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
“你怎么了?”一把甜美的声音在真照耳边响起,立即把他的视线拉回到了眼前的玉人身上。他望着娇艳欲滴的慕容雪,说道:“你若要随我回秦,那该如何与你父亲说?”
慕容雪侧头想了一下,旋又笑道:“不怕。出发的时候我会在家中留下书信,就说要随你到秦国玩玩,然后再偷偷混入你的队伍中出城。最多回来挨上爷爷和父亲的一顿骂就是了。”
“不是吧?”真照瞪大着眼睛,这时也不知道是该哭好还是笑好。
慕容雪的胆大妄为真是大大的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同样也说明了慕容雪此时对他的依恋已经到了不能稍离的地步。真照回想起刚才慕容雪在疼痛过后所表现出来的诱人神情,心底仍不自禁荡漾不已,只是不管怎么说,带慕容雪回秦的事到底令他为难不已。
真照的冷淡反应使得慕容雪小嘴一鼓,把整个身子背转过去,嗔道:“不去就算了,走吧走吧,不要回来了。”
真照见慕容雪生气,无可奈何的挠了挠脑袋,忙伸手抱住她,低声道:“别生气,你说什么我照做就是了。”
话音刚落,慕容雪极快的转过身来,满眼调皮神色的问道:“真的?”
真照一愣,顿时明白自己落入了眼前这美丽女子的圈套中,只好硬着头皮道:“是,是。”
慕容雪动情靠在真照的怀中,说道:“人家就知道你对我是最好的。”
真照听着她温柔的话儿,心中受骗的感觉立即烟消云散,静静的享受着这一刻的温存。
正当他两人如鱼得水的时候,突然只听房外传来一阵拍门声,小玄子语气略微显得有些着急道:“真侯爷,冬月娘娘到出云宫来了,侯爷。”真照和慕容雪一听,心中都是一惊。真照连忙从床上穿衣起来,把门打开,却见小玄子着急的站在门前。
小玄子见了真照,先往宫内瞥了一眼,又急道:“冬月皇后来了。”话音刚落,就听外头的唱诺官呼道:“皇后驾到。”
真照回头看看宫内,慕容雪虽然已穿好了衣衫,但瞧着宫里的境况,却实是不足为外人道也,他哪曾想到自己竟会碰上如同偷鸡摸狗般的情形,不禁苦苦一笑,又问道:“来的还有谁?”
小玄子道:“娘娘带着莉娅公主一起过来了,说是要与真侯爷见见面。”正说时,已见冬月皇后携着个小女孩入了院门。
真照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走出宫门,与慕容雪径自向着冬月皇后一行人迎去,抢先在凉亭处跪下,大声道:“使臣恭迎皇后殿下。”他这一下本与礼节不符,但是冬月皇后一愣后,却见慕容雪红着脸跪在一旁,当下微微一笑,也往凉亭这边走了过来。
待真照礼毕站起身后,冬月皇后笑道:“这两天不见,听说临淄又被你闹得沸沸扬扬了。”
真照脸上一红,也不知该怎么答话,只是尴尬的笑了笑。
冬月皇后坐下后,轻轻把身旁的女孩拉至身前,指着真照道:“莉娅,他就是秦国来的令东侯真大人,今后你就要随他到秦国去了。”
真照细眼朝那莉娅公主望去,见她年约十三、四岁的模样,长相较之寻常神族更是美上许多,因为脸上稚气未脱,是以予人一种的清纯可爱的感觉。
真照早听张志成等人说起过,当今的东夷神皇夫妇并没有子嗣,据说在数十年前他们唯一的儿子不知为何神秘失踪,因此眼前的这个莉娅公主并非他们的亲生女儿,而是在皇族宗室中挑选出来的女孩。换个说法,莉娅公主可算是秦国与东夷这两国政治层面上的一件牺牲品。虽然这样说太过直白和残酷,但是其中的意味却是很容易让人嗅闻出来,这种微妙情形使得真照不自觉对着眼前的小女孩生出了同情之心,当下微微躬身行了个礼,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莉娅公主极快的打量了一番真照,似乎是感受到了他的善意,因此也笑了笑,轻声道:“真大人好。”
冬月皇后怜爱的看着莉娅公主,叮嘱道:“真大人的年纪并不大你许多,你就把他当做大哥哥般看待吧。日后到了秦国定要好好听他的话,知道吗?”
