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
上左右穿插,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洛阳东坊的最繁华处。
洛阳的繁华与咸阳不尽相同,洛阳城里的百姓和咸阳的相比起来,秦人给人予一种民风强悍、古板的感觉;而洛阳城的街道上,男子斯文有礼,女子衣饰光鲜,似乎还有些崇尚显露的意思,女儿家们通常衣领总是开到胸脯附近,让人能隐隐约约的看到那两团光致的雪白肌肤。
“兄台,不知如今你要带我们到哪儿去?”真照流连了一番满街风致,有些期待的向那男子问道。
“浣溪小筑,今日我们就到哪儿去吧!”
“浣溪小筑?是不是詹天妤小姐的那个?”一旁的松赞干布一听,牛眼顿时就瞪得通圆了。
第五卷 大唐篇 第七章 情祸
“唉,原来这位兄台也听过天妤小姐的大名,那话儿就好说得多了。”那男子打量了牛头牛脸的松赞干布一眼,带着些赞许的点头说了一句。
“想不到可以见到詹天妤小姐,真是太好了。上回我也只是在长孙大人的宴会上见过她一面,詹天妤小姐长得实在是美极了。”松赞干布从那男子的话中确定了今晚的行程,立即有些陶醉的说道。
真照听完他们两人的话,仍是有些一头雾水,不禁奇道:“那浣溪小筑是什幺地方?”
“老大,你连浣溪小筑你都不知道?我跟你说,浣溪小筑就是青楼十三金钗里面排行第五的詹天妤小姐住的地方。”
真照暗道一句“原来如此”,对于青楼十三金钗的美名,他可以说比任何人都有感触,因为家中娇妻李红影就在青楼十三金钗里面排名第四,因此这个时候他的心中倒是有了些急切。
“青楼十三金钗这几年名声好大,不知道什幺时候能够一次看全了就好了。”步子愈迈愈大,松赞干布样作白日做梦状道。
“哎呀,想不到这位兄台竟有如此远大的志向,真是令我好生佩服啊!啧啧,如果真的能将青楼十三金钗全部看全,我这一辈子也就没有遗憾了。”
真照听见那男子的话儿,不由得有些目瞪口呆起来,只觉眼前这人简直是风流到有些痴了,竟然把“看全青楼十三金钗”这种事儿看作是与天比高的人生“志向”,不过随即又看见他和松赞干布立即露出“识英雄重英雄”的恶形恶状,顿时就有些哭笑不得了。
两人惺惺相惜,松赞干布和那男子勾脖搭肩,作出一副亲热状道:“老兄,听说那十三金钗里面排名第一的那个叫做奇云的女子,是天下第一美人,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
那男子一听,略微摇了摇头道:“错,兄台,知不知道你这话儿说出去是会叫人笑话的!”
“怎幺?”
“第一,那女子不叫奇云,而是姓奇云,名伊士利,全名叫做奇云伊士利;第二,她虽然是青楼联盟头号红妓,但是却难说是天下第一的美女。兄弟,你说的这一句话儿出了两处错误,若让那些大行家听见了,你可要丢大人了。”
被那男子言之凿凿的数落了一顿,松赞干布不怒反喜,连连点头受教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还是老兄你见多识广啊!”
松赞干布沉吟了一阵,突然又说道:“老兄,我听说那个奇云伊士利是豹族的兽人女子,嘿,这个……这个对我来说,她就是天下第一的美女了。”
那男子闻言一愕,转眼看了松赞干布一眼,这才点头笑道:“原来如此,她是兽人,兄弟你也是,你们俩倒是搭配得正好,难怪你说她是天下第一,哈哈,有理,有理。”
看见眼前这一对活宝大耍趣怪,真照不禁跟着摇头苦笑起来,他身后的雨夜梧桐更是“咯咯”的笑个不停。
四人从东坊的一个繁华处转入一条小巷,那巷子极为寻常,里面也不见有人经过,在巷子里面转得几转,道路陡然开阔起来,一座精美雅致的苑子出现在众人眼前,那苑子门上的大匾正好四四方方的刻着四个大字:浣溪小筑。
径自推门直入苑子,也没有人来招呼或者是阻拦,只是苑子中央的阁楼里传出阵阵悦耳的琴音,让人一入苑门就生出如沐春风之感,这不禁让真照奇道:“莫非这苑子是可以让人随意进出的?”
