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战史之天地仁皇
吴有德将锦凳摆在凉亭中,刚要收拾那一堆石砾。却见卫恒摆了摆手,沉声说道:“这里不用你们收拾了,朕有些话要和几个娘娘一起商谈,你们守住御花园,除了军机处的几位大人之外,不要前来打搅。”
“奴才遵旨!”吴有德连忙躬身应道。他连忙叫上凉亭边上的几个小太监,匆匆的走向御花园外。
看着吴有德背影,卫恒缓缓的点了点头,对谭真沉声说道:“这是个好奴才!监礼司的总管太监老了,让他担任吧!”
谭真一愣,看了一眼卫恒,眼中颇有些疑虑,低声的说道:“皇上,这吴有德没有任何的学识,如今在秉笔司当个总管已经是有很多人不满,若是再当上监礼司的总管,恐怕……”
卫恒轻轻一晒,挥手打断了谭真的话,淡淡的说道:“朕要得的是忠心的奴才,朝堂之事有军机处处理,大内之中有你们几个娘娘掌握,朕要什么有学识的人?吴有德虽然粗鄙,但是却对朕忠心,也晓得是非,这足够了。至于监礼司的那套东西,让他慢慢的学,若是有人不服,让他们来找朕!”
“那秉笔司的总管有谁担任?”谭真扭头看了看身边的飘雪和颜柔儿,两人也一脸的疑惑之色,而杨灵心则蹲在地上,笑嘻嘻的逗着懒洋洋的大威,似乎对他们的谈话根本就不曾在意。
卫恒笑了笑,“当年天岚帝国设立秉笔司,是因为那魔武帝司马啸天不善文采,所以需要有内监为他秉笔拟票。如今朕正是青年,要什么人帮朕秉笔?而且秉笔拟票,乃是直控军机处的重要事情,交给他们这些奴才,朕不放心。以后就由军机处带朕秉笔,秉笔司就不要再保留了!”
那最后的一句话,令谭真几人一振,她们沉吟片刻,突然躬身在卫恒身前一礼,沉声说道:“皇上圣明,见识卓远,臣妾等佩服!”
卫恒呵呵的笑了,转身坐在锦凳之上,示意谭真等人坐下,然后招手对杨灵心说道:“灵心,带着大威在园子里去玩玩,这家伙每天好吃懒做,再这样下去,又要变成猪了!”
“好呀!”听了卫恒的话,杨灵心一声欢叫。对于卫恒他们的谈话,她是一点都不感兴趣,相比之下,逗弄大威倒是有趣的多了。她伸手一抓大威头等的白毛,大声的说道:“大威猪,起来!”
那一簇白毛,是大威极为敏感的地方,被杨灵心一抓,顿时吃痛,呼的一下子站了起来。就在它站起的刹那,杨灵心已经飞身跨坐在它的身上,大喊一声:“大威猪,走!”
大威委屈的看了一眼卫恒,却见卫恒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无奈的一声怒吼,窜出了凉亭……
耳边回响着杨灵心银铃般的笑声,眼看着大威的身影在花园中晃动,卫恒不由得笑了起来。谭真看卫恒的心情好了一些,于是沉声说道:“皇上,臣妾看你也应该向杨公提一提这门亲事了……”
卫恒呵呵的笑了起来,“真姐,不急。等天下大定,朕要好好的举行一场婚庆大典,你,柔儿,飘雪,灵心,还有毓清,朕要当着天下人的面将你们体面的娶来!”
霎时间,谭真三女的俏脸一红,螓首不由得低垂下来。
卫恒笑了笑,皱着眉头沉声说道:“如今两件事情最让朕担心。这些天来,朕整合了京中的人马,却连十万都不足。朕现在有些后悔,将宣凌宇为朕留下的禁军全数派出,实在有些大意。若是安西人马出动,凭大瑶关是绝难挡住他们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倾巢出动,在这升龙城下,以升龙城的高墙厚壁,和他们一决雌雄。”
“那皇上的意思是……”谭真三女相互看了一眼仿佛明白了卫恒话中的含义。
卫恒点了点头,“立刻命令军机处拟票,着令谭方,莫言不要在大瑶关和安西人马纠缠,火速将人马带回。嗯,此事就交给贺君去办,他处事稳重,又是当年跟随朕来京的老人,可以相信!”