莉娅公主闻言温顺的应了声“是”后,又偷偷的朝真照看来。
冬月皇后点了点头,转眼瞧上慕容雪,略带调笑的意思道:“雪儿,你怎么也在宫里了?”
慕容雪脸上一红,吞吞吐吐的答道:“我……我是来……来寻他的。”她这话一说,众人当然知道慕容雪说的“他”到底是谁,却不料冬月皇后轻轻一笑后,佯装不解道:“他?他是谁?”这时场上众人都听出冬月皇后在故意逗慕容雪,旁边立即有几名侍女忍不住笑出声来。
慕容雪扫了身旁那正正襟危坐的真照一眼,赌气道:“就是他。”说时,手上指了指真照。
冬月皇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笑道:“想起当初你们在晚宴上打得个你死我活的,不料如今却会变成这个样子,真让人不明白啊!”
慕容雪脸上又是一红,却不知该说什么,转眼又瞧了瞧那仿佛事不关己的真照,一气下大力的扭了他一把,埋怨道:“你说话啊,看你把我害得。”这一下顿时令到众人都哄笑起来,慕容雪一愣下,终于自己也忍不住“哧”的笑了。
那一刻,欢乐充斥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凉亭内的气氛真是说不出的和谐融洽。
五日后,停留在东夷长达几乎两个月之久的秦国使节团终于要启程返秦,临淄城内上至神皇,下至普通百姓,都一同到西城门送别。这次的送别仪式不仅只是为了秦国使节团的离开,而且还包括了对莉娅公主远嫁到秦国的欢送。
对于普通的东夷人,由于与秦国交战的失利,使他们感觉到莉娅公主的远嫁是战争带来的后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莉娅公主此行是为了东夷而牺牲掉自己的幸福。出去同情和怜惜的心态,东夷人对这位以前未曾听说过的莉娅公主自然而然就有着一份自发的尊敬和爱戴在里面,因此在这天的送别仪式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人群的中心,真照和一众使节团的重要官员都遵循着礼节与东夷的官员们一一道别。
由于伏羲立绎和神农阗奇两人受了神皇的旨意要协助真照护送莉娅公主,因此他们两人也整装待发,率领了两千精锐的东夷军随同在秦国的使节团里。
礼炮过后,真照终于要率领他的使节团启程了。临行前,冬月皇后亲近的拉着真照的手,好似嘱咐着即将远行的儿子一般道:“如果今后在秦国有什么难处,或是不顺心,记得定要回来,知道吗?”
虽然听着“回来”这词,真照的心里不禁有些异样,但是想想又觉得这好像是理所应当一般。望着眼前这位打一开始就对己关怀备至的东夷皇后,耳中回荡着她的殷殷话语,真照的眼睛禁不住湿润起来。
冬月皇后身旁的神皇一言不发,走过来轻轻的把冬月皇后拉开,又淡淡的对真照说道:“路上小心。”
真照与他对望一眼,从他那眼神中,真照隐约察觉到他其中蕴含着的一丝黯然。突然之间,真照只觉这种眼神仿佛似曾相识,记得自己从风华村出来的前一晚,家里那老头子似乎也有过这样的神情,想不到如今却会在东夷神皇的眼中看到。
一个奇怪的想法在真照心中蓦然升起:“他们若是我的亲人该多好啊!”紧接着真照立即对自己会生出这种的念头大觉有些莫名其妙,忙摇了摇头驱散脑子里的胡思乱想,行了个礼后转身大踏步而去,却再不敢转头回望。
就这样,一行人包括秦国都卫军八百人、东夷军两千人,再加上秦国使节团和东夷送亲团的大小官员,大概三千人的队伍就这样浩浩荡荡的朝秦国帝都咸阳进发。
行程中,因为队伍中混合了秦和东夷两国的军队,所以两国的官员就不得不经常进行必要的交流,以保证驻扎、行程、哨岗等一系列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务能够正常进行。虽然这里面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很快两国的官员们都发现,原来处理起这些事来却并非如想像中的容易,因为其中常常会涉及到队伍中某些高层官员的私人恩怨。
