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心术(全本)作者:寂寞
开玩笑,去北匈奴,那是人去的地方吗,据说那里茹毛饮血,风雪交加,有时还能遇上沙尘爆,搞不好还能陷进沼泽之中,而且……那些野蛮人,可是不会跟你讲什么仁义大道,他们一个不高兴,拿着刀就可以砍人,想到那种随时生命不保而且一路颠簸还得时时小心不要遇上沙漠之狐这强盗,所有人就不寒而噤!
好好的温柔乡销金窝不呆着,跑那种鸟不拉屎山长不草的这方去当什么和亲使臣,谁去谁脑子烧坏了。自己活腻味了不成,现在就算是神册帝要封蒋琬为金紫光禄大夫,只怕也没有几个人还会跳出来反驳了。
见无人反对,李泯笑眯眯的道:“好了,现在对于李四此次的提升,还有什么意见没有?”
下面一片静默,李泯见无人应声,乃命武承恩当堂拟旨,确定了蒋琬从三品的身份,同时又任命蒋琬和徐长聊为此次的和亲大臣,户部立即着手准备,虽然是外嫁,可是李如素毕竟是南唐公主,这礼节也是繁琐已极,丝毫马虎不得。五日之后,两人便要前往北城。
李泯看着下面的蒋琬和给长聊道:“两位爱聊对于此次出使北匈奴,可有什么疑问或者意见?“
皇上都已经下了命令,他们两个还能有什么意见,一个看起来方才二十四五岁这青年将军从队伍中走出,拜伏在地,微臣领旨!想必就是那个轻骑将军徐长聊了,长得还真是一表人才,观其气度从容,身形敏捷,身手一定不错。二十四五岁便升任这轻骑将军之职,才干自不消说。
蒋琬却怔在当地,作声不得,想不到事情来得这样快,穆家的事情还没解决,长歌无忧这事情却提上了日程迫在眉睫,和亲,他胸中一股怒火往外冒出,心中冷笑不已,若非这么多年养成这性子,让他忍住,他只怕恨不得上前把神册帝一脚踹死。
谁都以为蒋琬必定大呼小叫兴奋不已,却见他怔怔在站在那里,竟然没有领旨谢恩,这下方才那些不满的人可就有借口了,纷纷指责他不识抬举,无视天威,李泯本来一脸地微笑,渐渐的也冷了下来,看着蒋琬,开口道:“李爱聊,你可是不愿意?”
蒋琬一震而醒,他知道这个时候顶撞不得,自己的失神已经为自己招来了大祸,一个不慎便是丢官弃职的大罪,也许连命都丢了也说不一定,急忙跪在徐长聊身边道:“微臣叩谢皇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纵然心中再为不满,此刻,蒋琬也只有吞了下去,当堂反驳,开场笑,那样不仅救不了长数无忧,而且自己都得搭进去,看来只有从外围着手了。
可是怎么着手,蒋琬自己现在也没有办法,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见他已经答应下来,李泯神色微微好看了一点,只是仍然有些不愉,自己的命令已下,他居然半天不跪地叩恩,事情既然已经定下,他冷冷一挥手:“退朝,回宫!”
所有人都转身往外而去,只有蒋琬一个人呆呆站立原地,殊无一点刚刚升到银青光禄大夫的喜意,那个徐长聊爬起身,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拍拍他的肩膀,叹了一口气,走了出去。
在他以为,蒋琬必然是为了去匈奴发愁,毕竟,这真的不是一个好差使!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只有蒋琬知道,自己心中想的,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第269章 血雾楼的幕后主人
回到府上,情儿看蒋琬有些郁郁寡欢,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可是不用想也必然知道是朝堂中事,而这些,偏偏是情儿无法帮到一点忙的这方。她不由得暗恨自己的无能,将一琬银羹莲子粥放到蒋琬面前,默默的站在蒋琬的身后。
蒋琬然些疲倦的躺靠在椅子上,闭上眼晴,他的外表还是平静如常,谁也不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
这原本也是一扬安谥的画面,而躺在软椅上的蒋琬与站在他身后的情儿却不知道,一场针对他们两人的刺杀,悄悄的谋划了起来。
深夜,东宫,后厢房,一点烛光如豆。
其他的这方都是灯火辉煌,偏偏在这个这方,却是冷清凄寒,与整个东宫的布局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烛火也显得晕黄黯淡,东宫之地,怎么会点这种最为廉价的蜡烛。
晕黄的烛光,照着两个有些狰狞的脸。
太子李温,还有那个阴势的黑衣人——未先生!未谋!
