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战史之天地仁皇
他收三王卫诚的人马,取八王卫廉的城郡,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安西的统一。说明此人谋后而动,绝不会是一个莽撞之人!”
说着,莫言停了下来,看着谭方,似乎在查找他脸上的反应。但是她却失望了,谭方的脸上依旧是一脸的平静之色,丝毫看不出任何的意见。看到莫言停了下来,谭方淡淡的一笑,沉声说道:“毓清说得不错,继续!”
轻咳了一声,莫言想了想,又开口说道:“既然不是孤军突进,那么一定另有其他的奥妙。莫言本来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听到先生突然到来,莫言就有了一个想法。城外的那数万人马,会不会只是一个饵?他以强势兵力威逼大瑶关,迫使谭先生领兵突进,而后趁机伏击?也就是说,他已经发现了这样的一支人马前来大瑶关,所以要……”
谭方看着莫言,突然间放声大笑起来,他笑得很开心,笑得连眼泪都掉了下来。莫言却不由得迷茫了,她呆呆的看着谭方,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否说错了……
笑了一会儿,谭方止住了笑声,看着有些惶恐之态的莫言,他呵呵的笑道:“毓清,你不用担心,你说的一点都不错!谭某笑,是开心的笑!没有想到,二百年后,我帝国又出了一个少有的女兵法大家!”
闻听谭方的夸奖,莫言不由得俏脸一红,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低声的说道:“先生过奖了!”
“呵呵,毓清,你不用如此客气。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你何时听谭某夸奖过谁?就连我那丑丫头我也少有夸奖。呵呵,你说的不错,卫义的确是在玩弄一手暗渡陈仓的诡计。他的主力人马已经出现在大瑶关以东的大瑶山,其兵力足有三十万!”谭方笑盈盈的看着莫言,沉声说道。
“什么!”莫言闻听,顿时已经,呼的一下站起身来。
谭方点了点头,“谭某在昨日接到了皇上的密旨,要我们放弃大瑶关,回防京师!”
莫言呆住了,她看着谭方,一时间感到脑子里乱哄哄的成了一锅粥。倒是谭方依旧显得气定神闲,端起桌上的一杯茶水,将凉茶一口饮尽。而后,他缓缓的放下茶杯,沉声说道:“卫义不会对大瑶关强攻,待收拾了我们在大瑶山外的人马之后,他就会立刻挥兵直向京师杀去。皇上的意思,是要集中所有的兵力,在京师与卫义一决死战!”
“但是……”莫言缓缓的将激动的心情平息下来,看着谭方低声问道:“若是我们退兵,卫义趁势掩杀,那我们岂不是……”
谭方赞赏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毓清说得不错,我们自然不能就这样轻易的退去,否则大军一旦后退,那么必然将会被卫义追击,同样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那先生的意思是……”
谭方的眼中骤然闪过一抹寒芒,他的嘴角轻轻一翘,低声说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他的目光吸引过来,吸引到大瑶关来!”
莫言看着谭方,突然间激灵的打了一个寒蝉。她明白了谭方的意思,也就是说必需要有一个人做诱饵,对大瑶关前的安西人马进行狂攻。要卫义以为己方的主力人马已经到达了大瑶关,那么就会回师救援,从而使己方的主力能够有时间从容脱身……
莫言闭上了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狂跳的的心平息下来。她站起身来,恭敬的对谭方说道:“先生,莫言请命!”
谭方笑了,他站起身来,走到了莫言的身前,沉声说道:“毓清,你能有此心,可见你对皇上的一片心意。呵呵,足够了!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马上离开大瑶关,与我军主力汇合,急速回转升龙城。”
“先生,那谁来……”莫言急急的问道,突然间,一丝不祥的感觉涌上了心头,她呆愣愣的看着谭方,再也没有问下去。
谭方的脸上显出一抹极为柔和的笑容,他伸手轻轻的在莫言那柔软的秀发拂过,低声的说道:“毓清,你和君上真是一个样子!”谭方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莫言有些摸不着头脑,她并不清楚谭方和可姰之间的事情,只是在刹那间,她的泪水涌了出来,谭方那柔和的笑容,让她想起了她的梦中曾出现过多少次的从未见过的父亲!
