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
真照心中的好奇越来越盛,想想后又朝雨夜梧桐问道:“阿夜,他们进了哪个营帐?是轩辕主君的?”
雨夜梧桐点了点头,随即明白到真照想去探探的意思,忙道:“主人,你要……可那圣庙中的五大长老来了三位,他们如今都在轩辕主君帐里呢!”
“这些老家伙……想不到居然也来了。”真照心中一动,对于圣庙那五大长老的事儿,他还是知道的。据说圣庙那五大长老出自于吕高野门,均是孔雀明王的嫡传弟子,而且他们每人年纪都超过百岁,可以说是百年功力、高深莫测,因此即便真照这时再怎样好奇,他也不敢贸然去撩这几只“老”虎的胡须了。
“去了也讨不了好去……”真照暗自想了一阵,思量之下还是抛开了先前一探究竟的心思,对雨夜梧桐招呼一句,便一同朝他们的营帐走去。
又过十数日,三国的大队人马终于回到了双阳通道的尽头,经过连续三晚的筵席后,西汉武帝和北宋太祖两位君主分别踏上归途。西汉军只需沿着黔中山脉的饮马信道行去,很快就可以回到长安,而北宋军北上虽面前有连绵千里的百慕大森林,但是只要穿过它,开封府也是在望的了。
秦始皇和轩辕主君送走西汉武帝和北宋太祖后,秦军的人马继续朝着帝都咸阳进发,又缓行了三日,秦军的会盟队伍终于看见了久违的帝都城墙。这天正好轮到都卫军当作后军,当值的真照也就摇摇晃晃的走在了队伍的最后。长长的队伍随着蜿蜒的道路一直通到咸阳的南门,可以看得清楚,城门处站满了出迎的官员和百姓,或许是因为圣庙中的轩辕主君数十年来首次入秦缘故,因此比较起出行时的景况,排场明显更为浩大。
秦人在这一次的四国会盟上,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不仅由真照夺得了武魁,而且轩辕主君还亲临秦国,衬托着近来秦国对东夷之战的胜绩,那更使得秦国这“东方第一强国”的名号璀璨生辉。两个皇驾处于中军,距离后军虽然不算远,但真照从后面望过去也只能看见秦始皇和轩辕主君不断挥动的手,与此同时,城门处轰然响起的欢呼声倒是远远的传了过来。
真照感受着远处城门的热闹气氛,心里知道之后的接连几天,秦皇定要在咸阳举行盛大的庆典,不禁暗自思量起什么时候找机会向秦始皇告个小假,好到玉门关去把兰若迎娶回来。
队伍继续前行,以皇驾为中心的中军终于抵达了城门前面,密集的百姓和官员都纷纷跪下高呼万岁……就在这时,真照突然觉得有些心神不安,他警惕的抬头遥望,却见高大的城门望楼上,一道夺目的光影自上往下斜斜滑过,快如电闪的直朝着前面的皇驾落去。
真照心中一震,已然不及细想,他身若惊鸿般从马鞍上跃起,提气踏着前面秦军军士的肩膀向皇驾掠去,口中一边焦急的大喝道:“有刺客,保护皇上!”
“轰”
光影冲落皇驾,眼见黑色的帐幕如被撕裂般四分飞散,真照虽然已经尽力赶上前去,可是奈何距离皇驾太远。随着四下惊呼声起,光影消散后真照终于看见了那隐藏在它后面的黑色身影。
“是你?”
