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心术(全本)作者:寂寞
他扶著崔宁走到一边:“来,坐下吧,你头晕,站久了会支持不住的。”
崔宁也不反对,顺从的在一边坐下,崔廷伯看她坐好,这才慢慢地将今天在朝堂之上发生这事情讲了一遍,一边讲,一边叹气。
崔宁奇怪这道:“为什么呢?如果那个李太中李大人真的是圣上力保地,他为什么又要派李布政去做监军,难道他不知道李布政是太子那边的人,他做监军,那这些人去剿匪,只会自缚双手,任人欺凌啊。”
崔廷伯冷笑道:“圣上哪里真会在乎这些,他在乎的只是,李四入朝,短短数日,便升到正四品下的太中大夫,而且还掌有军队,他害怕自己年事已高,这么李大人也会和别的人一样,为了自己日后的前程,而投靠另一位皇子暨求自保,朝中官员这么做,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圣上春秋已盛,如果哪天突然驾崩,那做臣子的,誓必在新皇眼里太为失势,此刻正是投靠门庭抢夺功劳的时候,一旦成功,那便是辅政重臣,所以现在圣上最怕的,不是你这个人是否有能力,而是你是否对他忠心,让李布政做监军,就是要让李四知道自己的一切,皇上可以轻易的给他,也可以轻易的收回,只要一个小小的手段。李布政干扰军政,李四无奈之下,如何能够不回去向皇帝求救,而圣上此时再开恩将李布政召回,李四吃了哑巴亏还得感恩戴德。”
“而且朝中最忌一人势大,总不能光让清崖郡王和九江郡王风光,必要时候一定要在他们头上泼上一瓢冷水,告诉他们自己不是无所不能,所有的一切,还得皇帝才能做主。这一手,哪个帝王不会用,只是,他们从来不想像一下,那些因为李布政扰乱布局而牺牲的士兵,死的价值是什么呢?只不过是人家权力倾扎之中随手扔弃的棋子,根本就不重要,不重要啊!也许那就是一百人命,一千条人命,一万条人命,而这一万,有一万个家庭,那又是多少夜的哭泣,也许家中只剩下白发苍苍的老母,刚要回家的妻子,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幼儿……她们没有了儿子丈夫文亲,结果是什么?”
崔宁只听得目瞪口呆,抬起头,就见到老爹面上已是老泪纵横。
“十年谁识干戈老,四海苍生痛苦声……”
她不由得在想:“人常说悲莫悲兮生别离,那五万人,真的注定只是一颗棋子吗?党争真的就有这么残酷吗?还是,有一个人,能够改变这一切!”
“如果那个李四不是那么笨呢?他并不是真的像所有人认为的那样不学无术,不识兵法,那么,他是不是就能让这五万人避免这一场危难?”
可是崔宁一想,又不由黯然,监军的权力,可是很大的,就算他是全军指挥,在监军的压制之下,如果他是成心捣乱,谁又有什么办法?
看著老父那苍苍的白发,额头之上已经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为了朝政,他已经耗干了心血,熬尽了岁月,可是偏偏,还要他看著这一幕幕的人间悲剧。
这世上,可真的会有奇迹?
——正如一支濒死的军队,能突然之间活过来;春天的百花,在冬天一样开放;明知道不可以救治的绝症,还能够妙手回春一夕痊愈?
让所有活著和死去的人,都是因为欢乐而存在!
逆龙道中文网(nilongdao)会员整理
第237章 秘议
深夜,夜色如墨,如墨的夜色如同一层漆黑的外衣,披在京都夜空的上方。
东宫,灯火依日明亮著,就算是再深夜,这里也不会断灯。
权势,有的时候就能让一个地方特殊,虽然原来这地下也同样只是和别的地方一样的半坯泥土,一寸黄尘。可是一旦当它挂上了东宫这个牌子,它就变得寸土万金,无数人挤破脑袋也想要得到它。
此刻,一条黑色的人影如同一只狸猫一般轻巧的翻进后院之中,对著一间没有点灯的房门敲了两敲。里面的灯火一下子亮了起来,窗纸之上,映出一道修拔的人影。
里面的人道:“来者是客。客从何来?”
那黑影低声道:“来自来处,去往去处!”