谭真缓缓的点了点头,“皇上,以十余万人马守帝都九门,恐怕还有些不足,您看是不是要从兰婆江……”
“不行!”卫恒没等谭真说完,立刻断然否决。他站起身来,沉声说道:“兰婆江如今四十万人马,其中多数都是当年乐党神风营的人马。虽然谭青他们已经做了一次清洗,但是难保其中还有乐党余孽。将他们调来京城,升龙城反而危险。而且,兰婆江如今战事也吃紧,杨陀是铁了心要过江,朕也正要借此机会将他江南一地收回,所以兰婆江人马一个都不能动!”
“那……”谭真显得有些担忧,低声的说道:“那是不是请杨公……”
“不,杨公是朕的一张王牌,不出则以,若出就要惊人。对他,朕另有安排,你们不要过问此事!再说,朕受命于天,若是连八位皇兄都斗不过,又怎么能让号令天下?说到底,这是皇家的事情,朕要在这升龙城下,领教一下皇兄们的手段!”卫恒的面孔肌肉轻轻的抽搐两下,阴声的说道。
谭真三女相互对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就在这气氛尴尬的时候,突然间从御花园外传来一声惊恐的叫声,紧跟着就听到杨灵心的笑声和大威的吼声。卫恒不由得笑了起来,“灵心看来又捉弄谁了!”
谭真点了点头,却又有些疑惑的说道:“皇上,刚才那叫声很陌生呀!”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卫恒抬头看去,只见从御花园外,周青神色狼狈的匆匆走来……
心中一紧,卫恒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紧走两步,迎了上去。
“皇上!”周青一见卫恒,连忙翻身跪地,语带颤抖的急急说道:“皇上,大瑶关来报,安西八王关外起兵,打着剿讨无道的旗号,不知怎么冲过了朔方城,兵临大瑶关!”
卫恒一听,顿时呆了……
第一百零二章 大瑶关前
身穿一身亮银铠甲的莫言手扶大瑶关城头,遥望远处遮天避日的九龙战旗,心中沉重万分。但是虽然心中沉重,但是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容,丝毫看不出有半点忧虑之色。她轻轻的拢了一下随风散开的秀发,那曼妙的风姿,顿时令城头上困顿的军士精神一振!
三日前,也就是她率兵进入大瑶关的第二日,安西人马犹如神兵天降一般的突然出现在大瑶关前。几乎是仓促的应战,莫言的人马在全无半点险要可守的大瑶关上血战一日有余,终于将来敌击退。但是随即她就发现,她面临的是更多悍猛的安西士兵。
不过令莫言奇怪的是,当这些安西人马来到了大瑶关前的时候,并没有急于的攻击,而是在城外三十里处扎下了营寨,对大瑶关遥遥对峙。这种异常的举动,令莫言困惑不已,而且她发现对方的人马仅有数万,与她概念中的安西兵力大不相同。
这也许只是对方的先锋人马!莫言这样的安慰自己,但是却又隐隐觉得不对劲。究竟是那里不对劲,她说不上来,只是凭着女人的直觉,她认为能够被卫恒视作对手的十三王卫义绝不会这样简单。
“娘娘,您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下去休息一下吧!”大瑶关的守将是一个年龄在五十左右的汉子。他本姓卫,单字一个瑨,说起来他也是卫夺的一个血脉较为疏远的亲戚,卫夺称帝之后,凭着这淡薄的血缘关系,在到达升龙城十天之后,他就被派往了这荒凉的大瑶关。这一呆,就是整整二十三年!
卫瑨并非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只是一来和卫夺并没有太多的交情,二来他也是一个不善迎奉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很木纳的人。在大瑶关二十年,竟没有回过京师一次。渐渐的,就连卫夺也将他忘记,甚至在宗人府内,也没有设他的位置。
不过卫瑨在大院关的二十多年中,倒也是政绩颇为卓著。二十三年,大瑶关从一个仅有数万人的城市,发展成了一个几尽三十万的中型城镇。同时,他丝毫没有因为大瑶关的地位而放松了军备,在这个三十万人口的城市中,竟然有两万农兵,这在当时没有朝廷支付军饷的情况下,简直是一个奇迹。莫言一到大瑶关,就被这两万精装的农兵惊呆了。几乎在见到了卫瑨的同时,她心中也下定了注意,一定要将卫瑨推荐给卫恒。
而卫瑨,经过了二十三年的磨练,也多少了解到了一些官场的事情。所以从莫言亲兵的口中,他也知晓了眼前这位举手投足中都带着傲视风华的美妇人,就是当今皇上未来的妃子。
莫言那双布满了血丝的双眼,看了一眼卫瑨,微微的一笑,“卫将军不用担心本宫。将士们不也都是两天没有休息,您不也是两天没有合眼?嘻嘻,放心,本宫自信这一身的功力比你们都能撑住!”
