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心术(全本)作者:寂寞
问题是,现在的她,已经根本不想逃,就算逃出去,回去那也只有是死路一条。
对于如意宗弟子来说,被揭下了面上的黑纱,就等于你已经不存在了,或是自裁,或是等待追杀!
其实审问也没有什么好审问的,反正这个刺客就是对方派人来刺杀自己的,这在古史中可不是少见,不少领军的大将都被敌的派出的刺客刺杀,有一位将军就特别喜欢干这种事情,据说有一次大战的时候,因为刺杀,当战斗的时候,有一边发现自己这一边稍为高级一点的官员,全部死于非命,导致大败,只是这种技俩毕竟是可一而不可再的,别人有了防备,除非真是绝顶的高手,否则一旦刺杀不成功,反而只会引起对主的警觉,所以有很多人也很不喜欢以这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没有听到山脚下传来的嚣闹之声,圣女也没有回来,张仲武看著底下一片一片亮起的火光。便明白,刺杀失败了。
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另一个老者韩朝宗这肩膀,两人都知道,如果圣女失手被擒,那么后果是什么。他们都很清楚。
就算他们曾竭力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可是事后,也绝对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等他们回到后厅,都不由得眼前一呆,一只黑色的轿停在院子当中,旁边是十四个身著白衣的少女。皆蒙上一层白妙。抱剑而立。
重重和帘幕低垂,遮住了里面的人影,只依约看清是一个戴著一个青铜面具的女子,年纪绝对不超过二十五、六岁,可是那浑身上下散发出来地一咱威严,却让见惯世面的张仲武韩朝宗两人,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扑通”一声跪下,再不敢抬头望向那黑轿一眼,诚惶诚恐的道:“不知宗主驾临,张仲武(韩朝宗)有失远迎,还请宗主赐罪!”
黑轿之中传来一声冷“哼”,他们两人皆不由得心中一颤,便是面对景王之时。也没有这等威压,额头之上,冷汗涔涔渗出,面对这个传说中最为年轻的一界如意宗宗主,他们比谁都明白她手段的可怕。
曾经有一个人伤了无意之中伤了她如意宗门下的一个弟子,事后那个女弟子与那个男子,齐齐被杀,死状惨不忍睹,杀那男子是为了他触犯了如意宗地无上威严,杀那个女弟子却是她技不如人给如意宗丢了脸。这位宗主的狠辣手段由此可见一斑。
如意宗上一任宗主有一次意外死于一群高手的围攻。她由圣女之位而掌教,十八岁之时便登上如意宗宗主之位,门派之中诸人多不相服。
许多人阴谋反叛,被她以铁血手段一一击杀,事后门派长老十去其七,那一役,如意宗实力几乎减半,可是她却毫不手软,事后大力提拔新人,不到三年,如意宗的地位,就由原来的一池秋水变成了现在的汪洋大海。手底之下,更是搜罗了无数的教外弟子,为其效命,称之为外宗,如意宗由此遂分内外两宗。
内宗全是自小在如意宗长大地教中女弟子,外宗则是投靠其下的一群武林高手,那鹰鼻中年男子便是其中之一,赤焰掌横扫江淮,因为武力超群,在如意宗之中,地位颇高,是以此刻谈判,他代表如意宗过来帮助雷公山寨,坚特便用刺杀计划,却第一步将如意宗的圣女都赔了进去。
只是谁也想不到,这边刚刚刺杀失败,如意宗主便已驾到,饶是早已有了豫算的两人,还是不由得心中惊骇难言,这如意宗主,到底是怎么来的,怎么会来得这么快?雷公山寨虽说不是皇宫大内,可也是固若金汤,如果能任人如此悄无声息的潜入,只怕自己几人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如果山下大军之中有这样一位高手存在,别说刺杀,便算万马军中,取敌人首级,也如同探囊取物。
张仲武悄悄悄抬起眼晴,就见到一只绝世地手,缓缓揭开了那黑轿的垂帘,素手皓腕之上,只是一袭麻衣披拂。青铜面具底下,藏著的也不知道是一幅什么样的绝世面容,从来没有人任何人,能见到如意宗主面具下的面孔。
再往上他已经不敢再看,因为如意宗主已经抬步跨出了轿外,脚下是一双式样奇古的木履,走在青石极铺成的地面之上,发出踢踢踏踏的声响,只是那袭长长的衣摆,遮住了她的足踪,没有人能看得清她这脚下是什么样子。就算能看到,他们也不敢看,因为谁都知道,如意宗地禁忌,对于胆敢偷窥的教外弟子,刑罚是多么的可怖,尤其是到了这一位如意宗宗主这手上,更是变本加厉。
如果有任何一个内宗的女弟子被人看见了面容,那你就等著受死吧,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例外,而那些看见的人,如果是无意的最轻的也是剜去眼晴,如果是有意的,那就祝你能早一点轮回到异世界去投胎做鬼了,在这个世界,你就算做鬼,估计都会半夜惊得爬起床来。
若论刑具之利,魔教八宗之中,天下还有谁能及得上血池宗与如意宗!