冷笑了一声,看着自己收中的一张淡青色的素笺,李温的脸上泛起一股寒意,将那低素笺递给那黑衣万朱谋,朱谋也不谦让,接过之后,扫了一眼,李温看他看完,这才看着他的眼晴,问道:“朱先生对这件事怎么看?”
朱谋脸色凝重,缓缓说道:“太子殿下,如意宗不好惹,景王若非因为韩朝宗。张仲武两个人被如意宗主盛怒之下击杀,那十万大军败得也没有这么快!我们还是不宜得罪她地好!”
李温冷冷的道:“仅凭一低素笺,便妄图让我李温杀人,她也太不把朝廷看在眼里了。”
朱谦沉冷了一下,说道:“不,太子殿下,此事或许于我们,更有利!”
李温转过头看着他。显然没有懂他的这句话:“朱先生既然如此说,必然高论,请以教我!”
朱谦笑了笑,说道:“太子殿下你想,李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根据他这些天以来的表现,很明显。他是倾向于昭王那一派的,而不是属于我们东宫一党,这样的人,留着,迟早必成祸患!”
“这李四一出手,便助昭王重回了亲王之位,而且送了一份大大的军功给他,那么随着他平叛归来地那几位将军,心中不能不感激他。这可是一支军队的效忠啊,殿下可不要小看了李四的这看似愚蠢的一举,造成的后果却是严重的。”
李温面色铁青,这些他自然也懂,那个李四的地确是个难得的人才,只是他一再的与昭王亲近,而对自己显然持抗拒态度,而他竟然帮助自己的政敌李穆如此大忙。他偏向哪一边,已经根本不用说。这样的人。不能用,就只有——杀!
心中已经下定了决定。只是他表面上却没有露出来,即使在面对自己最亲信的谋士面前,他也从来没有真正的全部相信过某一个人。
朱谋却似乎完全不知道李温心中所想,继续说道:“首先,其实这次让功,于他并没有太大的损失,相反,还让他升到了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便算全功而回,他也没有这可能,只能是因为此举,深得皇上欣赏,反而消了他对李四这疑惑,这才不疑余力的全力提拔于他。”
“其次,这次昭王可以说是对李四感恩戴德,因为李四的一封飞鸽,得以让他成为了此次剿匪的第二大收获者,不仅恢复了亲王之位,而且……还变相的掌握了一支军队,而这,才是最可怕的!”
“小小的一点功劳,让出来,得到的结果,却已经成了惊天地巨变!他李四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他这么做,其实一切都是他计划好的,从此,他可以说,这样地一份投效大礼,虽然他没然表明投靠昭王,可是结局现在谁还看不清?”
“在太子殿下,九江郡王、昭王面前,他选择了昭王,而这样地人,是我们要绝对铲除的,所以,太子殿下,此次,如意宗主传书让我们刺杀李四,其实这本来便是我们应做之事,而且说不定,由此还可以搭上如意宗这条大船,要是有了如意宗这股强大这势力在背后支撑,太子您称帝的把握,至少要多上四成!”
魔教八宗,如意宗,李温当然清楚的知道这三个字后面所代表的势力。
如果有了如意宗的支持,那么九江郡王李轩阁,昭王李穆,在他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一想到这种可能,李温忽然之间心动起来,是啊,刺杀李四,早晚都要,而如果由此能够结好如意宗,那么日后……
“好,好,就这么办!”李温猛然一拍掌,下了结论,看向朱谋道:“朱先生,这件事至关重要,便要给你亲自去办,那李四不是等闲之辈,千万小心不要被他发现破绽,务求一击必杀,不留下丝毫破绽!”
说到这里,他面色一寒,说了最后一句话:“因为,血雾楼的势力,绝对不能暴露!这是孤王称帝于朝的最后一张王牌!”
————血雾楼!最为神秘恐怖的杀手狙织,原来幕后的主人,竟然是当朝的太子李温!
