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战史之天地仁皇
何回答,早就准备好的说辞也不知如何说出口来……
看着张敏的神色,卫宏微微的闭上了眼睛,长叹一声,“果然是你,母后,果然是你!当我听到了恒弟在驻马关遇刺的消息之时,我已经想到了是你,在兰婆江恒弟坐船失事,我就更加的确定!彭门守将赵煦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如此的妄为,他身后必然有人指使。他是乐清河的旧将,但是我也想过,乐清河与恒弟没有半点的恩怨,他怎么会好端端的对恒弟下手?只有你,母后,只有你才对恒弟始终心存别念!”
“宏儿!”张敏被卫宏说的哑口无言。
缓缓的回到了榻椅之上,卫宏显得有些疲惫,他轻靠在椅背之上,长叹道:“母后,孩儿知道你如此做是为了孩儿的这皇位。以前你对付淑妃,对付其他的那些兄弟,孩儿没有多说什么。虽然那淑妃咎由自取,但是母后你将她做成人彘,手段实在有些狠辣。孩儿第一次看到那淑妃的惨状之时,一病月余,心中总觉有些不舒服,但是孩儿没有说什么,母后可知道为什么?”
张敏缓缓的走到了榻椅边,坐在了卫宏的身边,沉默不语……
“母后,这皇城之中乃是天下最无情无义的地方,孩儿生在这皇城之中也是无奈。淑妃和那些兄弟各有取死之道,而且多次和孩儿作对,说实话,孩儿从来没有把他们当作亲人。当皇帝,本就是要灭绝七情,孩儿从坐在龙椅的那一天就十分的明白,所以那些人杀了就杀了,孩儿不难过,也不阻止!”卫宏寒声说道,他的语气显得格外的冰冷,冷冰冰的没有半点的情感,那阴冷的声音让张敏也不由得感到有些颤栗。
“但是,母后,孩儿是人,不是动物。孩儿也需要朋友,也需要亲情!孩儿是看着恒弟长大的,从他出生落地,到他离开升龙,六年的时间,恒弟是孩儿最亲密的兄弟。孩儿至今还记得,那年德妃姨娘生产之时,母后你是最热心的人,带着孩儿在九玄阁外等候。当奶娘将恒弟抱来之时,恒弟一直都在哇哇的大哭,可是看到你我母子,他竟然笑了。母后,那个时候我心里真的是好感动,我知道他是我的兄弟,也是我一生一世的兄弟!我不知道母后你是否还记得父皇那个时候告诉我的话,他拉着我的手说:宏儿,这是你的兄弟,他将来长大会是你的臣子,他将会帮助你成为一个千古的令君!你要记得,你们永远都是兄弟……”说道这里,卫宏的眼睛有些湿润了,他看着张敏低声的说道:“母后,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
张敏默默的点了点头……
“从恒弟会说话的那一天,他第一个叫的就是你,那个时候我记得母后你笑得多开心!我,恒弟还有阿信,我们三个成了最好的朋友,阿信没有娘,母后你将他收养,那个时候父皇和你开玩笑说你为我找了两个能臣。”卫宏看着张敏,他显得十分的动情,身体微微的有些颤抖,“母后,可是后来一切都变了,你变得那么多疑,那么残忍,先是将阿信送到了军中,说是要给他磨练,其实我知道那不过是一个借口。因为阿信豪爽,他剽悍,他在宫中拥有很好的口碑,你害怕他会威胁到我的皇位,嘿嘿,阿信死了!”说着,卫宏眼中流下两行的清泪。
“不要说了,宏儿,母后求你不要说了!”张敏脸上显出痛苦之色,她有些激动的说道。
“不,母后,今天就让我们把话说个明白!”卫宏擦了一把泪水,他看着张敏,坚定的说道:“母后,后来你开始怀疑恒弟,因为恒弟聪明,他太受父皇的疼爱,于是你开始对他不满。我不管恒弟那一场大病之后是否真的傻了,但是我知道,如果那个时候恒弟不是那个样子的话,恐怕他如今也成了一杯黄土!赵姨娘为了让你放心,她带着恒弟远走他乡,离开升龙,其实我知道,她是为了防止你对恒弟下手。呵呵,可是就算是他们守在那贫瘠的风城,母后你还是对他们不放心,派出人前去监视……”
“宏儿,母后这也是为了你呀!”张敏泪流满面。但是卫宏冷冷的说道,“母后,你不是为了我,你其实也是为了这太后之位!哼,后来恒弟身陷云雾山,没有半点的音信,你认为他已经是死了,所以你开始和赵姨娘交好,因为赵姨娘已经再也无法威胁到你。可是当你听到恒弟重新走出云雾大山之时,你有些慌了,你害怕恒弟会再次对我产生威胁。于是你假意让我宣恒弟入京,但是在路上一路的暗杀……”
“宏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呀!母后不是担心你的恒弟,而是担心他的母亲呀!”张敏大声的说道:“德妃自到了风城之后,镇守风城八年来,风城面貌大变,俨然西南的一个升龙城。西荒的羌人臣服她的手下,她风城弹丸之地,却可以随时调动数十万的西羌大军。在西南之地,人们只知道有德妃,有风城王,而不知有升龙城的朝廷。如此的心腹大患,宏儿你有没有想过,若是他要造反,将会有多大的威胁?”