卫瑨闻听,呵呵的憨笑两声,站在莫言的身边,并肩遥望,好半天,他轻声的摇头说道:“不对劲呀!”
莫言闻听,眼中精芒一闪,扭头看着卫瑨,低声的问道:“哦,将军以为什么地方不对劲?”
卫瑨摇了摇头,双眼在不经意间眯成了一条缝,“娘娘,大瑶关虽然地处朔风平原东南之极,但是却也不是什么紧要的地方。他们根本不需要这样大费周章的在这里扎营,奇怪!”
莫言的心中一动,心中的疑虑更加的浓重,她疑惑的向卫瑨问道:“卫将军,若是你用兵,又会怎么样?”
卫瑨挠了挠头,沉声说道:“若是以末将指挥这彪人马,会绕过大瑶关,根本不需要对这里理睬,直逼升龙城!”说到这里,他突然间察觉了一丝不对,连忙躬身对莫言说道:“娘娘,末将说的是假如……”
可是这一解释,却又越描越黑,顿时卫瑨的面孔涨的通红,嘴巴张了张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莫言不由得笑了起来,她看着卫瑨那张大红脸,嘻嘻的笑道:“卫将军,你不用解释,本宫明白你的意思。嘻嘻,你不用担心本宫会以为你有不臣之心,而且也不用担心皇上会对你有什么怪罪!”
卫瑨听了莫言的话,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挠了挠头,呵呵的笑了。
莫言看了一眼他,然后又扭头向远处的安西大营看去,刚要开口。突然间城头马道上一阵急促的蹄声传来,莫言扭头看去,只见一名亲兵纵马冲上了城头,飞身跳下了战马。他径直来到了莫言的身前,躬身单膝跪地,沉声说道:“娘娘,谭帅已经到了!”
莫言心中一振,不知为何谭方到来,她却全无半点的喜悦。皱了一下眉头,她沉声问道:“谭帅现在何处?”
“已经在帅府中等候!”
“什么!”莫言一惊,心中突然一道灵光闪过,她来不及再问,转身对卫瑨沉声说道:“卫将军,城头就交给你了,本宫马上就去见谭帅!”
“娘娘请!”卫瑨连忙躬身应道。
莫言也不答话,大步来到那亲兵的战马前,飞身上马,风驰电掣一般的冲下城头。看着莫言的背影,卫瑨又转身向远处的安西大营看去,长叹一声,自言自语的说道:“都是卫家的人,挣个什么劲儿呀!”
……
莫言打马如飞,直奔大瑶关帅府门前。她飞身跳下战马,几乎没有和站在门边的府兵招呼,径直冲进了帅府大厅。
大厅中,谭方一脸的忧虑之色,负手站立。他一声普通士兵的打扮,丝毫看不出半点的统帅之气。看到莫言走进大厅,他连忙迎了上前,沉声说道:“毓清,城外情况如何?”
几乎没有来得及喘气,莫言一看到谭方也同声问道:“先生,我大军行止何方?”
两人话一出口,都不由得一愣,紧跟着笑了起来。莫言伸手将谭方让到了主位之上,自己也找了一张椅子坐下,沉声问道:“先生,您怎么这么一身打扮,我大军如今现在何处?”
谭方笑了笑,“毓清,看来你也察觉到了!”
“是的,安西人马大张旗鼓的在大瑶关外扎下营寨,本来莫言以为是他们的主力未至。刚才听到先生前来,莫言突然有了一种想法!”莫言看着谭方,一字一顿的沉声说道。
谭方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剑眉一挑,沉声说道:“哦,毓清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看?”
莫言沉吟了一下,抬起头缓缓的说道:“大瑶关并没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地位,而卫义如此大张旗鼓的在城外扎营,一个是因为他前军行进太猛,孤军深入,所以暂时等待主力到达,趁机休整;但是数万人的前军如此莽撞突进,似乎又不太符合卫义的用兵之道。自从当年在皇陵见到卫义之后,莫言就曾仔细的研究过他的所有资料。此人十分的小心,从不冒然突进,比如说他收三王卫诚的人马,取八王卫廉的城郡,在不到三年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