但是谭方并没有让她开口,脸色突然间一肃,沉声说道:“莫言,本帅以三军主帅的身份命令你,立刻前往大瑶山外与我军汇合,而后立刻班师回京。军中之事,尽由你来调遣,三军统帅之职就由你接任。”说着,他探手从怀中取出金龙兵符,并将腰间的鹤舞清风解下,递给了莫言。
一种莫明的悲伤,悄然的占据了莫言的心,她望着谭方,嘴巴颤抖两下,却没有伸手去接那兵符和长剑。
谭方脸色一寒,沉声说道:“莫言,难道你想要抗命吗?”
“莫言不敢!”眼中满是泪水,莫言轻轻的从谭方的手中接过了长剑和兵符,泪水终于忍不住流淌了下来。
谭方笑了笑,满意的点了点头,“莫言,你立刻动身,走小路绕过大瑶山,我军人马就在黑风口待命,贺君在那里等着你呢!”
“先生!”莫言失声的叫道。
谭方微微的一笑,“去吧,皇上还在京师等着我们的将士,不要让他等的太久了!你放心,本帅自然有办法离开,到时候,本帅还要前往京师,看着我那傻丫头和皇上的婚庆大典呢!”
莫言默默的点了点头,她知道谭方的主意已定,绝难再改变什么。于是,她躬身对谭方一礼,手捧兵符和长剑就向外走去。当她走到了门边,谭方突然开口叫道:“毓清!”
“先生?”
“记得换上一身衣服,要走小道,不要被卫义察觉,那是一个十分狡猾的家伙!”谭方的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仿佛是一个慈祥的父亲看着即将远行的女儿,不放心的叮咛着。
莫言点了点头,再次对谭方一礼,转身飞身离开了帅府的大厅。
看着莫言的背影消失,谭方笑了。半晌之后,他突然间一声沉喝:“来人!”
府外的亲兵听到谭方的呼喝,连忙走进了大厅。这亲兵也是一名禁军的军士,来到了谭方的面前,恭敬的施礼道:“元帅,有何吩咐?”
“带本帅前往城头,本帅要和卫瑨将军一谈!”谭方沉冷的说道。
第一百零三章 黑风口前
一抹霞光给天边镶上了一溜惨然的红色,落日的余辉照耀朔风平原,照耀着大瑶关那雄伟的城池。仲夏的风拂动城头的九龙战旗,战旗招展,轻轻的抖动着……
谭方站在城头,向远处安西的大营静静的眺望。安西的大营上空,炊烟笼罩,薄薄的烟雾在夕阳之中,透出了一种令人感到迷茫的苍然!眼光显得有些迷离,他静静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一身黑色的铠甲在余辉之下,更显得沉稳,雄浑。
突然间,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而后又将肺中的浊气长长的吐出。扭过头,他看了一眼站在他身边,神色凝重的卫瑨,低声的问道:“卫将军,准备好了吗?”
卫瑨看了一眼谭方,轻轻的点了点头。但是神色间却有些迷茫的低声问道:“谭帅,难道真的要这么做吗?”
谭方没有回答,他的目光显得有些深邃,有些凄迷。缓缓的他笑了,“卫将军,你看这斜阳真的是很美呀!”卫瑨一愣,他顺着谭方的目光向远处望去,然后轻轻的点了点头。谭方走上前两步,手扶着城垛,脸上带着淡然的笑容,“以前本帅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住在兰婆江边,每日看着余辉笼罩江面,如同着了火一般的凄美,心里就想:江面落日,美则美,但是却太过凄然,终有些沦入下乘。那个时候我就渴望一见这北地浩瀚平原的斜阳。”
卫瑨从谭方的话中听出了一些端倪,突然间,他的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了一丝悲凉的感觉,他看着谭方那清癯的侧脸,一时间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只是静静的站在他的身边,听着谭方的侃侃而谈……
再次深深的呼吸一口带着燥热的空气,谭方扭头看了一眼卫瑨,轻声说道:“卫将军,待夜色降临,我将以五千禁军突袭安西大营,大瑶关就交给你了!你只要守住城门,不要让安西的人马进入,那么也就一切无事。卫义虽然与皇上为敌,但还是一个仁德的君子,这一点,他和皇上一样。”
“末将明白!”听着谭方那淡漠的话语,不知为何,卫瑨的鼻子感到一酸,几乎流泪。但是他旋即忍住了那悲伤之情,沉声的回答。
谭方笑了,虽然卫瑨强加掩饰,但是他还是听出了卫瑨话中的悲伤。目光再现迷离之色,轻声说道:“卫将军,你不要难过,你我相识不足两个时辰,但是却肝胆相照,足矣。谭某本就是天地间庸碌的裸虫,得圣上赏识,拜以为师,九年的相处,看着圣上一点点的成熟,一步步的成功,谭某心中高兴而无憾!这五千将士愿意和谭某一同赴难,谭某更觉得满足,谭某不孤单。而且,能以谭某这五千人的生命,来换取十万大军从容退回京师,谭某更觉得值得!”
