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心术(全本)作者:寂寞
说著便再也不管那两人,牵着小女孩的手,走回到老丈凤凰情儿墨羽四人的身边。
那两个士兵对视了一眼、都不由得一呆,这才想起、确是如此,也就没什么话好说了,而且蒋婉已经说了,让晋王直接找他,怪不到他们的身上,他们本就不愿意真的动手杀这样一个小女孩,既然有人愿意出头.那自己还不如送一个顺水人特.反正也没啥损失。而若是因为这一件小事去得罪现在正当红的中散大夫李四,谁知道日后他会不会给自己小鞋穿,没的自找不自在不是!
老丈看著蒋婉真的将小女孩带回,看向蒋婉的眼睛,里面却多了点东西。
或许是点欣赏,一点敬佩.还有一点……忠心
或许前面只是合作.现在却悄悄的,发生了一点变化
小残仰起头道:“大哥哥.我爷爷怎么办?”
蒋婉在人前一向都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任何人从不假以辞色,此刻听到小残那童稚的声音.却不由得柔声说道:“没事,哥哥会帮你你爷爷好好安葬的,他只是休息一下,你有一段时间见不到他了,不过,不用担心.有人会照顾你的。
他说的是老丈,小残却以为是说他自己、小手紧了一紧.脸上洋溢出一种幸辐的笑容。
她长得不美,这一笑.却似乎有一种倾城的感觉、可惜蒋婉看不见.凤凰偶然一瞥之间.心中微怔了一下.暗暗留上了心。
蒋婉道:“好了.我们回去吧!
环顾了一眼四周.看向那些禁卫军士兵的眼睛.多少还带了一点仇恨.可是一旦落到牵著她手的蒋碗身上,小残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第227章 拂晓刺杀,惊寂,血流成河
与此同时,几乎就在桑椹等人逃离建业城的那一刻.天牢内依旧是那么的阴暗潮湿.依旧是一股股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
踏干草铺成的地面.一条黑色的人影.突然出现在素安钢的身前。
仿佛有所感觉似的.看到身边地上突然多出的一道人影.
秦安钢起头,就看到了面前一个蒙面的男子.左胸之上.绣着一只七彩金线的凤凰。
——凤凰阁!
只有在执行必死的任务.报着为凤凰阁牺牲的杀手.
胸前才有这种凤凰图案。而一般的.都只是以简简单单的白线或金线织成,而这个人.胸前都是七彩丝线.那只凤凰展翅欲起.华丽灿烂.夺目已极。
天牢里的光线永远都显得阴暗,泰安钢眯起眼晴.似是并无太大惊讶一般:“你是来杀我的?我算了算.也该到了!
那蒙面人怔了一下:“你知道我要来?
秦安钢不再看他.低着头拔弄着身下的枯草.
淡淡的道:“桑椹一旦出事,岂有可能猜测不到是我泄漏的秘密.他虽然会逃走.可是却不能放过我。我说出来时.就已经料到了。”
掸了掸身边的石地.他看着那蒙面人道:“你来杀我,可是天牢进得来出不得.而且若非自知必死、也不必要穿上这种衣服.看来身份到是不低.当然,能知道这个层面的秘密的人.身份又怎么可能低得下去.只是你我都是将死之人了。我手无缚鸡之力.你还怕我跑了不成,既然都是一死。临死之前.何不坐下,聊聊!”他仰起头。
似乎有些不奈头顶那小小的三角小窗之中透出来的光线.那蒙面人闻言,也没有急于动手,死亡之前地时候,总是有些特别的.尤其是在两个知道自己已经只有死这一条道路可以选择的时候,表现出来地平静。
反而超出常人们的想像。
盘膝坐在他身边.那蒙面人道:“既然知道必死.为什么你还要背叛鸠摩?
秦安钢不为所动的笑笑.反问道:“就算我不说。南唐就会放过吗,
那蒙面人黯然,“反正横竖都是一死.如果死前.还能保住一点什么,怎么样死不是一样呢?至少可以了无遗憾了,放下一些牵挂。
看着蒙面人,秦安钢忽然笑起来:“你我都是将死之人了,所不同地只是我先你一步,也许黄泉路上还能做个伴、现在还戴着这种劳什么蒙面、有什么意义么?你死后.别人也能把它揭开了。”
那蒙面人看着他,第一次笑道:“你倒还是很自在.也很有趣。只是.你真的不怕么?”
