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解甲





  风竹山并没有责怪男孩的意思。
  他见到男孩哭,大袍破,只不过是“人之常情”是要“换了种口气”
  要问他到底发生了甚麽事?不料,他竟哭著逃跑了。
  待风竹山追到巷口,早已不见男孩踪迹。
  地上一行脚印直向村外。
  风竹山摇头叹了口气,回去捡起了那件大袍。
  失望的感觉猛然占据整个心神。
  他彷佛觉得再也看不到这个可怜的孩子了。
  不禁回头,无情的大雪渐渐把足迹淹没。
  今天真的好冷!又过了半年。
  一处寸草不生的黄沙山谷。
  洁白的刀光在阳光下掠现弧形般刺眼白芒。
  闷声突响,血花炸飞喷溅。
  女孩略微呆视手里拿的弯如弦月的刀,刀柄处淌淌鲜血沿著刀身锐缘处,一道一道顺流至刀锋,滴地。
  她被狂风乱拂吹得如波浪般摆荡不断的秀发,时而逆行风势洋洋沾洒在清秀俏丽的脸上,宛如夜叉。
  面前皮肤黝黑,骨瘦如柴的男孩,胸膛上右锁子骨斜贯过鸠尾骨,直到左腰弯逐渐绽开的血线!使前半身的衣裤给赭红的血染透。
  (锁子骨又名柱骨,横卧两肩一刖缺盆外。鸠尾骨又名蔽心骨,在胸下岐骨之间,语出医宗金鉴。)男孩瞠瞪双目,似是意想不到,她竟会杀他!地上潺集汇整的小血泊,亦因砂土不再吸收而流向较低洼的小土坑内,划流几道触目惊心的小血渠。
  “喀!”
  “铿锵!”
  女孩无力地握那弯刀,促使刀尖直插入沙地半寸,发出第一响,随即刀身把柄端的重量,与插进地中那一截刀尖的支撑力无法平衡,刀柄晃摇几下便撞倒在地,引起连续二声金呜。
  且,刀尖处并把部分沙土撬翻,现露出与被风所吹乾的沙石不相同的湿土色。
  男孩仰身倒跌,没让鲜血喷及的脸上是无限错愕!女孩睫毛上盈盈晶晶闪亮的水珠,是汗水也是泪水。
  透过披面的乱发柔丝,女孩脸上原本应该出现慵懒艳媚之动人神情,亦不再复有。
  禁止不听话的泪水终於滚滚而落。
  她扑往男孩,伏在他布满血迹的身子无声悲恸。
  哭不出声音的哭又是如何?“唉!”
  一道低沈幽寂的叹息在她身後响起。
  女孩浑然一震!迷茫的双眼霎时变得煞气逼人。
  她忽然转首,表情竟又转化得婆娑凄凉。
  见眼前这人,一身黑袍,头罩黑巾,气势雄奇,不可测度,身形威狂无法禁止,那一身呼之欲出的强大真气,彷佛能在他头巾不能遮及的眸中看出。
  女孩暗吁口气,拭泪轻叫道:“护法神君”
  “护法神君”如迅电般闪烁的碧青茫焰,从头巾里的魔眼透射而出,迥沈的魔音在四空来回,令人不寒而栗。
  他道:“公主,你情动了?”
  女孩闻言螓首黯然道:“怎不动情?这多日惜护之意,咱又怎能忘却?”
  “护法神君”有意提起她的伤痛,冷道:“但!公主仍是杀了他。”
  女孩呼吸一窒,鼻中一酸,忍著悲意微怒道:“咱能不杀他吗?咱不下手,你们依然会下手!死在咱家手里,或许他可尸骨俱全。
  要是落在你们手上,往後咱家要想来他坟上一祭,亦会因为不能保全他的尸骨而痛苦。”
  “护法神君”默然无语。
  女孩忽道:“他可以不必这麽早死。”
  “护法神君”摇头微哼道“谁叫他是本门对头门派的传人。本君是‘体谅’公主才会让公主亲自下手。
  再说本门至高无上秘法‘极道’一诀,自本门始创千馀年来,练其大成者,屈指可数。
  公主乃我最高魔门‘极道’嫡系里,被公认具有成就‘极道’奥秘之人,本君若非怕影响公主入世修链,又何尝会出此下策,以‘魔君秘令’秉报‘魔宗’裁示。
  幸而‘魔宗’圣明,知道公主此刻万万不能情动而让自身基业全毁,故而发出‘魔灭令’与魔门各大旁支,务必格杀此人。”
  女孩含怒道:“那麽咱家应该向神君道谢罗?”