只听得屋里面一声朗笑:“既然是十八弟的朋友。这便请进来吧!”说著“吱呀”的一声,大门打开。那黑影一个猫腰,闪了进去。
行动之间,悄无声息。身后的门自动关上。
那黑影闪进屋内,立即向著屋中间的那个人影拜了下去:“固子秋拜见太子殿下!”
灯光之下,那挺拔的人影一身明黄色的服饰。头戴金冠。腰佩璃硌珠,却不正是当今太子李温是谁。
他淡淡一笑,伸手虚扶道:“起来吧,你家主人此次让你来我孤王东宫,所为何事?”
那黑衣人固子秋伸手从衣袖里掏出一个被火漆密封的信封,小心翼翼的双手交到李温手上,李温折开信封。看完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说道:“明珠十八颗,黄金三万两,歌女二十四人。古玩六箱,字画十幅。尔家主人地手笔还真是不小啊!”
那黑衣人陪笑道:“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敌人,相信太子爷也不愿意看到那个李四平安而返。还得以加官进爵吧!”
李温面容一冷,那固子秋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登时心中一寒,李温看著他惧怕的表情,哼道:“你家主人隐藏了十几年,想不到还有这一手暗棋存在,要不是今次火烧眉毛,他会想到孤王?”
圈子秋急道:“太子……”
李温却又立即神情一转道:“好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以后不准再在孤面前提起。这份礼单。孤收了。你家主人的要求,孤一定办到,只是让他记住。对这件事上,咱们是合则两利。分则两败,哼,如果他想玩什么小花样。就不要怪孤王心狠手辣!”
固子秋心中一寒,忙不迭点头道:“是,是,是,小的一定把太子爷的话带到。”
李温一挥手道:“好了,你可以退下了!”
那黑衣人固子秋又一躬身,这才倒退著退了出去,一个翻身,立即消失在了浓浓地夜色之中,仿佛一只大鸟一般,谁也不会发现刚刚有人来过。
待固子秋走后,屋中帘后走出一个阴贽的黑衣中年人,手中把玩著一对王尺,微微躬身向李温一礼道:“太子爷……”
李温一见到他,面上立即露出笑容:“朱先生,刚才地话你都听到了?可有什么感想?”
那朱先生笑看著李温道:“太子爷,这还用说么?景王爷送来的这份重礼,咱们可是却之了恭啊!本来咱们便要对付那李四。他再送来这么多这金银珠宝,对王爷的大计,可是帮助不小啊。”
李温冷哼道:“他隐藏这么多年。差点还真将孤骗住了。此次要不是碰巧。也许孤王还不知道。看来除了李轩阁李穆,其他的那几位,暗中也不见得没什么心思。还请先生有以教我!”
那朱先生道:“那是自然。太子是一国储君,未来的南唐帝主,朱某自当竭尽全力,助太子龙登帝位!”
听到那朱先生说自已是未来的南唐帝主,李温脸上露出笑容,虽然一闪即逝,不过怎么躲得过那个朱先生如同鹰目一双锐利的双眼,只不过他并不说破。李温道:“如果事成,先生便是我李温的太傅!”
那朱先生一听此言。立马下拜说道:“多谢太子看重,朱某一定为太子鞠躬尽粹,死而后已。至于那个李四,就请太子放心,那个李布政不是池中之物。对付一个李四,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何况还有青龙山的盗匪相助,必要时候。可以让那李四连朝都不用回了。”
李温道:“人都以为孤王信奉李布政,有谁知道,其实在背后替本王一直出谋划策的,却是朱先生。朱先生不愧是本王地左膀右臂,那个李布政根基还浅了些,不过聪明是尽有的 日后本王有你们两位谋臣。还有何事办不成,天下不足虑!全仗朱先生栽培!“
听到李温说他和李布政分别为左膀右臂之时。那朱谋眼中不由得寒光一闪,只是李温正在兴头上,并没有发觉,两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李四。既然你要跟我作对。我就耍让你尸骨无归!”
一条毒计,就在黑暗之中,飞快的运行起来。而此刻,李府之上,蒋琬正在熟睡之中,对太子府中发生的那一些事情。一无所知。
那固子秋一路潜行,最后来到一所高大的庄院门前,大门紧紧地关闭著,甚至上面已经剥落了许多的铜漆,可是那个固子秋却看也不看,一个翻身,便纵了进去。
微薄的月光下,庄院门前地匾额之上,是三个烫金的大字:“景王府!”