逆龙道中文网(nilongdao)会员整理
第246章 坟墓
血池宗只是恐怖,如意宗却能让一个人心头发凉,彻底没有丝毫的反抗意志。
张仲武与韩朝宗跪伏在地上,再也不敢稍抬一下头,只听到耳边传来的木履著地的声音,而冷汗,已经浸湿了他们的后背,此刻,寒凤如割,正是最深冬的季节。
半晌不见人声,那脚步声也停了下来,他们几疑那如意宗主是不是突然离去了。
可是饶是如此,他们还是连头都不敢抬一下,谁知道迎接他们的,会不会是当头一刀,有如意宗宗主在侧,估计他们连出手都不用,就直接可以下地狱去见闹王他老人家去了。也不知道阎王老头子到时候会不会同情他们一下,这完全就无妄之灾嘛,可是如意宗从来不是讲理的地方,你死了连个申诉抗议一下的地方都找不到。
终于,一个冷冷的声音缓缓说道:“据说,当初你们曾竭力阻止这件事!”
张仲武与韩朝宗两人如蒙大赦,忙不迭点头,再这样沉寂下去,鬼知道他们会不会突然发疯,这种精神上的压力,可比肉体之上的折磨来得痛苦万倍。一把刀悬在头上,一直都没有砍下来,也不升上去,那种滋味,若是曾通人早就受不了去自杀去了,还好他们两个毕竟不是常人,精神力比普通人要强上不是一点半点,这才挺到现在。
如果此次饶幸逃生,以后再有人跟他们提到如意宗,他们真想一刀把那个人的脑袋给砍下来,这是人能提的名字么?避之还唯恐不及,还敢去招惹她,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法的。
那冷冷的声音不带丝毫表情的道:“哦,那把当时的情况再跟本座说一遍!”
两人大喜过望,听到如意宗主还愿意听他们辩解,那也的确不是他们地过错。因此急忙将事情的原委原原本本的再说了一遍。
可惜他们不能抬头,没有见到那如意宗主听到他们叙述的时候眼中寒芒一闪,然后他们就只觉得脖子一凉,惊恐的伸出手去,摸向自己的脖子,只觉得似乎有一条细细的痕迹,正疑惑不解地时候。那条血红色的丝线如同水管一样,血箭飚射而去,洒满了院子中的草这。
他们地眼珠子渐渐瞪得滚圆。不敢相信的伸手指向那如意宗主,临死之前。听到一个冷冷地声音道:“我如意宗行事,向来不需要有人插手过问,也不必向任何人解释!”
两人终于明白自己死得有多么的冤枉了,明明自己出声阻止那中年人的刺杀计划,结果失败之后,那中年人没有因为任务失败而被杀,自己两人却因为阻止了他的命令而遭到杀戮,这天下,到底还讲不讲道理?