秦安钢道:“怕,有用吗?如果害怕有用.那么也不会死那么多的无胆鼠辈了
他伸手去揭蒙面人的面巾.那蒙面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后退了一步,自己伸手将它摘了下来.露出一张极为苍白的脸,显然是常年隐藏在面具之后,不见天日.缺乏正常人的那种血色。
秦安钢忽然问道:“能问你最后一个问题吗?
那人道:“可以。.
“你为什么要加入凤凰阁?
蒙面人面上露出一丝茫然,自语道:“为什么啊,我也不知道。
苦笑了一下.说出一个让秦安钢都差点崩溃的事实:“或许.只是因为我觉得.做一个杀手很刺激吧,从小,最向往地,就是那些传说中高来高往,不更世俗约束的游侠,路见不平之时,便可以拔剑而起。”
他的神情呆滞了一下.“后来.走入了这途.就再也回不去啦。慢的.也就习惯了,从来没想过要去改变什么。”
“因为习惯了.所以到最后,看到对错不分,也只是绕路而行:自己地任务.就算是杀一个一无所知手无寸铁的贫民,也能够在微微一动之间就让他在无知地感觉下,死去!”
有地时候,只是因为习惯了,所以原本可以改变的事实,往往都能随着时间地流逝.慢慢的消磨掉。
最后即使机会真的到来,他们也会无动于衷
当热血散尽.手中再捧起那温瓷的酒杯之时.喝的.已经不再酒.而是那一种苦涩的味道了。
也许.喝酒.也不是因为热爱酒的滋味.而是因为习惯于寂寞时.端起一杯酒.仰脖一饮而尽。
就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如此热爱喝酒,可是一旦却感觉到空虚与难受。而喝过,又能得到什么呢?
同样还是寂寞.还是空虚,也许更甚于刚才,可是喝酒的人,都醉了。
世间有很多很多的人、真正了不起的,或者自认为了不起一旦习惯了某种方式,这一生,就再难改变。
习惯.有的时候、真的是一种看不见的毒药,能在无形之间.随岁月的沉淀与累积,让人再也无法自拔。
蒙面人忽然觉得.自己这一生.如果在死前再回想一遍,己经只一片苍白.没有任何的颜色
曾几何时.自己在这种生话之中,笑看着别人的血液在自己的指尖干透,薄刃锋利.削出之时.竟然只能见到一层薄薄的青光。
死亡,也是一种享受
“那你.又为什么会成为朝廷的暗线呢?
秦安钢道:“如果我告诉你,不是因为志向、不是因为喜欢.也不是被迫,而只是因为.自己茫然不知往哪里走.别人给了自己一条路,自己于是就踏上了这条路的轨迹规矩,向前行走。却从来没有想是不是真的是这条路上的人。”
有的时候,因为不知道方向,所以轻易的接受,当自己已经在这道上走出很远的时候.等到终点.这才发现,原来.这一切其实并不是自己所希望想要的。
而在路上,纵然有时转念.可是很快,就会将它忘去
正如青春.正如年小时的志向,正如那些……只闪过一下便在捏灭在脑海深处的渴便
两人对视一眼,猛然之间哈哈大笑起来,这才发现,等待被杀.与等待杀人,好像,都与他们无关
为什么要杀他呢.任务而已:为什么要接任务呢:上面的命令:什么要听上面的命令呢.因为习惯了,接受了别人传受的这种习惯…”
可是为什么要习惯呢
生死一笑.身世酒杯中,临死之际,无论是杀人还是等待被杀,竟然都变得平静了下来。
豁达开来.万事皆空,前尘往事.尘缘梦幻、也只是付之一笑而已。
听到外面传来的声音,显然狱卒已经听到声音走过来,本来杀人时.切忌让人发现.可是那人却忽然发现.就算被人发现、又有什么不了的。
他看向奉安钢,恰巧奉安钢也正向他看来。
“我先走一步.在路上等你!