“当然不是,浣溪小筑哪里是寻常人能够进得来的?兄台,你不知道,天妤小姐的才学就连我们太宗陛下也是非常欣赏的,太宗陛下曾经亲临这里与天妤小姐切磋琴技。你想拭一下,有太宗陛下这样的大靠山,还有谁敢乱闯?”
真照想起在东夷的时候就曾听说唐太宗曾在稷下学宫求学,而且还是那位以琴艺名闻天下的应先生的弟子,因此就知道那男子的话所言不虚了。
那男子得意的把话说完,突然顿了一顿,好一会儿又自言自语的说道:“唉,这曲、这调……怎幺听着像是出自二哥的手笔……咦,这琴音……却不似是天妤小姐的……”
那男子的神神化化真照几人实在有些弄不懂,待到见他推开阁楼的门快步走进,他们也跟着进了里面。
“李公子,是您来了,几位公子正在里厢……唉?这几位是……”进到阁楼,终于看见一名长得极为伶俐的小丫鬟出来相迎,瞧她说话的神情,那男子倒似是这里的常客。
听见那小丫鬟发问,那男子迫不及待的说了一句“这几位是我的朋友”,就理也不理的朝着里厢走去。真照招呼了一句让雨夜梧桐在厅里等候,也和松赞干布跟在那男子的身后进去了。
“啊?”才进到里间,大概的扫了一眼房间里的众人和摆设,真照立即就有些意外的惊呼了一声。
房里坐着三男两女拢共五个人,那三名男子都是清一色的俊美男子:左首那位一身白色长袍,不知是不是他生性喜爱白色,除了腰间束带,他的全身上下就连头顶上的帽子也是白色的。他一脸清秀,双目轻眯的和嘴角微翘的模样儿都让他看起来带着一丝傲意,虽然身作书生打扮,但是偏偏在他腰间又斜斜的挂了一柄一看就知道是宝物的长剑,这不禁会让人不自觉的想象着这位白衣书生信手舞剑的飞逸风姿。
再看右首那位,给人的感觉与左首那位截然不同,他面相老成,同样是俊美男子却让人觉得多了一份沧桑,清澈的眼眸中淡淡透出的那份忧郁,倒是和眼前大唐显示出的这份盛世繁华格格不入,如果硬要真照给他弄个绰号的话,那这人当之无愧的就应该喊作“忧郁王子”了。
“忧郁王子”的隔壁还坐着一人,那人生得轮廓分明,挺有些刚毅之美,墨竹纹路的长袍不大不小正好合身,那股子“满腹诗书人自华”的气质在他身上简直显露无遗。不过看见他一脸陶醉的看着正中的两位丽人,真照心里倒是气不过暗骂了一句“斯文败类”。
坐在厢房中间的两位女子都是绝色佳人,其中静坐一旁聆听琴音的那位大概就是此间的主人詹天妤。只见她身着如今大唐最时兴的七彩霓裳羽衣,头戴高峨发冠,脸上五官姣美无比,尤其是微微露开的襟口顿时闪花了真照的耳目,衣衫下那美好的身段真让人遐想无数,她在洛阳之所以能如此出名,这其中的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不过真照的意外却来自于那另一位正自抚琴的女子,那女子显然也为真照的到来感到诧异,两人目光一触,房内的琴音顿时“铿”的一声停了下来。
真照还没有开口,一旁的松赞干布倒是先叫了起来:“嫂子?”
不错,那抚琴的女子正是李红影,原本应该和慕容雪在一起的李红影。
除了真照外,房内众人都为松赞干布这声“嫂子”呆了一呆的时候,李红影又说了一句让他们更加吃惊的话儿:“夫君,你怎幺也来了?”
众人的目光一下都投到了真照的身上,连同那和真照一道来的男子也诧异不已,好一阵后他才咀啜着问道:“你……你是李红影小姐的……的夫君?”
真照微微一笑,也不理会众人的眼神中包含着怎样的想法,径自坐到了李红影的身边,坦然问道:“阿影,你怎幺会在这儿?”
真照的话儿使得在座的众人立即猜到了他的身份,李红影更是羡煞旁人的对他笑了一笑,笑容之中充满了甜甜的蜜意。
“天妤姊姊是我多年的好姊妹,我今日只不过来看看她而已。”微微一顿,李红影又道:“夫君,我来给你介绍介绍这几位好朋友吧!”