只是匆匆一瞥,真照立即辨认出了刺客的身份,那刺客正是之前与他交过手契丹部兽人。他怎么也想不到那契丹人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出来行刺秦皇,心中的惊诧有如滔天巨浪般翻起。
不待那契丹人举刀再劈,真照暴喝一声,手中帝恨红芒骤然亮起,径自朝他狠狠劈下。而与此同时的,在中军当值的李慕白也已赶到,他的长剑更比真照快上一步,挟和着“嗖嗖”的风声递到了那契丹人的身侧。
那契丹人大概是因为见识过真照的利害,这时候见到真照来救,也不敢与真照缠斗,只见他桀桀的笑了数声,同时极快的飞身后跃,从一众百姓的头顶踏过,向着咸阳西面的郊野驰去。
真照见那契丹人离去,他心中一动,也不随后追赶,对着四下被眼前突变骇得呆住的官员大叫了一巨:“召太医,快召太医!”他便连忙返身查看皇驾内秦始皇的安危。
破裂的皇驾中,只见这时秦始皇倒在龙椅上,他身前的衣物裂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里面虽然有软甲护身,但在那契丹人惊人的一击下,衣衫前襟已经血流如注,染红了极大一片。
“太医,太医来了么?”真照声嘶力竭的狂叫着,虽然向来他心中对秦皇并没有多少的尊敬,可是到底这位年迈的皇者由始至终对他眷顾有加,压在心底的那份感激这个时候终于忍不住涌上了心头。
“太医来了,令东侯,你先出来一阵。”随着太医来到,最先赶来的翼王嬴苣焦急的对真照说道。
真照无可奈何的放下秦始皇的身子,极快的从皇驾中走了出来,他举目望了望那契丹人逃去的方向,远远的还可以看见一队秦军尾随追去而泛起的烟尘。
先前情势危急真照没来得及细想,这时想起那契丹人,他突的又醒起前些日子雨夜梧桐说的曾在轩辕主君的营帐见过那契丹人的事儿来,不自觉间不由惊疑不定的朝着不远处的轩辕主君望去。
“难不成是轩辕主君与契丹人勾结行刺皇上?北狄契丹部与秦并不接壤,秦国与契丹向来无事,那契丹人如今行刺皇上,这又是为的什么……”
真照心头纷乱非常的时候,秦始皇遇刺的事儿瞬间传遍了全军,一干文武大臣惊慌失措的围在皇驾周遭,而出来迎接的百姓更是吓得纷纷跪了下来,一时间场面变得混乱不已,
“父皇,我父皇怎样了。”文成公主带着哭腔的声音在真照耳边响起,真照回过神来朝她看去,却见她这时沾满泪痕的脸有若梨花一般,实在惹人怜惜。
真照转身直面文成公主,虽然大庭广众下他不敢作出什么逾越的举动,但他仍是极为温柔的对文成公主安慰道:“不会有事的,皇上的身子骨儿还硬朗着……”微微一顿,实在不忍看见文成公主脸上的悲凄,他又情不自禁假说了一句道:“……刚才我看了一下皇上的伤势,并……并没有伤及要害,不碍事儿的,你别担心。”
“真的?”文成公主有些惊喜的抬头望向真照,一双美目接着亮起了期盼的光芒。
真照暗自叹了一口气,脸上却急忙作出坚定无比的神情,点头道:“真的,你放心吧!”
文成公主似乎对真照的话儿深信不疑,闻言脸上的悲凄顿时散去不少,只是紧张的站在皇驾旁等待太医的消息。
太阳渐渐西斜,在场所有人不作声的焦急等待中,太医终于行出了皇驾,众人顿时将目光都投在他的身上。
“皇上怎样了?”一众大臣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道。
那太医还未来得及回答,就听皇驾中传出了秦始皇微弱的声音:“寡人无事,立即启驾回宫吧!”
清清楚楚的听见秦始皇发话,霎时间“皇上洪福齐天”的欢呼声立即接连响起,翼王嬴苣马上传令各军小心护送皇驾进城。在那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中,只有真照微觉秦皇说话的声音未免有些古怪,而同时他也留意到了一旁轩辕主君的眼里,有意无意的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真照正要细想,旁边的文成公主扯了扯他的衣衫,他转头去看,只听见文成公主低声说道:“这些天人家要陪在父皇身边,就不出宫寻你了……等父皇身子恢复,你一定要来向父皇提亲。”
看见真照唯唯诺诺的点头应了,文成公主便快快的转身随着皇驾一起行去,真照招呼来钟炎武,叮嘱了几句让他需得小心留意帝都的警卫,便也紧跟着皇驾先进城去了。
直奔皇城,真照等一众臣工随着皇驾来到寝宫外,一直守候到了傍晚时候,也不曾见得秦皇一面,后来里面的太医出来传旨让众人散了,真照这才随众出了宫。
由于秦皇日间遇刺的原因,这日晚间皇宫里并没有如期举行宴会,而原本各部大臣准备好的庆贺表章也因此变得毫无用处,不过除此之外,最让人沮丧的是追赶刺客的军队竟然无功而返,这不禁让秦国帝都整个儿都笼罩在了灰暗的气氛之中。
唯一看出一些倪端的真照心知那契丹人实在是有备而来,秦皇能够保住性命已经是万幸,还说什么追拿刺客,这时在他心中不断盘旋的只有两件事儿:第一件是轩辕主君和那契丹人究竟有什么关系,而第二件则是轩辕主君这次入秦究竟有什么目的。
第六集 第五章 大势
真照回到令东侯府,帅明杰、司马子亮和他那大统领府中的几位重要人物早就等了他许久,分开数月后再次相见,众人自然都十分高兴,闲聊了几句,司马子亮突然问道:“大人,不知今日皇上遇刺,伤势究竟如何?”
