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
说着蒋中正摇摇手,坐了下去示意戴笠也坐,看着戴笠,他不说话了。
戴笠坚定的看着蒋中正:“司令,我只能够说,杜先生不是那种人。”
“糊涂!我什么时候怀疑他的?”
蒋中正哭笑不得的看着戴笠,刚刚心里的一点说不出的意思,也被冲淡了,眼看戴笠是肯定糊涂到底了,蒋中正想起当年上海的点滴,再想起他和卢攸嘉的那份赌约。
微微的翘起了嘴角,蒋中正缓缓的道:“按他说的做。日后上海有变,给他全力支持。”
“谢谢司令!”戴笠大喜着跳了起来。
“另外,联络进入东北的同志,你去安排具体。同时表达我们对张作霖事情的悲愤………”
蒋中正微笑着一道道的吩咐下命令,他知道,有的事情不能够做,也没必要做。失去那个人,他将失去戴笠,失去卢攸嘉,失去卢永翔,在这个关键时候,他会失去一切。
就算没有情分在,这个人也动不得。
能够让我如此。
杜先生,中正我……………。。。。。。。。。。。。。。。。。。。。。。。。。。。。。。。。。。。。。。。。。。。。。。。。。。。。。。。。。。。。。。。。。。。。。。。。。。。。。。。。。。。。。。。。。。。。。
今日一万字OK,总计划还有十六万字。请大家支持订阅正版,这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
第十一卷 第二十三回 … ~又成仙了~
听了对面的杜月笙说要做生意,想囤积大米药品然后利用自己的船队发向北方谋取利益。
说是生意其实就是在发国难财嘛。这种标准的不折不扣的奸商行 为,更加让永野望断定了杜月笙惟利是图的市井本色。
好事情。
相对于永野望这是好事情。
永野望连连点头。
“我请永野先生来,就是想商量商量的,同时也要借助永野先生在日本海军里的关系。上次那八百万在这里,月生一直没动。”杜月笙手指点了下放在永野望面前的支票道。
永野望微微的笑了下。焦文斌在请他来的时候,已经提了这个事 情。并且隐晦的提出了和自己私下也搞搞好处的意思。
永野望心里已经有了数,他抬起头来:“杜先生,这个生意可以 做,永野一定能够帮上忙的。至于面前这钱,就不算了。额外…。”
“不行。这个不许,该是永野兄的就是你地。月生做事情一向如此。”杜月笙非常认真的道。
“永野就是佩服杜先生做事一是一二是二。”永野望哈哈起来。
杜月笙看着他也坏坏的笑了,两个人都知道这面前的钱是坑的人 的,有实力的人只会和有实力的人说规矩。杜月笙的弱肉强食地生存法则一点没引起永野望的反感。
他很欣赏这样的手段。
杜月笙点了根烟,吐了一口,舒服的仰了仰头:“那海军方面要有什么打点地,永野兄就直接说吧。我设计的航程是从上海出海北上。苏北大米就由长江而来,北方药品也奇缺,路子我已经安排了。至于回程嘛。那边的好货也是不会空的。北边烽火连天地,带点难民也是好的。”
“杜先生好算计,一趟来去几次事。也就杜先生能够如此,那边蒋中正的关系照顾着。还有卢永翔的关系在,杜先生地人在国内是不会有什么风险的。稳赚不赔。”
杜月笙嘿嘿着,拱拱手:“海上可是永野兄的人情。你放心,好处少不了。”
“那我就谢谢杜先生了。”永野望笑眯眯地道。
他现在地态度已经比之从前地恭敬要随意多了。看穿了一个人的底牌,那也就没必要太客气。
虽然表面上地礼节还是做的。但是永野望隐隐的已经开始转动计划了。东北在乱着,上海也快了。
杜月笙现在发展到如此,要再发达必须要靠机遇了。而这个机遇就是自己。如果没有自己。他的货物能够北上么?