说着,谭方停顿下来,眼中精芒骤然间闪烁,眼看着远处已经渐渐落入沉暮的安西大营,低声的说道:“卫将军,谭某还有一件事情想要拜托将军!”
“元帅但说,只要卫瑨能办到,就一定答应!”卫瑨已经意识到了这是谭方在交代最后的遗言,神色凝重的说道。
谭方笑了,他呵呵的笑道:“这个卫将军一定能办到。此次毓清娘娘回到京师,一定会想办法把将军向皇上推荐。”说着,他探手从怀中取出一封微微有些汗渍的信函,双手递给了卫瑨,沉声说道:“将军,待安西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将军入京不妨将此信面呈皇上,记住,一定要亲手交给皇!”
“谭帅放心,卫瑨定会将此信双手呈交皇上!”卫瑨重重的点了点头。
谭方点了点头,脸上再现淡漠之色。他没有再理睬卫瑨,双手撑住了身体,目光向远处眺望,低声的叹道:“真美呀!”
卫瑨看了一眼谭方,在他的身后恭敬的躬身一礼,轻手轻脚的缓步退下!
“皇上,你放心吧,谭某明白的,谭某不会让你担心的!”谭方眼望着远方,突然间凄然的自言自语道。
……
莫言身穿民装,绕过了大瑶山的官道,顺着小路悄然的行进。一路上,隐约可以看到在大瑶山的山脉中,安西的九龙大旗若隐若现。更有憧憧如鬼影一般的人影穿行在山脉之中,全然没有半点的声息!
她越看越感到一阵莫明的心惊。整个大瑶山中,仿佛都是安西的人马,说不清有多少人。如此众多的人马,而己方竟然没有半点的察觉,足可见卫义的用兵不凡。如果不是赶往大瑶关的十万禁军将卫义的目光吸引,那么恐怕他们到达京师之时,也不会被人发现。但是,卫义他们是怎么出现在这大瑶山呢?莫言百思不得其解……
一路不敢停留,莫言身形如同鬼魅山精一般的穿行着。当夜幕悄然降临的时候,她来到了驻扎在大瑶关黑风口外的禁军大营。
黑风口,是大瑶山通往升龙城的唯一通道。
但是,历朝历代之中,黑风口却从来没有成为兵家所关注的地方。原因很简单,黑风口山道平缓,一马平川。虽然一边临近危崖,可是山道宽可容纳五十骑并行,所以全无半点的危险。而且,山道之上,也没有任何可以掩护的地方,这里,只是一个山道,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出奇的地方。
黑风口外三十里,就是禁军大营所在。当莫言到达大营的时候,禁军已经开始骚动了起来。见到莫言,一干将领顿时如释重负,而留守监军的贺君,也是将心中的一块大石放下。莫言没有耽误,她径直走进中军帅帐,一干将领也鱼贯而入。
在后帐换了衣服,莫言依旧是一身白色长袍,内罩软甲。她手指鹤舞清风,走进了前帐,顿时令帐中众将眼前不由得一亮。
神色显得十分轻松,莫言来到帅案之后坐下,看了一眼贺君和帐中的众将。沉吟了一下,先向贺君沉声问道:“贺将军,不知京中局势如何?”
贺君听到莫言相问,连忙站起身来,躬身说道:“启禀娘娘,京城一切安好。乐党在月前谋逆,已经被皇上平息。如今皇上亲政,任用了一班贤良淑德的大臣,所以京城比以前更热闹了!”
莫言点了点头,目光扫视帐中众将,神色突然变得十分凝重,沉声说道:“各位将军,如今我们所面临的危险诸君是否已经知道?”
一句话,大帐中先前那轻松的气氛被一扫而空,在座的将领脸色顿时一变,不约而同的轻轻点头。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