滔滔不绝的称赞完松赞干布的王妃,又说道:“您是我们王公安答,您一定是知道的,我们安答可算是吐蕃最英俊地男人,当年听说就有许多女子苦苦的追求着他。后来我们王公还是去了秦国一趟后,才被那美丽多情的秦国公主吸引住,这才将她娶回吐蕃来地。”
  “什么?你人王公娶了秦国的公主?”真照心中一惊。一阵不太好地预感突然涌上了他的心头。
  “您不知道么?我们王公娶的就是当年秦国地文成公主,当时文成公主嫁到我们吐蕃的时候。吐蕃也不知道有多少仰慕着王公的女子流尽了眼泪呢!您不知道……”
  真照也没有留心听孟活儿后面地话儿,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文成公主竟然嫁给了松赞干布。多少年了,每每回想起当年在咸阳逃出来的事儿。真照总会想想慕容雪和文成公主,慕容雪的死无疑给了真照很大的打击,而他和文成公主的那一段恋情。却也让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任何关于文成公主的消息,想不到如今来到吐蕃,竟突然从孟活儿的口中听见这个熟悉的名字来,心中顿时就有些懵了。
  “你……你们王妃……还好么?”良久,真照突然忍不住对孟活儿问了一句。
  孟活儿显然是脑筋线条比较粗大的人,他听了真照的问话,想也没想就答道:“我人王妃好得紧,前两年还为我们王公生下了小王公,不仅这样,我们这儿的人都传说王妃是菩萨下凡,她懂得东西真多,还教会我们这里许多姑娘女人织布、纺线呢!”
  真照微微一笑,心中顿时安乐了下来,想道:“只要她过得好,那就行了。”
  孟活儿又絮絮叨叨的讲了许多话儿,真照一边听,一边不时搭上两句,很快的就打听到了许多吐蕃以及松赞干布近来的情况。好一会儿,突然远远的看见远处又有一大队人马赶了过来,显然是先前孟活儿指派去报信的人,带着人回来了。
  那大队人马驰到近前,当先身着将领服饰的吐蕃人在真照面前跃下马来,行礼道:“我们王公已经知道您来到吐蕃的消息了,他非常高兴,先派小的来迎接您到王公的金帐去。”那人行完礼,重新上了马,作了一个请的手势,道:“小的名叫铁干儿,您可尽管称呼小的的名字,您请吧!”
  真照点了点头,便径自随着这大队人马朝着前方疾驰过去。
  终于,真照亲眼看见那顶传说中只有吐蕃的王公才有资格用的金色牛皮营帐,在阳光下面,那金色的帐篷显得那么耀眼夺目,紧接着,真照又看见了那站在大帐前面的那张熟悉的面孔。
  “阿布!”
  “老大!”
  真照一个箭步朝着那人迎了上去,那人看见真照,也同时朝着他迎了过来。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