真照留意到司马子亮脸上的凝重,想了一下后应道:“皇上的伤势我大略看了,那伤处已经触及脏器,只怕是伤得利害了……不过,后来经那太医略一诊治,皇上当场又可以出声说话,看来虽然伤重,但还是无妨的。”
司马子亮闻言眉头一皱,手上轻轻掐算,沉吟了一阵后摇头道:“大人,天下大乱将起,皇上只怕是阳寿不多了。”
真照一震,除了太医之外,他是唯一察看过秦始皇伤势的人,先前他未曾细想,也不敢去想,这时细细回想起当其时的情形,秦始皇该是被那契丹人的利器伤到脏器了,以他这种年纪受了这样的重伤,没有当场毙命已经是侥幸,又哪来的什么无妨?
真照脸色渐变深沉,苦苦思索了好一阵子后,才抬头对司马子亮道:“可是那时皇上很快就醒转过来了,还能下旨回宫,该是……”他这话儿说来,也不过是存了一份自我安慰的心思,可是说着说着又自想起秦皇受伤时的模样,后面的话儿终归没有信心继续说下去了。
“皇上天年已尽……唉,昨夜子亮卜了一卦,中原大乱将起,只怕就由此而起啊!”
真照虽然向来不信这些奇门术数,但是这话儿从司马子亮的嘴里出来,不由得不让他心中有了几分忧虑,想了一想,他突然又醒起轩辕主君的事儿,便一五一十的将雨夜梧桐那夜看见那契丹人的事儿说了出来。
听完真照的话儿,帅明杰道:“契丹与我们秦国向来相安无事,我们大秦对圣庙更是恭敬有加,他们为什么要这个时候行刺皇上?这其中……只怕有些不通。”
契丹与北宋交界,秦人与他们向来无怨,如果说契丹人行刺北宋太祖,那倒是天公地道、合情合理的,可如今契丹人无端越境过来行刺秦始皇,那其中就未免有些蹊跷了。因此众人听到帅明杰的话儿,顿时都觉有理,就连真照也不作声的思索起来。
好一阵后,司马子亮先是说道:“眼见为实,大人既然说那刺客是契丹人,那契丹人欲来行刺皇上的事儿就不假了,至于梧桐姑娘那夜有没有看清,又当作别论……不过,若是此事真的牵涉到圣庙,以子亮看来,只怕北宋亦是脱不了关系的了。”
听见司马子亮话中又突的牵扯上北宋,帅明杰不禁出声问道:“司马先生,不知道这话儿怎么说?”
司马子亮轻轻一叹,摇头说道:“唉,只盼子亮想错才好。”顿了一顿,他手指东北方向道:“帅大人先前说得好,想那契丹与我们大秦历来相安无事,况且契丹只与北宋接壤,照说契丹人若要行刺,也是行刺北宋太祖才是,又怎么会无端来秦行刺皇上?且让子亮将那北宋比作虎,而那契丹比作狼,俗话说虎狼居于近邻,必然相争,可世上能驱狼虎行事的,也必然是他们自己……”
司马子亮说时微微一笑,掉头朝真照问道:“大人,你试想一下,皇上如果此时归天,太子又还年幼,秦国焉能不乱?这时候又是何人能够得利?”
真照闻言想了一想,回答道:“那就应该是与大秦相邻的诸国了。”
司马子亮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正是,大秦虽然位于中原,强盛时自然可以尽得这中原之地的种种好处,算得上百利百惠,可若是到了衰败时,中原流域却往往最易生出战乱,实在是大陆上的百战之地。”
随着司马亮的侃侃道来,厅内众人的注意力完全被他抓住,只见他摇着羽扇站起身,又接着道:“众所周知,宋人善炼弘金,北宋境内的炼金术士不在少数,据说他们炼出的弘金不但有辟邪之用,而且坚硬者更胜铁石,因此北宋禁军中的精锐配有了这种弘金兵刃,便是如今大名远播的弘金军了……不过,要想炼成弘金,就需要大量的弘金矿石,北宋境内虽然以矿产丰富,但却偏偏缺少这种弘金矿石,这世上弘金矿石出产最丰之地,除了西戎与南蛮交界处的九幽火岭,就只有我们秦国境内的秦岭山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