这里不同于太子府,不但没有点灯,甚至到处都是一片漆黑,那固子秋一直来到一间小房子面前,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里是普通家丁的卧房。
里面只有一个轻轻的声音道:“事情办妥了么?”
固子秋低头答道:“王爷放心,已经办妥了,不过太子殿下……他让我带一向话给您!”
那人沉默了一下,仿佛有什么东西敲了一下桌子,最后,那个声音才淡淡的道:“说!”
固子秋浑身一个激零,面对面前的这个人,丝毫不比面对太子轻松。他飞快的将刚才太子让他转达的那句话说了一遍。
那人一声冷笑,随即道:“也没什么。若非此次事情棘手。我也不会找他。”
“只是他也莫要得意得太早,东宫之位。迟早,都会易主,就算不是我李祈,也绝对不是他李温!”
挥了挥手,那声音道:“你出去吧,有事我会找你。”
固子秋如获大赦,急忙退了出去,顺手关上门。在门外大口大口的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这才缓过神来。
在屋中待上一刻,都能让人感觉到窒息。
逆龙道中文网(nilongdao)会员整理
第238章 拜将
三日之后,建业城中,还没到早晨,一队队铁甲士兵便将点将台给围住了,不让任何一个闲杂人等靠近。
太中大夫李四,即将要在此掌印出兵,剿灭困绕在青龙山上为祸已久的一批盗匪,据说这些盗匪个个骁勇无比,人人青面獠牙,头发披散下来,遮住铜玲般大的眼晴。
听说那个太中大夫李四,还是一位少年将军,年纪只不过十六、七岁,却已经掌兵数万,而且还是朝中红极一时的大官,建业城中的人无不感觉稀奇,这种事情可是百年难得遇上一回,纷纷扶老携幼趁早赶出来抢占一个有利的位置,据说今天可是能见到皇上呢。
这对于那些建业城中的人来说,得以远远的看一眼龙威,已经是莫大的资本了,以后走到哪里都可以说一声,我还看见过皇上呢。立马能吓住一伙人。
未时三刻,一声炮响,远远的,那些眼尖的人就发现从正德门处驶来一队浩浩荡荡的人群,黄衣皂罗,锦缎为障,金鼓大震,声音传来,震得地面都似颤了一颤。所经之处,等候在那的民众便是一声欢呼。
未几,这边的人便看到,一座杏黄色的黄绸大轿,一队队骑兵护卫两侧,手特金瓜金锤的仪仗队开道,羽扇宝伞,华丽夺目。只是从淡黄的纱幔往里望去,才能看得见一个隐约的老人人影,想必就是当今神册皇帝李泯了。太子、三皇子、十三皇子都随侍在侧。名骑骏马,太子李温骑的是一匹枣红色的大马,顾盼昂扬,飞扬跳脱;而三皇子李轩阁则是一匹黑色的大马,其毛发油光水亮。鬃毛齐整,难得的骇马;十三皇子李穆则是一匹雪白这天马,配著他英俊的面貌,因为一种儒雅之气,在三人之中最是夺目。
这队人马来到点将台前。那些士兵如潮水一般向两方分开,直到这一队人进去,又将整个点将台包围了起来,人潮如流水一般涌来,所有人都想一睹天子盛威。可是到了警戒的范围之后,便被那些铁甲的士兵拦住了,长刀胜雪,铁矛如云。看到那森森的刀锋,流动著冷光,所有人都不敢靠近,只得远远地在外围旁观,伸直了脖子向里面望去。
点将台上,早已遍插了无数旌旗,黑底白面,上面是一个大大的“李”字,左边书著:“讨贼招讨便”五个宇。旌旗迎风。猎猎而动,展开来。一时间谓为壮观。
登台拜将,拜将封候——这一直是每一个男儿心目中最神圣的礼节。就算只是看著。都能让下边的人热血沸腾。
皇帝一来。仪式便正式开台,首先都是一那些烦琐的礼节。一个小太监念了半天的祷文,然后,神册帝牵著蒋现的手,两人慢慢一步一步的,向著数十丈高地点将台之上走去。
每一级石阶,都是一种荣誊的像征。走上这个高台,就代表著,你一弹指间,掌握的便是几万人的生死,还有国运的昌荣,天下的兴衰。
就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