海路现在几乎是大日本帝国在控制着。背后一个强国在支持着,就是不一样。
“告辞。”永野望站了起来,杜月笙已经是自己人。要帮就帮 好。赚钱也不会少了自己的。他要去为自己未来的事业支持者先奔波了。
杜月笙点点头,表示期待着他的消息。然后送了永野望出去。
这个细节,永野望也注意到了。
杜月笙可是难得送人出来的。
他的心里非常的高兴。 。。。。。。。。。。。。。。。。。。。。。。。。。。。。。。。 。。。。。。。。。。。。。。。。。。。。。。。。。。。。。。 。。。。。。。。。。。。。。。。。。。。。。。。。。。。。。。。
送走了永野望,杜月笙打马就到了何丰林那里。卢攸嘉正在等着他呢。
几个人在屋子里。
“我只是建议。大家自己看啊。”
这是杜月笙现在和兄弟们的谈到天下大事时候开场白。
他知道说也是白说,那些眼神里,流露着让他毛骨悚然的信任。还有隐隐的一丝敬畏。
实在是受不了这样。
“月生哥,你说吧。上面都要听你的。”卢攸嘉的话让大家全笑了起来。
“在宝山一线,在杨浦,太仓浏河,等等上海侧后方注意点。还 有,长江水路上,日军转眼就到南京。江阴那边船厂组建如何了?”
杜月笙也不废话了,撇撇嘴,只好指点着地图,面对着几个兄弟讲道。
“回月生哥,已经安排了,最近把些旧船正开那边,说修理呢。”杨管北道。
他也已经进入了杜月笙真正的核心。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杜先生赚钱是为了什么。
年轻人的热血岂能不澎湃?
了解之后,比了解之前,他更上了层效死的心。
何丰林认真的听着,不时的侧头和卢攸嘉商量着。
蒋中正发来的电报上清楚的写着,上海诸事拜托杜先生。卢永翔更是直接命令儿子,多听听他的。
另外一个时空,自己是有名无实的国民政府顾问。
而现在,自己成了有实无名的上海战略布局实际
。
杜月笙也不想太多了。
沪战了两场,第一场的时间就快了。他记得日军正面地进攻被**抵挡住了。后来从侧翼才突破了的。
问题是,现在卢永翔的实力和蒋中正的实力加了一起,比之那个时空可雄厚多了。
多少好汉子因为一场改变,少了颠沛流离甚至死于非命的厄运。现在的上海周围,和现在的上海市井里。
哼!
“吴淞口、浏河、川沙口、狮子林一线这里,丰林,最近我会暗中布置加快工事建设的。”杜月笙转了头来道。
刚刚他的手有意无意地画了几下。
上海地图上,几个箭头的方向,正隐隐的和那个时空日军进攻的方向差不多。而如今。提早了几年开始暗中准备地准工事已经渐渐的布满了上海的侧翼,堵住了日寇进军的方向上。
至于那条长江口,一个永野望想也想不到地炸弹正堵在了那里,江阴造船厂在兴建着。
永野望到死也没想到。今天,杜月笙赶着投资那么多钱,就是为了摆个空架子,把所有的旧船。以翻新维修的名义,聚集在那里。
热火朝天的干着,到最后,却是全部沉了江去地。
他没可能知道。他掌握的大汉奸小汉奸给了他太多的逼真假象,而等真相来临地时候,一切已经晚了。
和敌人。讲什么信用?
微笑回想设计那精彩地一幕。杜月笙真地很期待。那天永野望的脸上会是什么精彩地表情。
他对面,年轻的少帅站了起来:“月生哥。我觉得长江一线除外,就上海来说,日军要进攻的话,黄浦江吴淞江两江水路也要注意,另外闸北一线我是这么想的。。。。。。。。。。。” 。。。。。。。。。。。。。。。。。。。。。。。。。。。。。。。 。。。。。。。。。。。。。。。。。。。。。。。。。。。。。。 。。。。。。。。。。。。。。。。。。。。。。。。。。。。。。。。
只要有钱,有势力。
在上海没有什么事情不好办的。
走通了海路,杜月笙和永野望一起投资的生意开始启动了。苏北的收购很容易,也只有杜月笙能够办。
大大小小的一路水匪暗中拿了好处,视而不见杜月笙的船只川流不息的运往上海。日本海军也不闻不问有着达通公司招牌的船只北上。
必要的检查也成了过场。
永野望最近开始招摇着常常来去杜公馆了。沈杏山彻底的得到了他的信任,随着济南事情的发生,举国已经知道了日本人的野心。沈杏山挑明了去做汉奸了。永野望全力支持着他。
杜月笙的投机也让永野望欣喜,联合了法租界英租界的势力,在永野望的眼皮子下面,针对他祖**队的大大小小的工事,在用很别致的投资方式进行着。
今天这里一点,明天那里改造。
天天开张新的生意,天天放起鞭炮。上海最近无事情,哪怕算的出是风雨前的安静。还是歌照唱,舞照跳的。
永野望的身份没有彻底的曝光。
老百姓哪里知道这个不大露头的,说着一口流利中国话的人,居然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
