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
“水混了好,与其别人搅不如我搅,主动总比被动好。他要闹,我就闹地更大,没察觉吧?”
“他?得意着呢。”。。。。。。。。。。。。。。。。。。。。。。。。。。。。。。。。。。。。。。。。。。。。。。。。。。。。。。。。。。。。。。。。。。。。。。。。。。。。。。。。。。。。。。。。。。。。。
“于公,是为国家民族,于私,中正兄于我交往不浅。”卢攸嘉冷着脸,对着来人道。
“少帅………”
“送客!”卢攸嘉站了起来,身边的副官大步向前:“请。”
来人站了那里半天,最后无奈的摇摇头,只有向外走去,嘴里低低的念叨着:“哎,南北少帅,南北少帅,只怕为他人做嫁衣……”
“哼。来啊,给老子把这个蠢货轰出去。告诉你们主子,再啰嗦老子现在就出兵北上!饮马黄河!”
卢攸嘉大怒:“看看东边,什么时候了,还他妈地斗?想死老子成全你们!”
下面已经是一片叫好,兄弟们上来抡起枪托,就把阎锡山的信使给砸了出去。来人只得抱头鼠窜。
副官老三回了头来:“少爷,算了,这种人值得计较。”
“哼。”
卢攸嘉转了头来:“三哥你不知道?我去找老头子,走。”
“不用找了。看着呢。”
卢永翔笑眯眯的从后面出来了,慢步走到了卢攸嘉的身边:“攸嘉,今天这个话说地像我儿子。”
“谢谢老爷了,您终于认我了。”
三哥在一边狂笑起来,卢永翔气的一脚踹了去:“混账东西。”
卢攸嘉哈哈着。递给了老子一根烟:“爹,这些人真他妈地没意思。”
“事情全部交给你处
,只看你做,细事上你三哥带着你。”
“不敢,老爷,少爷。”卢永翔原来地副官忙站起来。他跟了卢永翔已经多年了,一直忠心耿耿,卢家也不把他当外人地。
“三哥,你坐好不?又没外人。这么些天来。还不是你带着我,一步步地走的,我老子都不要我了…。”
“好了好了,你三哥知道礼数。这是他做人本分,我们知道对人如同一家,这使我们该地。你看你,你学到老三一半我就满足了。”卢永翔骂着儿子。对了老三挤挤眼睛:“他今天吃什么药的?窜起来发火了?”
“攸嘉啊。”
卢永翔又对着儿子道:“你也和我讲讲。这个事情你是怎么想的。”
“我?看他不爽,那个鸟人脸上就写个贱字。”
卢攸嘉哈哈一笑:“好了,好了,我说。我这么想的。先讲家里地道理。很简单。现在您是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不知道帮了他们,能够给我们什么?也是个副总司令?少爷我脑袋有毛病?”
卢永翔没有说话,在听着。
卢攸嘉不屑道:“名义上能够有什么好处?给个总司令?他阎锡山给了空帽子我就上当了?至于什么好处。这个那个的。开玩笑。允诺是允诺。发起人是他,胜了好处也是他的。少爷等他赏不成?何况中正这里给的已经不错了。”。。。。。。。。。。。。。。。。。。。。。。。。。。。。。。。。。。。。。。。。。。。。。。。。。。。。。。。。。。。。。。。。。。。。。。。。。。。。。。。。。。。。。。。。。。。。。
卢攸嘉说地道理很现实。也是对的。作为这个时代的军阀,甚至已经可以说是军阀世家来说,掌握了二十万雄兵的卢家,肯定会先考虑自己地利益。
民族大义不是他们不知道。但是那地盘兵权的观念,那是时代的局限性。任何人,哪怕满口仁义道德的人,给了他意料之外地东西,他也舍不得放弃的。何况这些是自己血汗拼死出来的?
就是后世属于国家地,甚至党派地军队里,也存在这样隐藏在内心地观念。
蒋中正在卢永翔困难时出兵,虽然也得到好处,但是避免了卢永翔的一场大麻烦,还变相地保住了卢家军的元气。
人不能够忘本。
其次,蒋中正上任后,对卢永翔不薄,对卢攸嘉也是。
物资军械等等,从来没个折扣的。两军互相呼应,早就成了一体。下面的官兵也知道。
就连民间都流传着,蒋中正卢攸嘉杜月笙的故事。
现在外人要反。想拉拢了卢永翔?他们又给不了更明显实际的好处,那么不谈感情在,少爷也不会答应的。
去了蒋中正,自己会有好下场?