他们很想对天大骂几句,可是他们再也没有任何机会了。喉咙里咕喽了两声。两人双眼睁得大大的。满脸不甘的栽倒在地,便是要找人讲道理。也只有去地府我阎王去了,不过死在如意宗主手下的人那么多,也没见有一个回来找她麻烦的,看来,就算离开人间,地狱,也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道理?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词语,它堂堂正正,光明正大,谁人又知道,它背后披了多少层这外衣。
掏出一片白色地丝绢,接过她那纯洁如同白王制成一般地手指,似乎犹嫌这两个人脏了她的手脚。
身形一展,如同一只黑色地凤凰,那些侍女只觉得眼前一黑,那如意宗主就此消失在地面之上,进入到了黑轿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看清她是怎么进去的,仿佛她就一直端坐在那里,而轿帘动都没有晃动一下。
若有外人在场,看到这幅诡异的情形,只怕早已惊讶得张大嘴巴惊叫起来,可是那些抱剑的白衣侍女似乎早已司空见惯,露在白纱外面的眸子都是一片波澜不惊,无声的抬起轿子,向著远去山下奔去,抬著一个轿子,她们居然还是犹如一片白云一般,一飘,便已经不见了踪影。
这是什么样的速度?没有人能解答。只是离开这个小院子的时候,从黑轿之中,那个青铜面具的如意宗主手中,那幅白绢仿佛了经意间从她手指滑落,飘到那张仲武、韩朝宗两人死不螟目的尸体之旁,微风掀开一角,上面是一朵烂灿的梅花,银红如血,带著一种飘渺的杀气。
梅花旁边,是一首小纯用小楷写成的生查子:“近似月当怀,远似花藏雾。好是月明时,同醉花深处。看花不自持,对月空相顾。愿学月频圆,莫学花飞去。”
这好像是一首深闰怨侍,与这小院之中的场影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仿佛是哪家怀春的小姑狠不经意间送给情人遗落在这里的手帕,一阵轻凤吹来,掀起地上的那幅飘落的白绢,离去的轿中人已经消失了见踪影,两具并排躺著的老人尸体,洁白如雪还带著女子身上淡淡香气的四方形白绢,滴血的梅花,寂静的小院……一切都显得是这么的诡异,格格不入!
远处风中,似乎来著人声笑语传来,有人走了过来,然后是一声轻轻的,轻轻的,轻轻的叹息尸体很快被抬了出去,找个无人的高岗随意埋下,无论你生前有多么的显赫智慧,死后都只有任人摆布的份。
这里,荒凉无人,远风凄寒,连石碑都没有立起,只有一声啼鸦,两堆乌粪,还有不经意间绝难发现的无人荒攻,名字都没有刻上。
死后,一切都不会再有,没有价值的人,是得不到别人的遵重。就算你生前立下了再大的功劳,在景王爷眼里,现在你们也只不过是一堆毫无丝毫用处的枯骨。
逆龙道中文网(nilongdao)会员整理
第247章 密信
京城之中。
深夜,景王府。
“啪”的一声,黑暗中那个人竟然握碎了手中整个的紫瓷杯,一双眼晴在黑暗之巾,闪烬著情怒的火焰。
冷静,一定要冷静!
可是他又怎么冷静得了。埋伏在青龙山上的雷公山寨,是他近二十年的时间,花费了无数精力与心血在其中,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派上用场。
诸皇子之中,太子军方势力最大,兵部尚书韦处厚都是站在他的这一边,可是太子无德之名却是人尽皆知,对于他当太子,很多人心生不满,若是不是神册皇帝刻意压著,只怕早已废立重立东宫。
三皇子清崖郡王李轩阁支特的人不少,不但因为他是除太子之外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而且他文稻武略,可说都是极为了得,朝中大将,能及得上他的,都没有几人,太子无德,所有人便不由得将目光放到他的身上,四皇子宁王李传间、十皇子成王李随、户部尚书韩弘、工部尚书钟离牧、侍中张成,都是支特清崖郡王的;而额外冒起却大放异彩的反而是另一位王爷——十三皇子昭王李穆。他的文名在南唐可以说是不输于许多的所谓大才子,在普通人眼里这也许没有什么,可是当他的身份是一位王爷的时候,那就大大不同了。
正如一个皇帝会弹琴,和一个会弹琴的高手,两者都会弹琴,也许反而是皇帝的名声更大!为什么,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
李穆就是如此,他一直在儒林之中树立著他的礼贤下士的名声,而且自己也精于词赋,自然更得那些文士儒党们喜爱,在朝中文官之间,可以说是拿下了半璧的江山。六皇子庄王李漓、十四皇子晋王李恨水、十五皇子恪王李闵,再加上中书令袁谭、尚书令王颖、金紫光禄大夫裴度、国子祭酒李师道。都跟随于他。
然而除了这三人,还有一个人,却渐渐的差点被人遗忘掉,那就是十八皇子景王李祈,从八岁起,他便知道自己争不过太子云王昭王,可是他又怎么能甘心。夺嫡之争。这条道路一旦展开,铺在脚下的,便是一条不归路,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皇子会在事后还能得到安养到老。就算表面上那个得胜的皇子说会顾忌亲情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