  “不敢当!”
  女孩美目一厉,恨声道:“你可知坏了大事?”
  “护法神君”愣然!不明她此话何解?女孩面无表情道:“咱们‘极道’虽贵为魔门正统,非旁系魔门支流所能比拟。然,本门修行之路,其艰困苦难处亦是旁支所望尘莫及。”
  “护法神君”心有同感点头称“是”
  女孩再道:“纵令旁支得到本门任何秘术神岌,也是不敢练就是否?”
  “护法神君”困惑著,不明白她此话是何用意?答道:“是的,因为旁系就是旁系,嫡传就是嫡传。
  在我们魔门之中‘极道’之所以能顶立各大旁支派别之上,就是因为本门秉持著千馀年来的魔门正传者的身分,最重要的更是本门乃‘极道’一脉中的血缘嫡系。
  除了嫡系一脉能修练‘极道’秘术外,任何不带嫡系血缘者习练‘极道’秘术,不是经脉俱毁身死,就是走火入魔发疯残废下场。
  这千年来的血之流传定律,造就本门至今能够在魔门众多派系中一领风骚的原因。”
  女孩傲然道:“本门自创始以来,历代先贤莫不对‘极道’奥秘做血的诅咒,其中‘幻变经脉’‘排斥的血缘’乃是保护本门的秘术。
  还有那‘千年遗留大法’‘隔世大传功’等秘术亦早被本门‘魔宗’所探知。”
  “护法神君”颔首道:“‘魔宗’确为近百年来魔门最高首领,竟能查知‘幻变经脉’与‘排斥的血缘’乃第一代创始者——‘极道魔宗’所施行之咒术。
  若非本君曾随‘魔宗’做过试验,以各门派子弟们分别授与本门不同之绝技,最後只有数人能完全练成,其他的人,不是经脉爆裂而亡,就是走火入魔。
  况且那通过测试的人,经本门不断追寻根源出生处以及其上代的踪影,均发现与本门有关连,也就是说练成本门绝技者,全是本门血缘。”
  女孩道:“血缘遗传乃本门承续之秘密,子承父精母血而造化生焉,其子身上与其生父、生母之性格、长相、体材、气质、习惯、血缘等皆有一定之联续。如滴血认亲,非同族血亲则血水不融。
  而本门正是承延此理而发扬,以血脉承传之理,将首代‘极道魔宗’发明之‘脉血绵承’加以活用,施其术於自己之身,逆常理而修链其道,终於在第九代‘魔宗’奠定了‘极道’根基,并於当时焚毁上八代试验所书之册卷,另行写下‘极道’一书,称初代‘魔宗’为原‘极道’之创始者。”
  “护法神君”闻言愣道:“公主怎知此事?”
  女孩掩口一笑,冲淡因男孩之死所带来的伤感,道:“本门至今已有千馀年历史,如今第一百五十三代‘魔宗’掌理本门,其历任‘魔宗’皆须自创一门绝技,以延承‘极道’。
  当然,非只限於一技而已,若是天赋高、资质好,创个二、三项绝活只是小事一件。
  但是,其所创立之技还有所限制。”
  “甚麽限制?”
  女孩道:“就是能符合我‘极道’嫡系所用之绝技,若是不能够只让本门子孙学习,而毫无血缘者亦可练之的话,其技不仅对本门有害,还须加以毁之、保存之、收藏之。总之,是不可流传於世便是。”
  “若是被旁系魔门所获,又将如何?”
  女孩眼神闪现杀气,冷笑道:“本门流传於旁系支派之绝技,其先天上必不能对本门子弟有任何伤害,否则纵令旁系坐大则本门危矣。故,有所出,必有所破。
  不然,即算将其派门杀光绝尽,亦不能掩传技之失。
  是矣,我‘极道’一门非一朝一夕所立,其嫡传血缘之特殊血脉也非别派所能探知。所以,本门之绝技纵使流传江湖,亦不虞被人所用,胡乱练就如同寻死。”
  “但是公主尚未说明如何得知此事?”
  女孩傲道:“本门‘金匮’自有答案。”
  “哪一本?”
  “散见各书、册、卷、记、帖之中。神君若有空闲,自可迳行到‘金匮’里那上万册之典籍中一探究竟。”
  “护法神君”怒‘哼’一句,他当不会一本一本的去看那些书籍,更何况他也没有她从小过目不忘、一目十行的能力。
  要让他在那近万册的书中找一、二句话,就如同是在大海捞针般,一样的难。
  而最重要的,是己身最讨厌看书,因此才以怒哼来回答她。
  脑筋一转,快嘴问道:“那这又与他有何关连?”