“贪图小利,去了蒋中正,我们就是下一个蒋中正!”卢攸嘉冷冷的做出了判断。
卢永翔心中满意,点点头却问:“就这些?”
“于私的说了。于公。”
卢攸嘉站了起来:“月生哥那封信,爹你也看了,月生哥所作所为在保全着什么,爹你也知道的。”
“不错,老三也看的了吧?”
“回老爷,杜先生的信我看了。一针见血。”
“我最恨他这样。”
卢攸嘉忽然嘟嚷道:“一天到晚当我傻瓜呢?还要他先来分析分析?”
“攸嘉,没有月生没有你今天的眼光!这些是你想的。他只是说了公。”卢永翔道。
“我知道。背后爽一下。哈哈。”
“你呀。还是孩子气重。”卢永翔嘴里数落着,眼睛里的爱意却是流露无遗,他站了起来:“要多听听别人的建议,老三和月生都有你没有的长处,你老子的话你也要听。还记得年轻的时候,我认为你爷爷说的全是废话,后来呢,到了一定时候,觉得他老人家说的也有点道理。再后来,我发现老爷子说的全是对的。”
“爷,爷爷也是土匪出身的……。。”
“你给我滚出去,老三,你看看他,你看看。”卢永翔气的手指了还真的目瞪口呆的少爷:“世间的道理是相通的。不然月生没带过一天兵,怎么知道天下大势?用脑子知道不?土匪?你老子不就误落了几天草么?那还是投军走错路了!畜生,我告诉你,卢家祖上都是正经人!还出过进士的!那算什么?那叫书香门第,前清的时候长毛作乱才……就,就出你这个败类!”
“我去发电报给中正……。”卢攸嘉一溜烟窜了出去。
门口的警卫们却在偷偷的笑着。
他们看向少爷的眼光里,虽然有着笑意,却充满了疼爱和尊敬。少爷虽然孩子气重。但是是个爷们。
做大事,不糊涂!跟这样的头,兄弟们舒坦!。。。。。。。。。。。。。。。。。。。。。。。。。。。。。。。。。。。。。。。。。。。。。。。。。。。。。。。。。。。。。。。。。。。。。。。。。。。。。。。。。。。。。。。。。。。。。休息下,继续,今日保证还是一万字】
第十二卷 第九回 … ~乱出牌~
第二回】。。。。。。。。。。。。。。。。。。。。。。。。。。。。。。。。。。。。。。。。。。。。。。。。。。。。。。。。。。。。。。。。。。。。。。。。。。。。。。。。。。。。。。。。。。。。。
“京士,坐。”
“是,月生哥,您有事情?”
杜月笙点点头:“今日开始,你手下工人里,给我留意年轻的,家中负担不重的。在洋人工厂里干活的。我要一百个。”
“现在就有啊,好多日本工厂,工人们不去了,散了外边。”
“不不。”
杜月笙笑道:“你要留意出的是,家中负担不重的,最好是北方来的难民出身的。一个人无牵无挂的。”
“是,杜先生,您什么时候要。”
“这么不是那么好找的,这一百个人还要在洋人工厂里有点经验的,不是那些搬运工知道不?”
“我明白了,技术出身的?年岁大一点的好么?东北那边过来的有些。”
“好,但是不要太大。”杜月笙满意就满意陆京士这一点,他做事情细心,而且要反复问清楚了,一步到位的完成任务。
犹豫了下,陆京士问道:“月生哥。这些人干嘛呢?我能够知道不?”
“有什么瞒着你地?傻小子。”
杜月笙被他犹豫的神情搞笑了起来。
陆京士有点不好意思:“我不是担心月生哥有自己打算,不方便现在说么。”
“这些工人,我要安排到国外去。我自己要开厂,需要自己的人手。”杜月笙干脆的道。
陆京士一愣,随即问道:“什么工种?”
“什么工种也要。这一百个人,将来有大用的,你放心里,按最高标准找。冶金,机械方面的。最好。”杜月笙吩咐道。
“是,月生哥。”陆京士站了起来。
“不忙,不忙。”
杜月笙一把拖住了陆京士:“别急,我还有事情。你手下不是有个工人纠察队么?这些汉子如何?”
“不错的。月生哥。”
“精干力量是多少?”
“二百多个。散的兄弟们就多了。不过人数也不过千五。”陆京士笑道:“月生哥有用?”
“对。人手调点精干的出来。二十个吧。之前把他们开出工厂。然后陆续地调到沈杏山那里。他缺值得信任的兄弟。接手地盘,如何?”