“母后,那是你多心了!”卫宏的声音开始变得有些柔和,“母后,赵姨娘镇守风城,八年改变风城面貌,使得我帝国不需在为西南一地费上半点的心思。近三年来,风城不但没有向我帝国要上半分的钱财,反而岁贡多多。同时她镇守西南一地,收服西羌,却恰好节制了江南王杨陀的发展,这三年来杨陀的发展速度明显的缓慢下来,为什么?因为赵姨娘以武力威震西南,若是他太过明目张胆的发展自己的势力,不需朝廷出兵,仅西南一地就可以将他整个江南搅得天翻地覆。母后,西南人只臣服于他们心服的人,不管什么朝廷。当年的狼王曹玄威震西南,羌人同样只知狼王,不知轩辕,而后的修罗帝国夜叉梁兴,同样收服了西羌众人,那个时候他们只知道夜叉,而不知道修罗!可是这些人都没有对他们的朝廷有半点的野心。母后,让赵姨娘镇守风城,乃是先皇订下的一个大方针,就是要节制杨陀!”
张敏一愣,她看着自己眼前这个羸弱的儿子,好象突然间十分的陌生,过了许久,她低声的说道:“宏儿,这件事情母后怎么不知道?”
卫宏叹了一口气,“母后,此事制定之时,只有孩儿和父皇知道。当时赵姨娘提出要离开升龙,前往风城之时,父皇曾将孩儿叫到书房,问孩儿赵姨娘是否能够镇守风城。当时孩儿想了想说,赵姨娘虽然平日沉默寡言,处世淡泊无争,但是胸中自幼乾坤,其才能非我们可以探察。镇守风城,一定可以将西荒之地收服。当时父皇沉吟许久告诉孩儿说,他担心的不是西荒,而是江南杨陀。若是姨娘和恒弟能够收服西荒,则我南方杨陀势力在二十年内不用一兵一卒就可以平息。而我帝国可以全力收服闪族之地,则炎黄大陆再无任何的战乱之事……”
“你父皇当真如此说话?”张敏惊异的看着卫宏。卫宏缓缓的点了点头,他沉声说道:“母后,你和父皇都是睿智之人,同样对江南一地担心不已,但是处理的手段则完全不同。父皇的意思是要以怀柔手段将杨陀的势力慢慢的蚕食,而你则是完全听从乐清河的意见,对杨陀百般的刁难,这样反而使得杨陀心中更有怨恨之心……”
张敏突然站了起来,她在屋中来回的走动,显得心中十分的焦躁,突然她停下来问道:“宏儿,你父亲还说了什么?”
“父皇说,恒弟大才,不可一味压制,若是一味的打压,反而会适得其反。以兄弟之情相待,恒弟则会成为我帝国的栋梁,若是对他过于防备,反而会冷了他的心……”
“宏儿,你是说你父皇早就知道你恒弟那是装出来的病症?”张敏失声的问道。
卫宏点了点头,他突然笑了起来,“母后,你当时是当局者迷,反而不若我这旁观者清。呵呵,恒弟以六岁幼童,即使再会演戏,也难免会有破绽。这一点不仅是父皇,连我也看了出来。只是当年你实在太过于重视那权利,难免会有所偏差,所以恒弟才能逃过一劫!”