看见真照点了点头,李红影就把在场的众人逐一介绍了给他。
一番招呼过后,真照才知道原来房内那三个男子外加和他一道来的那男子竟然就是名声极大的鲜花四公子:那个“白衣书生”是李太白,“忧郁王子”是杜少陵,“斯文败类”是白乐天,剩下那男子就是李煜。真照早在秦国的时候就曾听说过大唐这鲜花四公子的大名,传说中他们不但都是极负盛名的才子,而且个个长得英俊帅气,在人族四国中,他们是得到最多女性瞩目的人物。在这以前真照还以为传言未免过于夸张,想不到今日一见,这鲜花四公子的确有令女性倾倒的本钱。
虽然只是随便打个招呼,但真照却看出来了,除了那和自己有些“交情”的李煜外,其余三人对自己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好感。杜少陵投来的目光不仅有些唏嘘,而且更多的是妒羡,李太白和白乐天则明显充满了敌意,这不禁令真照有些“如入冰窖”之感。
“……这位是天妤姊姊……”
转向詹天妤点头示意时,真照终于发现这个对他来说有些冰冷的房间里生出了一丝暖意。在詹天妤的眼神里明显有着一股亲近和善意,或许真的如同李红影所说的,詹天妤待她有如亲姊妹一样,因此对自己也就非同一般了。
并没有任何的男女之情,真照真心的称赞了一句道:“闻名不如见面,天妤小姐果然有沉鱼落雁的容貌,今日见面真是令我深感荣幸。”
真照眼神中传递出去的至诚大概詹天妤也能体会得到,她微微一笑道:“难得见到大名鼎鼎的令东侯,小女子也是三生有幸了。”
詹天妤的话儿才说完,一边的李太白就打岔道:“早在从前就听说令东侯手刃‘血魔’,是秦国最俊美的英雄,今日一见,小生觉得令东侯和传言也并不太一样。”
话儿虽然说得客气,但是里头的敌意却再明白不过,真照想想也不知到底什幺地方得罪了李太白,就忍让了一句道:“传言就是传言,李兄怎可当真呢?”
这边才应付得完,那边白乐天又道了:“令东侯说得是极,向来许多并无真才实学之辈都是依靠传言才得以成名的。”
真照闻言脸色一变,他那曾受过这样的屈辱,早前忍着骁骑营的辱骂就已经让他有了些厌恶,这个时候再听到白乐天这幺出面的辱骂,心里面不禁火大起来:“我才来大唐,又没有得罪你们几个小子,现在三分颜色上大红,不给点利害你们瞧瞧,还真以为我是吃素的了。”
看见双方的气势一触即发,之前和真照一道行来的李煜不禁在一旁大为焦急。他算是和真照有些交情,对于真照他心中还是大有好感的,因此未等真照说话,他就连忙出来圆场道:“嘿,这……这个话儿不错,不过真兄就肯定是例外的了,哈……”微微一顿,他又接着道:“这个……这个难得那幺多人一起,不如一同来煮酒烫肉,大家下下酒令如何?”
说罢,并不让众人有出声的机会,李煜又转头朝房外叫道:“紫绘丫头,快些把家伙什儿摆上来,公子我要煮酒烫肉哩!”
煮酒烫肉,虽然不曾试过,不过真照也听说过这种大唐极为盛行的饮食风俗。据说在大唐,那些文士学子们总喜欢效仿古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狂放之风,因此每当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弄上个小火炉,然后放上一个大锅,一边用热水温酒,一边涮肉烫菜,吃喝寻乐一番。到了后来,这种吃法渐渐传入了寻常百姓当中,就成为了大唐国内的一种风俗了。
精致的餐具一一摆设上来,众人不管在情愿或者不情愿中都纷纷入座。
坐入席时,一旁的李红影趁着无人留意之际,偷偷的伸过小手去握住了真照的手,又轻轻的在他手背上捏了一把,真照一奇,看了她一眼,待看到她眼里露出的有些歉意的神色,他突的似是明白了什幺,心中原本的气儿也就消了不少。
在圆桌之上,默不作声的众人里自然要以喜欢吃肉的松赞干布最为兴奋,而李煜则苦于要不断说些笑话来打破冷场,只是他那些笑话的效果未免差强人意,席上的气氛依然是那幺冷冷冰冰。
说得一阵,李太白突的挟起一块肥羊肉,嘿然笑道:“令东侯是客,远道而来就请你吃块的羊肉吧。”说罢他手上一递,筷子上的那块肥羊肉竟汁液淋漓的朝真照的胸口?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