“成,月生哥,我没意见。”陆京士直截了当的道。
“那是为了对付东洋人的。只有工人里出来点人。他难发觉地,京士,只是委屈点你了。”
“月生哥,你还不知道我?呵呵。”陆京士憨厚的笑了起来。杜月笙也笑了。是啊,兄弟肝胆相照,是为做大事情。
何必说这些呢?
“记得。拖着放人。一次五人。越小心越好,宁缺毋滥。必须保证忠心。绝密。”
“是。”
表面寂静的上海滩,杜月笙成立恒社化解了信任危机后,又出一招暗棋。。。。。。。。。。。。。。。。。。。。。。。。。。。。。。。。。。。。。。。。。。。。。。。。。。。。。。。。。。。。。。。。。。。。。。。。。。。。。。。。。。。。。。。。。。。。。。
阎锡山的蠢蠢欲动,蒋中正岂会不察觉?
民国一十九年三月二十日。
于军中。
他拿着手里地电报。
微笑着。戴笠也在笑。
两个人都熟悉的不能够再熟悉发电报的那位了。
卢攸嘉轰出了阎锡山的使者,笑翻了整个北方。少爷地花招不止这么多。少爷直接在报纸上洋洋洒洒的公布了阎锡山示意的好处。然后严肃正经地,大义凛然地宣布:“国民革命军绝不打内战。国家百废待兴,岂能因一
之私欲,而至民族未来于不顾?劝告阎公惜天下苍生名,莫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这份报纸发布地当天,也就是轰出阎锡山使者后六日。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卢永翔麾下二个旅移师徐州,沿着陇西铁路西进。
蒋中正即日提拔韩复渠为中央军第一军团总指挥,屯兵山东西部。
何成俊为三集团军总指挥,忽然挥师河南许昌南。牵制冯部。
陈调元任后备总指挥,蒋中正亲帅大军直逼广西,而陈诚部也忽然从福建出兵,威慑广西李宗仁。
一时间天下震动。少帅卢攸嘉之名,无人不知!
中原大战,一触即发了么?
和历史上不一样的是。
时间提前了。
本来,一切是在一九二九年四月一日,阎锡山宣布就职,分裂南北后,开始主动进攻地。
那天,是上苍给多灾多难的中国,在外敌入侵前,又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因为那天,正是是愚人节。
阎锡山的就职虽然像场闹剧,半年后就结束了,可是闹剧的后果却是整个中国来承担的。
百万人厮杀在国内战场上,大军流血整整七月,战线绵延数千里地。蒋中正取得最后的胜利,却是元气大伤。
而如今。
却是少爷给阎锡山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阎锡山做梦没想到卢攸嘉居然会向全国宣布他的允诺好处。这简直乱出牌,简直是流氓,土匪,不上道。
几十年了,你打我,我打你,反正大家私下好处到了就收手的。哪里有这样的?
只气的阎锡山要吐血。
可是没等他反应过来,一切就变了。蒋中正卢永翔麾下军马大兵压境。
李宗仁腹背受敌,困在广西不敢动弹。
冯玉祥一样被逼着不敢妄动。之前联络的张学良,一直态度暧昧中。
至于汪精卫?有个鸟用!可怜的阎锡山……。
更重要的还在那里。
卢攸嘉的话,说的清楚。说的他兵心涣散!全国舆论一片大哗,南少帅卢攸嘉声名鹊起的同时,脚下踩着的狼狈不堪的阎锡山。
这个仗还怎么打?处处无先机,师出还无名。
民国一十九年,四月一日,北少帅通电全国,进兵关内,兵峰直指河北,平,津
南北少帅,顿时你呼我应,于是民间笑言,这是当年二公子沪上风流时的默契。
一场大战,被化解了。
零星的“走火”事件也点燃不了战火。
因为,绝对的实力面前,失去了先机,弱势的一方,再也没有回天的能力。蒋中正彻底统一了中国,于民国一十九年五月。
虽然,反对的力量还在。虽然军队其实是分了三大系,中央军,江东军,东北军。
当然还有安稳下来的桂系西北军等,但是一切毕竟不一样了。
还有两年的时间。
杜月笙远离庙堂,处江湖之远,欣喜的看着国力军力的保存。心里却有着一丝从未放弃过的担心。
因为去年七月,东北军为收回长春以北中东路路权,消除北患,却被动用先进武器的苏联击败,斯大林宣布与华绝交。。。。。。。。。。
在东北的日本人,经此一战,看到了很多的东西。
而杜月笙还听说,时东北有舆论,在自己国土上进攻苏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