张敏突然叹了一口气,她看着卫宏,突然笑了起来,“宏儿,母后真的是老了,母后差你父皇太多了……”
卫宏坐直了身体,他看了看张敏,突然拉着张敏的手,低声的说道:“母后,你并不差,是孩儿太过无能了。当年你击杀卓利,何等的风姿,孩儿到今天也没有忘怀。但是母后有时却过于偏执,反而不若孩儿在一旁看得清楚。在我帝国平稳之前,只要孩儿在世一天,那么恒弟绝不会对孩儿产生半点的威胁,相反,他会是孩儿的一大助臂。其实,我帝国如今最大的威胁不是恒弟,而是另有他人!”
张敏闻听身体一震,她看了看卫宏,有些犹疑的问道:“不知道皇上说的是谁?”
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卫宏脸上闪现出浓浓的杀机,他缓缓的站起身来,走到了乾宁宫的殿门之前,默查四周确实没有他人之后,缓缓的回身,一直榻椅旁的几案,寒声的说道:“母后,就是他!”
第四十二章 心腹之患
顺着卫宏手指的方向看去,张敏的目光停在那几案上焦黑的木偶上。看了一眼卫宏,她伸手将那木偶拿起来,脸色不由得瞬间数变。虽然那木偶焦黑,但是依稀还是可以看出乐清河的模样,张敏抬起头看着卫宏,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久久没有说话……
卫宏叹了一口气,他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开口。母亲和乐清河的谣言早就在宫中传的沸沸扬扬,他也不是没有察觉。只是他能够明白母亲的苦楚,如果不是今日乐清河所为已经到了让他忍无可忍的地步,他绝不会拿那乐清河如何。母子两人对视许久,张敏突然长叹一声,“宏儿,乐将军对我母子忠心耿耿,如果没有他当年襄助,你也根本无法坐稳这一片江山。他或许有些不对,但是何来这威胁之说?”
卫宏脸上露出一抹冷笑,“母后,恐怕乐清河忠心的并不是朕!嘿嘿,孩儿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并不能说明朕的脑袋也不好。朕自己知道朕的性格有些柔弱,有些时候许多事情朕都是能忍就忍了。这么多年来,朕放手朝政,将帝国军机大事一手扔给了乐清河,可以说对他已经是十分相信了!如今乐清河身为我帝国仅有的两位外姓亲王,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朕却感到乐清河的野心越来越大,大的已经让朕无法容忍!”
张敏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卫宏的第一句话似乎有所指,让她的心里不由得一紧。看着卫宏,张敏低声说道:“宏儿,母后实在是有些不明白你所说的到底何意?”
负手在乾宁宫中轻轻的走动,卫宏心里十分的矛盾,他实在不知道该怎样说出口来。对于母亲和乐清河之间的事情,是让他最感为难的事情。想了许久,卫宏抬起头,冷声的说道:“母后,你可知道如今这宫中有很多的传闻!”
张敏一愣,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好半天她咬着牙沉声说道:“有什么传言?”
“许多人都说朕之所以能够坐稳这江山,靠的是母后你和乐清河……”卫宏没有再说下去,其实他已经把话说的十分明白。张敏沉默了,她看着卫宏,神情显得格外的尴尬,面对自己的儿子,她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来解释自己和乐清河那一段畸形的感情。好在卫宏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大殿中再次陷入了一种极为不协调的安静之中。
“母后!”过了好久,卫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轻声的说道:“其实孩儿明白,孩儿什么都明白。父皇归天的消息传到京城的那一夜,母后你离开了皇城,几乎一夜没有回来,朕怎么会不知道呢?虽然朕的性格很柔弱,但是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心里对很多的事情都很明白的……”
“宏儿……”张敏吃惊看着卫宏。
卫宏转身看着张敏,“母后,孩儿不知道是不是应该阻止,但是孩儿也知道母后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自从淑妃入宫以后,父皇就没有去过你的宫中,孩儿心里十分清楚的。当日一来没有乐清河的帮助,你我母子都恐怕要面临极大的危机,二来孩儿也希望母亲你能够得到幸福……”说道这里,卫宏停下来,低头轻声说道:“可是我们都错了,乐清河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他之所以到今天还老老实实,是因为他始终忠于母后你,可是他并不是终于朕。母后你的睿智都去了哪里?你难道看不出来吗?如果有一天母后你离开了,第一个造反的一定就是乐清河!”
“宏儿,你……”
“母后,我想你今日前来是听到了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呵呵,你一定以为是朕太过分了,但是你没有看到乐清河究竟有多大的势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