  女孩深邃幽远如深海般郁闷而隐藏无限睿智的眸子,浮闪一丝凄光,在阳光笼罩下,更显得动人心弦,道:“他虽与咱们‘极道’不同派门,但是神君也不能妄将他认为是本门对头子弟。”
  “护法神君”蓝焰似的眼珠暴现红芒,微怒道:“公主是责怪本君!”
  “非也。”女孩叹息,盈盈飘然跪坐在男孩身侧,伸手抚著那张毫无气息的俊脸,像是珍惜著一件宝贝般那样地轻柔摸触,慢慢道:“他是‘天医秘’正传。”
  “护法神君”一震!气劲震动之烈,竟将周围三尺地上之黄沙吹得漫天飞舞,连大粒一点如拇指般大小的碎石也给激飞,可知他的功力之深厚是多麽骇人。
  女孩在男孩身旁,这滚滚黄尘也不能飘进小小的二人世界当中,她周围彷佛罩有一层看不见的帐幕,尘沙离她身上三尺处堆积起一个半圆形的薄沙罩。
  罩子里她安祥平静得凝视著他,脸上尽是爱意。
  尘落尘息。
  “护法神君”黑袍上肩顶各处散见黄沙。
  当他看到女孩身上所罩的沙网时,才明白女孩的功力竟已达到罡气护体的境界,心里暗自吃惊但不形於外道:“他也是‘九秘’传人?”
  女孩握住男孩冷得如冰一样的右手,虽然他体温失却,但她心里面却涌起一股暖流。
  只因为刚才那一刀劈下去时,他并没有显露出慌张或闪躲的动作,只是他脸上一丝错愕,那并非表示没想到自己会杀他,而是表示没想到自己会这麽快下手。
  其主要原因是,自己早在三天前就告诉他自己的来历以及师门要杀他的原因。
  没想到他死心眼,硬不肯走!思绪绵伸至此,女孩怅然一叹,道:“‘九秘’中人,世不多见,或百数十年一传,咱们‘极道’虽贵为‘九秘’之一,但世代接续从不间断。
  不像其他秘术一般,全靠因缘承续,每一世代之承传者死亡,下一任秘术得主就要凭其运气,去获得上一代承传者所遗留下来的‘秘册’习练。
  而且!不同属系秘术绝对无法合修或者同练,否则必会因自身五行大乱而亡。 是故,纵使自己原本早已习练他派功夫,若得到‘九秘’之卷亦无法练之,是有缘无分。”
  “护法神君”问道:“何谓五行大乱?”
  女孩道:“‘九秘’不外阴阳,各自涵藏这世间九大秘机,武功有阴阳之别,人身之内亦分阴阳五行。
  武功之阴阳化生可为金、木、水、火、土五行,阴阳表里之用,合盖人身五脏六腑阴阳表里。
  如肝为木,五脏属阴;胆亦为木,六腑属阳。
  心属火,五脏阴火;小肠亦属火,为六腑阳火。
  脾为土,五脏阴土;胃亦为土,六腑阳土。
  肺为金,五脏阴金;大肠亦属金,为六腑阴金。
  肾为水,五脏阴水;膀胱亦属水,为六腑阳水。
  括合经脉当中,则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明大肠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与手厥阴心包络经,手少阳三焦经共为十二正经,周流复始,日夜不休,循环全身。
  且,手有三阴三阳,足亦有三阳三阴。其溢流之气复入奇经,转相灌溉,内蕴脏腑,外濡腠理。
  奇经八脉者‘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任’‘督’‘冲’‘带’是也。
  ‘阴维’者,诸阴之交。
  ‘阳维’者,诸阳之会。
  ‘阴跷’者,脉炁之关。
  ‘阳跷’者,起动之本。
  ‘任’脉为阴脉之主。
  ‘督’脉为阳脉之令。
  ‘冲’脉为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带’脉总束诸脉,使不妄行。
  故‘任’‘督’通则阴阳调和,使人气畅力达,其真气之运行得阴阳二气之助而更形猛迅,如同增加功力。
  而八脉畅则神意灵,以真气能於周身上下随意流行,兼而自体各部之行动,能将真气自主收发,令一身感觉更加灵敏快捷。
  以技言之,如‘化功大法’是一触敌身则顿然收起与敌接触之处的真气,使其产生收摄之力,功力愈高,吸力愈大。
  且将敌方真气藉奇经八脉扩散於自身百骸之中,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