他们也只看到杜先生的生意现在更不得了。据说还做到了北方了,想想也是,蒋司令来上海,就住了他家里的。
人啊,人比人气死了人。
有眼红的也只有暗中嘀咕嘀咕。
他们已经麻木了杜先生的生意扩张势头。永野望端着酒杯,心满意足的享受着,这里是新开张的酒楼。
他一点也不知道,酒楼的下面地下室里,有的是军火。
那些青帮子弟们呼呼哈哈的在他面前敬酒作乐着,身边的杜月笙越来越比以前出入的频繁多了。
而那些青帮子弟,俱是刚刚从卢永翔那边回来的。
一批一批的没事情换着。
在上海,他是聋子是瞎子,因为他的眼睛和耳朵告诉他的全是一场戏。
时光在慢慢的走着。
没有战火的宁静里。
上海一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中国誓死抵抗的布局计划。杜月笙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力量在运作。
他雄厚的资本和资源来自蒋中正,来自卢永翔。
只是一切掩饰的太好了。
而外边的天下大势依旧在按着原有的历史轨道在向前。
微微的改变改变不了一切。
时光走到了年底。东北真的于28年的年底,12月29, 加入国民革命政府。
杜月笙又成仙了!! 。。。。。。。。。。。。。。。。。。。。。。。。。。。。。。。 。。。。。。。。。。。。。。。。。。。。。。。。。。。。。。 。。。。。。。。。。。。。。。。。。。。。。。。。。。。。。。。
最近这段时间走的有点快。快了,快了,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休息下继续,哈哈】
第十二卷 第一回 … ~无能为力~
。。。。。。。。。。。。。。。。。。。。。。。。。。。。。。。。。。。。。。。。。。。。。。。。。。。。。。。。。。。。。。。。。。。。。。。。。。。。。。。。。。。。。。。。。。。。
很不舒服!
整日的周公辅成王。老子不是成王,也轮不到你做周公!
东北帅府里,张学良正在愤怒的骂着。
杨宇霆是东北军的元老,留学一派的领军人物。处处和大少爷为难。整日的数落着年轻气盛的张学良。
张学良早就不服气他。
东北易帜之前,就是他带头不肯。害得蒋中正派来的李石面前丢了大面子。整整三个月来,好不容易在说服了大多数人。
张学良简直恨透了杨宇霆。
一个年轻的主事人头上整日放着一个倚老卖老的家伙,谁也不舒服。更要命的,这蒋中正派来的人还在这里。
谈判谈判,说来说去,还不是实力说话?明显的让人看出自己内部不稳,人家会看得起自己?
张学良狠狠的盯着面前的桌子。
一本日本人送的《日本外传》就放在那里。丰臣秀吉被德川纂位?哼,这些典故中国多呢。用不到你们这些王八蛋假惺惺的。
整日里杨宇霆那里走走,这边走走地。不用你们挑!
最近国际上的舆论东北是中国内政,这种舆论下,日本人也不得不出来承认了,现在明的没办法就来暗的?
真当少爷是个蠢货呢?
张学良的手在兜里捏弄着,杀还是不杀,在他心头盘算着。
三块银元在灯光下旋转,嗡嗡的在那里挣扎着显示出“天命”
努力仔细的看着。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结果,出现了!。。。。。。。。。。。。。。。。。。。。。。。。。。。。。。。。。。。。。。。。。。。。。。。。。。。。。。。。。。。。。。。。。。。。。。。。。。。。。。。。。。。。。。。。。。。。。
炸烂吴张。杨常而去!
东北的一首民谣流传着。结果已经分明。
在吴俊生和张作霖以相同的方式离开人世后,杨宇霆和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被杀了。
二九年地一月十号,东北内讧,少帅于东北帅府老虎堂斩杨常二人。东北内部就此巩固了。
一切和杜月笙说的一模一样。
虽然他是用推断的语气来说的。但是蒋中正清楚。他在刚刚联络张学良,试探后就清楚了。
杨还无杀张地心,张却已经有了。
杨宇霆是不敢杀张学良的,这个年头背叛少主的罪名。可不轻,张作霖的人心早就布下去了。大少爷再胡来也是大少爷。杨宇霆最好地打算就是架空了张学良缓缓图之。
可以说两个人的对决,占了上风和主动的是张学良。
最后一个结果出来了。
蒋中正却一点也不开心。
天下名义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