说出去,只怕没有人会相信,可是那朱谋听到这话,却仿佛早已经知道,毫无一丝惊讶,躬身道:“请太子殿下放心,朱谋出手,还从无一败”
他的话中蕴含着一股强大的自信,李温也知道,他的自信是应该的,因为他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朱温出手,从无失败!从来都没有过,这也是李温放心将这件事情交给朱温的原因之所在,因为刺杀朝廷命官,这件事情一旦捅漏出去,他李温只怕太子之位不保了。
因为李四不是一个平常人,他是当朝最爱宠的红人,而太子暗中篡养死士杀手,刺杀朝廷命官的消息一旦泄漏,其他几位对东宫之位虎视眈眈的皇子,不群起而攻才怪只是,朱温虽然出手从无一败,但是这次的对手,却是蒋琬,结局是什么?
没然人知道,突然想到什么,李温忽然淫笑着向朱温又吩咐了一句:“他身边的那个侍女长得倒不错 ,李四杀了,那侍女给孤王抓回来……”
后面的话他已不必说,朱温已经会意的嘿嘿笑了起来,一阵风吹过,屋内的蜡烛晃了两晃,深夜,冬风让未睡的人打了一个寒噤!
建业的寒冬,从来没有一年如同今年这般寒冷!
第270章 出使匈奴
五日之后,京城北效!
十里长亭,神册帝披着一件明黄的龙氅,在猎猎寒风之中亲自为蒋琬徐长聊两人送行!
这是一场和亲,是两国之间的政治联姻,是以连神册帝都不得不亲自冒着风寒过来为两人送行。
现在已经二月末,天色铅云浓重,厚厚如同一层幕布,估计又要下雪,这可能也是这个冬天最后的一场大雪!
只不过日子既然定了,便是下雪,那也得出行,这是帝王的命令,也是国家的信诺!
十里围起黄色的锦锻,长亭之外,绵延一里的军队,铁戟森寒,整齐威严,这批人当然不是跟随蒋琬徐长聊二人前往北匈奴,而是神册帝的仪仗以及御林军,无论去哪里,皇帝出行,身边都是幡帐千万,宝盖无边,什么时候少过人的装饰与保护?
只是这些人都只能远远的围在旁边,防止任何的突发事件,而有资格站在长亭当中的,只有四人,那便是神册帝,太监总管武承恩,还有蒋琬与徐长卿二人。
便是当朝太尉,权倾朝野的穆朝盛,都只能和百官站在长亭下面,看见上面的四人对面而立,神册帝端起一杯酒,酒向天空,再端起第二杯酒,洒向地面,然后端起第三杯酒,一饮而尽,而后武承恩又倒了两杯酒,走到蒋琬徐长卿面前!
两人跪地接过,仰口喝干面前的饯行酒,把酒杯就地一砸,然后向神册帝再敬一礼,随即出得亭去,翻身上马,神册帝挥了挥手,两人头也不回,转身而行!
在他们身后,三千铁甲。汇成一股洪流,向着北方而去。此一行艰难颇重,不但要经过长汉数国的地盘,而且……前往的这方更是号称死亡炼狱的沙漠大草原。不光盗匪横行,而且流沙时常吹过,也许一阵狂风过后,上万人的队伍都能在片刻之间吹得一个不剩!
因为知道此行任务艰巨,而且完全是一件苦差事,甚至有性命之忧。谁也不愿意好好的南国风流地不呆。跑北国风沙里去吃那苦,所以,这三千人选拔得异常艰难,最后还是皇令下令,直接调了禁卫军两个卫,总算凑足了三千人,虽然不是自愿,不过皇命一下,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抗命。是以这三千人都显得然些心不在蔫,垂头丧生,那些有势力的家族找出各种理由把自己门下的人拦下了,剩下地便是百般求告无门的人,兴致高兴起来才怪。
这一批人走出十里之后,神册帝才下令回朝。与那单薄这三千人相比,这一批人却显得衣甲光鲜,昂头挺胸,一个个满面红光,浩浩荡荡的拥簇着皇帝的软舆回去,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前往沙漠中受罪,而是陪着皇帝一起出来踏青游玩,没有任何危险。威风八面的出来巡视一圈,回去还能跟人夸耀说陪着保护过皇帝陛下呢。那多有面子的一件事儿。
这两批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是谁又会去真正关心那三千人的死活?
队伍渐渐离开了了建业的范围,虽然不愿意,却也不得不离开,蒋琬早已下了马,他已经命令人准备了轿子,因此到后来,全军之中,他一人坐挤,本来并列而?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