“好。我稍后便到。
手腕微微一翻,一片青光划过奉安钢的咽喉.然后他便缓缓倒去.脸上尚带着微笑。
将匕首插入自己的胸膛。第一次发现.原来不蒙面.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此刻。这两个本来宿不相识.毫无关系,本来应该苦大仇深的敌人。却如同多年的朋友一般、亲切地说笑,然后并肩,躺到一起。
脚步声响,被笑声惊醒的狱卒.
当他看到面前这一幕之时,登时瞪大了眼晴。
随后。方才记起.似乎少了点什么.猛然发出一声尖锐的惨听!
据历史书上地记载,这一年。是秋露十年。
神册在位,风调雨顺。一派平安!
同时。这也是一个不平常的冬天.南唐在这一个冬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些。
先是玄武湖神剑破土而出,南唐水师地精锐之一黑鹰军全军尽没怪兽之口.帝怒.云王李轩阁下贬为清崖郡王,帝以西土名驹,命人头上昭王府弟、器重异常。
太子无德日久,云王被贬,然此时,传出昭王李穆府上的那个七叶坍先生桑九指.竟然是鸠摩的国师,鸠摩公主拓枝的先生.闻名满天下的文臣桑椹之时.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波及越来越广、最后.昭王因此事而受帝责,下贬为九江郡王。
整个南唐京城.又是一场浩大的风暴、席卷而过。许多人、都不能洁身幸免。
秦安钢狱中被刺,半月后,秦家全家被处以极刑.而在此之前,秦钢之子.年方七岁地秦骆.已经因为得了一种怪病.离奇身死.只是秦家不再.也没有人会关注这种小事。
吏部尚书一职让很多人同时眼红.太子、云王(现在的清崖郡王)、昭王(现在的九江郡王)都各自指使属下递交了一份名单到皇帝手中.最后却因为互相指责.使得另一个没有任何身份背景、关系集团有交道的韦昌阑.成为了新地吏部尚书.令所有人大跌眼镜,更多的,是失望.只是这人是皇帝钦点,太子、清崖郡王、九江郡王,一个素来不得宠爱.两个刚因事下罪.更不敢多说,所以从来要议论上无数次吏部尚书地任命,竟然只是一天.就办理了下来.堪为奇迹。
而这些,显然都没有另一件事显眼,那个人,传是朝廷刚刚上任才几天.却已经连立奇功的正五品上——中散大夫李四.很快就被破格提拔为正四品下地太中大夫,算是连升了两级。
在这个时候.平常一向对皇帝随便给人升官大为不满的各部、奇怪的一致保持了缄默。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李四这一颗星,已经飞速的在南唐的官场之上站稳了脚,冉冉的升起.就算是比他高上数级的吏部尚书韦昌阂上任之时.都远没有这一个才正四品下的太中大夫来得风光与热闹。
太子、清崖郡王、九江郡王、晋王,在李四升迁之时,竟然亲自前往祝贺,还送上了重礼.摆明了是想拉拢他这一个前途无可限量的太中大夫李四。
就在所有人都好奇这位太中大夫李四会选谁时,他毫不客气,满脸笑容.将四位皇子的礼位.全都接下了。
所有人膛目结舌之余.暗自伸出大姆指.而那四位皇子,也只有苦笑了笑.这位太中大夫的玲拢心思.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可是又都话可说。既不得罪四人任意一方.可是又不能说他接受了任何一个人。
第228章 倾朝
李四的态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事后想了一想,却也合乎情理。
四位皇子齐聚李府,除去晋王李恨水不算.是跟在九江郡王李穆身后的人物.其他三人,太子是未来一国的东宫储君,三皇子清崖郡王李轩阁.十三皇子九江郡王李穆.都是争夺东宫之位最有力的人选,靠向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都没有人能说他做错了、可是如果三人一起出现.李四因为接受一人而得罪另外两人.那明显是智者所不为.就算他真的要投效一人.也可以在日后暗中投靠,而不是刚一入官场就惹上无味的两个强敌。
而且.对于一个因为皇帝宠信而迅速窜起的官员来说.投靠任何一方.很明显.在皇帝眼中.如何会不怒.如果是皇子的属臣,李四的宠信在皇帝李泯的眼中必将一泻千里.如一个渐渐失势的区区正四品下台小臣.那几位皇子又岂会在乎.到时李四只会两边不是人.一边受皇帝冷落甚至暗中打压.一边却又得不到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