这些私人恩怨的导火线大概是因为在队伍离开临淄不久后,慕容氏族美丽的慕容雪小姐便神秘的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而且还如漆似胶的粘在了秦国的令东侯身边。这种情形看在东夷另外一名年轻将领眼里,马上使他的脸在瞬间连续变换了三种色泽:发青,发紫,接着发白。当然,他的表情却令到正享受着温柔的某人心中大呼痛快,还显出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来。
从此以后,队伍中对日常事务的处理上就开始变得复杂。譬如说每当碰上道路上出现了分岔路的时候,只要秦国的令东侯大人选择了其中一条道路,那原本在一旁默不作声的伏羲立绎将军就会立即发出反对的声音,坚持要走另外一条。反之令东侯大人也会对伏羲将军所作的决定大加讨伐。无论怎么样,紧接着一连番相互问候双亲的争吵也随之展开,这个时候令东侯大人总会因为一句“神皇陛下不是让你来协助我的吗?”而显得理直气壮,但伏羲将军却从不正面回应它,每每都旁敲侧击的进行着反驳。
两人争吵结果大多是胜负参半的,因为每当出现这种情况,那些通晓人情世故的官员们会极快的请来慕容雪小姐和神农阗奇将军。慕容雪小姐这边一句嗲嗲纯情的“照哥哥”,那边一声娇媚无限的“伏羲大哥”,立即就能把愤怒得如同野牛的两人拉开,然后神农将军也会大气凛然的呼呵几句“军法处置”之类的言语,如此软硬兼施的进行斡旋,争吵中的他们立即就会相互恶狠狠的对望一眼,不再说话,由此决定权也跟着落在了神农将军和慕容雪小姐的手里,从而作出一个有利于队伍的决定。
当然,神农将军和慕容雪小姐也有摆不平的时候,而这时,选出来的那条道路可能就是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而且还会不时有山猪黑熊一类的猛兽出没,这不禁令到两国的将士们叫苦连天。
如此一连过了数日,两国的官员们对这事已经习以为常,机警的他们在碰上类似的事情时,反倒先是由程陵与神农阗奇商量,待作出决定后才由慕容雪小姐出面知会真照和伏羲立绎两人,因此这些天队伍中一直相安无事,各人也落得个耳根清静。
又行了数日,队伍已经踏入了趁墒平原,眼前的风平浪静使得真照越来越担心。那夜被化舍族的精灵袭击的时候,就听他们说“血魔”蒙木言已经东来,但是这些天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不禁令到真照愈发觉得不对劲起来。
※※※
p。s。好开心,终于考完试了,这几天就要努力更新了。
努力…ing
第三卷 回城篇 第四章 敌众
这天清晨,队伍又开始一天的行程,真照摇晃于颠簸不已的马背上,晃悠悠的走在了队伍的前头。他暗自打量一番周遭的环境,看着这片不时透着阴森的树林,实在让他觉得队伍能够越快通过就越好,想时他吆喝了一声,朗声道:“大家加把劲走快点,傍晚的时候该可以走出弧卫林地,明天中午我们就能入山海关了。”
真照已经是第三次来到这片弧卫林地。第一次是在易城大战中,他穿过直望峡偷袭东夷令州,就曾经过弧卫林地,而这第二、三次自然就是他此次出使东夷的一趟来回,因此对于弧卫林地,真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东夷剑门关到秦国山海关中间的这块肥沃土地上,弧卫林地是趁墒平原唯一的一片森林。它之所以得名曰“弧卫”,那是因为它靠近喀塔米山脉,呈长弧型生长在趁墒平原以西,将趁墒平原分成了东大西小的两份。林地的面积虽然并不很大,但是却也有百里的跨度,而且林地里岔路横生,道路坎坷,小股的溪水河流随处可见,宛然就是一个由山海关进入东夷的天然屏障。
由于弧卫林地的地理位置,令得秦国的军队绝不可能轻易进入趁墒平原;反之东夷军却仗着这片弧卫林地,再加上令州的水利,进可直逼山海关,退则可稳踞令州和剑门关,相互呼应。有利的地势决定了趁墒平原大部分的土地成为东夷的私馕之物。
真照的命令没有得到士兵们的积极回应,因为谁都知道穿过这弧卫林地后再走百余里的路程,那就可以顺利抵达山海关,事实上这么一段路程并不需要什么走快点,即便是平常的走法,在明天中午以前队伍也一样能够抵达山海关,而真照这些天来常与伏羲立绎相互抬杠的事却是众人皆知,因此所有人都以为今趟又是这位真侯爷在发脾气了,他们心中暗呼歹命的同时,也只好加快了步伐。
真照正在暗暗?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